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誰知道玻璃鋼模具製作過程,什麼叫開模,合模,分模。。。
模具製作過程的開模,一般是指開發模具。
模具製作過程的分模,一般是指木模製作完成後,由於考慮產品的脫模、生產操作的效率等原因,將一個木模利用薄木板格擋成幾部分後翻制產品模具,這個分割的過程叫做分模。
你所說的合模,可能是指一個木模是由幾部分裝配組成。
合模更多的是指生產產品時,分體模具的裝配過程。
② 怎麼製作玻璃鋼製品的模具
玻璃鋼模具的製作工藝模具製做的基本步驟: FRP模具的製作1、主模製作:製作主模的材料有很多,一般要求作主模的材料易成形,易休整,且有穩定性好等特點。如木材,石膏,蠟等。我們通常用的都是木材。根據產品圖紙或模具圖紙,由木工做出木製主模。2、主模修整:主模必須經過修理後方能進行生產模的翻制。修整包括打膩子,整形,尺寸的較正,加固。這一過程主要是對木模表面及整體做基本的處理,以保證木模在尺寸及形式上與圖紙相吻合。3、主模表面處理:這一工序中有噴膠衣,膠衣固化,打磨,拋光,打脫模蠟等。在前面工序中處理好的主模上噴上膠衣,然後等膠衣固化,膠衣固化後就用砂紙打磨膠衣面。一般從幾十號的粗砂紙一直打到一千號左右的細砂紙。打完砂紙後,開始拋光模具,最後打上脫模產品。直到此時,主模生產就結束了。接下就可以用主模來製作生產模。這一過程中要用到許多材料及工器具。木材及相應的木工器具是必須的。此外還有:膩子(也稱原子灰),砂紙,從幾十號的粗砂紙到一千多號的細砂紙,膠衣(一般使用產品膠衣就可以),模具清潔劑,封孔劑,拋光膏,脫模蠟等。此外還要用到一些小的工器具,如打磨器,拋光輪,膠衣噴槍,氣泵(或別的氣源)。生產模的翻制:主模打好脫模蠟後,就可以翻制生產模了,生產模翻制工序如下:⑴噴模具膠衣:由於開始製作生產模,所以必須使用性能較好的模具膠衣,以保證模具的最終效果。並要求噴射達到一定的厚度。⑵模具鋪層:模具膠衣初步凝固後,就可以開始鋪層了。鋪層工序不能過快,一般一天鋪2-3層玻纖布或玻纖氈。鋪層要用一定量的模具樹脂。這種樹脂的性能要優於普通樹脂。鋪層過程中工人要配膠,即樹脂中要加個促進劑與固化劑,然後用塗膠工具塗膠,鋪一層玻纖織物塗一層膠,同時要用鐵輥趕平織物,排走氣泡,使膠均勻。達到指定厚度後,鋪層結束。一般情況下模具的厚度要達到產品厚度的3-5倍。所以鋪層的時間一般也較長,可持續6-7天吧。⑶模具固化加固:模具可自然固化,也可加溫固化,但一般最好有一段自然固化期。自然固化期過後,要給模具加固,使模具在生產過程中不致於損壞。⑷生產模的表面處理:生產模固化到要求的時間後,就可以從主模起下來了,起模方式可以是工人手工起模,也可以用高壓氣來起模。起模後的生產模同樣需再做表面處理,包括打砂紙,拋光,劃工藝線,打脫模產品。打好脫模產品後就可用於生產產品了。這一階段用到的材料有:模具膠衣,模具樹脂,普通樹脂;固化劑,促進劑;玻纖表面氈,玻纖氈,玻纖布;細砂紙,模具清潔劑,封孔劑,拋光膏,脫模產品(脫模蠟,半永久性脫模劑等都行)。所用工具除模具處理工具外,再加上鋪層用工具:如膠輥,膠刷,鐵輥等。模具的製作是一個精細而漫長的過程,一般一個模具的生產周期前後接近一個月的時間。
③ 玻璃鋼具體製作流程
玻璃鋼製作步驟流程::
1.施工前的准備:
⑴纖維增強材料的准備: 手糊成型用的布或氈,要預先經過表面處理,盡可能選用經過前處理的纖維增強材料,不論何種纖維及製品,使用前一定要保持乾燥,不沾油污。增強材料的剪裁設計很重要,一般應集中剪裁,以便提高效率和節約用布。
2.樹脂膠液的制備:
樹脂膠液的工藝指標包括:粘度、凝膠時間及固化程度三個指標。
①樹脂粘度: 樹脂粘度又稱流動性,是手糊成型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粘度過高會造成塗膠困難,不易使增強材料浸透;粘度過低又會出現流膠現象,影響質量。
②凝膠時間: 樹脂膠液配製好後,到開始發熱、發粘和失去流動性的時間稱凝膠時間。一般希望膠液在糊制完成後停一段時間再凝膠。如果凝膠時間過短,施工中會因膠液發粘浸不透纖維而影響質量。反之,長期不凝膠,會引起樹脂膠液流失和交聯劑揮發,使固化不完全,強度降低。
③固化程度:完全固化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條件。從工藝角度考慮,固化程度分脫模溫度和使用強度。前者是保證製品具有脫模強度,使製品從模具上無損壞取下來,後者則要求產品達到使用強度。
一般採用調整配方來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固化度。對於手糊製品,希望能控制在24小時脫模,時間再長,會影響生產效率。在室溫低於15℃時,應適當採取加熱或保溫措施。
3.膠衣糊准備:
膠衣糊是用來製作表面膠衣層的,其作用是提高製品的耐侯性、耐水性和耐化學侵蝕性,延長使用壽命。
因膠衣樹脂有觸變性,使用時要充分攪拌;塗層厚度應控制在0.25~0.4毫米左右;當膠衣層開始凝膠時,立即糊制玻璃鋼,待完全固化後脫模;使用膠衣樹脂層時,應防止膠衣層和玻璃鋼之間有污染或滲進小氣泡。
4.手糊成型工具的准備:
手糊成型工具最常用的有剪刀、毛刷、刮刀、刮板、圓磨機、拋光機、電鑽等。
5.成型工藝路線制定:
正確的選擇工藝路線,是按質完成任務的保證。在組織生產前,必需對產品性能、構造特點及施工條件等進行全面了解,並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制訂切實可行的工藝路線,一般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①根據產品性能要求,合理地選擇纖維種類、樹脂配方及鋪糊方法。
②根據產品形狀、尺寸及強度要求,選擇模具材料、成型方法。
③根據氣候條件,任務情況,選擇固化方式。15℃以上常溫固化,要經過24小時才能脫模;任務緊迫時,可採用熱固化工藝。
④根據含膠量控制的要求,選擇成型方式。
⑤根據產品表面要求來確定成型方式。
6.鋪糊施工:
鋪糊是手糊成型的重要工序,必須精心操作。糊制前,先要檢查模具是否漏塗。在有膠衣層時,則要檢查膠衣層是否凝膠(要達到軟而不粘手)等。檢查合格後,在開始鋪糊,要先刷膠,然後鋪布,注意排出氣泡,直到達到設計厚度。在鋪第一、二層布時,樹脂含量應高些,這樣有利於浸透織物和排出氣泡。 塗刮時要用力從一端(或從中間向兩端)把氣泡趕凈,使玻璃布之間能緊密貼合,含膠量分布均勻。 糊制有嵌件的製品時,金屬嵌件必須經過酸洗、去油,才能保證和製品牢固粘結,為了使金屬嵌件的幾何位置准確,需要先在模具上定位。
7.固化:
手糊製品常採用室溫固化,正常固化過程分為凝膠、固化和熟化三個階段。製品凝膠、固化到有一定強度時,才可以脫模。如聚酯玻璃鋼製品,一般要成型後固化24小時才達到脫模強度。脫模後的製品並不能馬上使用,而要在高於15℃的環境中繼續固化一周,才能達到使用強度。但是聚酯玻璃鋼的強度增長,往往需要一年後才能穩定。 判斷玻璃鋼的固化程度,除測強度外,尚可用巴柯爾硬度計來檢驗。一般情況下,當固化到巴柯爾硬度15時,便可脫模。
升高環境溫度,固化速度加快,可提高生產效率,加速模具周轉。手糊成型的最佳環境溫度為25~30℃。對於暴露面積較大的聚酯玻璃鋼製品,在樹脂凝膠前不宜加熱處理,否則會使交聯劑揮發,造成永不固化。為了縮短玻璃鋼製品的生產周期,也可採用後固化處理工藝。
8.脫模、修整及裝配:
當製品固化到一定強度後,便可脫模最好用木製或鋁制工具,要防止將模具及製品劃傷。大型製品可藉助千斤頂或吊車脫模,但要避免用力過猛或重力敲擊。 對於某些尺寸較大,形狀復雜的製品,可採用預脫模辦法。
製品脫模後需及時進行加工,除去毛邊和飛刺,修補表面和內部缺陷。
④ 請問製作玻璃鋼模具需要什麼材料
大致需要:模板,樹脂,脫模劑。這些材料。
用來做玻璃鋼的模具有很多種,如:木模,硅膠模,石膏模,玻璃鋼模,鋼模等。現簡單說說玻璃鋼模具的製作方法:玻璃鋼模具有陰模,陽模,對合模等,具體選用哪種內型要看產品的結構,工藝,質量要求等。不管選用哪種內型,做之前先分析產品結構,要考慮怎樣分型,以便於脫模。製作:模具膠衣(如,940)一遍,厚度在0.2MM左右,塗刷均勻,膠衣固化後一層表面氈,注意控制樹脂含量。表面氈固化後檢查表面有無氣泡,如果有的話用刀挑掉,180號砂紙將表面打毛,除去灰塵,做無鹼300G氈,(一般建議做兩到三層待其固化,做的時候用輥筒趕盡氣泡,氈做好後,做04或06布,(布與氈交替製作,注意方向性),直到所需厚度。(一般模具厚度不超過10MM)。模具做好後,有的還需要製作加強筋。有條件的話可將模具放置於烘房(溫度40左右)24小時。脫模,切除毛邊,打磨,(鷹牌水砂紙),根據模具表面情況一般從600號開始,直至2000號,(水磨時注意方向性)間隔性檢查一下。拋光,先用1號拋光劑,後用三號。處理結束之後打蠟或者脫模劑。
⑤ 做玻璃鋼模具的方法
用泥刮平,先做一片然後把泥刮掉做另外的。開出來模具以後用砂紙手工打磨。然後上脫模劑做產品。
⑥ 玻璃鋼雕塑模具是怎麼製造的
第一步:設計與塑模
優秀的雕塑作品需求有良好的設計根底,玻璃鋼雕塑的設計應思索到其資料與工藝的特性。玻璃鋼工藝易於成型漂亮的流線型製品,能夠突出作品的現代和時期感,在設計時可優先採用圓弧狀與流線型。另外由於玻璃鋼具有輕質高強的優點,能夠製造動感強而支撐面積小的作品。有時玻璃鋼雕塑需後塗裝膠衣表層,由於膠衣具有自流平性,同時固化時在外表張力的作用下膠衣層有一定的拉平作用,該狀況下不適合表現細致的紋理。這些在設計時應給予思索。
玻璃鋼雕塑的原模可用泥來塑造,普通塑模由專業人員完成。雕塑工作完成後,經過自然枯燥,具有一定的強度後,就可停止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了。
第二步:玻璃鋼製造 玻璃鋼雕塑製造採用手糊成型辦法。製造前將依據雕塑的外形特性,從便於成型與脫模的角度動身,能夠將模具合成成若干個單元翻制。依此成型出單元產品,然後將它們組合成一整體。最後將製品整體處置與塗裝,一部玻璃鋼雕塑作品就製造完成了。
第三步:模具製造
模具製造是玻璃鋼成型的關鍵,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常採用石膏。有一種較好的玻璃鋼雕塑模具製造辦法,就是用硅橡膠及玻璃鋼資料製造模具的辦法。詳細的模具製造辦法是:將配製好的硅橡膠分幾次塗劇在原模上,硅橡膠層應在1mm後以上。待硅橡膠交聯後,在硅橡膠上再成型厚度為3mm左右的玻璃鋼層。玻璃鋼固化後,沿著劃分出的單元塊將整體模具切開,切割時留意將玻璃鋼層及硅橡膠層同時切開。在單元塊間製造銜接肋,銜接肋處應設定位槽,以保證經過銜接肋使單元塊模具組合成一整體。以上工作完成後,將玻璃鋼單元塊脫模,然後脫下硅橡膠層,脫下的硅橡膠塊立刻放回玻璃鋼單元模中。
原模除塵→硅橡膠配製→硅橡膠層製造→玻璃鋼層製造→模具分割→銜接肋製造→脫模及組裝模。
第四步:成型製造
玻璃鋼雕塑採用手糊成型辦法,製造前應設計成型線路。從雕塑的一端著手,組合一局部模具後糊制產品。待前一局部固化後再組合模具,繼續糊制產品。在便於成型操作的前提下,一次盡可能多地組合模具單元塊。如此重復,最後留出一單元塊,該單元塊預先成型後膠接到整體雕塑上。玻璃鋼雕塑中相似於動物的角、腿、尾等難以用上述辦法製造的局部,能夠用相應的金屬資料製成大致的外形,然後在金屬資料上成型玻璃鋼,經過打磨的辦法修整出來。
玻璃鋼雕塑成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構造加強,加強資料普通選用金屬型材,用金屬型材焊接成雕塑內骨架。在成型製造時,將金屬骨架逐步埋放在雕塑中。以此進步玻璃鋼雕塑的剛度與強度,增加其運用壽命,最終經過金屬骨架裝置玻璃鋼雕塑組裝模具→填充表層膩子→鋪放短切氈→鋪放方格布→埋放骨架→最終製品脫模。
雕塑型面普通比擬復雜,在工藝鋪層上應特殊處置。玻璃纖維氈難以鋪放處應先用含有短纖維的樹脂膩於填充,然後再鋪放玻璃纖維短切氈及方格布。雕塑外表層用樹脂膩子中的玻璃纖維長度以10mm為宜,雕塑外表用樹脂膩子配比
資料聚酯樹脂玻璃纖維CaCO3填料顏料過氧化甲乙酮萘酸鈷用量1002010022-40.5-4。
5
最後就是後期處置
玻璃鋼雕塑的後期處置一方面是修整脫模後產品的部分缺陷,更重要的是製造外表效果。常採用的外表效果是仿紫銅色與仿青銅色,關鍵是配製色漿。其中鉬鉻紅酞青藍酞青綠二丁酯銅金粉用量550.30.7240200,鉻黃酞青藍鉬鉻紅二丁酯銅金粉用量620.351803003。
用玻璃鋼技術可以快速地將泥塑出的作品翻制保存下來。也因此玻璃鋼雕塑成為廣場、生活小區游樂場所的標志物,但是玻璃鋼雕塑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有一定的製作工藝與流程。
⑦ 玻璃鋼怎麼製做
玻璃鋼的製作基本上分兩大類,即濕法接觸型和干法加壓成型。如按工藝特點來分,有手糊成型、層壓成型、RTM法、擠拉法、模壓成型、纏繞成型等。手糊成型又包括手糊法、袋壓法、噴射法、濕糊低壓法和無模手糊法。
我國有90%以上的FRP產品是手糊法生產的,其他有模壓法、纏繞法、層壓法等。日本的手糊法仍佔50%。從世界各國來看,手糊法仍占相當比重,說明它仍有生命力。手糊法的特點是用濕態樹脂成型,設備簡單,費用少,一次能糊10m以上的整體產品。
(7)玻璃鋼模具如何製作杭州擴展閱讀:
玻璃鋼的應用有:
一、玻璃鋼雕塑石膏模
石膏模特點是耐熱、價廉、導熱系數小、復印性好。一般用於製作母模。製造方便,適於大型製品。但是不耐用,怕沖擊,乾燥慢。多用於單一產品以及線型復雜的產品,如浮雕等。所用的石膏多為半水石膏即熟石膏。與水泥模一樣,可用磚頭、木材做骨架基礎,再覆以石膏層造型。
二、玻璃鋼雕塑橡膠模
橡膠模一般用硅橡膠、聚氨酯樹脂製作,用於製作造型復雜的浮雕、圓雕及各種造型,並不單獨使用,須與石膏套模等其他材料組成,通常用於模具中因線型倒入或重疊而不能直接脫模的某一部位,因它有一定軟性。
三、玻璃鋼雕塑石蠟膜
石蠟膜用於數量不多或者線型復雜、不易脫模的產品。比如,要製造一個整體式彎管,包括90°彎管,可用兩個彎頭哈夫作母模,在內90°腔注滿石蠟後,脫去哈夫母模後,將石蠟模芯稍加修整,然後在外壁包覆玻璃鋼,固化後加熱,使石蠟熔化流出,即可得到一個整體的玻璃鋼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玻璃鋼
⑧ 玻璃鋼怎樣製作方法
玻璃鋼的製作基本上分兩大類,即濕法接觸型和干法加壓成型。如按工藝特點來分,有手糊成型、層壓成型、RTM法、擠拉法、模壓成型、纏繞成型等。手糊成型又包括手糊法、袋壓法、噴射法、濕糊低壓法和無模手糊法。
我國有90%以上的FRP產品是手糊法生產的,其他有模壓法、纏繞法、層壓法等。日本的手糊法仍佔50%。從世界各國來看,手糊法仍占相當比重,說明它仍有生命力。手糊法的特點是用濕態樹脂成型,設備簡單,費用少,一次能糊10m以上的整體產品。
(8)玻璃鋼模具如何製作杭州擴展閱讀:
玻璃鋼的應用有:
一、玻璃鋼雕塑石膏模
石膏模特點是耐熱、價廉、導熱系數小、復印性好。一般用於製作母模。製造方便,適於大型製品。但是不耐用,怕沖擊,乾燥慢。多用於單一產品以及線型復雜的產品,如浮雕等。所用的石膏多為半水石膏即熟石膏。與水泥模一樣,可用磚頭、木材做骨架基礎,再覆以石膏層造型。
二、玻璃鋼雕塑橡膠模
橡膠模一般用硅橡膠、聚氨酯樹脂製作,用於製作造型復雜的浮雕、圓雕及各種造型,並不單獨使用,須與石膏套模等其他材料組成,通常用於模具中因線型倒入或重疊而不能直接脫模的某一部位,因它有一定軟性。
三、玻璃鋼雕塑石蠟膜
石蠟膜用於數量不多或者線型復雜、不易脫模的產品。比如,要製造一個整體式彎管,包括90°彎管,可用兩個彎頭哈夫作母模,在內90°腔注滿石蠟後,脫去哈夫母模後,將石蠟模芯稍加修整,然後在外壁包覆玻璃鋼,固化後加熱,使石蠟熔化流出,即可得到一個整體的玻璃鋼產品。
⑨ 玻璃鋼模具製作流程
檢舉 一、製造模具的條件
1、環境條件
溫度:在製造陽模和陰模的全過程應始終保持同一環境溫度,即21~28℃。
濕度:濕度對膠衣和樹脂的固化影響很大,理想的濕度范圍為40~60,若製造模具時相對濕度超過65,應等待至合適的生產條件再施工,尤其南方及沿海地區,濕度比較大,更應該慎重。
2、潔凈的車間
在一個骯臟環境中是不能製造出高質量的模具,陰、陽模的製造區應高度清潔,必須比製品生產區有更高的維護管理標准,所以,在模具製造伊始,就應提前作好模具製造區的除塵與清潔工作。
3、潔凈的壓縮空氣
純凈、乾燥的氣源供給是製造高品質模具的另一要素。若風管中空氣帶有少量的水或油,則模具膠衣表面就會出現大量針孔和麻點,為此要付出大量的勞動力進行修補,這樣,模具的質量將受到很大的影響。空壓機需要安置在良好的環境中,並為其配備有效的空氣乾燥器和油水分離器。
4、原輔材料的選用
選用優質的原輔材料,是製造高品質模具的重要條件。用於製造模具的原輔材料成本對於總成本來說只佔很小的百分比,不能試圖節約而使用產品樹脂或已過貯存期的材料和劣質材料。
5、制定合理的制模時間表
安排適宜的制模時間表是製造好模具的因素之一。不管是採用傳統的鋪層方法,還是選用新的低收縮系統,所需求的時間均由這些原輔材料的化學特性決定的,企圖走捷徑或加速工藝,都將對模具的質量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模具膠衣的噴塗
模具膠衣的操作過程是模具製造中至關重要的一步,甚至可以想像模具膠衣就是整個模具,所有的後鋪層及結構骨架都是為模具表面膠衣層服務的。
模具膠衣比一般產品膠衣需要更高的使用和固化條件。高質量的模具表面要求十分精密的模具膠衣操作及混合過程。
1、設備
採用噴射設備塗敷模具膠衣是模具製造工藝中一個重要環節。適宜的噴射壓力對避免多孔和膠衣流掛、膠衣分色等現象有重要影響。
我們目前使用的871噴槍,在噴槍壺里,固化劑通過手動混合,保證了准確的比例,但噴槍噴出的扇形混合物的分布產生一非常細的霧化效果,噴塗的速度比泵送系統慢,其工作時間受到原料凝膠時間的限制。
2、模具膠衣的檢驗
模具膠衣的貯存期是要求非常嚴格的指標,依照膠衣供應商的建議是十分重要的,大多數情況下,生產者能夠保證膠衣從包裝到一特定時間的使用質量。因此,生產者與檢查者應經常檢驗每桶膠衣的生產日期或日期編號,以便確認膠衣是否在有效的使用期內。
⑴ 混合
在使用前用一氣動攪拌器徹底攪拌每一桶模具膠衣,並確保桶里所有的材料都得到完全的混合,然後,允許膠衣停留幾分鍾以恢復到它自身的黏度,再進行使用。
⑵ 溫度
核實膠衣的溫度在21~28℃范圍內,該溫度是制模工藝要求的適宜溫度。
⑶ 凝膠時間
每桶模具膠衣的凝膠時間、供應商都有明確規定。模具膠衣進廠後,質檢部門必須核實凝膠時間,即
A、樣品應達到標準的測試溫度25℃;
B、加入指定數量的固化劑並混和均勻;
C、記錄下從固化到加入到凝膠的時間。
⑷ 粘度
需要用BROOKFIELD粘度計測試膠衣粘度。膠衣樣品的溫度為25℃。
a、選擇合適的轉子置於樣品中;
b、粘度計以低速和高速旋轉;
c、記錄讀數並轉化為粘度指標。
在工廠內進行模具材料的質檢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生產者都把這一重要步驟忽略了。
3、脫模臘、脫模劑處理
對模具進行脫模蠟或脫模劑處理。
⑴ 把水磨、拋光處理好的玻璃鋼模具清理干凈,用毛巾擦乾,待干透後,用3~4層干凈的紗布包上適量的脫模蠟(美國船牌 R333號),採用迴旋法均勻的塗在模具表面上,稍待3~5分鍾,用干凈的白毛巾用力揩擦,直至鏡面效果,放置約2小時。重復上述操作共4次。第5次操作放置6小時以上。
防滑面、形狀復雜的地方上完脫模蠟之後,建議塗一遍多次脫模劑。
⑵ A、新模具或舊模具皆應以適當之溶劑(例如丙酮)清洗,務必將表面之雜質、蠟垢等清洗干凈,並至乾燥。
B、將CHEMLEAS PMR 以干凈之紗布浸濕後,塗覆於模具上。
C、塗覆後,在CHEMLEASE PMR 尚未乾固前,用干布均勻塗覆至表面各處。
D、首次使用本品,須重復4—5次,每間隔約10—20分鍾,如模具面積較大,則每塗覆一次後可連續塗覆,最後一層塗覆後須用干布將模具擦拭光亮,並靜置一小時以上使用。
E、一次使用時,膠衣可能難以塗覆,這是脫模效果太好的緣故,可塗少量脫模蠟,以後不必使用。
F、若脫模較困難時,再以CHEMLEAS PMR 塗覆1—2次,如此即可達到節省成本和確保品質的目的。
4、膠衣的噴塗
模具上塗完脫模臘(劑)後,就進行膠衣噴塗。建議模具膠衣厚度為1mm,膠衣分兩層,噴塗過程分兩次完成,每層0.5 mm厚,且每層噴三遍,一遍0.15 mm~0.17 mm。模具膠衣的厚度需要嚴格控制的,這就要求每噴完一遍膠衣後,都要用膠衣尺在模具表面很多地方精確計量膠衣層的厚度。
正確的膠衣噴塗方法如下:
⑴ 噴第一遍厚度為0.15 mm~0.17 mm的模具膠衣。
⑵ 與第一遍成垂直方向噴第二遍膠衣,厚度為0.15 mm~0.17 mm。
⑶ 再按第一遍的方向噴最後一遍膠衣,這樣第一層的膠衣厚度就是0.5 mm。
⑷為避免龜裂或起皺,應在第一層膠衣固化後,才能噴另一層膠衣。在正常溫度下,固化時間為90分鍾。
⑩ 玻璃鋼製作方法
玻璃鋼製作方法 1.將圖紙或根據照片的樣子進行1:1放樣板。一般需要主甲板,船底輪廓板和船尾板。
2.將三板固定在平板玻璃上,作為船體基本輪廓。
3.將石蠟凡士林和滑石粉按1:1:3混合,石蠟比例多油泥硬,做出的模子硬度高光潔,凡士林比例多油泥軟,
便於製作。比例沒有絕對的要求,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
4.將配比好的原料加溫混合融化。一般不要直接在火上加熱,這樣容易燒焦,可採取大鍋套小鍋隔水加溫。
5.用泡抹塑料和三合板加油泥按船體做出輪廓,此時船體非常粗糙。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幾次。
6.船體輪廓做出以後,就將油泥糊在上面,這道工序和雕塑差不多。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幾次。
7.精加工這道工序和雕塑差不多,需要技術和耐心。
8.用泡抹塑料和三合板加油泥按船體做出輪廓,此時船體非常粗糙。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幾次。
油泥糊完以後就開始粗加工,一般採取刀刮,模型刨子刨,加工出基本形狀來。
9.用自製的小熨斗和油畫刀配合一邊熨一邊用油畫刀附平,這道工序加工後也會留下熨痕,這時再用鋒利的美工
刀片在上面刮,你就會看到滿意的效果。
10.用自製的小熨斗和油畫刀配合一邊熨一邊用油畫刀附平,這道工序加工後也會留下熨痕,這時再用鋒利的美工
刀片在上面刮,你就會看到滿意的效果。
11.基本成型
12.精加工用的工具
13.經過精細加工以後的陽模。
14.在進行石膏澆注前,用地板蠟在陽模表面進行打蠟,反復進行3-4次,表面越光亮越好,便於起模。
15.用醫用中硬石膏,不要用特硬石膏,因為中硬石膏初凝時間比較適中。
16.將模具用三合板圍起來。
17.石膏與水的比例為1:1,冬天適當減少水的比例,夏天適當增加水的比例。石膏與水攪拌要迅速,時間控制在一分鍾之內,這時的石膏似粘稠的液體,可以用水瓢舀著向模具里倒,倒的順序先四周後中央,澆注用迅速,時間一長石膏就會凝固。石膏澆注完成後,可以用油灰刀將四周的石膏適當地向中間堆積,就象船底的形狀。
18.石膏澆注完成後,可以用油灰刀將四周的石膏適當地向中間堆積,就象船底的形狀。
19.起模的時間一般在澆注後20-30分鍾,這時石膏有點微熱。起模的時候將船體底朝下平放在沙發等軟墊上,手拿玻璃從四周分別輕輕地向上抬,看到四周的石膏都可以脫離石蠟後,就將玻璃整個抬起,如果脫離的好,石蠟陽模還是完整的。
20.船體陰模完全乾透後就可以進行玻璃鋼製作了。首先在干透的船體陰模表面打蠟3-4次,其次選擇合適的天氣,一般要求氣候乾燥,氣溫30度以上的夏天比較合適,如果有烘箱就另當別論了,再者選擇環氧樹脂和玻璃絲布。
21.玻璃細布要選擇織地較密且較軟的。
22.用環氧樹脂+二丁脂(增塑劑)+乙二胺(固化劑)按100:12-20:8-12比例進行調和,一層環氧樹脂一層玻
璃 絲布,船底3-4層,船面2-3層,澆注後的船體厚度在2MM左右。澆注完成後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4-6小時,或
在100度的烘箱里加溫固化2-4小時。
23.澆注完成後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4-6小時,或在100度的烘箱里加溫固化2-4小時。然後進行玻璃鋼脫模,修邊,上下對合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