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研磨皂的製作方法
在著手製作手工皂之前,首先要確保你擁有所有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工具包括秤、手套、鋼盆、攪拌棒和量杯等;而材料則包括油脂、鹼等關鍵成分。
第一步是准確稱量所需的油脂和鹼。精確的比例是製作成功手工皂的關鍵。一旦稱量完畢,接下來就需要等待鹼液和油脂的溫度都達到約40℃的范圍內。這時,將鹼液緩緩倒入油脂中,並准備進行長時間的攪拌,直到皂液變得濃稠。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以確保皂液的均勻和穩定。
皂液攪拌完成後,將其放置約1周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皂液會逐漸凝結成固體,形成初步的手工皂形態。接下來,將皂脫模,並按照個人喜好將其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利用刨絲工具,可以輕松地將這些塊狀皂刨成絲,增添一份獨特的質感。
此時,可以添加超脂、粉類物質和精油等額外成分。這些添加劑不僅能為皂體增添豐富的顏色和香氣,還能提升其使用效果和護膚功效。將所有成分充分混合均勻後,將其倒入模具中,並壓實以確保皂體緊實無空洞。然後,打開蓋子讓皂體乾燥3-4天。乾燥完成後,將其從模具中取出並切割成所需形狀,再進行一段時間的乾燥處理。
最後一步是檢查手工皂的PH值。只有當PH值降至9以下時,才表示手工皂已達到安全使用的標准。此時,你就可以放心地使用這款自製的手工皂了。
『貳』 手工皂的常見配方
天然油脂與鹼液,用人工製作而成的肥皂,基本上是油脂和鹼液起皂化反應的結果,經固化、熟成程序後可用來洗滌、清潔。手工皂還可依據個人的喜好與目的,加入各種不同的添加物,例如牛乳、精油、香精、花草、中葯葯材等。
手工肥皂早已在韓國、歐洲、日本和我國台灣、香港等地蔚為時尚;手工肥皂不僅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製作出富有特色的香型、顏色、形狀的藝術作品,還可以製作出符合自己肌膚特性的特效香皂。
手工皂的功能是清潔洗滌,用在皮膚上面當然是清除泥土污垢、皮膚分泌物、排泄物、化學物質或細菌等等,在講求美容效果的今日,清除皮膚表面之化妝品、保養品或葯物也是其主要的用途之一。
(2)做研磨皂用什麼模具好擴展閱讀:
手工皂的分類
1、冷制皂
油脂、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後,發生皂化反應。除了混合前需將固體的油脂加熱溶化成液體外,在成皂的過程中是不需要高溫加熱的。反應完成後,皂液入模使其自然乾燥,待三至五周後脫模便可直接使用。由於冷制皂在成皂的過程中不需要高溫加熱,所以可以減少天然維生素和營養成分損失。
2、熱制皂
利用熱製法做成的皂,在油脂與氫氧化鈉進行皂化反應至稠狀階段時,再以斷續加熱的方式,使其快速皂化。脫模後放置一周使水分蒸發,即可使用。
3、再生皂
再生皂又被稱為研磨皂,即是對冷制皂的的再次加工、優化。將脫模後的冷制皂刨成絲,加入添加物(牛奶、花茶等),加熱,使皂絲由固體轉為液體,再重新固化即得到研磨皂。研磨皂很適合用來製作後期添加其它營養物質的肥皂。
4、融化再制皂
利用市面上購買來的純凈的皂基,加熱使其融化,添加色素、香精,入模製作而成。融化再製法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適合手工皂教學。但透明皂基含有讓皂一再融化的化學物質,且皂基製作過程中的副產物甘油,也已被提走,因此融化再製法製得的肥皂比較不天然。
『叄』 研磨皂怎麼做
1、准備皂底。准備一些金盞花純橄欖皂,用來做研磨皂。
2、將成熟的皂刨成絲,越細越好。如果不夠細,也可以再用研缽搗碎。
3、加入添加物,可以是牛奶、羊奶、純凈水、油中的任意一種,比例為10%-20%。將金盞花純露裝入噴壺,噴入皂絲,攪拌均勻。
4、覆蓋上保鮮膜,靜置24小時,再揉捏成團。控制好團的大小,太大不容易干,太小不好再次研磨。捏成團,等一周左右晾乾後再重復以上步驟,進行多次研磨,也可以只研磨一次。
5、將揉好的丸子捏扁,這樣更容易晾乾。晾乾後再次研磨,加入皂絲重量10%的金盞花浸泡橄欖油及花瓣,攪拌均勻,揉搓成湯圓狀。
6、最後塑好型後,蓋上漂亮的皂章,或者不做裝飾也可以。研磨皂不太適合再次裝入花模,不容易造型,所以搓成團子是最方便的。需再等待兩至三周左右的時間乾燥後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