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做模具行業風險大不大,中國模具市場行業前景怎麼樣
模具行業風險不容忽視 「模具製造是製造業的根基,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通訊產品中,六到八成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雖然目前的模具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模具產業受外資壟斷擠壓產業利潤空間以及內資企業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等困擾,產業投資風險陡然上升。」
一、外資企業正加緊蠶食模具市場
外資在中國開店設廠,看中的是中國低廉的勞動成本和便宜的鋼材,而核心技術是他們牢牢掌控的秘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加上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使其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陡升,而中資企業卻加大了提升檔次的難度。
「十五」期間,我國的模具業得到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20%。2005年中國模具行業模具銷售額6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加上20多億美元的進口份額,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
近年來,國際模具製造巨頭在中國投資設廠的新一輪擴張,正如火如荼。德國海拉吉林落戶;日本豐田模具天津設廠;芬蘭貝爾羅斯公司投資興建的深圳模具製造廠不久前正式投產,專為電信、保健、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高檔模具產品……
外資大量獨資進入,對提高我國自身的模具水平無任何幫助。外資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競爭優勢不言自明,其一直佔領的高端模具市場中國企業更加無法進入,也就是說中資企業沒有機會提升檔次。中資企業最怕的是自身實力尚未增強,外資企業已對中國模具市場完成壟斷。
目前,我國模具業規模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製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模具產品的進出口逆差超過10多億美元。
二、內資企業隱憂重重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共有生產模具的廠點約2萬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產自用的。同時,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工業發達國家落後許多。主要表現在:
1、行業創新能力薄弱
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能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人才異常短缺。高級模具鉗工及企業管理人才也非常緊缺。由於模具企業效益欠佳及對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不夠重視,因而總體來看模具行業在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民營企業貸款困難也影響許多企業的技術改造,致使科技進步的步伐不大,進步不快。
2、行業整體效率低下
雖然國內許多企業採用了先進的加工設備,但總的來看裝備水平仍比國外企業落後許多,特別是設備數控化率和CAD/CAM應用覆蓋率要比國外企業低得多。由於體制和資金等方面原因,引進設備不配套、設備與附配件不配套現象十分普遍,設備利用率低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較好的解決。
裝備水平低,帶來我國模具企業鉗工比例過高等問題。
3、專業化、標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協作差模具標准化水平低,標准件使用覆蓋率低也對模具質量、成本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對模具製造周期有很大影響。
4、模具材料及模具相關技術落後
模具材料性能、質量和品種往往會影響模具質量、壽命及成本,國產模具鋼與國外進口鋼相比有較大差距。塑料、板材、設備等性能差,也直接影響模具水平的提高。
三、外部環境分析
外資企業因為核心技術不願外流,都不選擇合資。「外資企業進入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與其配套的企業(即客戶)一起進入,其特點是專業為單一客戶服務,模具品種同樣單一;二是自己進入中國。外資模具公司投資中國,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便宜的鋼材,賺取更多利潤。
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外企業中,模具車間是「秘方車間」,外人是不能隨便靠近的。在中國設廠,外資既有資金,又有自主技術,並不需要和中國企業合資。他們只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他們把設計依然放在國外,通過網路傳到他們在中國的企業。
⑵ 模具製造業發展前景怎樣
模具是以特定的結構形式通過一定的方式使材料成形為製品的工具產品,是工業生產基礎工藝裝備,以其生產製件所表現的高精度、高復雜程度、高一致性、高生產效率和低耗能耗材,越來越引起各級政府和國民經濟各產業的重視,特別是輕工、電子、機械、通訊、交通、汽車、軍工等部門,如果沒有模具就很難生產和發展產品;如果不能及時供應模具,就會影響生產的發展;如果模具精度低則產品質量差;如果模具壽命短則生產效率低、成本高。歐美工業發達國家將模具比喻為「點鐵成金」的「磁力工業」、「金鑰匙」、「金屬加工帝皇」、「進入富裕社會的原動力」。在我國把模具稱為「工業之母」、「永不衰亡的工業」、和「無以倫比的效益放大器」。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毗鄰港澳的地理位置優勢和華僑、港澳台胞眾多的人文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原來基礎薄弱的工業連續二十多年持續快速發展,特別是一批對模具需求量大的行業,如家用電器、電子通信、信息產業、塑料和包裝製品業、建築材料、玩具和五金製品等被培育成為全省工業經濟中的重要行業,迫切要求模具製造業加快發展步伐,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模具去滿足工業發展需要,同時也實實在在地給模具製造業加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商機和廣闊的空間。作為我省工業生產重要基礎工藝裝備的模具工業,也正是在這種良好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中,在努力適應全省工業發展的需求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提高,全行業的經濟規模和經濟綜合實力逐年擴大,模具製造品種逐步齊全、模具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模具品質不斷提高,適應市場需求和出口創匯的能力逐步增強,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地位逐年上升,被中國模具工業協會領導稱為「當今中國模具第一大省,不管是生產量還是使用量都是全國最大的。」
廣東模具主要特點
1、各類模具品種齊全,能基本上適應我省工業產業發展的需求
廣東模具工業起步較晚,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基本上還沒有真正獨立的模具生產廠,所有模具製造都作為技術後方附設在產品廠的機修車間內,模具的銷售市場也僅僅限於滿足本廠的需求。全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帶動,使各種經濟類型的模具企業在這塊沃土上飛躍發展,出現了國營、民營、外資、合資模具企業並駕齊驅、互相促進的興旺景象。許多原來作為企業技術後方的模具製造從產品廠分離出來獨立走上社會,成了我省模具業的奠基者和主力軍,為我省模具行業和全省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個體、股份合作和股份制的民營模具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迅速成了我省模具行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軍。一批挾先進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港、台、日資模具企業和中外合資模具企業踴躍進入廣東,參加廣東模具市場的競爭,給廣東模具工業擴大規模、提高品質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1996年廣東省模協組織了一次比較全面的調查,當時全省已擁有國營、民營、外資、合資的模具製造廠點4000多個,從業人員達10.3萬人,工業總產值達50億元;到2000年全省各種類型的模具製造企業增加到6000多個,從業人員達16萬元,工業產值達120億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到2004年底,全省模具工業產值達到230億元,又接近一個四年翻一番。當前,廣東模具行業不管是企業數量、企業規模、工業總產值和平均發展速度都名列全國前茅。據中國模協經營管理委員會統計分析:2004年全國模具產值3000萬元以上的50家企業中,廣東佔11家,其中河源龍記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聖都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揭陽天陽模具有限公司等5家排名在前十位。
⑶ 河北金環模具有限公司怎麼樣
也算是大公司了,福利待遇中等,五險一金,基礎崗位的工資在3000左右吧,晉升看個人的能力了。至於學習,這個是必然的,跟對師傅能學很多東西。可以考慮去參觀下。
⑷ 模具設計與製造就業前景怎麼樣
模具設計與製造就業前景挺不錯的。
我國模具人才仍然遠遠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總量不足和高水平技術人員缺乏等方面,尤其緊缺的是優秀的調試工人和模具開發人員。而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模具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模具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畢業生幾乎不為找工作發愁。模具行業涉及的產業面很寬,比如金屬產品製造業、塑料產品製造業、橡膠產品製造業、陶瓷產品製造業、玻璃產品製造業及各種包裝產品。
同時,模具技術集設計、製造、產品造型、軟體應用為一體,集先進製造技術運用為一體。不難看出,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就業面很廣,社會需求很大。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械行業的機械製造、模具製造、機電產品開發等企業,從事模具設計、產品開發、數控編程、項目管理、數控機床操作等工作。主要的崗位包括模具跟單員、模具設計師、產品結構設計師、CAM設計師、模具項目工程師等。
⑸ 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怎麼樣
我從事模具設計該有9年了,所以針對模具設計和該行業的現狀還算有一丟丟見解:
做模具設計所需要了解的東西還是挺多的:2D,3D軟體的運用;模具的基礎知識;機械加工工藝。個人而言一個好的模具設計這三點是必須要掌握的。我是做塑膠模具設計的,我需要了解的還有一個塑膠材料的特性。
我算運氣不錯,待在一個專業做模的公司,而且都是出口模,好處就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產品,換句話是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模具結構,個人建議不要去小廠,多接觸出口模,別做單一的產品,一個好的平台對你技能水平的提升和以後的發展至關重要。
模具這個行業短時間絕對不會衰退,好比我做的塑膠模具需求還是很大的,太多東西要用到塑膠了啊,以前做諾基亞外殼,後來的列印機部件和相機外殼(尼康佳能奧林巴斯都是我們客戶),現在公司開始接汽車模具,天窗,水箱,儀表盤之類的。一個行業沒落總會有另一個行業興起,只要這個行業有用到塑膠,就會需要開模,會需要模具設計師。
但是模具設計比較有局限性和瓶頸,如今內卷也極其嚴重,我所接觸過的設計師基本也就是七八千的月薪,如果有條件,接點外單過萬也不是問題,就是有點辛苦。但是模具行業分布比較多的是在深圳、中山、東莞、蘇州、無錫、上海等一二線城市,就算月收入一萬,對於那些地方的物價房價也是有點杯水車薪吧?所以選擇城市有時候比選擇行業重要的多。
想要做好這行,我覺得有兩條路可行,一是死鑽技術,當一個產品給到你,別人都一籌莫展,你能畫出又省成本又能成功開模的模具3D,公司幾個老大都是做這行十幾年了,後來開了個設計工作室。這條路比較艱難,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積累經驗,對各種軟體運用的造詣也需要很高,我覺得年輕一輩的人肯定都很少有這種專研和吃苦的精神了吧。第二是學一門外語,英語日語都行,看你接觸的什麼客戶群,積累人脈,跳槽轉行做項目,輕松點,而且有機會有油水。以前坐我旁邊的同事就是,現在待在法國公司,每天在家上班就行,郵件往來,五天八小時,還有暑假!還能經常去法國!偶爾有些外發設計或者模流分析的,可以拿點回扣,美滋滋。
模具這行業還是可以的,有點枯燥有點磨人,但是走了這條路就好好走吧,盡量做一行愛一行,只要不停下腳步,總會遇到艷陽天!加油!!!
⑹ 模具設計與製造怎麼樣,前景如何
模具設計與製造就業前景挺不錯的。
我國模具人才仍然遠遠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總量不足和高水平技術人員缺乏等方面,尤其緊缺的是優秀的調試工人和模具開發人員。而人才短缺已成為制約模具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模具行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畢業生幾乎不為找工作發愁。模具行業涉及的產業面很寬,比如金屬產品製造業、塑料產品製造業、橡膠產品製造業、陶瓷產品製造業、玻璃產品製造業及各種包裝產品。
同時,模具技術集設計、製造、產品造型、軟體應用為一體,集先進製造技術運用為一體。不難看出,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的就業面很廣,社會需求很大。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械行業的機械製造、模具製造、機電產品開發等企業,從事模具設計、產品開發、數控編程、項目管理、數控機床操作等工作。主要的崗位包括模具跟單員、模具設計師、產品結構設計師、CAM設計師、模具項目工程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