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計算模具的閉合高度
解釋:
模具的閉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時,上下模之間的距離。
H最大-5≧H模≧H最小+10
如果模具閉合高度小於沖床的最小閉合高度時,可以採用墊板,其厚度設為H1,則H最大-H1-5≧H模≧H最小+10
其中H最大-H1和H最小-H1分別為模具安裝在沖床墊板上時,沖床最大和最小裝模高度。
簡介:
模具的「閉合高度」是指:模具的前模和後模,在合模狀態下的總高度。
模具的閉合高度=前模板底到分型面高度+後模底板底到分型面高度。
與模具的閉合高度相對的是「開模高度",開模高度是指產品在模具內成型後,在機器上開模後,能安全頂出或取出產品的總高度。
⑵ 沖床模具間隙怎麼計算
沖壓模具間隙,要根據板材的厚度,材料的型號等來確定。 大部分鐵板材料T=0.5mm-3mm都採用16%來計算,意思就是板材的厚度16%,這個很通用。
沖裁間隙一般採用切紙試沖和厚薄規測量的方法,或者看產品的光亮帶跟毛邊 ,折彎一般塞墊片或厚薄規。
看材料厚度。材料越軟,間隙越小。
拓展資料:
沖壓模具,是在冷沖壓加工中,將材料(金屬或非金屬)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種特殊工藝裝備,稱為冷沖壓模具(俗稱冷沖模)。沖壓,是在室溫下,利用安裝在壓力機上的模具對材料施加壓力,使其產生分離或塑性變形,從而獲得所需零件的一種壓力加工方法。
沖床沖模是裝在壓力機上用於生產沖件的工藝裝備,由相互配合的上、下兩部分組成。凸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凹模是沖模中起直接形成沖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內形為工作表面的零件。防護板是防止手指或異物進入沖模危險區域的板狀零件。壓料板(圈)是沖模中用於壓住沖壓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動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壓料板多數稱為壓料圈。壓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動的筋狀突起,壓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壓料圈的局部結構,也可以是鑲入凹模或壓料圈中的單獨零件。壓料檻是斷面呈矩形的壓料筋特稱。參閱「壓料筋」。承料板是用於接長凹模上平面,承托沖壓材料的板狀零件。連續模是具有兩個或更多工位的沖模,材料隨壓力機行程逐次送進一工位,從而使沖件逐步成形。
⑶ 模具開模距離是怎麼計算的
你說的是沖模還是壓鑄模。沖模的開模距離是沖床的最高行程減去模具合模的厚度,得出沖模的開模距離,這段距離你可以自由控制,行程短了,沖切速度會有所提高。
壓鑄模的和沖模的開模距離類似。、
不知兄弟滿意否,因為你沒有說具體是什麼模具。
⑷ 模具步距怎麼計算
順著冷沖模具送料的前進方向,產品的最大寬度+兩件活之間的搭邊寬度=步距,搭邊寬度>一個料厚。
⑸ 沖壓模具刃口和刃口之間的距離以什麼公式來計算
用你要沖壓的材料的厚度來計算,一般的沖壓單邊取材料厚度的10%,兩邊的話就是20%。比如:要沖壓10mm厚度的鐵板,單邊取0.1mm,希望對你有用。
⑹ 模具裡面的行位行程及斜度怎麼計算
行位:L+m。行程:2-5MM。斜度:sin a。
行位等於到扣的長度加上2-5MM(根據產品的大小)的安全距離,計算公式是行程除以sin a (a是斜導柱的與開模方向夾角)等於斜導柱的長度,當然這里的斜導柱長度不是全長度,而是滑行的有效長度。其實就是三角函數。
(6)模具距離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模具材料最重要的因素是熱強度和熱穩定性,常用料模具材料:工作溫度 成形材料 模具材料
<300℃鋅合金Cr12、Cr12MoV、S-136、SLD、NAK80、GCr15、T8、T10。
300~500℃鋁合金、銅合金 5CrMnMo、3Cr2W8、9CrSi、W18Cr4V、5CrNiMo、W6Mo5Cr4V2、M2。
500~800℃ 鋁合金、銅合金、鋼鈦 GH130、GH33、GH37。
800~1000℃ 鈦合金、鋼、不銹鋼、鎳合金K3、K5、K17、K19、GH99、IN100、ЖC-6NX88、MAR-M200、TRW-NASA、WA。
>1000℃ 鎳合金銅基合金模具、硬質合金模具。
⑺ 模具打孔怎樣計算距離
按照圖紙所標示的尺寸基準作為劃線的起點,有些尺寸是以中心線作為劃線的基準,孔的尺寸往兩邊分,有些是以零件的側面作為劃線的基準,不能搞錯了,否則會影響模具的裝配。
⑻ 模具塑料中推出距離怎麼確定
頂出距離示意
模具行業就是這樣,沒技術就工資低又累人,還是多學點專業的吧,掃上面加我,每晚都有直播課
⑼ 沖壓模具間隙怎麼算
沖壓模具沖裁間隙,根據對模具的研究和改進的經驗,尺寸精度、斷面垂直度要求高的製件應選用較小間隙值,斷面垂直度與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沖壓件,應以降低沖裁力、提高沖壓模具壽命為主,可採用較大間隙值。其值可按下列經驗公式來計算:
軟材料:
材料厚度t<1 mm,沖裁間隙c=(3% ~ 4%)t
t = 1 ~ 3mm, c = (5% ~8%)t
t = 3 ~ 5mm ,c =(8% ~10%)t
硬材料:
t <1mm,c = ( 4% ~5% )t
t = 1 ~ 3mm, c = ( 6% ~8% )t
t = 3 ~ 8mm, c = ( 8% ~ 13%)t
因此影響間隙值的主要因素是材料性質和材料厚度。材料比較硬或比較厚,間隙值越大。
在毛坯的送進方向上,具有兩個或更多的工位,在壓力機的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上逐次完成兩道或兩道以上沖壓工序的模具。
綜合了單工序模和級進模的特點,利用機械手傳遞系統,實現產品的模內快速傳遞,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減低產品的生產成本,節儉材料成本,並且質量穩定可靠。
(9)模具距離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結構零件,這類零件不直接參與完成工藝過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觸,只對模具完成工藝過程起保證作用,或對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導向零件、緊固零件、標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應該指出,不是所有的沖模都必須具備上述六種零件,尤其是單工序模,但是工作零件和必要的固定零件等是不可缺少的。
高速銑削的主軸轉速一般為15000r/min~40000r/min,最高可達100000r/min。在切削鋼時,其切削速度約為400m/min,比傳統的銑削加工高5~10倍;在加工模具型腔時與傳統的加工方法(傳統銑削、電火花成形加工等)相比其效率提高4~5倍。
磨削及拋光加工由於精度高、表面質量好、表面粗糙度值低等特點,在精密模具加工中廣泛應用。精密模具製造廣泛使用數控成形磨床、數控光學曲線磨床、數控連續軌跡坐標磨床及自動拋光機等先進設備和技術。
⑽ 多工位模具步距怎麼算
①用導正銷做精確定位的條料排樣圖因步距積累誤差較小,對產品精度影響不大,可適當地多設置空位工位,因為多個導正銷同時對條料進行導正,對步距送進誤差有相互抵消的可能。而單純以側刃定距的多工位級進模,其條料送進時隨著工位數的增多而誤差累積加大,不應輕易增設一個空位工位。
②當模具的步距較大時(步距> 16mm),不宜多設置空位工位。尤其對於一些步距大於30 m的多工位級進模更不能輕易設置一一個空工位。 反之,當模具的步距較小(一般<8 m)時,增加一些空位工位對模具的影響不大。有時步距過小,如果不多增設空位工位,模具的強度就較低,而且,模具的一些零部件就無法安裝。此時,就應該考慮增加空位工位。
③精度高、形狀復雜的零件在設計排樣圖時,應少設置空位工位;精度較低、形狀簡單的零件在設計排樣圖時,可適當地多設置空位工位。
2.步距基本尺寸的確定
級進模的步距是確定條料在模具中每送進一次, 所需要向前移動的送料距離。步距的精度直接影響沖件的精度。設計級進模時,要合理地確定步距的基本尺寸和步距精度。步距的基本尺寸,就是模具中兩相鄰工位的距離。級進模任何相鄰兩工位的距離都必須相等(有關步距的內容參見第2章)。
步距的精度直接影響沖件的精度。由於步距的誤差,不僅影響分段切除余料,導致外形尺寸的誤差,還影響沖壓件內、外形的相對位置。也就是說,步距精度越高,沖件精度也越高,但模具製造也就越困難。所以步距精度的確定必須根據沖壓件的具體情況來定。影響步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沖壓件的精度等級、形狀復雜程度、沖壓件材質和厚度、模具的工位數,沖制時條料的送進方式和定距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