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塑料產品壁厚減不了
在滾塑加工過程中不易加工出壁厚突變的製品,製品的平均壁厚取決於投料量的多少,其均勻性與模具本身的結構、滾塑成型工藝有關。
(1)從滾塑產品和滾塑模具結構來說,一般在滾塑製品內凹的轉角處(模具外凸)厚度較小,而製品外凸的轉角部位(模具內凹)厚度較大,但如果製品外凸部位角度過小,易導致物料不能充滿模具而帶來相應的孔洞等缺陷,所以製品不宜有尖角部位,通常採用大的平滑圓弧過渡。
(2)塑料的熔融和粘附能力主要與模具溫度有關。模具溫度高的地方,塑料較易先熔融並隨模具的轉動層層塗覆,粘附樹脂會較多,而溫度低的部位粘附的樹脂相對較少,造成製品壁厚不均。
(3)製品的壁厚還與旋轉速度有關。旋轉速度不均勻,容易造成壁厚不均,而且無規律性,所以一般採用能自動控制的恆扭矩或恆轉速的電機來保征主副軸勻速旋轉。當製品某處部位與其它部位壁厚懸殊較大,模具不能修改時,需從工藝角度尋求解決辦法。
解決方案
(1)把滾塑模具固定在模架上適當的位置,並調整模架的平衡。
(2)主、副軸旋轉速度保持比例均衡、速度均勻。
(3)加熱爐能保證在各個方向上使模具受熱均勻。
(4)加熱和冷卻過程中都換向一次,換向時要迅速,一般正轉、反轉時間相同。
(5)在需要製品厚度增大的部位,模具相應部分要進行預熱或減小隔熱因素的影響。
(6)在需要製品厚度減小的部位,模具相應部位上加聚四氟乙烯板或石棉墊隔熱,使熔融物料不易粘附模具或持續堆積,以減小此部位的厚度。此方法還用來把隔熱層襯在模具上,使模具內表面無法粘附樹脂,獲得開口部位,但這種方法製得的開口一般不是規整的。
B. 把滾塑模具安裝到滾塑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
不同的類型滾塑機,其模具托架結構也是不同的。常見的模具托架有方框式,圓盤蛛網式。搖擺機和大型的直火式的滾塑機的的模具托架又不相同,那是一種類似於混凝土攪拌機的一種結構。我們今天要說到的是小型的一般的滾塑機上滾塑模具的安裝方法。模具托架上安裝的滾塑模具是否恰當合理直接影響到滾塑製品的質量好壞。這也是滾塑工藝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重要內容。
1. 滾塑模具的選擇。同一台滾塑機上,如果條件許可(有足夠數量的同種模具),最好選擇同一類型的模具;如果要同時生產不同類別的其它產品,選擇滾塑模具時力求所要安裝的模具體積大小相近,重量差別不要太懸殊,滾塑製品的厚度要求基本上一致。以免出現產品老化降解或殘留塑粉的現象。因為不同的滾塑模具生產時所要求加工周期都是不同的。
2. 滾塑模具安裝的間隔距離。一個模具托架上要安裝多少個模具,這個要首先計算好,模具之間要留有足夠的距離,以免互相遮擋,利於熱空氣的傳導,同時也便於開模、合模。
3. 模具托架的重心把握。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如果托架一邊重一邊輕,滾塑機的轉動就會受到影響,輕則造成製品厚薄不均,嚴重時,會損壞滾塑機。
4. 注意滾塑機烘箱的直徑,模具安裝時要計算一下回轉范圍,否則會帶來不良後果。
5. 滾塑模具的固定。模具安裝時既要考慮牢固性,也要顧及安裝、拆卸的速度。
C. 滾塑中的石膏模與砂模的介紹
早期,石膏模具(稱號:工業之母)生產的鑄件的質量(Mass)要比砂模好得多。砂模之所以被一直沿用是因為它的價格(price)便宜。可用的鑄件都可以以砂模來生產,但是砂模生產表面容易出現砂孔,不能形成好的表面,從而限制了砂模的應用(application)。多年來,型砂的質量和膠黏劑得到了改善。鑄造過程的精緻和改良的型砂及膠黏劑能夠使砂模生產出質量較好的鑄件。
成型(Forming)製造商和模具(稱號:工業之母)製造商都會優先選擇由型砂和石膏鑄造出來的型腔(mold cavity)。滾塑模具又稱滾塑成型、旋轉成型、回轉成型等,是一種熱塑性塑料中空成型方法。石膏模冷卻鋁(Al)的速度比砂模慢,但一些模具製造商認為鑄鋁模具的緩慢冷卻可以在整個鑄件壁面上產生具有均勻(jūn yún)力學性能(xìng néng)的均質晶粒結構。石膏模因為能夠得到如同皮革表面一樣的鑄件表面而受推崇。通常認為砂模鑄件和石膏模鑄件之間的質量(Mass)差距在逐漸減小。
根據鑄造型腔的尺寸,砂模鑄件型腔的壁厚可從604~12.7mm(0.250~0.500)。小型腔或部分型腔的壁厚只能是3.2mm(0.125in)。化學式: CaSO4·2H2O鑄造型腔的壁厚范圍為4.7~9.5mm(0.187~0.375)。兩種類型型腔的平均壁厚為604mm(0.25in)。
型腔的壁厚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會影響模具(稱號:工業之母)的質量和型腔加熱冷卻的時間。在能夠滿足成型過程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型腔壁厚越小越好。型腔的壁厚還受鋁在砂模或石膏模中流動能力的影響。因而鋁制型腔的大實際尺寸是沒有共識的。但是鋁在過冷(supercooling)而不能鑄造出優質型腔前,鋁能夠流動的長度是有要求的。
化學式: CaSO4·2H2O模中緩慢冷卻速度可以生產出大而薄壁的鑄件,只要有皮艇和小遊艇在,砂模和石膏模就會被用來生產鑄造型腔(mold cavity),其他大的型腔可以通過焊接或將兩個較小的型腔用螺栓(組成:頭部和螺桿組成)連接起來生產,通常認為要鑄造出深度超過97cm(36in)優質的鑄件是很困難(difficult)的。
砂模和化學式: CaSO4·2H2O模鑄鋁型腔(mold cavity)的優點是能夠在型腔上鑄造出互鎖的分模線,安裝(ān zhuāng)凸緣、支模柱和凸台。它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通過整體筋板或不同壁厚來提供增強(enhancement)面。這些特殊的結構(Structure)都可以作為一個整體鑄造在模具上。例如,為一個氣罐提供一個螺紋頭,就是在鋁制嵌件上加工內螺紋,並將其放入到型腔中的相應位置上。另一個例子就是將小而厚的凸台鑄造在型腔上,該凸台可通過機加工成為插入型腔的成孔銷。
鋁(Al)能夠鑄造出良好的模具(稱號:工業之母)表面,就像皮革那樣,也可用不同大小的噴丸進行噴丸加工和以不同的壓力(pressure)鑄造有特殊要求的光滑表面。鑄鋁型腔可以鍍鎳(Ni)、陽極電鍍、拋光和蝕刻。但是拋光和蝕刻容易顯現表面下的多孔。
鑄鋁(Al)模具可以很容易地進行焊接和修補,而且也很容易實現尺寸的變化。滾塑水箱適合於多品種、小批量塑料製品的生產—由於旋轉成型用的模具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因而變換產品十分方便。滾塑水箱廠家模具隨後轉入冷卻工區,通過強制通風或噴水冷卻,然後被放置於工作區,在這里,模具被打開,完成的製件被取走,接著再進行下一輪循環。鋁的主要缺點之一是比較軟,所以鑄鋁模具的使用(use)者必須注意在成型前加工(Processing)過程中要避免型腔的損壞。
D. 滾塑的生產過程
滾塑成型的基本加工過程很簡單,就是將粉末狀或液狀聚合物放在模具里,加熱同時圍繞兩個垂直軸旋轉(自轉和公轉)。 塗敷脫模劑:模具上塗敷脫模劑是為了便於從模具中取出製品,同時可有效地避免因製品與模具之間粘附力大導致脫模時製品的損壞現象。 安裝嵌件及有關成型附件:嵌件主要起局部增強製件的作用,成型附件主要是指出羅紋或特殊部位成型用的模塊,它們都必須在模具加入物料以前妥善地安裝在新設定的位置上; 裝料:加人物料以前應當進行嚴格的計量,在需要加入添加劑時,還需要將有關組份進行預混處理。精確地稱取最終製件所需的粉末樹脂重量,加入分離型模具的底部,然後將兩個半模緊固在一起,並裝在文承軸上; 閉模:閉模前要注意除去合模處殘存著的物料,要確保兩分型面密合完好,以避免加工過程中物料的泄露; 加熱:把裝好物料的模具放進加熱爐(或用煤氣火焰等其他熱源加熱),加熱爐溫度設定在樹脂熔點以上,隨同機架同時繞相互垂直的主、副二軸作公、自轉。轉動過程中使模具升溫到給定溫度後保溫,物料在轉動、加熱下逐漸熔化,沉枳於模腔的整個內壁上並逐漸將物料中夾入的氣體排除,直到成型完好的製件。 冷卻定型:當樹脂充分熔融,將模具轉移到冷卻室,冷卻,在那裡一邊繼續旋轉,一邊通過強制通風或噴水進行冷卻。 脫模以及清理模具:前者要避免脫模時損傷製品,後者則要將模具上殘存物料及雜物清除干凈,為下一個成型周期裝料作好准備。
E. 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塑料製品是用什麼方式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主要有七種塑料用品的成型方式:
注塑成型
日常生活中大約80%的塑料製品都是注塑成型的。注塑成型是利用注塑機,配合使用鋁模具或者鋼模具進行生產,模具由型芯和型腔組成。注塑機加熱樹脂原料直到熔化,利用壓力將熔化的塑料材料注射到模具的腔穴中,冷卻以後,型芯和型腔分開,產品從模具中被頂出。
滾塑成型
滾塑成型使用的模具也是由型芯和型腔組成,但工作原理不同。滾塑成型是先將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後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並加熱,使模內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塗抹,熔融並粘附於模腔成型。隨後,模具被卸下經過冷卻定型以後取出產品,被用於下一輪生產。
擠出吹塑成型
擠出吹塑成型常用來製造壁薄且便宜的容器,比如一次性的水杯或水瓶。生產速度極快,且模具製作簡單,但是不適合製造復雜或者高精度產品。
射出吹塑成型
射出吹塑是利用氣壓將熔化的樹脂射入到模腔內的過程,這一過程更容易控制且可以重復,通常用來生產透明的塑料飲料瓶,表面效果非常好,但是不適合生產壁厚較厚的產品。
反應注射成型(簡稱RIM)
反應注射成型經常用於汽車工業,因為這一成型方法生產的產品具有質量輕但表面堅硬的特性,因而可以通過噴漆製成車身件,儀錶板或者其他部件。這種成型方法只能加工熱固性塑料原料。熱固性塑料原料在模具中經過化學反應,像泡沫一樣延展,填滿整個模腔,化學反應結束以後,塑料固化成為成品。
真空復模
如果在模具或者材料方面的投資有限,同時只需要少量高質量的快速模型產品的話,真空復模是個不錯的選擇。
熱壓成型
熱壓成型是真空成型的一種,塑料板材或片材放置在壓鑄模具上,通過加熱軟化材料,使得塑料材料在模具表面延展,同時利用真空壓力使之成型。
壓縮成型
壓縮成型是將材料預熱以後放置在壓鑄模具的模穴中,在模具閉合以後通過壓力和熱力使塑料固化的過程。這一成型方法適合用來生產塑料按鍵,墊圈,O型圈,或者其他柔軟,易塑型,壁薄的產品。
除了這些塑料製品的知識外,塑料新聞資訊、行業動態等都可以在塑化行業前沿門戶專塑視界獲取到。
F. 塑膠模具跟滾塑模具有什麼區別
簡單講塑料模具一般是熔融塑膠注入模具型腔,然後出來產品。產品沒有完全封閉的空腔或者難以出來的倒扣。滾塑模具是把料放到模具型腔,然後加熱模具使塑料融化,然後通過滾動使料均勻分布型腔內壁,最後通過降溫使料凝固生成產品的過程。
G. 什麼是滾塑
滾塑成型工藝是先將塑料原料加入模具中,然後模具沿兩垂直軸不斷旋轉並使之加熱,模內的塑料原料在重力和熱能的作用下,逐漸均勻地塗布、熔融粘附於模腔的整個表面上,成型為所需要的形狀,再經冷卻定型而成製品。 塑料及其復合材料的加工成型工藝有很多種,除了我們常見的擠出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型等工藝外,滾塑也是塑料製品的一種加工方法。目前,國外滾塑工業發展很快,而國內由於各種因素,如較慢的加工周期及所用材料的限制,滾塑工業發展速度低於其他塑料成型加工行業。 滾塑是一項相當具有市場通用性的製造工藝。它會為你提供無限的設計空間,而且你所要付出的只是相當低廉的產品製作成本而已。 \r\n生產過程\r\n\r\n在進行滾塑製作工藝之前,你需要准備好一些質量良好的模子,並將其放置在一台塑造機器上,這台鑄造機器內還分別設有制熱和製冷的兩個裝置。在安置妥當之後,首先把幾塊模具放在機器上面。然後,在每個模具內放入早期規則型塑料樹脂,再將模具從垂直和水平的兩個角度慢慢地旋轉放至烤箱中。融化了的樹脂將炙熱的模具和外層包裝均勻緊密地粘合在一起。隨後,再將模具放入製冷循環設備中,令模具在其中繼續旋轉直至其每一部分的厚度均保持一致。當模具被冷凍完畢之後,將其從機器上取下來。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模具轉動的速度,加熱和冷卻的時間統統要經過嚴格的精確控制。\r\n\r\n設計優勢\r\n\r\n與其他模具工藝相比,滾塑工藝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設計空間。在正確的設計理念之下,我們可以將幾部分零件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模具,這種做法大大降低了高昂的裝配成本。\r\n滾塑製作程序還包括一系列的固有設計思維方式,諸如如何調和側壁厚度,如何強化外部設置。如果還需要添加一些附屬設計的話,那麼我們還可以將加強肋線這一環節添加到設計之中。\r\n滾塑工藝為產品注入了設計者們的無盡想像。設計師們可以在製作工藝過程中選擇最好的製作材料,其中包括食品及葯物總局認可的各種材料。製作過程中放入的添加劑可以有效地抵禦氣候的侵襲,靜電的干擾等外界客觀因素。在設計過程中,插入口,螺紋,把手,倒陷裝置,完美的表面設計都是其中的看點之一。設計師們同樣也可以設計成多牆式模具,其內部既可以是中空,又可以是填滿了泡沫。\r\n\r\n成本優勢\r\n\r\n當成本也成為我們考慮的因素之一時,滾塑工藝比其它類型的工藝更具有市場優勢。在與吹塑工藝和注塑工藝對比時,滾塑工藝更能夠在有效成本范圍內輕而易舉地生產出大小不同的部件。他的模具相對來說也要低廉許多,因為它沒有一些內部核心需要製作完成。而且在沒有內部核心的情況下,只要一點小小的變化就可以製作成另一個模型。\r\n由於製作過程中的各個部件都是在高溫與旋轉的工藝流程下最終成型的,不同於那些在重壓之下形成的部件,因此滾塑模具不需要像注塑工藝那樣還需要經過特別加工才可以經受住重壓的考驗。\r\n至於用來生產轉換產品的生產成本目前也有所下降,因為輕型塑料要想轉換成重型塑料,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原材料。對於滾塑工藝來說,節省消耗成本的單一型原模將是其未來的高產量發展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