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模具設計 > 模具製造前需要確認什麼性能

模具製造前需要確認什麼性能

發布時間:2025-10-01 02:16:10

Ⅰ 製作模具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有那些步驟

1 .搜集必要的資料設計冷沖模時,需搜集的資料包括產品圖、樣品、設計任務書和參考圖等,並相應了解如下問題: l )了解提供的產品視圖是否完備,技術要求是否明確,有無特殊要求的地方。 2 )了解製件的生產性質是試制還是批量或大量生產,以確定模具的結構性質。 3 )了解製件的材料性質(軟、硬還是半硬)、尺寸和供應方式(如條料、卷料還是廢料利用等),以便確定沖裁的合理間隙及沖壓的送料方法。 4 )了解適用的壓力機情況和有關技術規格,根據所選用的設備確定與之相適應的模具及有關參數,如模架大小、模柄尺寸、模具閉合高度和送料機構等。 5 )了解模具製造的技術力量、設備條件和加工技巧,為確定模具結構提供依據。 6 )了解最大限度採用標准件的可能性,以縮短模具製造周期。 2 .沖壓工藝性分析沖壓工藝性是指零件沖壓加工的難易程度。在技術方面,主要分析該零件的形狀特點、尺寸大小(最小孔邊距、孔徑、材料厚度、最大外形)、精度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沖壓工藝的要求。如果發現沖壓工藝性差,則需要對沖壓件產品提出修改意見,經產品設計者同意後方可修改。 3 .確定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確定方法如下: l )根據工件的形狀、尺寸精度、表面質量要求進行工藝分析,確定基本工序的性質,即落料、沖孔、彎曲等基本工序。一般情況下可以由圖樣要求直接確定。 2 )根據工藝計算,確定工序數目,如拉深次數等。 3 )根據各工序的變形特點、尺寸要求確定工序排列的順序,例如,是先沖孔後彎曲還是先彎曲後沖孔等。 4 ) 根據生產批量和條件,確定工序的組合,如復合沖壓工序、連續沖壓工序等。 5 ) 最後從產品質量、生產效率、設備佔用情況、模具製造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工藝成本、操作方便和安全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在滿足沖件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確定適合具體生產條件的最經濟合理的沖壓工藝方案,並填寫沖壓工藝過程卡片(內容包括工序名稱、工序數目、工序草圖(半成品形狀和尺寸)、所用模具、所選設備、工序檢驗要求、板料規格和性能、毛坯形狀和尺寸等): ; 4 確定模具結構形式確定工序的性質、順序及工序的組合後,即確定了沖壓工藝方案也就決定了各工序模具的結構形式。沖模的種類很多,必須根據沖件的生產批量、尺寸、精度、形狀復雜程度和生產條件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其選原則如下: l )根據製件的生產批量確定採用簡易模還是復合模結構。一般來說簡易模壽命低,成本低;而復合模壽命長,成本高。 2 )根據製件的尺寸要求確定沖模類型。若製件的尺寸精度及斷面質量要求較高,應採用精密沖模結構;對於一般精度要求的製件,可採用普通沖模。復合模沖出的製件精度高於級進模,而級進模又高於單工序模。 3 )根據設備類型確定沖模結構。拉深加工時有雙動壓力機的情況下,選用雙動沖模結構比選用單動沖模結構好很多 4 )根據製件的形狀大小和復雜程度選擇沖模結構形式。一般情況下,大型製件,為便於製造模具並簡化模具結構,採用單工序模;小型製件,而且形狀復雜時,為便於生產,常用復合模或級進模。像半導體晶體管外殼這類產量很大而外形尺寸又很小的筒形件,應採用連續拉深的級進模。 5 )根據模具製造力量和經濟性選擇模具類型。在沒有能力製造高水平模具時,應盡量設計切實可行的比較簡單的模具結構;而在有相當設備和技術力量的條件下,為了提高模具壽命和適應大量生產的需要,則應選擇較為復雜的精密沖模結構。總之,在選擇沖模結構類型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經過全面分析和比較,盡可能使所選擇的模具結構合理。有關各類模具的特點比較見表1-3。 5 .進行必要的工藝計算主要工藝計算包括以下幾方面: l )坯料展開計算:主要是對彎曲件和拉深件確定其坯料的形狀和展開尺寸,以便在最經濟的原則下進行排樣,合理確定適用材料。 2 )沖壓力計算及沖壓設備的初選:計算沖裁力、彎曲力、拉深力及有關的輔助力、卸料力、推料力、壓邊力等,必要時還需計算沖壓功和功率,以便選用壓力機。根據排樣圖和所選模具的結構形式,可以方便地計算出總沖壓力,根據計算出的總沖壓力,初選沖壓設備的型號和規格,待模具總圖設計好後,校核設備的裝模尺寸(如閉合高度、工作台板尺寸、漏料孔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最終確定壓力機型號和規格 3 )壓力中心計算:計算壓力中心,並在設計模具時保證模具壓力中心與模柄中心線重合,目的是避免模具受偏心負荷作用而影響模具質量。 4 )進行排樣及材料利用率的計算.以便為材料消耗定額提供依據。排樣圖的設計方法和步驟:一般是先從排樣的角度考慮並計算材料的利用率,對於復雜的零件通常用厚紙剪成3 一5 個樣件.排出各種可能的方案,選擇最優方案.現在常用計算機排樣後再綜台考慮模具尺寸的大小、結構的難易程度、模具壽命、材料利用率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選擇一個合理的排樣方案。確定出搭邊,計算步距和料寬.根據標准板(帶)料的規格確定料寬及料寬公差。再將選定的排樣畫成排樣圖,按模具類型和沖裁順序打上適當的剖面線,並標注尺寸和公差。 5 )凸、凹模間隙和工作部分尺寸計算。 6 )對於拉深工序,確定拉深模是否採用壓邊圈,並進行拉深次數、各中間工序模具尺寸分配,以及半成品尺寸計算等。 7 )其他方面的特殊計算。 6 .模具總體設計在上述分析、計算的基礎上,即可進行模具結構的總體設計,並勾畫草圖,初步算出模具閉合高度,概略地定出模具外形尺寸,凹模的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同時考慮如下內容: 1 )凸、凹模結構形式及固定方法; 2 )製件或毛坯的定位方式。 3 )卸料和出件裝置。 4 )模具的導向方式以及必要的輔助裝置。 5 )送料方式。 6 )模架形式的確定及沖模的安裝。 7 )模具標准件的應用。 8 )沖壓設備的選用。 9 )模具的安全操作等。

Ⅱ 模具工藝的模具滿足工藝性能要求

模具的製造一般都要經過鍛造、切削加工、熱處理等幾道工序。為保證模具的製造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其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可鍛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淬透性及可磨削性;還應具有小的氧化、脫碳敏感性和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1、可鍛性
具有較低的熱鍛變形抗力,塑性好,鍛造溫度范圍寬,鍛裂冷裂及析出網狀碳化物傾向低。
2、退火工藝性
球化退火溫度范圍寬,退火硬度低且波動范圍小,球化率高。
3、切削加工性
切削用量大,刀具損耗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低。
4、氧化、脫碳敏感性
高溫加熱時抗氧化懷能好,脫碳速度慢,對加熱介質不敏感,產生麻點傾向小。
5、淬硬性
淬火後具有均勻而高的表面硬度。
6、淬透性
淬火後能獲得較深的淬硬層,採用緩和的淬火介質就能淬硬。
7、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常規淬火體積變化小,形狀翹曲、畸變輕微,異常變形傾向低。常規淬火開裂敏感性低,對淬火溫度及工件形狀不敏感。
8、可磨削性
砂輪相對損耗小,無燒傷極限磨削用量大,對砂輪質量及冷卻條件不敏感,不易發生磨傷及磨削裂紋。

閱讀全文

與模具製造前需要確認什麼性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縫鋼管dn400外徑多少 瀏覽:151
95噸彩鋼板等於多少平方米 瀏覽:780
焊接條如何融化 瀏覽:77
黑白件模具指什麼 瀏覽:268
鈦合金材料和合金材料哪個好 瀏覽:71
高鐵防護護欄多少錢一米 瀏覽:297
鋼鐵雄心4科技怎麼加快 瀏覽:380
挑梁鋼筋應該怎麼放 瀏覽:920
不銹鋼防盜網怎麼套清單定額 瀏覽:700
男生為什麼鋼鐵直男 瀏覽:962
鋼鐵俠3結尾菜單什麼意思 瀏覽:853
注塑模具有硬點怎麼辦 瀏覽:980
模具上刷的是什麼 瀏覽:363
什麼鋼材的批頭耐用 瀏覽:764
模具製造前需要確認什麼性能 瀏覽:493
3寸高壓鋼管直徑多少米 瀏覽:983
不銹鋼鍋燒黑了怎麼去除 瀏覽:997
鋁合金洗完表面發黑怎麼辦 瀏覽:739
焊接如何接活 瀏覽:790
小陸是鋼鐵武士的什麼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