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有彎管機彎管模具的書嗎標准,設計用書都可以!主要是上面的彎管的幾個輪怎麼設計
沒有很詳細的講解,但是你可以去看看《冷沖壓工藝手冊》中的「彎曲」部分,但是也是十分的不全面。
如果使用彎管機彎管,基本模具結構即為:轉模(成型管件彎曲半徑)、動夾塊、定夾塊(安裝在轉模上,用來夾持直管毛坯以施加彎曲力)、輔推模(沿管件彎曲切線方向輔助施加推力推動管件彎曲)以及防皺塊(防止管件彎曲內側受壓起皺)。
彎管的回彈系數根據材料不同進行不同的選擇,加入彎管件中性層的半徑為R100,那麼彎管轉模直徑基本上取個0.98R,既R98即可。(受材料硬度影響,可能會修模,所以建議取大)
不知道你用什麼機台,怎麼會出現幾個輪。如果是手動彎管,那就愛莫能助了。
碼字辛苦哦
⑵ 彎管機的操作規程
1、機床必須良好的接地,導線不得小於4mm2銅質軟線。不允許接入超過規定范圍的電源電壓,不能帶電插拔插件,不能用兆歐表測試控制迴路,否則可能損壞器件。
2、在插拔接插件時,不能拉拔導線或電纜,以防焊接拉脫。
3、接近開關,編碼器等不能用硬物撞擊。
4、不能用尖銳物碰撞顯示單元。
5、電氣箱必須放在通風處,禁止在塵埃和腐蝕性氣體中工作。
6、不得私自加裝、改接PC輸入輸出端。
7、調換機床電源時必須重新確認電機轉向。
8、機床應保持清潔,特別應注意夾緊塊、滑塊等滑動槽內不應有異物。
9、定期在鏈條及其它滑動部位加潤滑油。
10、在清洗和檢修時必須斷開電源。
11、開車前准備:檢查油箱油位是否到油位線,各潤滑點加油,開機確認電機轉向,檢查油泵有無異常聲音,開機後檢查液壓系統有無漏油現象(角度編碼器處於不允許加油);
12、壓力調整:用電磁溢流閥調整壓力,保證系統壓力達到需要的工作壓力,一般不高於12.5Mpa.
13、模具調整:模具安裝,要求模具與夾緊塊對中心,夾緊塊可用螺栓調節;助推塊與模具對中心,助推塊可調;芯頭與模具對中心,松開芯頭架螺栓,調正好中心後緊固螺栓。 1、機床開動時注意人體不得進入轉臂旋轉掃過的范圍。
2、機床工作時,所有人員禁止進入轉臂及管件掃過的空間范圍!
3、機床液壓系統採用YA-N32普通液壓油(原牌號20號),正常情況下每年更換一次,濾油器必須同時清洗。
4、調整機床(模具)時,應由調整者自已按動按鈕進行調整。絕不可一人在機床上調整,另一人在控制櫃上操作。
5、調整機床或開空車時應卸下芯桿。
6、液壓系統壓力不可大於14Mpa。
7、手動調整側推油缸速度時轉臂應旋轉至≥900時進行調整,調整速度為轉臂轉動彎管模具邊緣的線速度同步,禁止在手動狀態下側推推進速度大於旋轉模具邊緣的線速度。
8、一般機器使用一段時間後應檢查鏈條的漲緊程度,保持上下鏈條松緊一致。
9、自動操作時在有芯彎曲模式中,彎臂返回前,操作人員必須保證芯頭在管子裡面,或確保芯軸在彎臂返回時沒有阻擋現象,否則,芯頭或芯桿有可能被折彎或折斷。
三、工作結束後,切斷電源,做好清潔潤滑工作。
⑶ 彎曲回彈的控制回彈的措施
V型彎曲,其間隙值是靠高速機床來實現的,與模具本身無關。
而對U型彎曲來說,
其回彈隨凹模開口深度增大而減少,隨模具間隙減小而回彈量減小。若彎曲精度高的工作,可
以取彎曲單邊間隙值為Z=t;若需要更高的彎曲精度,採用帶有稍許變薄的彎曲,對減少回彈會更有用。因為零間隙或負間隙彎曲,可以改變板料的應力狀態,使其由普通的彎曲轉化為具有拉彎性質的彎曲,使壞料的中性層內側壓應力狀態,從而坯料整個截面在切向均處於拉應力狀態,卸載後內外側纖維回彈相互抵消,可減小回彈(圖4)。所以採用拉彎工藝及可調間隙的模具,對控制回彈是很有好處的。 補償法控制回彈是根據彎曲件回彈方向和回彈量的大小,控制模具工作部分的幾何形狀與尺寸,使工件彎曲後回彈得到補償。例如對彎曲較大的U形件,可將凸模端面或頂板表面製成圓孤狀、或將凸、凹模製成一定角度的傾斜面,從而卸載時被彎曲成的圓孤處或傾斜處產生的變形,可以補償兩個圓角的回彈變形。(圖6)
由此擴展,利用彎曲補償法可以彎曲常規方法難以彎曲的工件。對圖8所示的形狀,兩邊緊貼,沒有成形空間。利用變形回彈及校正補償的方法,可以變曲。
如圖7、圖8所示,
第一步將凸、凹模底部製成弧形,其弧長展平應等
於工件底邊直線長。第二步再用平底凸、凹模校平即可。校正補償可以通過斜楔式或鉸鏈或模具結構,使補償作用更易於實現。例如對圖6a所示的凸、凹模均製成一定
傾斜面,工件脫模困難,當製成一定傾斜
面,工件脫模困難,當製成圖9所示的鉸鏈式彎曲模,則不存在上述困難。
對坯料較薄的工件,可以用聚氨酯橡膠模進行彎曲,其控制回彈量
效果好。因為聚氯酯橡膠彎曲模不但可以獲得無間隙彎曲,甚至可以達到類似拉深狀態的彎曲,因而彎曲質量高。
例如圖10所示的聚氯酯橡膠彎曲模。毛坯在模具中受到由上而下的沖壓力P作用,而在兩側分別受到壓力F與摩擦力FU的作用。FU是毛坯與聚氯酯橡膠相互摩擦而引起的。彎曲過程中壓力F隨工件壓入深入增大而增大,FU當然也隨之增大。正是由於FU存在,改變了毛坯內部應力狀態下的分布。如圖11所示,圖11a為鋼模塑性彎曲時毛坯內部切向應力分析,圖11b為摩擦力FU引起的摩擦拉應為σF的分布,而在聚氨酯橡膠彎曲中,毛坯內部應力分布為上述兩種應力迭加(圖11c)。顯然σF改變了毛坯內部應力分布規律,使應力中性層的位置向內層移動,顯然增大了外層拉應力分布區域,減小了內層壓應力分布區域,因此比鋼模回彈量要小。 斜楔彎曲模採用擠壓校正彎曲的方法,一般來說是可以獲得較高質量彎曲件的。
圖12是內斜楔彎曲模。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兩活動凸模彎曲即將結束時,由內斜楔作用,再對U形彎曲件角部進行擠壓校正,因而精度較高。類似結構的彎曲模還有很多,比如說還可以利用外斜楔對彎曲角進行擠壓校正。
圖13是。開啟狀態時凹模2、5在彈簧4的作用下張開,且凸模1與凹模間的間隙Z等於板料厚度。凸模1下行將毛坯在凹模2、5間變曲成形。這里值得注意的是:①凹模與模座間的斜度以20°左右為好;②彈簧4的反力要大於工件所需要的彎曲力。當凸模的兩肩台與凹模上平面相接時,便近使凹模沿模座的斜面下滑並向中間收攏,進而對工件進行擠壓校正。由於凸、凹模作了回彈補償,工件成形回彈後可得到直角的彎曲件。 對U形彎曲,最近夏華等人認為採用圖14所示的大圓角凹模、與小圓角的凸模,對彎曲件角部進行變薄彎曲,使之成為全塑性彎曲。
此外,。所有這些措施,可使彎曲件回彈量減小,表面質量也很高。
李文棟等人最近設計出一次成形?,如圖15所示該模具彎出的零件挺直,形狀與尺寸精度也較高。成功的關鍵是減少了彎曲阻力,亦即圖示中的α角要小,同時凹模圓角半徑要大。如圖所示,凸模是由固定凸模1和浮動凸模4組成。浮動凸模浮動一個距離So S 愈大,α角愈小,對彎曲愈有利。但還有一點須注意,在初始彎曲瞬間要保證零件翻轉後略超出固定凸模E點。
對板料較厚的常見的V型、U型、Z型及?型彎曲件,採用全形鐓校彎曲模具較好(圖16)。其應力是否可以看作是一個純塑性彎曲疊加一個較大的較正應力,可以認為全形鐓校後的彎曲應力是由全部的單一應力構成,因而幾乎不出現回彈現象,可獲得高質量的彎曲工件。 常用的彎管方法有四種:壓彎、滾彎和擠彎。在彎管中,除了需要解決外緣裂、內圓皺、管徑扁的問題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克服管子彎曲中的回彈問題。
為了保證彎管質量,在變管模設計中必須預先估算出回彈值的大小,然後經以適合的預回彈量,以保證卸載後彎曲件的彎曲半徑和彎曲角度符合設計的要求,以免除人工整形的麻煩。
因此彎管中克服回彈的方法同板料彎曲是相同的。第一步想辦法估算出管子曲率回彈值△P,角度回彈值△α,作為設計模具進行補償的依據,第二步通過試模最後加以修正。例如繞彎時曲率回彈值△P,角度回彈值△α可以分別按下式計算:
△P=(σs*Sx/E*Jx)+(D/E*ρ)
△α=(σs*Sx/E*Jx+D/E)*α
式中:σs——材料近似實際應力曲線的屈服極限;
D——材料的應變數模量;
Sx——型材截面積對x軸的靜矩;
Jx——型材截面積對x軸的慣性矩;
α——回彈前的彎曲角;
ρ——回彈前的曲率半徑
⑷ 半自動彎管機的磨具需要多少道工序處理
給你案例看下
彎管技術廣泛應用於鍋爐及壓力容器行業,中央空調製造業、汽車工業、航空航天工業、船舶製造業等多種行業,彎管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這些行業的產品的結構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因此,為了彎制出高質量的管件,就應該掌握管件在不同工藝條件下的加工技巧。
在彎管機模具進行彎管加工時,一般情況下,冷彎的彎曲半徑應不小於管子直徑的1.5倍。由於管子具有一定的彈性,當彎曲時施加的外力消除後,管子會彈回一個角度,在彎曲時必須要有一定過彎量。回彈量的大小與管子材料的機械性能、壁厚以及彎曲半徑大小有關,一般銅管彎制時回彈角大約為2。~4。。
彎管加工是將管材夾緊在彎曲模上,隨彎曲模起轉動,當管材被拉過壓塊時,壓塊即將管材繞彎在彎曲模上,屬於成形模彎曲工藝。隨著數控機床業的發展,採用台和機械先進的數控彎管機床實現繞彎工藝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由於可以方便地調節工藝參數,數控彎管機能既准確又穩定地完成校直、校圓、送料、彎曲等動作,保證了管製件的彎曲准確度。但是彎曲銅管的質量對工藝參數更敏感,因此要求有充分的前期准備和試制工作,尤其是彎制薄壁銅管,如果工藝參數選擇不當,則很容易出現起皺現象,導致零件報廢。如何高效准確地獲取這些工藝參數,充分保證彎管產品質量,是數控繞彎工藝的研究熱點
在彎管機模具銅管彎曲加工中,芯棒相對於彎曲點的位置非常重要,芯棒相對於彎曲點超前一定位置(芯棒工作端進入管子彎曲段)雖可使橢圓度減小,但當芯棒超前太多時就會增加管壁減薄量,所以芯棒的位置要在彎曲試樣3~4個後確定。此外,還應考慮彎曲厚壁管時芯棒必然往後移動,彎曲薄壁管時芯棒必然往前移動的特點。
⑸ 彎管的回彈怎麼算
管徑的1.3到1.5倍,最主要還是經驗積累起來的;
材質不同,彎曲半徑不同,有時和彎曲速度也有一定關系,還有採用何種彎,如是滾彎還是拉撥彎等,回彈系數是不一樣滴。經驗為主。
⑹ 請問這個彎管模具怎麼做啊
你這個圖與油管很像,可以做簡單的仿形輪摸(輪摸可以取出)來彎。考慮到回彈,輪摸半徑版可以設權為R13,起彎夾持端為右端。由於最後一彎剩餘段太短,可能會出現管子明顯變扁,最好有一個較短的(25mm以上)餘量,切掉餘量後的圓度會好很多。
彎曲方式:夾持右邊,取出2、3、B、C,將第一彎彎曲到與A接觸;安裝B、2,彎曲第二彎,到與B接觸;安裝C、3,彎曲第三彎,到與C接觸。
⑺ 彎管機的操作流程
彎管機的操作流程很簡單,就是裝料,固定,然後啟動機器即可。⑻ 彎管機具體操作方法
深圳恆豐彎管機具體操作方法
一、彎管機操作前准備事項
1、開車前准備:檢查油箱油位是否到油位線,各潤滑點加油,開機確認電機轉向,檢查油泵有無異常聲音,開機後檢查液壓系統有無漏油現象(角度編碼器處於不允許加油);
2、機床必須良好的接地,導線不得小於4mm2銅質軟線。不允許接入超過規定范圍的電源電壓,不能帶電插拔插件,不能用兆歐表測試控制迴路,否則可能損壞器件。
3、接近開關,編碼器等不能用硬物撞擊。
4、定期在鏈條及其它滑動部位加潤滑油。
5、在插拔接插件時,不能拉拔導線或電纜,以防焊接拉脫。
6、電氣箱必須放在通風處,禁止在塵埃和腐蝕性氣體中工作。
7、調換機床電源時必須重新確認電機轉向。
8、不能用尖銳物碰撞顯示單元。
9、不得私自加裝、改接PC輸入輸出端。
10、機床應保持清潔,特別應注意夾緊塊、滑塊等滑動槽內不應有異物。
11、在清洗和檢修時必須斷開電源。
12、模具調整:模具安裝,要求模具與夾緊塊對中心,夾緊塊可用螺栓調節;助推塊與模具對中心,助推塊可調;芯頭與模具對中心,松開芯頭架螺栓,調正好中心後緊固螺栓。
13、壓力調整:用電磁溢流閥調整壓力,保證系統壓力達到需要的工作壓力,一般不高於12.5Mpa.
⑼ dynaform5.9彎管回彈怎麼固定一邊
我曾經看過一片類似的文章 第一個問題:CAE分析得到的回彈數值是否准確可信?非常遺憾的告訴你,CAE得到的數據大部分情況下只能是作為一個參考,尤其是對於復雜的大型零件來講,其實際回彈的影響因素太多,材料各項異性,性能差異,模具鉗工研磨。
⑽ 請問五金模具的產品的回彈怎麼解決
1.放回彈。比如產品要折80度的角,模具實際做85度。
2.加整形。拉包,折彎,成型等工藝採用多工程,多步成型的方式加工。
3.放應力。如將材料加熱(很少用),加工藝缺口,加壓莖等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