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塑膠模長用的撥模角度是多少度
常用的在1-2°
很光滑的不透明件,深度小的10mm以內,模具拋光的情況下要求高點0.5°也做過。
透明件建議不要小於1.5°,通常做2-3°
表面有皮紋一般不小於2°
除非造型有特別的要求的,否則允許的情況下,做好都做2-3°
但是造型或者配合要求特殊,0.5°~1°,我也做過不少。模具廠的意見可以聽取,但是不是唯一標准。
『貳』 塑料模具r角是什麼
就是圓角啊,為了防止注塑的產品有鋒利邊,並且防止應力集中,延長模具壽命。
『叄』 塑膠模具內模外模是什麼請問
塑膠模具內模一般指的是跟產品膠位有關的部分,也就是前後模芯,行位,鑲件等。
塑膠模具外模一般指的是模胚部分。
『肆』 模具的R 角什麼意思什麼模樣
R就是圓弧的意思。打個比方,四邊形四個角90度。把90度的角磨成圓的就是R角了。
清角,那是CNC加工裡面的意思。用小R角的刀清理用大R角的刀清理不到的角落地方。
根據加工對象和加工工藝可分為:
①加工金屬的模具。
②加工非金屬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如雙色模具、壓塑模和擠塑模等) 、橡膠模和粉末冶金模等。 根據結構特點,模具又可分為平面的沖裁模和具有空間的型腔模。模具一般為單件,小批生產。
(4)塑膠模具的模角是什麼擴展閱讀:
因為不同的成型模具已應用很多領域,加之專業模具的製造技術在這些年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發展,因此在這部分,總結了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一般設計規則。
真空吸塑成型模具的設計包括了批量大小、成型設備、精度條件、幾何形狀設計、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等內容。
1、批量的大小實驗用,模具產量小時,可採用木材或樹脂進行製造。但是,如果實驗用模具是為了獲得製品有關收縮、尺寸穩定性及循環時間等的數據時,應該使用單型腔模具來實驗,且能保證其能在生產條件下運用。模具一般用石膏、銅、鋁或鋁-鋼合金製造,很少用到鋁-樹脂。
2、幾何形狀設計,設計時,經常要綜合考慮尺寸穩定性及表面質量。例如,製品設計和尺寸穩定性要求採用陰模(凹模),但是表面要求光澤度較高的製品卻要求使用陽模(凸模),這樣一來,塑件訂購方會綜合考慮到這兩點,以使製品能在最佳條件下進行生產。經驗證明,不符合實際加工條件的設計往往是失敗的。
3 、尺寸穩定,在成型過程中,塑件與模具接觸的面要比離開模具部分的尺寸穩定性更好。如果日後由於材料剛度的需要要求改變材料厚度,可能導致要將陽模轉換為陰模。塑件的尺寸公差不能低於收縮率的10%。
4 、塑件表面 ,就成型材料能夠包住的范圍而言,塑件可見面的表面結構應在與模具接觸處成型。如果可能的話,塑件的光潔面不要與模具表面接觸。就像採用陰模製造浴盆和洗衣盆的情況。
5、修飾, 如果使用機械式水平鋸鋸掉塑件的夾持邊,在高度方向上,至少要有6~8mm的餘量。其他的修整工作,如磨削、激光切削或射流,也必須留有餘量。刀口模切割線間的間隙最小,沖孔模修整時的分布寬度也很小,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6 、收縮和變形 ,塑料易收縮(如PE) ,有些塑件易變形,無論如何預防,塑件在冷卻階段都會發生變形。在這種條件下,就要改變成型模具的外形來適應塑件的幾何偏差。例如:盡管塑件壁保持平直,但其基準中心已偏離10mm ;可以抬高模具底座,以調整這種變形的收縮量。
7、收縮量, 在製造吸塑成型模具時一定要考慮到下列的收縮因素。
① 成型製品收縮。如果不能清楚地知道塑料的收縮率,則必須取樣或用相似形狀的模具通過試驗來得到。注意:通過這種方法只能得到收縮率,不能得到變形尺寸。
② 中間介質的不利影響造成的收縮,如陶瓷、硅橡膠等。
③ 模具所用材料的收縮,如鑄造鋁時的收縮。
『伍』 請問塑料件脫模角度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杯子與桌面不是90度角,杯子外壁與桌面夾角通常是小於90度的,杯子的壁厚可以是均勻的,也可以是不是均勻的。
脫模斜度確定要點
(1)製品精度要求越高,脫模斜度應越小。
(2)尺寸大的製品,應採用較小的脫模斜度。
(3)製品形狀復雜不易脫模的,應選用較大的斜度。
(4)製品收縮率大,斜度也應加大。
(5)增強塑料宜選大斜度,含有自潤滑劑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製品壁厚大,斜度也應大。
(7)斜度的方向。內孔以小端為准,滿足圖樣尺寸要求,斜度向擴大方向取得;外形則以大端為准,滿足圖樣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一般情況下脫模斜度。可不受製品公差帶的限制,高精度塑料製品的脫模斜度則應當在公差帶內。
(5)塑膠模具的模角是什麼擴展閱讀
拔模斜度也就是脫模斜度,是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兩側設計的斜度。脫模斜度的取向要根據塑件的內外型尺寸而定。
塑件脫模斜度的大小,與塑件的性質,收縮率,摩擦因數,塑件壁厚和幾何形狀有關。硬質塑料比軟質塑料脫模斜度大;形狀較復雜或成型孔較多的塑件取較大的脫模斜度;塑件高度較大,孔較深,則取較小的脫模斜度;壁厚增加,內孔包緊型芯的力大,脫模斜度也應取大些。有時,為了在開模時讓塑件留在凹模內或型芯上,而有意將該邊斜度減小或將斜邊放大。
『陸』 塑膠模具設計中的問題
塑膠模具設計中的問題:
一.檢查膠位是否均勻,如不均勻則會引起縮水並影響外觀。
二.確定分型面與拔模角
1.分型面選擇在開模方向上投影的最大值,客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簡單化
2.碰穿位:盡量選碰後模,如要碰前模,易走披鋒,影響外觀,利用平面接觸。
3.枕位:枕5—8毫米,再與大分型面接平,膠位部分拔3度,後面拔3度或避空。
4.插穿位:利用側邊工作,拔3度,一般做鑲件。
三.拔模原則:
1:減膠方向拔模。
2:軸類最大端為產品尺寸,孔類最小端為產品尺寸。
四.2D一定要注意鏡像且放縮水,如忘記這步,絕大部分模具報廢。
五.縮水:縮水率小產品(5‰以下)可按經驗放縮水,縮水率大產品,例如一個可放18‰也可放20‰更甚至於可放22‰產品,一定要先徵求負責人意見再放,以免跟配套產品尺寸不吻合。
六.唧嘴偏心KO應與同軸
七.行位要點:
1.一般用斜導柱作動力,比較小的抽芯距用T形槽,大於30mm用油缸抽芯。
2.斜導柱的角度比鏟機角度小2—3度。
3.後模行位伸入前模超過總高度一半,可省掉鏟機,利用前模加工面作壓面。
4.行位寬度大於100mm,盡量用2根斜導柱,大於150mm的中間加導向槽。
5.行位定位:盡量不用波仔彈珠(力不夠大),用螺絲定位。
6.行位在TOP位處,一定要放彈簧,否則行位開完模因重力作用,無法歸位而導致撞壞。
7.開模方向投影,如行位底下有斜頂或頂針的,要設置先復位機構,否則有可能行位與斜頂或頂針會產生干涉。8.行位跟行走,走啤把,包膠位,直身出。
9.行位行程應大於扣位2至3mm,油缸行程應大於扣位10mm。
10.為了增加鏟機牢固性,盡量做反鏟。
八.斜頂設計要點
1.斜頂一般做3—8°,不超過15°。
2.頂出行程一般大於扣位0.5—1mm.
3.頂出方向:膠位應平或向上,否則做延遲斜頂。
4.斜頂寬度比較小時,頂針板增加一座架,使斜頂高度減短,以確保強度。
還需要注意的是:
『柒』 模具的模角是什麼
不是模角,是模腳,就是方鐵啦
『捌』 塑膠模具上下模怎麼區分
定模就是上模,固定不動的;上模有澆口套,溶膠從澆口套流入型腔內,上模也成為凸模;
動模就是下模,每個注塑周期動作是一進一退的,下模也稱為凹模,頂出裝置就裝在凹模;
希望對你有用
『玖』 注塑成形中模具的拔模方向和角度怎麼確定啊
注塑模的脫模方向按照產品的設計要求,在保證尺寸的前提下,動模型芯應端面取小端尺寸,根部取大尺寸;定模型腔口部取大尺寸,底部取小尺寸。脫模斜度根據不同的塑料品種,一般應在20′~1°30′之間。如果有特殊要求的另行確定。
『拾』 模具里的模腳是什麼
一般情況下是模具朝地的一側如有什麼東西高出,這樣就要做幾個圓的柱子或方形的墊高,使模具擺放平行,這個才是叫模腳,不過有些人也會把方鐵也叫模腳,但是這兩個是不一樣的零件。
模具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 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業之母」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