㈠ 電瓶樁頭如何焊接
電瓶樁頭焊接分兩種,一種是用電烙鐵先塘錫,然後用鉛澆築,一種是用碳棒直接溶築,兩種都需要磨具的。
㈡ 樁基鋼筋籠焊接長度不夠怎麼處理是否可以在內側加焊加焊多少。主筋為@25
單面焊縫長度10d,雙抄面焊5d。襲
單面焊縫長度不夠就採用雙面焊,5*25=125mm。
如果部分主筋125mm無法滿足,將上、下兩節鋼筋籠主筋各切斷35d(接頭錯開長度),再重新用鋼筋上下焊接。
如果全部主筋125mm無法滿足,在已焊牢情況下,將主筋切斷,重新按規定的焊縫長度對齊焊接,此時仍要注意50%主筋接頭錯開長度需滿足35d。
㈢ 樁基鋼筋籠焊接規范
鋼筋焊接是用電焊設備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或交叉聯接。鋼筋焊接質量與鋼材的可焊性、焊接工藝有關。可焊性與鋼筋含碳、錳、鈦等合金元素有關。
常用的鋼筋焊接方法
一、閃光對焊:用對焊機使兩段被焊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將鋼筋沿軸向接長。根據對焊工藝閃光對焊分為連續閃光焊和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後者用於焊接大直徑鋼筋。預應力鋼筋皆用這種焊接。
二、電弧焊:用弧焊機使焊條與焊件間產生高溫電弧,使焊條和電弧燃燒范圍內的焊件熔化,凝固後便形成接頭或焊縫。鋼筋電弧焊的接頭型式有:搭接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邦條接頭(單面焊縫或雙面焊縫)、剖口接頭(平焊或立焊)。
三、電渣壓力焊:在上、下被焊鋼筋間放一小塊導電劑(鋼絲小球、電焊條等),裝上葯盒和填滿焊葯,用交流電焊機接通電路引弧燃燒,待形成渣池、鋼筋熔化並穩弧一定時間後,在斷電同時,用手動加壓機構進行加壓頂鍛,排除夾渣、氣泡,形成接頭。這種焊接多用於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內豎向鋼筋的接長。
四、電阻點焊:點焊機的上、下電極接觸交叉的鋼筋而接通電流,交叉鋼筋的接觸點處電阻較大,電流產生的熱量將鋼筋熔化,同時電極加壓使鋼筋焊合。
五、鋼筋氣壓焊:由一定比例的氧氣(純度≥98.5%、瓶裝工作壓力小於5~10公斤/厘米2)火焰將鋼筋端部加熱到塑性狀態(溫度約1320~1340℃),邊加熱邊加壓,最終施加3000公斤/厘米2以上的壓力,將鋼筋焊接在一起。
鋼筋焊接規則
1.根據設計要求,選擇工程鋼筋連接焊接方式,焊接方法主要為電弧焊和閃光對焊,以電弧焊為主。
2.鋼筋焊接施工之前,應清除鋼筋、鋼板焊接部位以及鋼筋與電極接觸處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鋼筋端部有彎折、扭曲時,應予以矯直和切除。
3.帶肋鋼筋閃光對焊、電弧焊時,應將縱肋對縱肋安放焊接。
4.鋼筋閃光對焊應選擇合適的調伸長度、燒化留量、頂鍛留量以及變壓器級數,工藝參數確定後不得隨意改變。
5.本工程電弧焊採用搭接焊形式,在不具備搭接焊條件時,採用幫條焊,焊接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焊接時,引弧應在幫條或焊縫處進行,不得燒傷主筋。
②焊接地線與鋼筋應緊密接觸。
③焊接過程中應及時清渣,焊縫表面應光滑,焊坑應填滿。
④接頭應採用雙面焊縫,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單面焊。
⑤搭接焊時,兩連接鋼筋軸線應一致。雙面焊縫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長度不小於10d。
⑥幫條焊時,幫條直徑、級別應與被焊鋼筋一致,雙面焊縫幫條長度不得小於5d,單面焊縫不得小於10d.幫條與被焊鋼筋的軸線應在同一平面上,主筋端面間隙應為2——5mm。
⑦焊縫高度應等於或大於0.3d,並不得小於4mm,寬度應等於或大於0.8d,並不得小於8mm。
⑧搭接焊、幫條焊的接頭,應逐個進行外觀檢查,焊縫表面應平順,無裂紋、夾渣和較大焊瘤等缺陷。
⑨在任一焊縫長度區段內,同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該區段內的受力鋼筋在受拉區其接頭的截面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率不超過50%。
㈣ 管樁焊接時端板坡口大怎麼處理
一般的焊接做到滿焊就可以了。
1、當管樁需要接長時,其入土部分的樁身的樁頭宜高出地面0.5m-1.0m;
2、接樁前應先將下節樁的接頭處清理干凈,設置導向箍以方便上節樁的正確就位,接樁時上下節樁中心線偏差不宜大於2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於樁段長的0.1%;
3、管樁對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應用鋼絲刷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
4、焊接時宜先在坡口圓周上對稱點焊4-6點,待上下節樁固定後拆除導向箍,再分層施焊,施焊宜由兩個持證上崗的焊工對稱進行;
5、拼接處坡口槽電焊應分三層對稱進行,內層焊必須清理干凈後方能施焊外一層,焊縫應連續飽滿,其外觀質量應符合二級焊縫的要求;
6、施焊完成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後才能連續沉樁,自然冷卻時間錘擊法沉樁時不應少於l5min,靜壓法沉樁時不應少於10min,不得用水冷卻和焊好即沉;當採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時,其自然冷卻時間不應少於5、min.
㈤ 基礎接地如何焊接圖
接地裝置的焊接應採用搭接焊,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頭外,應採取防腐措施,焊接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1、扁鋼與扁鋼搭接不應小於扁鋼寬度的2倍,且應至少三面施焊。
2、圓鋼與圓鋼搭接不應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且應雙面施焊。
3、圓鋼與扁鋼搭接不應小於圓鋼直徑的6倍,且應雙面施焊。
4、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應緊貼角鋼外側兩面,或緊貼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
「設計對基礎接地的要求是接地裝置利用建築物樁基及其基礎底板內的鋼筋,並將四周地梁內的鋼筋連成環形接地裝置。」設計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將樁基、基礎底板、四周地梁三者的鋼筋通過焊接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導體,達到接地電阻的要求為目的,因此,「基礎底板內的鋼筋」是廣義的,不是專指某一處某一層鋼筋。
「標准圖03D501-3第19頁樁基鋼筋體與承台鋼筋體的連接中焊接的是麵筋。」僅是表達焊接的操作要求,圖集圖示部位僅是為了表述方便、交待問題,同樣不能狹意地理解其定義。
基礎必須考慮上部結構和地基的共同工作,既適當加強上部剛度,又提高結構的抗裂性,以達到地基變形在容許范圍內,使建築達到安全又經濟。地基處理可採用人工地基,以達到增強地基強度和穩定性,以減少地基的變形。
常用方法有換土墊層法(如台安賓館住宅樓基礎施工,先將雜填土挖出,然後撼砂在上面再下基礎)、機械壓實法(如黃沙鎮人民政府辦公樓地基處理,先用拖拉機反復碾壓,達到一定承載力後再下基礎)、堆載預壓法等。
㈥ 預應力管樁焊接接頭需要作防腐嗎
需要。
(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
(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擋水和空氣等對鋼鐵的腐蝕。
(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外徑600毫米、壁厚110毫米、長度12米的A型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的標記為:PHC 600 A 110-12 GB13476。
管樁的接頭,過去個別廠的產品採用法蘭盤螺栓聯結,現在幾乎全部採用端頭板電焊聯結法。端頭板是管樁頂端的一塊圓環形鐵板,厚度一般為18-22毫米。
端板外緣沿圓周留有坡口,管樁對接後坡口變成U型,燒焊時將管樁周過的U型坡口填滿即可。 預應力管樁沉入土中的第一節樁稱為底樁。底樁下端部都要設置樁尖(靴)。
(6)樁基焊接接頭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混凝土預制樁採用焊接接樁的要求:
1、下節樁段的樁頭宜高出地面0.5m。
2、下節樁的樁頭處宜設導向箍。接樁時上下節樁段應保持順直,錯位偏差不宜大於2mm。接樁就位糾偏時,不得採用大錘橫向敲打。
3、樁對接前,上下端板表面應採用鐵刷子清刷干凈,坡口處應刷至露出金屬光澤。
4、焊接宜在樁四周對稱地進行,待上下樁節固定後拆除導向箍再分層施焊。焊接層數不得少於2層,第一層焊完後必須把焊渣清理干凈,方可進行第二層(的)施焊,焊縫應連續、飽滿。
5、焊好後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後方可繼續錘擊,自然冷卻時間不宜少於8min。嚴禁採用水冷卻或焊好即施打。
㈦ 鋼樁焊接有哪些注意要點
鋼樁注意要點:
1、焊接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專范》GB 50205 和《鋼結構屬焊接技術規范》GB50661-2011 的規定,每個接頭除應按本規范表7.6.6 規定進行外觀檢查外,還應按接頭總數的5%進行超聲或2%進行X 射線拍片檢查,對於同一工程,探傷抽樣檢驗不得少於3 個接頭。
2、 必須清除樁端部的浮銹、油污等臟物,保持乾燥;下節樁頂經錘擊後變形的部分應割除;
3、上下節樁焊接時應校正垂直度,對口的間隙宜為2~3mm;
4、 焊絲(自動焊)或焊條應烘乾;
5、 焊接應對稱進行;
6、應採用多層焊,鋼管樁各層焊縫的接頭應錯開,焊渣應清除;
7、當氣溫低於0℃或雨雪天/無可靠措施確保焊接質量時,不得焊接;
8、每個接頭焊接完畢,應冷卻1min 後方可錘擊;
㈧ PHC管樁樁基樁節之間是如何拼接的
PHC管樁樁端有預埋鋼板。接樁採用鋼端板焊接法。
焊接質量控制要點:
1、選用合格的焊條;
2、預埋鐵件表面應保持清潔,露出金屬光澤,接樁時依靠定位板將上下樁接直,焊縫應連續飽滿,必要時加焊短鋼筋補強;
3、兩節樁焊接後,應清除焊渣檢查焊縫飽滿度;
4、接樁時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於5㎜,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於樁節的0.1%;
5、逢大雨時不宜施焊;
6、 焊接優先採用二氧化碳保護焊,施焊宜由兩個持證焊工對稱進行;焊接層數不得少於二層。
㈨ 汽車電瓶上的連接樁頭壞了該怎麼辦啊
電瓶樁頭壞掉了可以用小火焰或者大功率電烙鐵焊接,焊絲選用低溫179度的威歐丁51的焊絲配合威歐丁51-F的助焊劑焊接。
需要有一個樁頭的模具,然後用小火焰或者大功率烙鐵將焊接部位的鉛加熱起來一定的工作溫度,然後用焊絲沾焊劑塗到焊接部位,在焊接部位溫度起來的基礎上用烙鐵輔助焊絲熔化成型。
㈩ 預應力靜壓管樁的接樁方法具體的----急---
方法:
1、樁位放樣
根據現場整平後測量結果,按設計要求繪制布樁圖。根據布樁圖進行准確放樣,用全站儀、鋼尺定出每排樁位軸線和路基邊樁然後放樣逐樁中心,用消石灰作出樁位的圓形標記,圓心位置用小木樁作醒目標記,並注意保護,測量人員填寫放樣記錄,經驗收合格後施工。
為防止擠土效應及移動樁機時的碾壓破壞,針對單樁、獨立承台以及群樁制定不同的放線方案。當樁數比較少時,採用坐標隨時復測;針對大面積群樁,在場地平整度較高的情況下,採用網格進行控制,並在端頭樁位延長線上埋設控制樁,以便復核。
2、樁機就位
在對施工場地內的表層土質試壓後,確保承載力滿足靜壓機械施工及移動過程中不至於出現沉陷,對局部軟土層可採用事先換填處理或採用整塊鋼板鋪墊作業。樁機進場後,檢查各部件及儀表是否靈敏有效,確保設備運轉安全、正常後,按照打樁順序,移動調整樁機對位、調平、調直。
3、管樁的驗收、堆放、吊運及插樁 ①管樁的進場驗收
管樁進場後,按照《先張法預應力砼管樁》(GB13476-1999)的國家標准對管樁的外觀、樁徑、長度、壁厚、樁身彎曲度、樁端頭板的平整度、樁身強度以及樁身上的材料標識等按規范進行驗收,填寫驗收記錄,並審查產品合格證明文件,把好材料進場驗收關。根據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等級將不符合要求的管樁清退出場。
②管樁的堆放
現場管樁堆放場地應平整,採用軟墊(木墊) 按二點法做相應支墊,且支撐點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當管樁在場地內堆放時,不超過4層;當在樁位附近准備施工時單層放置,且必須設支墊。管樁堆放要按照不同型號、規格分類堆放,以免調運施工過程中發生差錯。
管樁在現場堆放後,需要二次倒運時,採用吊機及平板車配合操作。如場地條件不具備時,採用拖拽的方式,需要採用滾木或者對樁頭端頭板採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免在硬化地面上滑動時磨損套箍及端頭板。
③管樁吊運及插樁單根管樁吊運時可採用兩頭勾吊法,豎起時可採用單點法。管樁起吊運輸過程中平穩輕放,以免受振動、沖撞。管樁吊起後,緩緩將樁一端送入樁帽中,待管樁放入樁機夾樁箱內扶正就位後,將樁插入土中30cm~50cm的深度後,用兩台經緯儀(在接近90度的夾角方向)雙向控制樁的垂直度,條件不具備也可採用兩個線錘進行垂直度控制。通過樁機導架的旋轉、滑動進行調整,確保管樁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後壓樁。
4、壓樁
①用鋼絲繩綁住樁身單點起吊,小心移入樁機,然後調平樁機,開動縱橫向油缸移動樁機調整對中,同時利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的經緯儀檢查垂直度(在距樁機約20m處,成90°設置經緯儀各一台),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5%以內,條件不具備也可採用兩個線錘進行垂直度控制。通過樁機導架的旋轉、滑動進行調整,確保管樁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後壓樁。如超差則必須及時調整,須保證樁身不裂,必要時拔出重插,不得採用強拔的方法快速糾偏而將樁身拉裂拉斷。
②第一節樁入土30~50cm後檢查和校整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0.5%以內,開動壓樁裝置,嚴格記錄壓樁時間和各壓力表讀數,保持連續壓樁並控制壓樁速度在1min/m~2min/m。
③壓樁順序按「從內側向外側、每根樁先長樁後短樁」的順序施工,在壓後一排樁之前必須檢查前一排樁的偏位情況。壓樁結束後記錄每根樁的實測深度。
5、接樁及焊接①管樁接長時,接頭數不宜超過3個。
②靜壓樁至原地面0.5~1.0m時,停止靜壓進行接樁。接樁時,下節樁的樁頭處應設導向箍以便上節樁就位,接樁時上下節樁應保持順直,中心線偏差不宜大於2mm,節點彎曲失高不得大於0.1%樁長。
③上下樁之間如有空隙,用楔形鐵片全部墊實焊接牢固;管樁焊接之前,上下端表面用鐵刷清理干凈,直至其坡口處刷出金屬光澤。
④焊接時分層焊接,在坡口四周先對稱電焊6點,焊接由3個焊工成120°角的方向進行施焊,待上下樁節固定後拆卸導向箍再分層施焊,每層焊接厚度應均勻。焊接層數不得少於3層。
⑤焊接時必須將內層焊渣清理干凈後再焊外一層,坡口槽的電焊必須滿焊,電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焊縫必須每層檢查,焊縫應飽滿連續,不宜有夾渣、氣孔等缺陷,滿足《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中二級焊縫的要求。
⑥焊接好的樁接頭應自然冷卻8min後再靜壓,嚴禁用水冷卻或焊好即打,待自然冷卻後,接頭處全部塗上油漆,防止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