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自製海竿鉛墜磨具
自製海竿鉛墜模具方法:
1、到海邊潮濕的地方,收集一些玻璃泥備用。
㈡ 如何製作科學課教具
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的思路:
中小學科學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一,課改為實驗教學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為自製教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課題。
有人提出:「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製教具」。我認為,不但要自製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製教具,這是為什麼呢?自製教具出自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教育教學的原因;二是經濟原因。
教育教學原因是新的課程改革,需要大量的自製教具,自製教具活動是課改的一個突破口。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如:製作根系標本時,常規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帶根瘤的標本時,干制無法保存側根上的根瘤,通過反復實驗,採用了另外一種思路,「浸制」。浸制的方法是把大豆根洗凈,裝入輸液瓶中,根的頂端插入已打孔的4號膠塞孔內,並向瓶內注入保存液,待注滿液體後,蓋上膠塞,奇跡出現了,大豆直根上的側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裝滿保存液的輸液瓶起到了一個放大作用。這件根系標本的製作就是一種創新,這件教具我們就稱它為創新教具。如果教師不參與自製教具活動,就不可能出現新的製作方法。
經濟原因是目前全國普遍存在教育經費緊張的問題,學校沒有錢購買工業產品。尤其我縣山區和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他們很少見到教具。隨著市場經濟,工業產品都在考慮經濟效益,所以他們在設計製造時,削弱了教具的直觀性。如:學具中的小磁鐵實驗,製作只有兩厘米長,架在微小的旋轉架上,學生很難看到排斥和吸引現象,因此購買這些小產品還不如自己設計自製的好。同樣做這個實驗只用兩根小廢鋼鋸條,磁化後就是兩塊自製的磁鐵,再做一個旋轉架,實驗就可以完成了,這件教具可見度大,可以做排斥與吸引實驗,還可以做磁力線實驗等,這件教具不但教師會做,學生也會做,這樣的製作省時、省力又省錢,實驗效果明顯。
自製教具不但中小學科學課儀器室中有,縱觀國際上一些大校、名校,在他們的實驗室中有80%的教具也都是自製的,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實驗室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自製教具,為什麼有這么大數量的自製教具,原因是自製的教具用者得心應手。
教育部十分重視自製教具工作,在教學儀器配備目錄中也注出了可自製的教具內容。據統計中小學科學課能自製的教具就有430多種,按品種計算可自製的不少於1/3。按件數計算,可自製的教具不少於1/2。大量的自製教具研製與開發急待我們去完成。
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有利於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小學科學課教師,開展自製教具活動,有力於促進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具研製過程中,是學習課標,吃透教材,拓寬知識領域,促進形象思維,開發教師潛能的過程。
目前撫寧縣在新課改中,開展了全縣性的標本採集製作活動,在傳統的「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只傳授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在科學課講植物一課時,新課程標准要求學生學習的方式變了,觀察實驗要讓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如講「植物的根」一課時,教材中只涉及到了一兩種植物的直根、須根,老師拿出根的標本讓學生看,並引導「大自然中植物的根都是什麼樣的,想了解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說:「想!」老師隨即說:「好,那我們就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去尋根」。科學考察回來後,同學的歸納出了農作物、蔬菜、野生植物的根,當地就有60多種。同學們不但了解了各種植物,同時還做出了標本。同學們寫出的調查報告,製做出的標本,就是很好的校本教程,探究活動使學生拓寬了知識視野,學會了探究的方法,掌握了標本製作技術,了解了各種植物的形態、種類,又為學校標本室提供了標本,自製教具真是一舉多得。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工作,要抓住課改的機遇,發揮優勢,抓住季節,就地取材,採集標本,收集自製教具材料,自製教具。撫寧縣是河北省自製教具示範縣,在這次課改中又根據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科學課課程標准,開展了大規模的自製標本,教具、學具活動,他們抓住了課改的機遇,根據教學所需,從實際出發,拓寬了自製教具活動的領域。撫寧縣境內有全國著名的柳江地質公園;有幾百里長的海岸線;有著名的天馬山、背牛頂;有兩條著名的大河(洋河和戴河);有著名的南代河休療聖地;還有著名的荷花園。我們根據教材內容,除了常規的教具、學具的製作,各地還開展了地方特色、標本製作活動。如柳江盆地的一些學校,根據科學課內容,採集製作了大量的礦石、岩石、古生物化石、卵石等標本;南戴河沿海地區製作了海洋動植物、貝類標本;丘陵地區製作了沙土、粘土、壤土、風化土、腐質土等土壤標本;平原區製作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昆蟲標本,還有鳥、魚、蟲、各種動物標本等。
縱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前景廣闊,只要我們認識到位,科學課的自製教具就能促進實驗教學的發展,就會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就會培養出創新人材。
二、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十分密切,兩者「形同手足」。課改中出現一套好教材,必須有相映的教具與之配套,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任務。
(一)中小學科學課中的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中有獨特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針對教學內容選出實驗教學新的教學方法,每一位教師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只是把新課程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在這些方面自製教具活動至少有以下幾點作用。
1、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師生用自己研製的教具、學具做實驗,得心應手,教具的性能通過研製,師生了解,教師授課道理講的清楚,學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記憶深刻,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如:講氣體熱 冷縮一課時,大家採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製各種驗證器材。如:輸液瓶與U型管結合的實驗器;氣球與小瓶結合的實驗器;青黴素小瓶與U型玻璃管結合製作的微型實驗器;廢注射器與輸液瓶連接自製的實驗器等各種實驗器材,研製活動培養了師生動腦能力、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
2、自製教具過程中,大家想辦法,比比看,看誰做的成功。小製作活動激發了師生的創造精神。如:在講「機械」一課時,課上要有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實驗器材,斜面、杠桿、齒輪等材料好收集,滑輪很難找得到。這就要求我們課前開展小製作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製作,有的同學用易拉罐製作滑輪;有的用電池蓋製作;有用青黴素葯瓶膠蓋製作;有的用一片鐵片製作;有的用木板製作等,課前教師組織了小製作評比,大家選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鐵片製做滑輪獲得了創新獎,創新獎的評出,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思想、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並且發揮了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
4、自製教具活動使師生學會了使用簡單工具和工具的製作方法,提高了師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動手組裝實驗器材,維修實驗器材。也就是說師生動手能力要強,傳統實驗教學,由其是分組教學,老師要一組一組的准備實驗,調試儀器,維修器材等,有的老師不會使用簡單工具,更談不上研究與製作。新課程標準是讓學生象老師那樣會選擇實驗器材,會安裝、會調試、會維修,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實驗,自製教具活動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如自製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計去研究自製工具如:鎮子、錘子、小鋼鋸、沖子、及畫線工具等。
5、通過師生共同研製教具,密切了師生關系,拉近了教與學的距離。新的課程標准要求科學課程要大力推進教育方式的變革,堅持「學中做」與「做中學」共同發展,大力強化「做中學」。師生通過開展自製教具的研製活動,更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做」與「學」的關系外,還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於實驗教學,用好自製教具,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更密切師生關系。
㈢ 哪位教我簡單的澆鑄模具製作方法
澆鑄?沙型嗎?沙型主要用木頭模子,先放一個框,把木頭模子放在下面,在裡面填沙,用尖鍾、平鍾搞到軟硬適當,然後翻過來,在上面撒干沙,再放第二個框,同樣做,做流道。然後分型,用釘子之類的把木頭取出來,就行了。
還有一種失臘鑄造,用代替木頭,填好沙後加熱,臘融化,滲進沙里,就可以澆鑄這,這個方法可鑄造復雜形狀。
㈣ 簡單的自製教具
電教具;
用尼龍繩15厘米的多條扎緊。然後用梳子將繩子梳細。用的時候就一手拿尼龍繩,一手用梳子梳理繩子,因為摩擦起電,繩子就會分開,變動蓬鬆。
單擺教具;
用細繩50厘米,底下栓個體積小而質量大的小球即可。
光成象教具;
放大鏡幾個,近視鏡幾個,蠟燭一隻,長直尺一把,黑硬紙版一塊(5*10)將蠟燭放在直尺一端紙版放另一端,中間放2個放大鏡或2個近視鏡或1個放大鏡和1個近視鏡調節2鏡之間的距離,觀察紙版上的象。
㈤ 怎樣製作生物教學模具
可以用泡沫,橡皮泥之類的製作
㈥ 如何自製簡單滴膠模具
具體操作有如下幾個步驟:
一、測量物件的長寬高,以決定所需容器的大小。
㈦ 怎麼自製模具
首先你要說明你做什麼模具?然後別人才能告訴你它的工藝以及材料
㈧ 怎樣自己製作蛋糕模具
長崎蛋糕模具的手工做法:
准備10張報紙按50cmx50cm的尺寸剪好,然後剪開紅線(15cm),再對折綠線後再折藍線。折好後,把切開的角的部分折到旁邊,一個盒子就完成了。據說可以直接把蛋糕生地倒進去烤,但是還是喜歡墊上油紙烤蛋糕。
蛋糕模具的選擇;
鋁制烘培模具 比較好。
一般都使用鋁制的,因為鋁的導熱性好,受熱也均勻,有利於烘焙。當然,也有用瓷的小容器做的點心(比如布丁),還有紙杯的蛋糕等,但是從使用的廣泛性來看,還是鋁制的用得較多。而且堅固耐用,不會像瓷質的重且易碎。
硅膠模具是軟的,一般用來做,比較軟的不容易和模具分離開來的點心,用硅膠型的比較方便。鋁制烘培模具 比較好。硅膠模具是軟的,一般用來做,比較軟的不容易和模具分離開來的點心,用硅膠型的比較方便。
㈨ 四年級數學模具怎麼製作
1.一體模具和雙拼模具的製作方法有些不同 一體模具:在容器底板塗上一層易揭除的粘合劑,然後把物件底部朝下豎放入容器中。粘合劑能防止製作過程中橡膠泄漏。 製作模具宜用粘土。 ...
2.按照說明調配塑模橡膠。塑模橡膠種類很多,購買前應先做了解。
3.塑模前先在物件表面刷一層薄薄的橡膠,仔細填補物件表面的縫隙。
4.倒入橡膠,與容器口持平,充分蓋沒物件。 按照說明等待足夠的脫模時間。
㈩ 如何自製簡單模具diy塑料零件
找一個鐵的容器,把要熔化的塑料放進去,然後加熱,等塑料熔化後,倒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