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坑常見的安全防護措施有哪些
1、基坑內懸空作業
基坑內懸空作業時,應有穩固的立足點,並搭設防護設施,特殊情況下無可靠的安全設施。
2、基坑內垂直作業
基坑內垂直作業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
3、基坑內交叉作業
(1)懸空作業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下層作業的位置,處於上層高度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並應設置安全防護層。
(2)由於上方施工可能墜落物件或處於起重機把桿回轉范圍之內的通道,在其受影響的范圍內,必須搭設防止落物的雙層防護棚。
基坑內交叉作業
4、坑洞內作業
(1)鋼管樁、鑽孔樁等樁孔上口,杯形、條形基礎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人孔、天窗、地板門等處,均應按洞口防護設置穩固的蓋件。
(2)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3)坑洞內作業應設符合規定的和固定牢固的安全梯,工作坑四周或坑底必須設排水措施,必要時還應設通風設施。
(4)坑洞壁必須按方案設置牢固可靠的支護措施,坑洞內有人作業時,上方必須有人監護。
(5)在坑、洞、井內作業場所,應設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電源電壓按作業環境選擇安全電壓。
㈡ 做電焊要些防護措施
買點好的勞保用品給他用,有種全保護式頭盔,是防紫外線和煙塵的,裡面還有小風扇可供換氣的~
如果不是在大廠,做這個還是不要做太久~有些小長對工人的健康問題考慮得很少~
這里還有一些其他的知識:
焊工在焊接時應注意的事項
1.防止飛濺金屬造成灼傷和火災。
2.防止電弧光輻射對人體的危害。
3.防止某些有害氣體中毒。
4.在焊接壓力容器時,要防止焊接發生爆炸。
5.高空作業時,要系安全帶和戴安全帽。
6.注意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2,在進行手工電弧焊接時在安全技術方面有哪些基本要求?
手工電弧焊按焊接的位置可分為平焊、立焊、橫焊和仰焊四大類。進行手工電弧焊接在安全技術方面有如下基本要求:
l.電焊機的外殼和工作台,必須有良好的接地。
2.電焊機空載電壓應在60~90V之間。
3.電焊設備應使用帶電保險的電源刀閘,並應裝在密閉箱內。
4.焊機使用前必須仔細檢查其一、二次導線絕緣是否完整,接線是否絕緣良好。
5.當焊接設備與電源網路接通後,人體不應接觸帶電部分。
6.在室內或露天現場施焊時,必須在周圍設擋光屏,以防弧光傷害工作人員的眼睛。
7.焊工必須配備合適濾光板的面罩、乾燥的帆布工作服、手套、橡膠絕緣和清渣防護白光眼鏡等安全用具。
8.焊接絕緣軟線不得少於5m,施焊時軟線不得搭在身上,地線不得踩在腳下。
9.嚴禁在起吊部件的過程中,邊吊邊焊。
10.施焊完畢後應及時拉開電源刀閘。
3.焊接作業的個人防護措施有哪些?
焊接作業的個人防護措施主要是對頭、面、眼睛、耳、呼吸道、手、身軀等方面的人身防護。主要有防塵、防毒、防雜訊、防高溫輻射、防放射性、防機械外傷和臟污等等。焊接作業除穿戴一般防護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眼鏡、口罩等)外,針對特殊作業場合,還可以佩戴空氣呼吸器(用於密閉容器和不易解決通風的特殊作業場所的焊接作業),防止煙塵危害。
對於劇毒場所緊急情況下的搶修焊接作業等,可佩戴隔絕式氧氣呼吸器,防止急性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
為保護焊工眼睛不受弧光傷害,焊接時必須使用鑲有特別防護鏡片的面罩,並按照焊接電流的強度不同來選用不同型號的濾光鏡片。同時,也要考慮焊工視力情況和焊接作業環境的亮度。
為防止焊工皮膚受電弧的傷害,焊工宜穿淺色或白色帆布工作服。同時,工作服袖口應扎緊,扣好領口,皮膚不外露。
對於焊接輔助工和焊接地點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員受弧光傷害問題,工作時要注意相互配合,輔助工要戴顏色深淺適中的濾光鏡。在多人作業或交叉作業場所從事電焊作業,要採取保護措施,設防護遮板,以防止電孤光刺傷焊工及其他作業人員的眼睛。
此外,接觸釷鎢棒後應以流動水和肥皂洗手,並注意經常清洗工作服及手套等。戴隔音耳罩或防音耳塞,防護雜訊危害,這些都是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㈢ 焊接工作時,應有哪些防止觸電的措施
電焊機的接地保護可靠,工作接地的部位與焊接點不能太遠。電焊機一次、二次電線按照安全技術規程要求設置,電焊機長時間不用請斷電,焊機的過載保護系統正常!
焊工人員的勞保用品配戴,絕緣鞋,焊工手套。下雨潮濕環境禁止電焊作業!
㈣ 基坑的保護措施有哪些
1、基礎施工前必須進行地質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線情況,根據土質情況和基礎深度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應與施工現場實際相符,能指導實際施工。其內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類型選擇、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坑邊荷載、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監測要求等。對重要的地下管線應採取相應措施。
2、基礎施工應進行支護,基坑深度超過5M的對基坑支護結構必須按有關標准進行設計計算,有設計計算書和施工圖紙。
3、施工方案必須經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蓋章後方可實施。
臨邊防護
1、基坑施工必須進行臨邊防護。深度不超過2M的臨邊可採用1.2M高欄桿式防護,深度超過2M的基坑施工還必須採用密目式安全網做封閉式防護。
2、臨邊防護欄桿離基坑邊口的距離不得小於50cm。
㈤ 焊接觸電事故的教訓和安全防範措施
焊接發生的工傷事故主要有:
(1) 爆炸; (2) 火災; (3) 觸電; (4)灼燙
(5)急性中毒; (6)高空墜落; (7)物體打擊;
(8)水下焊接作業時的溺水; (9) 局限空間作 業時的窒息.
㈥ 基坑保護措施有哪些
導致基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基坑開挖放坡不夠,沒有按照土的類別和坡度容許值、規定的高寬比進行放坡,造成基坑坍塌。
(2)基坑邊坡頂部超載,或由於震動破壞了土的內聚力,引起土體結構破壞,造成滑坡。
(3)由於施工方法不正確、開挖程序不對、超標高挖土、支撐設置或拆除不正確、排水措施不力以及解凍造成的坍塌。
針對以上問題,為保證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順利進行,應結合基坑支護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製定施工方案,並採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1、施工方案
基坑開挖之前,要按照土質情況、基坑深度以及周邊環境確定支護方案,其內容應包括:放坡要求、支護結構設計、機械選擇、開挖順序、分層開挖深度、坡道位置、車輛進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監測要求。
2、臨邊防護
當基坑施工深度達到2m時,對坑邊作業已構成危險,按照高處作業和臨邊作業的規定,應搭設臨邊防護設施。基坑周邊搭設的防護欄桿,從選材、搭設方式及牢固程度都應符合《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3、坑壁支護
不同深度的基坑和作業條件,所採取的支護方式也不同。
(1)原狀土放坡
一般基坑深度小於3m時,可採用一次性放坡。當基坑深度達到4~5m時,也可以採用分級放坡。明挖放坡必須保證邊坡的穩定,必要時需採用打樁、土釘牆或地下連續牆方法來確保邊坡的穩定。
(2)坑內支撐
坑內支撐可採用單層平面或多層支撐,支撐材料一般採用型鋼或鋼筋混凝土,在架設支撐時必須注意支撐的安裝及拆除順序。尤其對於多層支撐要加強管理,混凝土支撐必須在上道支撐強度達80%時才可挖下層;型鋼支撐嚴禁在負荷狀態下焊接。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尤其深基坑施工處理不好不但影響基坑施工,還會給周邊建築造成沉降不均的危險。對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一般有排水、降水。
坑邊荷載
坑邊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邊緣移動運輸工具和機械不應離槽邊過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邊緣不少於1.2m,棄土堆置高度不超過1.5m。
6、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必須設置專用通道,不準攀爬板、腳手架以確保安全。
(2)人員專用通道應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確定,其攀登設施可視條件採用梯子或者專門搭設,應符合高處作業規范中攀登作業的要求。
7、土方開挖
(1)所有施工機械應按規定進場,經過有關部門組織驗收確認合格,並要留有記錄。
(2)機械挖土與人工挖土進行配合操作時,人員不得進入挖土機作業半徑內。必須進入時,待挖土機停止作業後,人員方可進行坑底清理、邊坡找平等作業。
(3)挖土機不能超標高挖土,以免造成土體結構破壞。坑底最後留一部分土方由人工完成,並且人工挖土應在打墊層之前進行,以減少亮槽時間。
8、基坑支護變形監測
基坑開挖過程中,應對基坑進行信息化監測,主要針對於支護體系的變形情況、基坑外地面沉降或隆起變形以及臨近建築物動態。出現超限變形情況時應立即採取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9、作業環境
基坑施工時,地下作業條件不應被忽視,坑槽內作業也不應降低要求。
(1)人員作業時必須有安全立足點,腳手架搭設必須符合規范,臨邊防護必須符合要求。
(2)交叉作業、多層作業,上下設置隔離層。垂直運輸作業設備也必須按照相應的規范進行檢查。
(3)深基坑施工,電箱的設置及周圍環境以及各種電氣設備的架設使用均應符合電氣規范規定。
㈦ 施工安全用電有哪些防護措施
1、合理正確選擇導線截面,從理論上杜絕線路超負荷使用,保護裝置要認真選擇,當路線上處長期超負荷時,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動作保護線路。
2、導線架空敷設時其安全距離必須滿足規范要求,當配電線路採用熔斷做短路保護時,熔體額定電流一定要小於電纜或穿管絕緣導線允許截流的2.5倍,或明敷絕緣導線允許截流量的1.5倍。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
3、電氣操作人員要認真執行規范,正確接導線,接線柱要壓牢、壓實。各種開關插頭要壓牢固。
4、配電室的耐火等級要大於三級,室內配置砂箱和絕緣滅火器。嚴格執行變壓器的運行度,按季度每年進行四次停電清掃和檢查。現場中的電動機嚴禁超載使用,電機周圍無易燃物,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5、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要大於30cm,室內不準使用功率超過100w的燈光。嚴禁使用床頭燈。
6、使用焊機時要執行用火證制度,並有人監護,施焊周圍不能存在易燃物體,並備齊防火設備,電焊機要放在通風良好的地方。
7、施工現場的較大設備,有可能產生靜電的電氣設備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措施,以免雷電靜電火花引起火災。
8、存放易燃氣體,易燃物倉庫內的照明裝置一定要採用防爆型設備,導線敷設,燈具安裝,導線與設備連接均應滿足有關規范要求。
9、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並派人員負責定期清掃。
10、設有消防設施的施工現場,消防泵的電源要由單獨配電箱中引出專用迴路供電,而且次迴路不得設置漏電保護器,當電源發生接地故障時可以設單相接地報警裝置,有條件時,次迴路供電應由兩個電源供電,供電線路應在末端可切換。
11、施工現場建立防火制度,強化電氣防火導體制,建立電氣防火隊。
(7)基坑有水焊接有觸電風險怎麼防護擴展閱讀
1、安全技術措施
安全技術措施通常包括:根據基坑、地下室深度和地質資料,保證土石方邊坡穩定的措施;腳手架、吊籃、安全網、各類洞口防止人員墜落的技術措施;外用電梯、井架以及塔吊等垂直運輸機具的拉結要求及防倒塌的措施;
安全用電和機電防短路、防觸電的措施;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作業的技術措施;施工現場周圍通行道路及居民防護隔離等措施。
安全技術措施可分為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發生的安全技術措施有:消除危險源、限制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故障一安全設計、減少故障和失誤等。
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是在事故發生後,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擴大,避免引起二次事故發生,從而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常用的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措施有隔離、個體防護、設置薄弱環節、避難與救援等。
2、臨時用電方案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2005)規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5台及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 kW及以上者,應編制用電組織設計。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內容:現場勘測;確定電源進線、變電所或配電室、配電裝置、用電設備位置及線路走向;進行負荷計算;選擇變壓器;設計配電系統;設計防雷裝置;確定防護措施;制定安全用電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臨時用電工程圖紙應單獨繪制,臨時用電工程應按圖施工。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備在5台以下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以下者,應制定安全用電和電氣防火措施。
㈧ 焊接工作的防護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個人防護用品金屬焊接和切割作業人員工作前要穿戴好合適的勞動保護用品,如防塵面罩、焊接手套、焊接工作服;操作時要戴好護目鏡或面罩;在潮濕的地方或雨天作業時應穿上膠鞋。針對特殊作業,還可以佩帶長管呼吸器,以防止煙塵危害。要防止弧光傷害,則要根據電流強度,選擇不同型號的濾光鏡片。穿上淺色帆布工作服,扎緊袖口,扣好領口,可減少其對皮膚的傷害。
2)工作前檢查與清洗對各種容器、管道,沾有可燃氣體和溶液的工件進行操作前,應先做檢查,沖洗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解除容器及管道壓力,消除容器密閉狀態。動火前應對容器內物質采樣分析,合格後再進行工作;焊接、切割密閉空心工件時,必須留有氣孔。在容器內工作,應有人監護,並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和照明設施。
3)留意現場安全細節為防止火災和爆炸類事故發生,在作業前應仔細檢查作業場所,作業場所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在進行氣焊或氣割作業時,要仔細檢查瓶閥、減壓閥和膠管,不能有漏氣現象;擰裝和拆取閥門都要按操作規程來做。
在電焊作業時,應注意電流過大、導線包皮破損會產生高溫;接頭處接觸不良會引起火災。因此作業前應仔細檢查,對不良設備予以更換。另外,還應該注意在焊接、切割管道、設備時,熱傳導可能導致另一端易燃易爆物品著火甚至爆炸。作業前要仔細檢查,對另一端的危險物品予以清除。
切割舊設備、廢鋼鐵時,要注意清除其中夾雜的易燃易爆物品。在作業現場,要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並檢查滅火器材的有效期限,保證其有效可用。焊接、切割作業結束後,要仔細檢查現場,消除遺留下的火種,避免後患。
4)對觸電類事故預防 電焊機外殼及不帶電的金屬構件一定要保護接地(或接零),絕緣電阻要足夠大。接線柱要用罩蓋好;焊把、焊鉗及焊接電纜絕緣程度要好;同時帶電體之間、帶電體與其他物體之間都要保持距離;電焊機及電源線應放置在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
登高焊接時還要注意勿與高壓電網距離過近,不能將作業用的電纜纏繞在身上或搭在肩上,電纜線應系在腳手架及其他設施上,以免踩到腳下,導致絕緣層破損。在移動、檢修焊機更換保險絲、改變極性等操作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才能進行。
推拉電源閘刀時要戴絕緣手套,人要站在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燒臉部。一旦發生觸電事故,則要立即切斷電源,進行現場急救。
5)其他措施 對職業有害因素的健康防護:作業場所要有良好的通風設施,做好全面通風和局部通風;盡可能採用職業危害程度相對較小的焊接材料。對長期從事焊接和切割作業的人員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如發現有焊工職業禁忌症,應調離崗位。
㈨ 水下焊接應該注意什麼,安全防爆措施有哪些
水下焊接注意使用防水焊槍和防水電纜,另外採用直流電焊機作為焊接電源,不要用交流電焊機,極性正接法,然後人在焊接的時候迴避正負極形成迴路,選用不容易觸電的水下焊條比如BROCO的EASYTOUCH水下焊條,因為有堵銀層和度蠟層,在保障容易起弧的前提下,不會觸電又可以防水。
㈩ 焊接中對各種危險因素怎麼防護
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焊接危險源主要有:觸電、爆炸。二保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的簡稱)觸電分為高壓觸電、低壓觸電。高壓觸電:焊機輸入電壓最常見的是單相220V交流電,三相380V交流電,輸入電壓遠遠大於36V的人體安全電壓。逆變式焊機內有濾波電容,關閉焊機也會有電容放電使人觸電的可能,且電容放電電壓遠遠高於單相220V,以及三相380V的高壓電。操作不當或焊機碰殼極易造成焊接人員觸電危險幾率。低壓觸電:某些大功率焊機空載電壓高於70V,最低的小型二保焊焊機空載電壓也在45V左右,同樣高於人體安全電壓36V。引弧瞬間同樣存在觸電危險性的可能。爆炸:二氧化碳氣瓶充灌壓力過高,同時在高溫暴曬環境下使用,周圍溫度越高氣瓶內氣體壓力就會越大,達到一定極限就會氣瓶爆炸。氣瓶三年必須進行一次安全檢測,合格後可以繼續使用,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氣瓶,也會引起氣瓶的爆炸。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固態二氧化碳(乾冰)屬於一種常見的滅火劑。因此二保焊所用的二氧化碳氣體,不存在引起火災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