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才能做好「模具」一行業務員,請指教!大俠
業務員的基本個人素質要求 21世紀的企業競爭無疑是人力資源的競爭,優秀業務員是企業的寶貴財富。誰的業務員優秀,誰就有了在競爭中領先的一項重要資源。造就一支符合行業發展要求,具有良好專業素養與職場能力,能夠擔當起行業使命的優秀企業員是企業發展之急需。 一個人很職業,不在於他是否滿腹經綸,而在於他認真、規范、高效率地做好一件件小事:如果他出差在外,哪怕再遲,也要完成當天的出差報告;如果他拜訪客戶,他會認真地填寫每一個客戶資料;如果他做市場調查,他會詳細地挖掘每一個市場數據;如果他組織會議,他會精心准備每一頁的會議資料;如果他做開發,他會兢兢業業地編寫每一個代碼、撰寫文檔……工作中、生活有太多這種「大」與「斜的哲學,但我們卻忽視了這種哲學。我們習慣於掌握理論後誇誇其談;習慣了在象牙塔里呆久了而眼高手低;我們喜歡做有「臉面」的「大」事,而不願意在「小事」上做實;我們習慣於編大程序,而不願意撰寫基本文檔;我們習慣於創新,而不願意維護與改進.結果我們變得幼稚,我們的管理不成熟,我們的人不職業,我們的市場不穩定。 那麼如何做一個二十一世紀優秀的業務員呢?我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優秀業務員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業務員的基本價值觀 我是我自己,但更是公司人;我嚮往、我追求美好、進步與個人成就,但我更追求公司與客戶的更美好、更進步、更有成就,我的價值在別人的成功中得以實現;因為我的存在使得公司的事業更成功;因為我存在使得廠、商、戶共同發展更具競爭力;因為我的存在而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業務員的基本個人素質要求 唯有心正才能行正,唯有行正才有業正;心術不正,一無所成。業務員均應具備以下「四心」:——愛心愛的本質是奉獻而非索取,任何一位優秀的業務員都應有「菩薩心腸」。業務員不僅要愛自已、愛家人、愛公司、愛客戶、愛大家,而且要愛飼料、愛動物。愛心可以化解一切困難與矛盾,是業務員打開客戶心靈、贏得市場的金鑰匙,是業務員在激烈商戰中的護身符,它可幫助業務員解除客戶心中的疑惑乃至恐懼,因為人們可以拒絕一切,但決不去拒絕愛心。 ——信心「人之所以能,是因為相信自己能」,「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信心是「不可能」這一毒素的最好解葯。業務員在激烈的競爭面前不僅要承受孤獨與寂寞,而且挫折與失敗更是家常便飯。業務員要做好充分吃苦,屢敗屢戰、百折不撓的充分心理准備,累僅僅是身體上的苦,而且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苦,而且不是「吃」就能成功,吃了苦也不一定能成功。因此,在碰到挫折時,既不要畏懼,也不要迴避,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廣安人追求成功、追求卓越,但更經得起風雨的洗禮,永不言敗,會勇敢地正視並有信心戰勝並超越一切失敗,將青春永駐,以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 ——恆心人生觀積極的人擁有奮發向上、勤奮刻苦,走向成功的恆心;而人生觀消極的人擁有的卻是自私懶惰,唯利是圖,走向毀滅的恆心。兩者為達到目的付出的同樣是堅持,只不過是前者被人們認為是意志堅強的人,而後者被人們視為意志薄弱者。既然無論走哪條路,都要付出這種堅持到底的恆心,那業務員—定選擇有鮮花和掌聲的恆心。而要做到這一點並非太難,只要自己肯擁抱正確的生活目的。「雄鷹展翅沖霄漢,家雀蜷身念屋檐」。機會永遠與危機同在,成功永遠與恆心相伴。激烈的競爭環境,對奮斗者來說則是無限生機,而對於享樂者來說則是四面楚歌,八面埋伏。唯有奮斗,唯有不懈的努力才能抓住機會,化解危機。不奮斗就什麼都沒有,要奮斗就會有犧牲,犧牲青春年華、親情與愛情……號角在響,戰鼓在擂,前方沒有鮮花,沒有清泉……,一切困難正等著我們去克服。——熱心以熱心投入工作,其實工作是多麼的美好而不是那麼的辛苦與單調。熱心可使自己充滿活力,從而使業務員只須在睡眠時間不到平時一半的情況下工作量可達到平時的2至3倍,而且不會覺得疲倦。對服務營銷工作充滿熱忱的人,不論服務營銷時遇到多大困難,面臨多大的壓力,始終會用不急不躁的態度去進行。只有抱著這種態度,服務營銷才會成功,才會達成目標。 3、優秀業務員應具備的基本業務素質(3H+1F)策劃家的頭腦,技術員的雙手,菩薩般的心腸,運動員的雙腳。 4、健全的人格 ——身心健康健康的身心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體魄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業務員。目前飼料企業的業務員多為大學畢業剛不久的年輕人,他們一方面血氣方剛,充滿激情,另一方面往往忽視平時的身心鍛煉,這種現象必須要靠每一位業務員在平時的每一天里做到嚴格和自覺地對自己的健康負責,捨得向健康投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一個業務員獲得成功所必須的基本功。你一直在外,請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斷修煉,不斷成長。 ——淡泊金錢金錢是一個人做人做事成功以後上帝發出的獎;金錢這一美女始終愛戀不喜歡金錢的人,常言說:「人爭氣,氣爭錢,錢追人」相反:「人追錢,錢生氣,氣死人。」事實上,看輕金錢就是看重自己的人生。 ——誠實守信業務員最犯忌的就是信口開河,胡說八道,說到做不到,甚至採取坑、蒙、騙的低級傳統奸商做法對待客戶。 ——寬容別人,苛刻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B. 做模具設計設計員,是一個新手,應該怎麼做
車間做和坐辦公室是兩個概念,就比如設計航母的人不一定要去車間抓焊槍,房屋建設設計不一定要去工地抬水泥。所有不能以車間的經驗去判斷
設計模具時首先要注意產品的縮水,拔模斜度,多檢查產品結構出模結構是否合理
C. 卡通人物模具是怎樣做出來的!
手辦?
手辦
(也有叫首辦或者手版)
的名稱經常會被混淆到所有人物模型上。
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手
辦都是表現原型師個性的
GARAGE KIT
(簡稱
GK
)
,是指沒有大量生產的模型套件。因為
產量很少而且在開模的復雜度上有著很高的難度,
因此價格一般都很昂貴。
因為樹脂材料的
特性,
很適合表現非常細致的細節部分和人物。
大部分手辦都是工廠提供的半成品白模,
需
要自己動手打磨、拼裝、
上色等一系列復雜的工藝,而且難度遠大於一般模型製作。單單從
上色來說,
需要一定的美術功底以及噴筆這樣昂貴的塗裝工具。
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夠輕易嘗
試的東西。由於手辦的加工過程是全手工的,因而手辦完成品的價格也是比較高的。
辨別
GK
與其它人形的方法
由於一開始大陸玩家和商家對手辦一詞得不理解,很多人把其它人形類產品也稱作手辦。
要辨別手辦的方法很簡單,手辦一般以白膜的形式發售,出廠的時候是以散件形式出場的,
而且裡面沒有任何塗裝,零件顏色一般為乳白色和象牙白,也有一部分是有其它顏色的。
辨別手辦的幾個重要特徵
1
、手辦一般不是量產的,一套手辦模具一般只能生產
20-25
個產品左右,如果需要再生產
則要重新開模。
也有量產的手辦或手辦完成品,
但數量不多,
而且因為手辦的材料樹脂十分
脆弱,包裝一般是有泡沫膠包裹,不會像其它人形類商品只用塑膠或紙盒包裝。
2
、手辦的原料,這也是區分是不是手辦的最重要的因素,手辦的原料大多使用高檔的
p.u
無發泡樹脂,最好的如日本的
cast
樹脂(
300
多元一公斤透明的更加貴,呵呵)
,該原料
生產的白模手辦有非常好的手感,
產品基本上沒有氣泡
(我很少見過有氣泡的,
所以經常看
見手辦教程要教人補氣泡
--
不知道是哪裡生產的手辦?)白模顏色是不會發黃發暗,也不會
太亮,非常光滑(不同於
pvc
的塑料光滑)
,摸起來有象玉或者象牙一樣的手感
,
拿在手中很
有手感,不象
pvc
或者塑料這樣輕。在打磨的時候也不會發出難聞的氣味。
由於樹脂成本高,於是出現了另一種材料的首辦「空心軟膠首辦(
soft
vinyl
)
」它是以
軟乙烯基為材料生產的,
其實就是個乙烯基外殼,
內部空心的,成本比樹脂要低得多,
缺點
是表現力不夠,還會出現變形。總之各有利弊。
3
、手辦的表現力非常強,如細微的面部表情、絲襪的皺折等等無不栩栩如生
...
(由於類似同樣是人形類的
PVC FIGURE
做工日趨成熟,此條恐怕難以一概而論)
4
、由於完成品的加工需要很多人力,所以手辦一般不是完成品,就算有玩成品出售在
價錢上和時間上也所費較多!
5
、其他的塑料材質
(PVC PS ABS ABC)
之類的模型
/
人偶是不可以叫做手辦。
手辦的類型
D. 模具學徒是做什麼的
模具學徒主要是學習和輔助模具工和鉗工工作。
一、模具工是指從事模具加工、製作的工作者,其工作內容如下:
1、負責按時、按質完成模具的裝配及修模工作;
2、負責解決模具裝配、試模中發現的問題;
3、參與模具設計結構評審;
4、積極配合生產,嚴格「三按」生產;
5、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文明生產;
6、負責對自己的工具進行保養、保管;
7、對車間模具進行匯總造冊管理;
8、完成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鉗工是作切削加工、機械裝配和修理作業中的手工作業,因常在鉗工台上用虎鉗夾持工件操作而得名,其工作內容如下:
1、對加工前的零件進行劃線;
2、加工零件對採用機械方法不太適宜或不能解決的零件以及各種工、夾、量具以及各種專用設備等的製造,要通過鉗工工作來完成;
3、裝配將機械加工好的零件按機械的各項技術精度要求進行組件、部件裝配和總裝配,使之成為一台完整的機械;
4、設備維修對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損壞、產生故障或長期使用後失去使用精度的零件要通過鉗工進行維護和修理;
5、創新技術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不斷進行技術革新,改進工具和工藝,也是鉗工的重要任務。總之,鉗工是機械製造工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種。
E. 模具學徒是什麼要多久才能出師
你好,模具學徒就是學習製造模具的,根據你描述的情況給你作如下解答。
一,模具學徒主要是學做模具,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模具師傅你必須要會使用製造模具的各種機器。比如車床,磨床,鑽床。線切割等。
二,另外還要學幾個常用的軟體,一般是CAD,這個比較簡一點。對於結構復雜,曲面較多的模具,就必須要學習PRO/E.UG.Mastercam.Solidworks等軟體,當然你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學就行了。
三,至於學多少時間能出師就要看你的悟性以及所在的工廠了。你選擇做學徒一定要選擇比較大一點的,正規一點的公司。這種公司會培養一些有能力的新人。
四,你的專業學做模具是很適合的,只要你認為自己喜歡。而且現在的機器自動化程度比之前高了。也不是很辛苦。只需要你把軟體學好。動手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你認真學習,三年就可以出師了。而且工資也會一步一步走高。
五,如果你真的要學,要做好吃苦的准備。因為一開始你做的一些工作都比較簡單和枯燥。還有一點體力活。因為都是比較重的東西。另外做好挨罵的准備。這是一個過程,要學會適應。同時要學會把人際關系搞好。找一個你認為有點能力的師傅和他把關系搞好。
六,其實現在真正招聘模具設計學徒和製造學徒的地方真不多,70%的都是套路,就是想花更少的錢,讓你做更多的事。因為你想學到東西就要多做事啊。因此你要看注意一下。
F. 模具學徒具體做什麼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堅持並且做到極致
G. 做模具設計需要具備什麼
只會做圖~是遠遠不夠的! 圖都是老師教的吧~別告訴我你會個CAD就想做設計! 差的不只十萬八千里啊~做模具設計要懂得加工! 做模具設計要懂得模具! 比加工人員還要精通! 這點做不到! 連進模具廠的資格都沒!
H. 做模具學徒工快半年了.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好象不是很入門,我該怎麼辦
首先你得對機械設計有一個宏觀的概念,然後再去認真學習模具設計知識。呵呵,我正在學,我是買了一本塑料模具手冊在看。我本來是學機械設計的,現在在職業學校做教師,因為學校現在采購的設備已經具備了模具加工的基本能力,所以想試試看做做模具。這個東西想來應該不是非常難,一個大專生如果願意潛心鑽研應該能學出來。前提條件:機械制圖功底扎實,圖都看不明白就別去琢磨怎麼設計了。
不過,看你說的,好像你們廠是做塑料件的,那就只是在應用模具,而不是生產模具啊。你學的是注塑機的操作嗎?那個東西我看到過,沒仔細研究過。想來無非是設定一下合模壓力,注入壓力,冷卻速度,保持時間之類,這個東西在模具出廠的時候,人家模具廠會試好的,把參數告訴客戶。學試模的話主要就是經驗了。
模具生產的一般過程,大體上就是先根據產品需求或者圖紙,大體確定分模方法,確定一個總體的模具設計方向,然後用CAD/CAM軟體對模具各組成部分造型,對需要數控加工的部分生成加工程序在機床上干。有些細節部分無法用切削加工方法完成加工,就只好根據模具上相應部分的形狀設計電極,用數控銑床或者加工中心做電極,然後對切削加工後的模具進行電火花加工咯。這些都干好了,如果需要,拿去讓工人拋光。模架之類的東西都是標准件,該咋弄咋弄。這些都干好了,讓鉗工裝配,能裝好最好,裝不好就繼續修整。最後試模,試模沒問題就交貨咯。簡單說:先有大的設計方向,然後把模具一塊一塊想辦法做到合符要求,然後裝配,試驗。精細拋光往往可以在試模完成後再進行。
剛畢業的別急,你想學個東西,就得看你認真不認真。進廠了,我建議你隨身攜帶個小筆記本,碰到什麼技術性問題都記錄下來。比如:什麼什麼產品,師傅是怎麼弄的。碰到了什麼什麼問題,師傅又是怎麼處理的。哪怕是當加工中心操作工,你只要認真記錄也會很有很大收獲:某某材料,用的是什麼材質的刀具,幾個刃,前角後角分別如何,切削速度如何,吃刀多少,效果如何,刀具壽命如何,等等。只要你肯認真學,沒人教也不怕。有心的人學一年,把懶蟲10年都學不會的東西都學走了。認真觀察思考,加上自學理論知識,收獲是遲早的事。
I. 做模具的工作流程是什麼 各部分都用到了哪些知識或軟體 想從事這行需要哪些准備
1)做好模具設計.通常模具設計由模具廠做,但還是要向他們提供基本的模具規格書和要求,就是要規定模架的材料,型腔,型芯的材料;產品的模腔數量;模具的使用壽命;注塑機台的噸位;零件的材料和表面處理要求.要求高(或是水平高)的企業還要規定分型面,水口的形式和位置,頂針的形式,因為模具廠並不清楚你們產品的要求,如果不做規定,任由模廠自己設計,那麼很有可能在重要的外觀表面設置水口,或有鑲塊.另外,很多工程師為了圖省事,對一些不重要的內部結構不做出模斜度,任由模具廠自己決定,這樣可能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現在做模具設計也沒有幾個認真負責的,拚命做大出模斜度,搞得產品到處都是縮水,最後不得不燒焊重做.因此必須認真檢查模具廠的模具設計,特別是分型面,水口,鑲塊等.還有就是要提供注塑機台的品牌和規格供模廠設計時參考.
2)模具開始加工後,要向模具廠家要排期表,就是模具進度的計劃表.什麼時候開始訂模坯,什麼時候開粗,什麼時候鑼銅公,打電火花......等等,最關鍵是T1的時間.這樣就可以定期去檢查模具加工進度,保證T1按計劃進行.
3)T1試模後才是跟模的真正開始.拿到樣品後要安排檢討會議,裝配工程樣機,對所有的問題總結出來,商討解決方案.一般要產品工程師同模具廠的跟模人員共同完成.每一個問題都要分析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設計不完善還是模具加工不到位,還是注塑工藝參數.這就要求工程師有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和模具經驗.有些問題是綜合幾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更改設計呢還是通過工藝解決呢,這也要用豐富的經驗去判斷.接下來就是要給出更改方案,對於結構上的更改(加膠/減膠)都要做手板確定,並給出詳細的改模圖紙.很多工程師在這方面也比較喜歡偷懶,只告訴模具廠這里那裡不行,要這樣那樣改,不給出具體的圖紙尺寸,這樣模廠往往會改錯或不到位,增加了更改的次數.這方面我有過很多教訓.現在所有的更改方案都是我們做產品設計同模廠的人一起出,都要做手板樣品來檢驗方案的效果.對於外觀表面的缺陷,比如,夾水線等,通常先考慮注塑工藝去解決,不行的話要考慮更改水口位置去解決.
4)試模一定要到現場.T1試模可以不去,但T2開始最好每次試模時設計工程師要到現場了解試模的情況.一方面看看模具的狀態,另一方面了解注塑工藝情況,這點是很重要的.只看樣品是不知道模具狀態的,一個合格的樣品不能代表模具合格了,也許是十啤才出一個好的,也許是打著脫模劑勉強做出來的.每次試模還要記錄注塑工藝參數.
5)驗收模具.產品合格了,模具卻不一定能進入生產狀態.即使模具也合格了,也要跑合一段時間才能順利大批量生產.除了按模具規格書進行例行的檢查外,還要查查滑塊的硬度,冷卻水道的壓力,相關的配件等.必要時要廠家提供模具材料的證明,保證是按規格書中的要求采購的.
以上是我們通常跟模的做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其他同行寫出你們的跟模經驗,大家一起分享.
1.外觀部分: 在T1階段時,模具廠心裡只有60-70%的把握,新的材料差別更大,所以試模是試外觀的關
2.尺寸部分:做模的人都對部分裝配性重要尺寸保留有餘地,也是跟據經驗做出的值,所以T1時要測量准確,更主要的是要實配後,確定要修改到多少,心裡若沒底可先做大後改小的方法,表向燒焊方向考慮
模具開發流程以及模具工程師的具體工作。
1. 首先產品工程師開發出新產品後給我們模具工程師檢查各個零件開模的可行性,以及評估能否簡化產品結構,以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成本。
確認模具可以具體開模後,由模具工程師約模廠、產品工程師、注塑工程師報價,(本公司有規定,模具報價最少需同時需三家以上的模廠報價,不知其他的公司是否是這樣。)在報價時具體討論模具分型面的確定,進膠口的位置零件的出模數等,由注塑工程師現場提出模具試模時可能存在的外觀問題,如氣紋、夾水線等等。由模具工程師提出行位,斜頂,鑲件的注意事項,以及和產品工程師確定塑膠材料、鋼材型號等等,最後由模廠提出意見,如果無異意,既要求模廠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模具報價單,報價單上需提供每套模具的價格,鋼材型號,出模數,第一次試模日期
3. 在收到報價單後,貨比三家,選擇價格最低、技術能力最強、做模周期短的供應商,在確定供應商後,開單給模廠,通知模廠開始模具設計,訂料。在模廠設計完成後,模具供應商需提供模圖與模具工程師以及產品工程師開會討論模具設計具體所存在的問題。
4. 在確定模圖後開始通知模廠正式開始模具加工。模廠需兩周提供一次模具加工進度表給模具工程師,並且需提供完整的模具結構圖(2D、3D),模具預約試模時間表給模具工程師和產品工程師。產品工程師收到預約試模時間表後出試模通知單給塑膠部,預備試模機台以及塑膠原料。
5. 模具完成後模具送到本廠塑膠部,試模前需檢查模具,如:運水、安全制、行位、鎖模片等一系列工作。在確定OK後開始上機試模,試模時需模具工程師、產品工程師以及模廠人員到場,在試模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需模廠在機台上面解決,如無法在機台上解決就要求下模,待解決後再安排試模。
r6. 在拿到試模樣板後,模具工程師安排零件量數,產品工程師裝樣板機。待完成以上工作後,通知模廠開會討論第一次試模時所存在的問題,由產品工程師提出裝配、以及外觀上面的問題。再一起討論解決方案。在確認方案後,模廠開始改模。在改模過程中如需報價,需模廠盡快出報價單給產品工程師確認,在改模過程中模廠需提供第二次試模的具體時間,改模完成後開始第二次試模,第二次試模依照步驟6進行,直至試模合格的零件,裝出合格的樣機。7. 在確定模具合格後,模具工程師,塑膠部簽收模具合格單。在生產過程中,模具在十萬啤以內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需免費維修。十萬啤以後出現的模具問題,模廠依情況而定提供報價單給模具工程師審核。
以上模具開發流程。僅供參考。
J. 學模具需要什麼條件
1.機械圖;機械制圖是最基本的,必須要掌握的,相關專業在適應模具的畫圖方式上相對容易一些。若是剛剛接觸機械制圖,需要專門買一本書來鑽研。基本上,掌握投影法則就算學好大半了,立體感強的人學起來相對容易。
2、機械設計基礎;它是一門培養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專業基礎課。
3. 加工工藝;模具設計人員要考慮一些外發的加工工藝對設計的影響,主要有:各種熱處理、電鍍、噴砂、曬紋、氮化、表面高周波等等。這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設計對加工工藝的理解,其實只要知道這個工藝的加工原理、工作范圍、方式、精度、時間、費用、效果等等就可以了,並不需要親自動手操作。當然,能親自動手會更好一些,會理解的透徹一點,但不是必須的。比如熱處理,我們只需要知道結果、效果、費用、時間就好了,具體如何做的可以不用理會了。
4、數控編程與加工;使學生了解數控編程方法,熟悉數控編程指令,能夠對需要編程的機械零件進行必要的工藝分析和軌跡計算,完成零件加工的手工編程和機床操作及加工工作。
5.模具結構;最核心的東西就是模具結構,其他的都是輔助的而已。掌握相關資料是必不可少的,主動吸收更多的知識,自然走上高位的機會也要大很多。
6.軟體能力;學習軟體也要分步驟,首先是最簡單,最基本的CAD。這個東西是必須的,雖然現在有很多公司在向全3D轉化,但是,CAD這個經典的繪圖軟體是不會過時的。對於這個軟體的學習,我要強調一點的是快捷鍵的運用。對快捷鍵的運用基本原則是提高命令輸入速度。全部命令掌握,再畫一些基本的圖紙,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