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焊接工藝 > 焊接如何獲得馬氏體

焊接如何獲得馬氏體

發布時間:2022-06-08 09:11:38

⑴ 什麼是馬氏體

馬氏體抄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襲種結構名稱。馬氏體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馬氏體是1890年代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在一種堅硬礦物中首次發現的。馬氏體的三維組織通常為板條狀,但在金相觀察中通常為針狀,這就是為什麼在某些地方通常被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相。這種結構通常是在中高碳鋼中通過加速冷卻獲得的。高強度和高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徵之一。

(1)焊接如何獲得馬氏體擴展閱讀:

馬氏體最初是由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1850-1914)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的,19世紀90年代,在鋼(中碳鋼和高碳鋼)中首次發現馬氏體: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形成奧氏體),然後迅速冷卻(淬火)以獲得淬火組織,使鋼變硬和強化。1895年,法國的F.Osmond為了紀念德國的冶金學家A.Martens,將這種結構命名為馬氏體。

⑵ 中碳鋼焊接時為什麼會產生馬氏體

焊接時中碳鋼產生馬氏體,是因為焊接接頭屬局部加熱,加之鋼的導熱快,相當於快速冷卻,鋼在局部形成了淬火,因此也就產生了馬氏體組織。

⑶ 什麼是馬氏體

馬氏體(martensite)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是碳在α-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片狀(plate)或者板條狀(lath)。

但是在金相觀察中(二維)通常表現為針狀(needle-shaped),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BCT)。中高碳鋼中加速冷卻通常能夠獲得這種組織。高的強度和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徵之一。


(3)焊接如何獲得馬氏體擴展閱讀

馬氏體的發現背景:

19世紀90年代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阿道夫·馬滕斯(Adolf Martens,1850-1914)於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最初是在鋼(中、高碳鋼)中發現的:將鋼加熱到一定溫度(形成奧氏體)後經迅速冷卻(淬火),得到的能使鋼變硬、增強的一種淬火組織。

1895年法國人奧斯蒙(F.Osmond)為紀念德國冶金學家馬滕斯(A.Martens),把這種組織命名為馬氏體(Martensite)。人們最早只把鋼中由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的相變稱為馬氏體相變。

⑷ 熱處理如何得到馬氏體和屈氏體網

通過淬火,也就是首先加熱到奧氏體,然後快速冷卻就可以得到馬氏體.但是屈氏體網是熱處理中不希望產生的,沒有人專門研究如何得到它.

⑸ 焊接熱影響區可以 分為哪三個區其組織性能各如何

焊接熱影響區:簡稱HAZ(heat
affect
zone
)在焊接熱循環作用下,焊縫兩側處於固態的母材發生明顯的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稱為焊接熱影響區。
一、不易淬火鋼的組織分布
特點:焊接空冷條件下不易形成馬氏體。如低碳鋼,16Mn,15MnV和15MnTi等。
按加熱溫度和組織特徵可劃分為過熱區、正火區、部分正火區和再結晶區四個區域。如圖所示。
1、過熱區(粗晶區)
溫度在固相線至1100℃之間,寬度約1~3mm。焊接時,該區域內奧氏體晶粒嚴重長大,冷卻後得到晶粒粗大的過熱組織,塑性和韌度明顯下降。
2、相變重結晶區(正火區或細晶區)
溫度在1100℃~Ac3之間,寬度約1.2~4.0mm。焊後空冷使該區內的金屬相當於進行了正火處理,故其組織為均勻而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力學性能優於母材。
3、不完全重結晶區(也稱部分正火區)
加熱溫度在Ac3~Ac1之間。焊接時,只有部分組織轉變為奧氏體;冷卻後獲得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其餘部分仍為原始組織,因此晶粒大小不均勻,力學性能也較差。
4、再結晶區
如果母材焊前經過冷加工變形,溫度在Ac1~450℃之間,還有再結晶區
。該區域金屬的力學性能變化不大,只是塑性有所增加。如果焊前未經冷塑性變形,則熱影響區中就沒有再結晶區。
二、易淬火鋼的組織分布
特點:空冷下容易淬火形成馬氏體。如18MnMoNb、30CrMnSi等。
1、完全淬火區
焊接時熱影響區處於AC3以上的區域,由於這類鋼的淬硬傾向較大,故焊後得到淬火組織(馬氏體)。在靠近焊縫附近(相當於低碳鋼的過熱區),由於晶粒嚴重長大,故得到粗大的馬氏體,而相當於正火區的部位得到細小的馬氏體。根據冷卻速度和線能量的不同,還可能出現貝氏體,從而形成了與馬氏體共存的混合組織。這個區在組織特徵上都是屬同一類型(馬氏體),只是粗細不同,因此統稱為完全淬火區。
2、不完全淬火區
母材被加熱到AC1~
AC3溫度之間的熱影響區,在快速加熱條件下,鐵素體很少溶入奧氏體,而珠光體、貝氏體、索氏體等轉變為奧氏體。在隨後快冷時,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原鐵素體保持不變,並有不同程度的長大,最後形成馬氏體-鐵素體的組織,故稱不完全淬火區。如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不高或冷卻速度較小時,也可能出現索氏體和體素體。
如果母材在焊前是調質狀態,那麼焊接熱影區的組織,除在上述的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區之外,還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回火處理,稱為回火區(低於AC1
以下的區域)。
在焊接快速加熱和連續冷卻的條件下,相轉變屬於非平衡轉變,焊接熱影響區常見的組織有鐵素體、珠光體、魏氏組織、上貝氏體、下貝氏體、粒狀貝氏體、低碳馬氏體、高碳馬氏體及
M-A
組元等。
在一定條件下,熱影響區出現哪幾種組織主要與母材的化學成分和焊接工藝條件有關,母材的化學成分是決定熱影響區組織的主要因素

⑹ 馬氏體是怎麼得來的

馬氏體(martensite)是黑色金屬材料的一種組織名稱。最先由德國冶金學家 Adolf Martens(1850-1914)於19世紀90年代在一種硬礦物中發現。馬氏體的三維組織形態通常有片狀(plate)或者板條狀(lath),但是在金相觀察中(二維)通常表現為針狀(needle-shaped),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地方通常描述為針狀的原因。馬氏體的晶體結構為體心四方結構(BCT)。高的強度和硬度是鋼中馬氏體的主要特徵之一。

中高碳鋼中加速冷卻通常能夠獲得這種組織。

⑺ 低碳合金鋼焊接後如何熱處理才能得到板條狀馬氏體

水冷

⑻ 馬氏體時效鋼的生產工藝都有哪些

馬氏體時效鋼主要生產工藝有冶煉、熱加工、冷加工、焊接、熱處理和表面處理。
1、冶煉
一般採用真空感應爐熔煉加真空自耗爐重熔的雙真空冶煉工藝。對於強度級別在1500MPa以下的鋼種,可以採用非真空冶煉,或非真空冶煉加電渣重熔的工藝。但對高強度級別和用途重要的鋼種,必須採用雙真空冶煉工藝。在真空自耗重熔時,應嚴格控制電流和熔池溫度,以免鋼錠產生嚴重的枝狀偏析。
2、熱加工
馬氏體時效鋼在高溫下具有良好的熱塑性,其熱加工性與1Crl8Ni9Ti大體相同。對於鈦、鉬含量較高的鋼種,鋼錠凝固時容易發生這些元素的微觀偏析,熱加工後形成各向異性的帶狀顯微結構。減輕或消除微觀偏析的有效措施,是選擇合適的鋼錠尺寸和熱加工時進行充分的高溫均質化處理。為了防止由於Ti(C,N)等化合物沿奧氏體晶界析出引起的高溫緩冷脆性,熱加工後應盡量避免工件在1100~750C溫度區間內緩冷或停留。為了獲得細晶粒和較佳力學性能,終鍛應在較低溫度下(950~850C),以較大的變形量(大於25%)完成。
3、冷加工
在固溶狀態下冷加工性非常好。拉拔、冷軋、彎曲、深沖等加工都容易進行。鋼的加工硬化指數為0.02~0.03,與普通鋼相比低一個數量級。因此,加工過程中無需軟化退火即可進行90%以上變形量的冷加工。
4、焊接
良好的焊接性是馬氏體時效鋼的優點之一。幾乎所有的焊接工藝都能適用。焊絲成分與被焊鋼成分基本相同,焊前不必預熱,焊後不處理也不會產生裂紋,直接時效後,接頭系數即可超過90%。
5、熱處理
熱處理工藝簡單是馬氏體時效鋼的另一重要優點。鋼經熱加工後,在冷加工和時效強化之前應進行固溶處理。目的在於:溶解熱加工後余留的沉澱物;使基體溶有充足的強化元素;並獲得均勻的高位錯密度的全馬氏體組織。固溶溫度通常採用820~840℃,固溶時間為每25ram厚度1h,固溶後空冷,冷卻速度對組織和性能影響不大。馬氏體時效鋼的高強度是通過時效處理得到的。時效溫度一般為480℃,強度級別高的鋼種可採用510¨C,時效時間為3~6h,時效後空冷。時效後在馬氏體基體上,析出大量彌散的和超顯微的金屬間化合物質點,使材料強度成倍提高而韌性損失較小。
馬氏體時效鋼的性能還可通過奧氏體形變,或馬氏體形變,或兩者結合得到提高。奧氏體形變處理使奧氏體晶粒尺寸減小到10um以下,從而得到具有一定延性的,強度大於3500MPa的馬氏體時效鋼。在固溶後和時效前進行的馬氏體形變處理,由於產生更多的位錯,通常可使強度提高200MPa。固溶前的馬氏體形變,能細化奧氏體晶粒並增加鋼時效後的強度。
6、表面處理
如果不進行表面處理,馬氏體時效鋼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並不比普通高強鋼好。因此對於這種用途的零件,必須進行表面處理(氣體滲氮、離子氮化或離子注入等)。離子氮化可使18Ni(250)鋼滾動軸承的接觸疲勞壽命提高1倍以上。
應用馬氏體時效鋼已在包括火箭發動機殼體,導彈殼體,鈾同位素離心分離機的高速轉簡,直升飛機起落架,高壓容器,轉軸,齒輪,軸承,高壓感測器,緊固件,彈簧,以及鋁合金擠壓模和鑄件模,精密模具,冷沖模等工模具等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

⑼ 為什麼奧氏體不銹鋼焊接接頭冷卻過程中沒有馬氏體的轉變過程,請專業高人指點迷津

奧氏體鋼,顧名思義就是在常溫下也是奧氏體。我們都知道,鐵碳合金(特別是共析鋼)在A1以上就將轉變成奧氏體,但在不同的冷卻速度下,將轉變成不同的組織,如緩冷時的珠光體,等溫時的貝氏體,快冷時的馬氏體等等。由於奧氏體鋼中加入了一定(相當)數量的鎳或錳,他們擴大了奧氏體區域,使其在常溫時也不能發生相變,也就是你說的奧氏體不銹鋼。既然如此,在焊接時雖然產生高溫,但由於含鎳較高,不可能產生馬氏體,除非你用的是普碳焊條。

⑽ 二保焊焊縫金相組織中含有馬氏體組織,正常嗎,形成原因是什麼二保焊能否用來鋼筋搭接焊

焊縫金相抄紐織中出現馬氏體組織,說明焊縫中存在淬硬傾向,才會出現,馬氏體組織具有硬度高和脆性相,容易使焊縫產生裂紋,。產生原因:一是可能是鋼材含碳量較高,或者是鋼材的碳當量大於4.5以上,甚至更高。二是焊接熱輸入過大。三是該鋼材可能需要焊前預熱的要求。
只要工藝措施得當,二保焊可以用來焊接鋼筋搭接的,我的回答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焊接如何獲得馬氏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方管做陽光房管壁 瀏覽:429
鋼管彎曲直徑怎麼算 瀏覽:873
心臟放鋼板是什麼病 瀏覽:855
彩塗鋼怎麼開發客戶 瀏覽:310
什麼是醫用級不銹鋼 瀏覽:218
模具試模費用會計如何處理 瀏覽:696
鋼筋得彎錨長度應該是多少錢 瀏覽:739
如何快速切割鋼筋混泥土 瀏覽:822
結構用焊管是哪種 瀏覽:54
廣聯達矩形鋼筋籠怎麼畫 瀏覽:407
護欄撞了10米怎麼辦 瀏覽:608
防空洞鋼管舞健身館怎麼樣 瀏覽:527
焊接接頭中以什麼的疲勞度最高 瀏覽:178
經營鋼材需要什麼資質證明 瀏覽:142
如何表示鋼管外螺紋 瀏覽:675
柳州鋼鐵集團有多少職工 瀏覽:354
製作鑄鐵模具比例是多少 瀏覽:996
什麼材料能做好的模具 瀏覽:246
阿膠膏模具里塗什麼油 瀏覽:607
什麼是碳素鋼管道 瀏覽: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