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普通銑床如何銑斜面,圓弧面,謝謝回答,請詳細點
銑斜面:先用高度尺在要到位的位置劃線,再用角度規擺成相應的角度加工,直到銑到線為止. 另外加工斜面的方法還有很多如偏機頭加工, 分度頭加工,用角度虎鉗加工等.主要由所要加工的工件決定合適的加工方法 銑圓弧:圓弧有內圓弧和外圓弧之分,內圓弧可利用圓柱銑刀、立銑刀來銑;外圓弧有專用的R半圓銑刀來加工. 。銑圓弧要看圓弧的精度要求,精度低的圓弧可以直接立銑刀銑(R半圓銑刀)加工出來,精度要求高的可用回轉工作台裝夾工件,分度頭能裝夾的可用分度頭裝夾,這樣,就可以銑出圖紙要求的內外圓弧
❷ 普通銑床加工圓弧
圓弧有內圓弧和外圓弧之分,內圓弧可利用圓柱銑刀、立銑刀的外圓弧來銑;外圓弧有專用的R半圓銑刀來加工,其他的,銑內外圓弧的方法差不多。銑圓弧要看圓弧直徑的大小和精度要求,小圓弧可以直接立銑刀銑出來,大圓弧看精度要求,精度要求低的可用手感法銑圓弧,就是通過雙手同時移動橫向和縱向工作台,通過兩手的配合銑出圓弧;精度要求高的可用回轉工作台裝夾工件,分度頭能裝夾的可用分度頭裝夾,這樣,就可以銑出圖紙要求的內外圓弧。例如;你要銑R10的圓角,就可以用Φ20的立銑刀加工。
❸ 在回轉工作台銑圓弧工件與工作台圓心怎麼校正必須找好圓心
回轉工作台銑圓弧工件不必與工作台圓心重合。
❹ 普通數顯銑床怎麼銑圓弧 半圓
要看多大弧度,你可以自製一把裝車力的飛刀,可飛銑出銑刀大一點的弧,不過要注意進刀的深淺快慢 通常的方法是用相同直徑的銑刀直接銑成,或是將工件壓緊在回轉工作台上,用立銑刀加工,通過工作台的回轉,以形成所需要的圓弧。 圓弧差補是數控中的一個基本的差補技術,一般的運動控制卡都會自帶圓弧差補。但是如果你想要自己做一個圓弧差補也不是什麼難事,無非就是象微積分一樣把圓弧分成一段一段的直線來走就是了(如果已經有直線差補的話)。 就是沒有直線差補也沒有關系,直線差補那就更簡單了。但是要記住一點:分段後每一段都必然是有一點點距離沒有走到的,因為控制卡發一個脈沖,電機走一個單位的距離,而您所要走的距離除以這個單位距離之後總會有一個余數,這個余數小於單位距離,所以不夠成一個脈沖,電機是不會走的。這個余數雖然小,但是由於一段圓弧可能要分很多步來走,所以累計誤差可能會很大。這種誤差可以用醉步補償法消除,走的過程中每走一步就檢測一下,如果少走了,下一步就多走了脈沖就是了。
❺ 模具的曲面是怎麼加工的
精加工的對象是半成品,其加工特點是:
1)加工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成品的精度和質量。
2)特別是自由曲面加工,干涉(interference)判斷將是十分重要的。
3)雖然精加工一般加工量不大,而且餘量較為均勻,但是為了滿足一定的精度要求,刀位軌跡一般很長,因此加工效率也是很重要的。
在自由曲面的數控銑削加工過程中,刀位軌跡對加工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有:
1)模型的離散精度刀位點選取的疏密程度與模型的離散精度有關。離散精度要求高,則生成的軌跡對模型的逼近程度好,反之亦然。
2)刀軌間距的選擇受到自由曲面幾何形狀的限制,精加工通常選用球銑刀。這樣,刀軌間距一般以刀軌間的材料殘差(scaltop)來決定,對殘差約束嚴格,則表面質量較好,同時刀軌較長,將增加銑削時間,反之亦然。
3)刀位軌跡的規劃。
以上因素從理論上可以保證自由曲面加工的表面質量,實際上,由於精加工刀位軌跡生成演算法的限制,這些因素不能保證表面質量的均勻性。對表面質量的均勻性影
響最大的因素就是走刀方式的選擇。對於參數空間的刀位軌跡規劃方法,刀軌是沿著等參數線生成的,沿著等參數線分布,較均勻的方向生成的刀位軌跡也比較均勻。對於笛卡爾空間刀位軌跡規劃方法,刀位點的位置取決干導動點和投影方向,由於導動點是根據定義的導動模板預先規劃的,因此導動點分布的均勻性只能部分反映實際加工曲面刀軌的均勻程度。一般來說,我們是把待加工曲面通過一定的投影方式獲得比較簡單的投影面(平面或二次曲面)作為導動面。當待加工曲面沿著投影方向的投影面面積接近實際區域的面積時,這時導動點的均勻性較好地反映了實際加工曲面刀軌的均勻性,加工出來的表面質量也較好。否則實際加工曲面的表面質量會比意料的相差甚遠。另外,走刀方式的不同也將導致不同的銑削狀態,如順銑或逆銑,上行銑削或下行銑削,法向切入(出)或切向切入(出),這樣都直接影響加工表面的質量。所以,選擇走刀方式時應有利於規劃均勻的刀位點,同時應使銑削過程處在良好的銑削狀態。
精加工刀位軌跡優化的目標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獲得最短最均勻的刀位軌跡來完成對待加工曲面的銑削,同時使銑削過程處於良好的切削狀態。對於參數空間的刀軌規劃,參數曲面的構造通常受到工件幾何形狀的限制。由於刀軌生成演算法要求有較完整的幾何信息,實際上很難滿足,特別是對於已經編輯過的組合曲面,若想通過參數線法獲得刀位軌跡,首先必須進行曲面重構,然後在重構曲面的基礎上規劃刀位軌跡。對於復雜的幾何形狀,這一步通常是很難達到的,因此這種方法可優化的餘地較小。
對於笛卡爾空間刀軌規劃,優化過程中應考慮的因素有導動面、投影方向和走刀方式。下面將就這些因素進行討論:
1)導動面和投影方向的合理選擇為了獲得均勻的刀位點,必須保證:一、在投影方向上導動面所規劃的導動點是均勻的;二、在投影方向上導動面和待加工曲面的投影面積相差不大。
2)走刀方式的合理選擇由於精銑時餘量不大,雙向走刀雖然使順銑和逆銑交替進行,但可以大大減步空刀量。如果對表面質量沒有持殊要求,一般採用這種方式。同時沿著垂直於曲面主輪廓方向走刀,這樣對曲面的逼近程度較好,可以減少刀軌長度。走刀方式的選擇還要避免出現大量下行切削的刀位軌跡。對於較為平坦的曲面(如只有小凹坑等)可以忽略;對於落差較大的曲面,刀軌規劃時應變下行刀軌為上行刀軌,甚至採用層切法來規劃刀位軌跡。採用層切法的刀位軌跡一般對曲面的逼近程度較差,要達到相同的表面質量需要加密刀位點,但是可以改善銑削狀態。
根據現有成熟的曲面銑削加工刀位軌跡生成方法,精加工刀位軌跡優化選擇的步驟為:
1)根據曲面片的法向與刀具軸方向的夾角對待加工曲面進行分區。
2)對於法向接近刀具軸方向的曲面片,由於在加工范圍內曲面片的高度差不大,可以採用沿著垂直於曲面主輪廓方向的雙向走刀方式。如果對表面質量有特殊要求,可採用單向走刀方式。
3)對於曲面法向與刀具軸方向的夾角較大的曲面,如果高度落差較小,則採用單向上行走刀方式,走刀方向應沿著陡坡方向,以減小切削死角,使刀位軌跡較好的逼近曲面;如果高度落差較大,則採用垂直於刀具軸方向的層切走刀方式,以改善刀具的銑削狀態。需要說明的是,剄目前為止模具設計製造過程cax智能化集成技術還沒有達到可商品化的程度,許多技術和提法尚處於研究階段。
❻ 急啦~~~~~請高手指點用普通銑床怎樣加工斜面和圓弧面呢
建議您用 分度頭和回轉台試試 也許 能解決您的問題 將分度頭調整到您需要的角度 就可以銑斜面了 還有個銑斜面的法 就是用刨床加工個斜墊鐵 銑圓弧面嘛 我只知道用回轉台 其它的我就不清楚了 希望可以幫到您
❼ 普通銑床上回轉體工作台加工圓弧形周邊的原理
普通銑床上回轉體工作台加工圓弧形周邊的原理:回轉體工作台安裝工件轉動,銑刀同時在圓弧形周邊轉動切削加工加工圓弧。
❽ 扇形板的外圓弧面用普通銑床如何加工,它在回轉工作台上怎麼定位夾緊
扇形板加工工藝:(單件小批量)
1、以B基準面毛坯定位,墊實,粗、精銑另一面;(注意餘量)
2、以銑過平面定位,粗、精銑B基準面,控制尺寸32;
3、∮22孔劃線,鑽、擴、鉸孔至尺寸;孔口倒角;
4、上回轉工作台,以B基準面及孔定位,孔中心為回轉中心,壓緊工件(靠加工部及定位孔部),粗、精銑R48圓弧;
5、上專用鑽模,鑽3-∮8孔。
(僅供參考)
❾ 數控回轉工作台原理是什麼
1.回轉工作台:
(1)帶有可轉動的檯面、用以裝夾工件並實現回轉和分度定位的機床附件,簡稱轉台或第四軸。
(2)轉台按功能的不同可分為通用轉台和精密轉台兩類。
2.回轉工作台是鏜床、鑽床、銑床和插床等重要附件,用於加工有分度要求的孔、槽和斜面,加工時轉動工作台,則可加工圓弧面和圓弧槽等。
3.回轉工作台按結構不同又分為水平轉台、立卧轉台和萬能轉台。
(1)水平轉台:回轉面與底面平行安裝,在圓檯面上有工件定位用的中心孔和夾緊用的T型槽 。一般底面有定位塊與安裝螺栓的結構。檯面外圓周會刻有360°的等分刻線。
(2)立卧轉台:底座有兩個相互垂直的安裝基面,使檯面既可水平也可垂直放置。
(3)萬能轉台:檯面可以在0°~90°范圍內傾斜任意角度, 使工件在空間的任何角度都能准確調整。
4.回轉工作台的精度檢測,
(1)光學轉台:主軸上裝有玻璃或金屬精密刻度盤,經光學系統將刻度細分、放大,通過目鏡或光屏讀出角度值。
(2)數顯轉台:轉台主軸上裝有精密圓光柵或圓感應同步器,由數字顯示裝置讀出角度值。上述兩種精密轉台的分度精度最高可達±1″。
(3)超精密端面齒盤轉台:利用一對經過精密對研的1440齒、720齒或360齒的端面齒盤分度定位,其分度精度最高可達±0.01″,作精密角度計量用。
5.回轉工作台的回轉,
(1)手動型,檯面與底座之間設有蝸桿-蝸輪副(見蝸桿傳動),速比為90:1或120:1,用以傳動和分度,蝸桿從底座伸出的一端裝有細分刻度盤和手輪。轉動手輪即可驅動檯面,並由檯面外圓周上的刻度(以度為單位)與細分刻度盤讀出旋轉角度。分度精度一般為±60″。
(2)機動型,蝸桿伸出端也可用聯軸器與機床傳動裝置聯接,以實現動力驅動。
(3)數控型,驅動力是伺服電機,帶有光柵或其他檢測反饋部件,由數控系統控制。
6.比較大的回轉工作台,由內(或外)斜齒輪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