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能不能推薦一些性價比高的錄像機
松下AG-FC100MC攝影機、索尼PXW-X160攝錄一體機和索尼HXR-NX100錄像機性價比高。
3、索尼HXR-NX100錄像機
索尼HXR-NX100錄像機配備的是1.0英尺ExmorR電子防抖CMOS控制器,具有兩千萬清晰度,對比傳統式的1/3或1/4英尺控制器,可以帶來更強的屏幕解析度、更淺的景深和更好的低光特性,進而即使在低光照情況下也可以帶來高像素、低噪點的高質量界面。
② 單反的偏振濾光鏡和專業攝像機裡面的nd濾鏡功能一樣么
你說得通俗點吧,你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也不專業。
偏光鏡,英文也叫PL鏡,作用是通過濾除自然光里的偏振光,來達到消除陰影,減少某種光線和加強某種光線的作用,比如:
你在拍玻璃櫥窗裡面的物體,但是玻璃正好反光,你拍不清裡面的東西,這時你加上一片偏光鏡,通過轉動偏光鏡前面的鏡頭,可以消除玻璃上的反光,達到通透的效果。
再比如:你在拍天空,想讓天空更藍一些,你就可以轉動前面的鏡片,通過消除天空中的水蒸氣反射出來的偏振光,就可以達到使天空更通透,更藍的效果。
再說ND鏡,中文叫減光鏡,顧名思意,就是單純的減光作用,他這種減光,不是像偏振鏡一樣,針對某一類型的光線,而是把所有光線的強度都減弱。不會對光線造成色差和改變其原有的性質,你說的是攝像機里,我給你說一下在錄像里ND鏡的用途:
有的時候會需要背景虛化的效果,但是背景虛化就需要用大光圈,尤其是鏡頭焦距不能拉得很長,環境條件有限制的時候,就必須用大光圈來達到虛化效果,但如果在室外光線很強的地方拍攝,大光圈會造成曝光過度(不管是相機還是攝像機,此理通用),這是就應該使用ND鏡來減少進入鏡頭的光線,從而使用大光圈。
懂??
不懂來加的騰訊即時通訊軟體的賬號,五三二二九九七一一。
我是做商業攝影的,做了有幾年了,雖然我很少親自攝像,但是我知道,有些東西還是通用的。
(幾年後再回來看看我當時的回答,依然很專業!)
③ 拍婚禮錄像用濾鏡可以嗎
當然沒有問題的,拍婚紗錄像的話,肯定需要用濾鏡的,這樣的話才可以很上進,然後拍出來的很唯美,基本上他們都是這樣的,而且還有很多的輔助手段
④ 佳能5d2鏡頭24-105拍攝照片強光線時要配個什麼濾色鏡請教用途和型號等,謝謝!
拍攝遇強光時,除了採用收小光圈、提高快門速度外,還可以調低ISO等方法解決。
但,有些場景卻有些麻煩了。如,希望大光圈虛化背景時、需要慢速快門表現動態時(比如拍瀑布的動感)、希望使用鏡頭的最佳光圈時等等。此時就希望有一塊濾鏡,能減少光線,獲得正確的曝光。
看來,你需要的濾鏡是叫做 ND 的濾鏡,或稱 中灰密度鏡,該濾鏡能起到減光作用,根據其密度不同,可以減少曝光2級或更多。
選購注意:
ND 濾鏡根據其密度不同,分成幾個規格,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購買合適的密度(就是可以減少幾級曝光)。
考慮到你用的是24-105廣角變焦,濾鏡口徑77mm、最好選購超薄的,可以避免在廣角端出現暗角。
選購多層鍍膜的,這里的鍍膜倒不是要求它能增加多少透光率,主要還是防止出現反光,防止出現眩光鬼影。
品牌和規格很多,你可以到網上查查,或到淘寶網上看看,不但有價格,還有較專業的介紹,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個提醒,因為你用的是紅圈,應該適當選一個稍好一點的。當然不一定需要B+W的,但稍好一點,也不虧了你的紅圈。
⑤ 相機之LUT濾鏡
相機之使用OpenGL預覽
相機之使用OpenGL拍照
相機之使用OpenGL錄像
相機之為錄像添加音頻
相機之大眼
相機之貼紙
相機之口紅
相機之美顏磨皮
LUT 是 Look Up Table 的簡稱,即顏色查找表,也就是輸入一個顏色,返回另一個顏色的映射表,LUT 濾鏡實質上就是獨立像素點替換,即根據 OpenGL 采樣器對紋理進行采樣得到的像素點,再基於像素點的(R,G,B)分量查表,獲得 LUT 映射的(R1,G1,B1),替換原來的輸出
RGB 的每個顏色分量均有 256 中可能,因此 RGB 完整的顏色就有 256 * 256 * 256 種顏色,而每個顏色佔用 3 個位元組,也就有 256 * 256 * 256 * 3 個位元組,即 48M 內存空間
為了降低內存佔用,LUT 以一定的采樣間隔,將相近的 n (采樣步長,通常為 4 ) 種顏色采樣使用一條映射記錄並存儲,這樣只需要 64 * 64 * 64 * 3 個位元組,對於忽略的顏色值可以進行插值獲得其相似結果
LUT 通常是用一張解析度為 512 X 512 的圖片
LUT 圖在橫豎方向上被分成了 8 X 8 一共 64 個小方格,每一個小方格內的 B(Blue)分量為一個定值,64 個小方格一共表示了 B 分量的 64 種取值,對於每一個小方格,橫豎方向又各自分為 64 個小格,以左上角為原點,橫向小格的 R(Red)分量依次增加,縱向小格的 G(Green)分量依次增加
LUT可以應用於Camera實時預覽和視頻實時處理,速度快,效果穩定,更容易進行資源化配置,由於LUT是以圖像資源的方式存在,隨著LUT數量的增多,會增加軟體包體積的大小,主流的優化方式是將資源線上化
⑥ EF17-40鏡頭配什麼濾光鏡才好
當然不可能蓋不上鏡頭蓋兒了!EF17-40最基本的要配一個77mm UV,需要的話可以再配偏振鏡CPL,其它的初學者基本用不上,等拍出一定水平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了,您也就知道該配什麼濾光鏡了。
⑦ ND濾鏡的使用方法
1.ND濾鏡(ND FILTER)是室外強光下用於減光作用的。可以在室外強光下實現大光圈淺景深的拍攝。一般位於機身左側靠近鏡頭的位置。
2.在室內拍攝是一定要把ND濾鏡放到OFF的位置。在室內開ND會造成增益自動增加。噪點變多。畫質嚴重下降。
3.在室外拍攝時也要按照液晶屏的提示打開ND濾鏡。否則錄像機快門會自動補償。變得很快。
也會影響畫質。總之ND濾鏡的正確使用是錄像機達到最佳畫質的條件之一
⑧ 尼康501.4g什麼濾鏡
中性濾鏡,搭配58mm濾鏡。
推薦使用B加WRC-UV58mm多層鍍膜UV濾鏡,這個適用於尼康50-1.4G鏡頭和佳能18-55,55-250鏡頭。
⑨ 用5d4拍視頻有什麼好的建議
正常握持機身,有三腳架最好使用三腳架。在相機後背拇指位置有一個紅色的錄像機圖標,把撥鈕撥到該圖標,按下【Start/Stop】按鈕就可以開啟錄像,開啟後再按一下就是停止錄像;可以在錄像過程中點擊屏幕對焦。以下是詳細介紹:
1、手指握持住機身,在機身後背拇指位置有一個紅色的錄像機圖標,把撥鈕撥到該圖標,按下【Start/Stop】按鈕就可以開啟錄像,再按一下就可以停止;
2、錄制時,可以通過點擊屏幕畫面實現對焦;
3、錄制視頻可以設置視頻解析度,5d4可以最高拍攝4k超高清解析度視頻,向下兼容1080高清解析度、720解析度以及更低標清視頻解析度;
4、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設置視頻制式、幀速率,視頻碼率和mp4、mov、avc等不同的視頻錄制格式。
佳能5D4視頻拍攝參數:
支持視頻拍攝,63區域測光
支持拍攝防抖
視頻格式:MP4,MOV,MPEG-4 AVC/H.264
錄音模式:線性PCM
視頻解析度:支持每秒30幀的4K視頻(MJPEG),每秒60幀的1080p視頻(ALL-I,IPB)以及每秒120幀的720p視頻(ALL-I)支持4:2:2 8bit 500mbps MJPEG格式視頻拍攝可從4K視頻中截取800萬像素靜態照片
視頻拍攝幀數(fps):120,60,30幀/秒
高清視頻:4K 3840×2160,1080p 1920×1080逐行,720p 1280×720
支持實時對焦
支持實時變焦
雖然佳能5D4拍攝視頻在眾多能拍攝視頻的相機中不是最出眾的,但只要配上專業鏡頭和配件,視頻效果還是很好的。今天斯莫格小姐姐就給大家分享搭配什麼樣的配件能讓佳能5D4拍攝視頻不犯難。
佳能5D4最佳配件大全方案:
1,佳能5D4兔籠2271
2,佳能5D4鏡頭EF 24-70mm f/2.8L II USM
3,三腳架
4,HDMI線夾1822
5,佳能5D4手持木質手柄1941
6,佳能5D4專用低拍手柄1955
7,監視器
8,監視器支架1842
9,佳能5D4專用升降底座2092
10,通用鏡頭支撐導軌
以上配件可搭配的方案有:
下面具體介紹配件的功能與使用:
1,佳能5D4兔籠2271:它是首款為佳能5D4設計的專用兔籠,可以完美貼合機身,非常的輕便。
2,佳能5D4鏡頭EF 24-70mm f/2.8L II USM,覆蓋24mm廣角到70mm中遠攝焦段的L級標准變焦鏡頭。F2.8的最大光圈在整個變焦范圍內保持明亮,可應對風光、人像攝影等廣泛領域。
3,HDMI線夾1822:視頻拍攝,HDMI線必備,長時間使用/多次拆裝,意外磕碰,都有可能導致HDMI松動,甚至直接損壞線口。HDMI線夾保護HDMI線視頻信號的傳輸,避免因為誤操作或者碰撞導致適配信號突然中斷甚至HDMI介面損壞。
4,佳能5D4手持木質手柄1941,豐富的擴展能力,手柄自帶兩個螺紋孔,必要時可轉接配件,手柄內側,有兩個1/4螺紋孔,可作為備用螺紋孔應急使用。
5,佳能5D4專用低拍手柄1955,該手柄擴展功能不亞於兔籠,可以同時外接1個麥克風,1個監視器,還能擴展更多配件。
6,監視器,把相機拍攝的畫面更好的呈現給你。
7,監視器支架1842,採用螺絲槽的設計,與兔籠或者手柄搭配使用,適用面廣泛,不用擔心螺紋孔距的問題。
8,佳能5D4專用升降底座2092,是一款可升降管夾底座,阿卡規格的快裝板方便實現手持,三腳架拍攝的快速切換。
9,通用鏡頭支撐導軌,如上圖所示,可承接鏡頭,視頻拍攝的時候可以更加平穩。
用單反拍攝視頻最重要是穩定性和對焦,穩定性用各種穩定器來解決,對焦的話建議把鏡頭的對焦模式改用手動對焦到無限遠,跟拍攝對象保持好距離,保證不虛焦。5d4的聲音不太好,建議配一個小蜜蜂或者外置話筒來收音。別忘了多帶幾個備用電池,單反拍視頻很費電。
你好,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從技術方面來講,還是要更好的熟悉相機,將相機的最基本功能應用到極致。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說明如何用5d4拍好視頻。
一個高幀頻短片最長錄制時間為7分29秒,其它類型的短片一個最長錄制時間為29分59秒。
雖然MP4格式兼容範圍大一點,但無法設定「高幀頻」。
2.短片記錄尺寸
4K畫質:4096X2160,每分鍾視頻約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幀頻,也稱為幀速率,每秒記錄的幀數。幀頻越高,畫面越流暢。
適用於中國PAL制式的幀頻為:100幀/秒,50幀/秒,25幀/秒。
在高清HD畫質下,才能以119.9幀/秒或100幀/秒的拍攝短片。這種高幀頻短片適用於慢動作回放。
高幀頻短片拍攝無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動對焦,自動對焦也不起作用,也不會記錄聲音。
3.短片記錄方法/壓縮率
MJPG:壓縮率低,導致文件尺寸也較大。
ALL-I:更適於後期編輯。Full HD尺寸下,每分鍾視頻約1.2G。
IPB(標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攝的時間更長。,每分鍾視頻200M~400M。
IPB(輕):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長的拍攝時間。
4.HDR短片
如果將短片記錄尺寸設置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則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設置拍攝HDR短片。
按下Q鍵進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並啟用。
建議關閉高光色調優先,並使用三腳架。
5.延時短片
無論短片記錄畫質的設置如何,都會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記錄延時短片。
提示:在延時短片拍攝期間,液晶屏上不會顯示任何內容,只有一個延時短片的標記在肩屏上閃爍。
將模式轉盤設為A+、P或B時,將會進行自動曝光控制以適合場景的當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動設定快門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動曝光拍攝短片適用於高級用戶。
有關5D4的其它設置與建議,重要從以下十個方面介紹:
一、相機菜單的基本操作
二、插入兩張存儲卡時的設置
三、自定義功能設置
四、擴展ISO范圍
五、GPS設置
六、快速控制功能
七、使用觸摸屏操作相機
八、通信設置與Wi-Fi
九、B門定時器與間隔定時器
十、全像素雙核RAW功能
一、短片拍攝幾個小提示
1、開啟錄音功能(默認)。
2、拍攝時可以通過觸摸實時對焦。
3、使用高於標准規格(如UDMA 7的CF卡、UHS-I Speed Class 3的SD卡)的讀寫速度的大容量存儲卡,並隨身攜帶備用存儲卡和電池。
提示:如果短片寫入速度慢,在屏幕右側會出現五等級指示。寫入速度越慢,指示的等級上升越快。
4、短片拍攝是有時間限制的
一個高幀頻短片最長錄制時間為7分29秒,其它類型的短片一個最長錄制時間為29分59秒。
二、設置短片記錄畫質
1、短片記錄格式
一般選擇MOV格式。
提示:
(1)對於MOV格式的影片,在導入電腦後,Windows電腦通常需要安裝好QuickTime Player。
(2)雖然MP4格式兼容範圍大一點,但無法設定「高幀頻」。
2、短片記錄尺寸
(1)尺寸
4K畫質:4096X2160,每分鍾視頻約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2)幀頻
幀頻,也稱為幀速率,每秒記錄的幀數。幀頻越高,畫面越流暢。
適用於中國PAL制式的幀頻為:100幀/秒,50幀/秒,25幀/秒。
(3)高幀頻
在高清HD畫質下,才能以119.9幀/秒或100幀/秒的拍攝短片。這種高幀頻短片適用於慢動作回放。
高幀頻短片拍攝無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動對焦,自動對焦也不起作用,也不會記錄聲音。
3、短片記錄方法/壓縮率
MJPG:壓縮率低,導致文件尺寸也較大。
ALL-I:更適於後期編輯。Full HD尺寸下,每分鍾視頻約1.2G。
IPB(標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攝的時間更長。,每分鍾視頻200M~400M。
IPB(輕):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長的拍攝時間。
4、HDR短片
如果將短片記錄尺寸設置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則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設置拍攝HDR短片。
按下Q鍵進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並啟用。
建議關閉高光色調優先,並使用三腳架。
5、延時短片
無論短片記錄畫質的設置如何,都會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記錄延時短片。
提示:在延時短片拍攝期間,液晶屏上不會顯示任何內容,只有一個延時短片的標記在肩屏上閃爍。
三、短片拍攝時的曝光三要素的設置
將模式轉盤設為A+、P或B時,將會進行自動曝光控制以適合場景的當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動設定快門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動曝光拍攝短片適用於高級用戶。
1、ISO感光度
(1)拍攝短片前請檢查ISO設置。建議設置為自動ISO。
(2)不同模式、不同記錄尺寸下,自動ISO范圍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Full HD自動ISO范圍為:100~25600;4K短片自動ISO范圍為:100~12800。
(3)如果開啟了高光色調優先,ISO將從200開始。
2、快門速度與光圈
(1)一般不建議在短片拍攝期間改變快門速度或光圈值。
(2)拍攝移動被攝體時,推薦採用約1/25秒至1/125秒的快門速度。快門速度越快,被攝體的移動看起來越不平滑。
(3)拍攝高幀頻短片的最低快門速度為1/125秒(NTSC制式)或1/100秒(PAL制式)。
5d4拍攝視頻需要對相機中的視頻解析度、制式、幀速率、對焦、碼率、照片風格、曝光等幾部分根據拍攝進行設置,這種設置並非一成不變,題主應該根據拍攝需要適時調整。
單反拍視頻的設定不僅是5d4這一個機型,其它佳能機型也可參考。
1、設置視頻制式。全球視頻制式分為以歐洲為代表的pal制和以美國為代表的ntsc制式兩種。5d4和佳能其它單反機型都可以在拍攝視頻時選擇制式標准,拍攝前首先要確定使用哪種制式標准。我國採用的是pal制式,但是ntsc制式比pal制式幀速率高一些,如n制幀速率常用的是30、60,而p制常用的是25、50。如果拍攝的素材不需要到電視台播出,建議是選擇n制式,這樣視頻流暢度更高一些。
2、設置視頻解析度。5d4可以最高拍攝4k超高清解析度視頻,向下兼容1080高清解析度、720解析度以及更低標清視頻解析度。在拍攝之前需要確定所拍攝的視頻用何種解析度,高解析度固然清晰度高,但數據量文件體積也大,後期製作壓力也大,過低解析度會影響觀感,因此,需要根據所拍的視頻用途來選擇適合的解析度。需要注意的是,5d4的4k解析度不是使用全部CMOS來拍攝的,是有視角裁切的,裁切系數為1.74倍,也就是說本來用50mm鏡頭拍攝,但拍出來的畫面視角是相當於87mm焦距的視角,1080高清解析度及以下級別沒有這個視角損失。這在拍攝的時候是否使用4k要考慮清楚。通常製作網路視頻、紀實視頻、宣傳片等用途,1080解析度即可夠用。
3、設置幀速率。視頻是由每秒若干幅畫面組成的,每秒鍾包含多少幅畫面就是幀速率。例如電影每秒24fps,pal制式電視播出標准為50fps,ntsc制式電視播出標准為60fps等等。幀速率越高畫面流暢度越高,如果製作慢動作,還需要使用升格幀速率拍攝,例如使用120fps拍攝,後期再用30fps製作視頻,播放速度就會變慢。5d4具有在高清解析度n制下的120fps最高幀速率,還可以選擇30、60等幀速率。在不拍攝升格的情況下,選擇60幀速率即可,30也是可以的。
4、設置碼率。碼率在視頻中的作用很關鍵,碼率大小直接決定了視頻素材的質量和後期調色處理寬容度。5d4可以選擇視頻壓縮模式,也就是可以選擇高碼率幀內壓縮編碼all―i或者較低碼率幀間壓縮編碼ipb。如果後期需要調色或摳像處理最好選擇高碼率,如果不需要,選擇ipb也足夠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編碼碼率,都是壓縮格式,不能和具有raw視頻格式的高端攝影機相提並論,後期可調性都有限。
5、選定一種視頻格式。5d4可以選擇不同視頻格式,mp4、mov、avc等。可以根據素材使用用途選擇,mp4通用性更好,mov後期調整度更大一些,看需要而定。
6、對焦設置。佳能較老型號的單反拍攝視頻通常使用手動對焦,因為實時對焦能力實在是差,沒有實用價值,而5d4以及6d2、80d等新一代單反全都具備了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能力。這讓拍攝視頻自動對焦、跟焦成為了可用性很強的功能。特別是配合stm靜音對焦鏡頭,拍攝視頻自動對焦一流。在拍攝的時候要對鏡頭上的手動、自動對焦按鍵進行選擇,當選擇m時,自動對焦將無法啟動。如果設置自動對焦,還可以設置連續自動對焦還是單次,還有自動對焦速度也可以選擇。還應注意的是,如果使用非stm馬達的鏡頭拍視頻時,自動對焦會把鏡頭對焦噪音錄進相機,如果要使用相機直錄的音頻,就得避免這個情況出現。
7、照片風格設置。照片風格,如人像、標准、風光、中性、單色等是會對視頻畫面色彩產生作用的。拍攝視頻通常需要保留更多畫面細節,以備後期微調空間大一些。因此建議選擇中性作為拍視頻的照片風格。
8、曝光設定。與拍照片一樣,5d4拍攝視頻同樣需要設定曝光。環境不同,光線不同,需要設定的曝光參數會差別很大,在此不再具體探討曝光的參數問題,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拍攝視頻時快門速度最好是幀速率的倒數。例如用50幀的幀速率拍攝,那麼通常可以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50秒。如果快門速度過快會降低運動模糊,使畫面有跳動感。如果在光線強烈的時候需要拍大光圈鏡頭,那麼就要配合nd濾鏡來控制曝光,而不要通過加快快門速度的方式平衡曝光。
上述為本人憑借經驗對5d4單反拍攝視頻時涉及到的一些參數設定的介紹,不足之處歡迎補充,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到題主。
用相機拍視頻一定要選擇一款穩定器才行,最好還要配一款跟焦的,這樣就好很多嘍。
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我簡單說幾點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拍視頻不管用什麼用什麼機器我覺得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想你這5D4這么好的機器,就更應該注意了
1、單反拍視頻不宜長時間錄制, 這樣很容易燒裡面的感測器,最好不要連續超過20分鍾。
2、拍視頻的時候應該注意角度, 主題,構圖等必要的元素,這樣最起碼保證拍攝出來有美感
3、如果要是固定拍攝, 我建議最好用三腳架,如果拍攝運動鏡頭,最好用穩定器等輔助設備。
4、調節好視頻的參數, 如果幀率不要太低,快門速度不要低於25,否則就會造成拖影,或者視頻有鋸齒。
恩,我就在說這么多,因為我覺得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還是得多練習,爭取拍攝出更好的作品,看好你喲!
有關5D4的其它設置與建議,請參閱:
一、相機菜單的基本操作
二、插入兩張存儲卡時的設置
三、自定義功能設置
四、擴展ISO范圍
五、GPS設置
六、快速控制功能
七、使用觸摸屏操作相機
八、通信設置與Wi-Fi
九、B門定時器與間隔定時器
十、全像素雙核RAW功能
一、短片拍攝幾個小提示
1、開啟錄音功能(默認)。
2、拍攝時可以通過觸摸實時對焦。
3、使用高於標准規格(如UDMA 7的CF卡、UHS-I Speed Class 3的SD卡)的讀寫速度的大容量存儲卡,並隨身攜帶備用存儲卡和電池。
提示:如果短片寫入速度慢,在屏幕右側會出現五等級指示。寫入速度越慢,指示的等級上升越快。
4、短片拍攝是有時間限制的
一個高幀頻短片最長錄制時間為7分29秒,其它類型的短片一個最長錄制時間為29分59秒。
二、設置短片記錄畫質
1、短片記錄格式
一般選擇MOV格式。
提示:
(1)對於MOV格式的影片,在導入電腦後,Windows電腦通常需要安裝好QuickTime Player。
(2)雖然MP4格式兼容範圍大一點,但無法設定「高幀頻」。
2、短片記錄尺寸
(1)尺寸
4K畫質:4096X2160,每分鍾視頻約3.5G。
全高清FHD:1920X1080
高清HD:1280X720
(2)幀頻
幀頻,也稱為幀速率,每秒記錄的幀數。幀頻越高,畫面越流暢。
適用於中國PAL制式的幀頻為:100幀/秒,50幀/秒,25幀/秒。
(3)高幀頻
在高清HD畫質下,才能以119.9幀/秒或100幀/秒的拍攝短片。這種高幀頻短片適用於慢動作回放。
高幀頻短片拍攝無法使用短片伺服自動對焦,自動對焦也不起作用,也不會記錄聲音。
3、短片記錄方法/壓縮率
MJPG:壓縮率低,導致文件尺寸也較大。
ALL-I:更適於後期編輯。Full HD尺寸下,每分鍾視頻約1.2G。
IPB(標准):文件尺寸比ALL-I更小,短片拍攝的時間更長。,每分鍾視頻200M~400M。
IPB(輕):文件尺寸最小,可提供最長的拍攝時間。
4、HDR短片
如果將短片記錄尺寸設置為FHD 29.97P IPB或者FHD 25.00P IPB,則可以使用速控屏幕設置拍攝HDR短片。
按下Q鍵進入速控屏幕,在屏幕右下方找到HDR並啟用。
建議關閉高光色調優先,並使用三腳架。
5、延時短片
無論短片記錄畫質的設置如何,都會以MOV、FHD 29.97P ALL-I或FHD 25.00P ALL-I記錄延時短片。
提示:在延時短片拍攝期間,液晶屏上不會顯示任何內容,只有一個延時短片的標記在肩屏上閃爍。
三、短片拍攝時的曝光三要素的設置
將模式轉盤設為A+、P或B時,將會進行自動曝光控制以適合場景的當前亮度。也可以在其它模式下手動設定快門速度 、光圈值和ISO感光度。使用手動曝光拍攝短片適用於高級用戶。
1、ISO感光度
(1)拍攝短片前請檢查ISO設置。建議設置為自動ISO。
(2)不同模式、不同記錄尺寸下,自動ISO范圍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Full HD自動ISO范圍為:100~25600;4K短片自動ISO范圍為:100~12800。
(3)如果開啟了高光色調優先,ISO將從200開始。
2、快門速度與光圈
(1)一般不建議在短片拍攝期間改變快門速度或光圈值。
(2)拍攝移動被攝體時,推薦採用約1/25秒至1/125秒的快門速度。快門速度越快,被攝體的移動看起來越不平滑。
(3)拍攝高幀頻短片的最低快門速度為1/125秒(NTSC制式)或1/100秒(PAL制式)。
在拍攝的前期就要考慮。
1.穩定器,因為視頻的拍攝抖動效果差的話觀感會很差。
2.拍攝格式那個選擇合適的視頻格式我建議還是使用高清的是可以拍攝。這樣視頻製作的,效果有保證。
3.後期製作剪輯 進行剪輯的時候可能對於剪輯的電腦要求比較高。
總之要拍好視屏需要耐心。
⑩ DVD攝像機使用小技巧分享
導語:DVD攝像機使用小技巧分享。有的攝像機具備幀累積(也稱靈敏度提升)功能,該功能是以降低掃描速度的方式讓CCD在攝取每幀圖像時累積更多的電子,以此呈現出低照度環境下的高亮畫面。打開該功能可以讓最低照度測定值呈幾何倍數提升。
電源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如下方法節省電能;
1. 在室外進行拍攝時,可以嘗試將LCD的背光關掉,這樣電池的續航能力會大幅提高。
2. 使用取景器進行拍攝。這樣做雖然不如LCD取景拍攝方便,但可以省不少電。
3. 若不需要拍攝的時候,應當直接關閉DV電源。因為DVD攝像機中的刻錄光碟在待機時也會高速旋轉,非常費電。關掉DV電源,除了可以省電,還可以讓DV散熱。
DVD攝像機使用中應注意什麼
1. 不要將DVD攝像機暴露在高溫環境中(高於60度或150度)。例如,受到陽光照射的車里或直接裸露在陽光下。
2. 不要讓DVD攝像機受潮。一定要使DVD攝像機遠離雨水,海水和任何其它的潮濕環境。DVD攝像機因受潮或進水而導致的故障或功能失效有時是無法修得的。
3. 突然上升的氣溫可能會導致DVD攝像機內形成凝結。
-- 將DVD攝像機從冷的地方移到曖和的地方(例如:冬天的時候從屋外移到屋內);
-- 將DVD攝像機從涼爽的地方移到熱的地方(例如:夏天的時候從屋內移到屋外);
一,從攝像機更替看技術進步
攝像機一般可劃分三個等級,家用級,專業級,廣播級。我局最早的一部攝像機是家用型的VHS制式攝錄一體機,應該是1984年,距今25年了,使用普通1/2錄像帶,那時候電視台也就一部這樣的攝像機,圖像質量也是攝像機中較差的。後來使用的是索尼M3和東芝C1兩部攝像機,用大1/2錄像帶,這兩部機器的圖像質量明顯得到改觀,屬於廣播級的攝像機,但是攝像機和錄像機是分開的,由電纜連接,扛在肩上的是攝像機,錄像機背包需要背在肩上或者由助手攜帶,跟隨攝影記者移[www.t262.com]動,很不方便。隨著攝像機技術的進步,我們電視台購置了真正意義上的廣播級的攝錄一體機,就是現在我們俗稱的攝像機,攝像機和錄像機實現一體化,當時是買了兩部JVC勝利公司的KY-19和KY-17,使用SVHS錄像帶。相對於過去的帶背包機的老式攝像機,我們記者的感受可謂是鳥槍換炮,拍攝時再也不用帶著討厭的尾巴了,方便快捷。但是圖像質量相對於早期的索尼和東芝的圖像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這和當時的JVC攝像機自身的SVHS制式缺陷有關。緊接著BATCAM攝像機開始進入我們電視台,當時我縣最早的BATCAM攝像機是電教中心購買的,我台隨後購置三台索尼不同型號的BATCAM攝錄一體機,使用BATCAM錄像帶,雖然同屬於錄像帶記錄信號,但是BATCAM制式的圖像質量已經遠遠優於過去的機型。然而隨著數碼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很快數字化攝像機開始逐步更換掉老式的BATCAM制式攝像機,同時帶來采編播一系列的變革,尤其是我們的製作和播出,實現了從線性視頻編輯到非線性視頻編輯,視頻素材的調用可以瞬間實現,省卻很多外部設備,圖像傳輸和採用時圖像質量不會衰減不受損耗。去年配置的P2卡攝像機,則向純數字化記錄方向更進一步,無論是視頻採集速度和圖像質量還原都得到了最大的保障。短短20年,我們攝像記者手中的攝像機跟隨科技的不斷進步而不斷更換,也要求我們通過認真深入的學習,去了解並熟練的使用手中的機器,以拍出高質量的畫面。
二,攝像機的清潔與維護
攝像機對於我們攝像記者來說,就是戰士手中的槍,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愛護我們手中的機器。每一個攝像記者,當他成為攝像記者起,第一件事就是要學會對攝像機的清潔與維護。
先談清潔,93年我最開始做攝像記者的時候,我學的第一課並不是機器的使用,我的老師一上來並沒有告訴攝像機的用法,而是拿著毛刷、麂皮、吹氣球、毛巾,先帶著我對攝像機進行清潔。攝像機除了鏡頭之外,都是用硬毛刷除去灰塵,每一個縫隙都不要放過,然後用半乾的毛巾擦拭整個攝像機。攝像機鏡頭是整個攝像機最嬌貴的部件,我們不能用硬毛刷去清理它。首先清理鏡頭周邊的鏡頭罩部分,一定要用軟毛刷清理灰塵,之所以用軟毛刷,是因為清理部位距離鏡頭太近,要防止對鏡頭造成損傷。在清理鏡頭的時候,要對著光看鏡頭的表面,如果只有細小的灰塵,一般用吹氣球清理就可以,如果有水汽或者污漬,就要用麂皮或者鏡頭紙,順著一個方向擦拭鏡頭表面,並且用吹氣球吹去可能殘存的灰塵或者纖維。我們用同樣的處理方式去清理尋像器,尋像器上的護目眼罩要單獨取下來用硬毛刷清理並用半乾的毛巾擦拭乾凈。
攝像機的維護是我們每個攝像記者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采訪歸來,一定要取出錄像帶,關好錄像帶艙門,即使當時不需要採集圖像,也要把錄像帶取出來,使攝像機內部的機械裝置得到休息。緊接著關閉電源,取下電池給電池充電。我們攝像機電池沒用完的情況下要按常規要先放電然後再充電,充電結束後要盡快取下電池並關閉充電器,這樣可以延長電池和充電器的使用壽命。我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記者能夠按照這個程序對待我們的攝像機電池和充電器,設備庫的充電器很多時候就是長明燈,電池經常在下一次使用前長時間掛在充電器上,希望大家在工作中注意愛惜我們的攝像機電池,按照要求進行充放電,盡量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鎳鎘電池有記憶功能,放電後充電可延長使用壽命,鋰電池不存在此類問題)。在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我們記者要把攝像機上的常用開關比如自動白平衡開關,錄音聲道選擇開關,自動拍攝開關歸位,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會隨時接到采訪任務,走的時候急急忙忙,開關歸位的好處就是電池和錄像帶裝好後,拿起來就能拍攝,平時准備工作做足了,出去采訪才會少出錯或者不出錯,保證拍攝質量。
學會正確的攝像機清理和維護方法,是我們每一個攝像記者的`必修課,也是我們每個攝像記者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
三,攝像機常用開關的使用
我們攝像機上開關比較多,尤其是大一點的機器,像我們常用的索尼600系列這種機型
最多,松下500MC的P2,雖然機器型號不同,但是常用開關基本一致。第一。濾色片轉換開關,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光線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濾鏡,同時控制光線進入攝像機的強度。過去的攝像機濾色片開關通常是1檔3200K,2檔5600,3檔5600+ND片。而我們現在使用的索尼600。在選擇5600或者3200後,1檔是非減弱光線狀態下的濾色片,在正常的光線情況下,選擇正確的白平衡即可使用。另外三個ND濾色片都是在在室外強光狀態下使用,室內拍攝你是用不上的。ND片上註明的8分之一、16分之一、64分之一等數據,但是這個數據告訴的是大家使用這檔濾色片時,光線ND片後強度將被降低到原有光線強度的8分之一,16分之一,64分之一等,同時判斷ND濾色片使用是否正確,尋相器畫面不能過亮過暗,同時自動光圈在7-10這個范圍之間,拍攝出來的畫面亮度就是基本正常的;第二,增益開關,在光線較差的環境下拍攝時,可以通過增益開關強行增加攝像機採集的亮度電平,圖像表面會有顆粒狀雜質,所加增益越大,圖像表面越粗糙。一般在夜間光線極弱的情況下使用,濾色片一定要放在1檔,白平衡放在3200位置;第三,視頻/彩條輸出切換開關,這個開關很簡單,通常放在GAM位置,新使用的錄像帶需要錄彩條,或者拍攝需要間隔提示的時候,可以把開關達到BASS位置輸出彩條。第四,黑白平衡開關,黑平衡一般不用調整,只有在攝像機第一次使用,或者使用放置較長時間的攝像機時,或者季節、氣溫變化大的時候才調整。白平衡開關大家比較熟悉,一般情況下只有拍攝固定主體的時候使用,因為光線基本無變化,調整白平衡可以獲得最好的色彩還原,或者多機位拍攝時統一校對白平衡,使每個攝像機的輸出視頻色彩基本一致。外出采訪時,隨著拍攝主體的變換,機位的移動,大家都是用自動白平衡。自動白平衡的缺點就是白平衡自動跟蹤調整時會有偏差,造成色彩前後不統一,但是基本上不影響拍攝效果。第五,自動白平衡儲存選擇開關,一般情況下會在A,B兩個位置設置兩個不同的色溫,比如說5600和4000的,最下檔一般都是出廠設置的標准3200K色溫。松下500的最下檔稍有不同,可以進行快速的3200和5600切換。第六,錄像機部分的聲音電平自動手動切換和聲道選擇開關,這兩個開關一般上下排列在一起,正常情況下聲音電平自動手動切換開關打在手動上,自動檔會造成背景雜波增大。而聲道選擇開關,作為有經驗的老記者,會始終把1聲道設置在機上話筒位置,2聲道始終設置在機外話筒位置不去動它,需要用外接話筒時直接插在2聲道上,這樣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在拍攝畫面的同時採集現場音,即使采訪話筒出現故障,也能保證現場音正常採集。
正常情況下,不常用的開關如:快門開關(SHUTTER)選擇關閉狀態,一般電子快門通常設置在60HZ模式,設定後不需要調整;攝像機鏡頭握把上方的光圈手動自動開關(IRIS)放在自動位置;握把下方的變焦環開關ZOOM放在SERVO機器控制位置,變焦環開關只是在長途運輸過程中放置在手動操作位置;攝像機鏡頭的最後方是近攝調焦環(MACRO),在拍攝較為細微的物體時可以使用,用手壓住M標志的開關進行調焦;近攝調焦環外側是法蘭焦距環,主要用來調整後焦距也就是鏡頭安裝面到成像面的距離。此外還有調整監聽音量的旋鈕,調整攝像機放像狀態音量的旋鈕都是比較簡單就不多說了。
四,常用的拍攝手法
攝像機的拍攝手法比較多,以運動方式來劃分,常用的就是推、拉、搖、移四種方式,以攝像機相對被攝主體形成的角度來劃分,則分為俯拍,平拍,仰拍;按照鏡頭使用焦距長短我們又可以分為長焦距鏡頭、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微距鏡頭。
我們所說的推、拉,是指通過鏡頭的變焦環,使被攝物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發生變化。先說推鏡頭,可以使相對較遠處的被攝主體的全部或局部在畫面中距離我們越來越近,給人的感覺由遠及近由面及點,是我們能夠清晰的觀察被攝主體甚至被攝主體的局部細節,通常這種手法會起到一個突出被攝主體的作用,在一個畫面中利用這種手法把觀眾的注意力聚集在你想要表現、想要突出的人物、景物或者細節上;拉鏡頭,可以說是讓當前景物最大限度的入畫的過程,讓一開始拍攝的被攝主體逐步遠離畫面,讓被攝主體周邊和背景環境越來越多的展現出來,這種手法一般用來讓觀眾了解被攝主體的所處位置,被攝主體和周邊人物景物的關系,甚至可以交代新聞事件發生的進程和事件背景,給人感覺畫面是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而搖鏡頭通常指攝像者位置不變而攝像機鏡頭左右搖動或者上下搖動拍攝,尤其是是在廣角鏡頭不能攝錄當前場面的時候,搖鏡頭可以使觀眾看清整個場面,在拍攝較為寬闊的場景比如說大型的會場,田園山川湖泊河流,體積較大的被攝主體使用較多,給人感覺是能夠從頭至尾的較為全面的看清楚景物或者新聞事件所處的環境;最後來說說推拉搖移中的移,顧名思義,移就是指鏡頭的移動,這個鏡頭的移動不是通過變焦環或者搖鏡頭獲得,而是通過攝像記者位置的移動來獲得,觀眾可以從你每次的移動中,看到隨之變換的不同的被攝主體及其背景(會場觀眾席拍攝),或者被攝主體不斷變化的位置和運動狀態以及周邊環境不斷更迭(人物跟拍)。
三個要點:第一個要點,穩。這個穩字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攝像機扛的穩,把鏡頭的晃動降低在最低幅度,攝像機在肩上要穩如磐石,手掌要有力的把持住攝像機握把,呼吸要平穩,10秒之內的鏡頭拍攝能屏住呼吸最好;第二層意思就是攝像機要平穩,不要聳肩,手掌不要外翻,要保證畫面的平穩,時刻注意尋相器畫面周邊和被攝物體的對比。第二個要點,構圖。構圖最簡單的定義就是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處的位置和比例。簡單以單個人物拍攝來說,被攝人物的頭部不要頂到畫面的上沿,正面拍攝人物左右剩餘空間相近。側面拍攝時人物臉部朝向一方與畫面邊框間距要大於其身體後方與畫面邊框的距離,畫面底部邊框不要低於人物腰部。構圖好的畫面,看上去自然協調,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比例適中,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一些畫面感覺別扭,大部分情況就是構圖不嚴謹,過於隨意造成的。要想構圖好,就要在平時的拍攝中多摸索,拍攝的過程中態度要認真,對畫面的構圖要講究才可以。第三個要點就是角度。一個好的角度,可以給觀眾一個視覺上的沖擊。一個好的角度,需要攝影記者在現場敏銳的思考,細心的觀察現場,好角度是找出來的,決不是你隨意站在自己最方便的地方就是好角度,眼勤腳快心細,好角度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攝影記者。
下面講兩種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一種就是虛焦。 所謂的虛焦,指的是你的鏡頭在推近聚焦以後,鏡頭拉開,發現畫面中被攝物體不清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攝像機鏡頭上的法蘭焦距環錯位造成,遇到這樣情況記者不要慌,你隨便拿一個物品,放在距離鏡頭大概3米的距離上,光圈打在手動位置,鏡頭推近聚焦,然後拉開鏡頭,調整法蘭焦距環使畫面清晰,然後重復以上步驟3-5次,直到畫面恢復正常,不再虛焦。如果無法解決,可以拿回來給我處理。
第二種故障就是結霜。 我想很多攝影記者都曾經遇到過,結霜情況會出現在鏡頭和磁鼓上,主要原因就是攝像機拍攝的環境溫度,濕度變化太大,尤其是從低溫環境進入相對高溫環境。比如說夏天攝像機從溫度較低的空調車或者房間中拿出來在室外較高溫度下拍攝,在冬天從正常的環境溫度下進入較暖和房間或者大棚拍攝,都會出現鏡頭結霜。規避辦法:如果我們在炎熱的夏天去較遠的地方采訪,為了避免攝像機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下,建議出發前把攝像機放在汽車後備箱,這樣攝像機機體溫度不會和室外環境有太大差別,如果無後備箱情況下,抵達采訪地點後攝像機放在拍攝環境中使其溫度與環境溫度持平,同時打開帶倉,預防磁鼓結霜。
冬天攝像機出現結霜現象大多是在溫室大棚中經常遇到,因為溫室大棚溫度較高,同時濕度也很大,結霜現象尤其嚴重,並且很頑固。建議在采訪之前准備鏡頭紙,及時擦拭掉鏡頭上的霧氣水汽,同時快進快出,拍攝要准要快,拍攝幾個鏡頭就出來晾曬下機器,同時打開帶倉,能夠緩解結霜現象,高溫高濕度環境對攝像機損傷比較大,所以在拍攝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機器。最後一點要注意的是,雨天在室外拍攝一定要做好攝像機的防水工作,在沒有攝像機雨衣或者其他避雨條件下,應該毫不猶豫脫下上衣遮蓋好機器,防止攝像機直接被雨水淋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