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壓鑄模具怎樣確定澆注口直徑大小匹配壓鑄機
應該根據壓鑄機的澆口尺寸來設計模具的澆口尺寸。
⑵ 模具澆口大小
和進膠口的大小關系不太大,當然了,不能小的進不了料,主要和壓膠的壓力有關,太小了注不滿,太大了,毛刺、飛邊太大。
⑶ 模具設計中,什麼是澆口設置澆口的目的是什麼
澆口:可以理解成熔融塑料通過澆注系統進入型腔的最後一道「門」,是連接分流道和型腔的進料通道。它具有兩個功能:第一,對塑料熔體流入型腔起著控製作用;第二,當注塑壓力撤銷後,封鎖型腔,使型腔中尚未冷卻固化的塑料不會倒流。澆口類型的選擇取決於製品外觀的要求、尺寸和形狀的制約以及所使用的塑料種類等因素。澆口形狀和尺寸對塑件質量影響很大,澆口在多數情況下是流道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除主流道型的澆口外),其截面積與分流道的截面積之比約為0.03-0.09,截面形狀多為矩形或圓形,澆口台階長1-1.5mm左右。一般採用小澆口,因為它有以下優點:
第一,小澆口可以增加物料通過時的流速。小澆口兩端有較大的壓差,這樣可以降低熔融塑料的表觀粘度,使充模容易。
第二,小澆口可以提高熔融塑料的溫度,增加流動性。小澆口處的摩擦阻力大,熔融塑料通過澆口時,一部分能量轉變為摩擦熱而升溫,這對提高薄壁塑件或帶有精細花紋的塑件質量很有好處。
第三,小澆口可以控制和縮短補料的時間,降低塑件的內應力,縮短模塑周期。在注射中,保壓階段一直要延續到澆口處凝結為止,小澆口凝結快,補料時間短,減小了大分子的凝結取向和凝結應變,大大減小了補料內應力。小澆口的適應封閉也能正確地控制補料時間,提高塑件的質量。
第四,小澆口可以平衡各型腔的進料速度。小澆口出阻力大得多,只有流道充滿並具有足夠的壓力後,各型腔才能以相近的時間充模,這樣可以改善各型腔進料速度的不平衡性。
第五,便於塑件修整。小澆口可以用手工快速切除。小澆口切除後的痕跡小,減少了修磨時間。但是,過小的澆口會大大增加流動阻力,延長充模時間,高黏度的熔融塑料和剪切速率對表觀黏度影響小的熔融塑料,不宜採用小澆口
澆口又稱進料口,它是分流道與型腔之間的狹小通口,也是最短小部分,其作用使熔融塑料在進型腔時產生加速度,有利於迅速充滿型腔,成型後澆口塑料先冷凝,以封閉型腔,防止熔融塑料倒流,避免型腔壓力下降過快,以至在製品上產生縮孔或凹陷,成型後便於使澆注凝料與製品分離
⑷ 壓鑄模具澆口套尺寸有什麼規格隨便自己定嗎
壓鑄模具的澆口套的內孔尺寸要與所要使用的壓鑄機的壓桿的尺寸相配,否則就沒法使用。
⑸ 請問各位點澆口最大做到多大
點澆口,其主要尺寸就是澆口直徑和澆口長度。根據熱塑性塑料流變性質和注射充模計算, 塑料熔體在點澆口流道中的剪切速率一般在104~105 s- 1 , 在此剪切速率范圍內所得到的製品殘留應力和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最小。 點澆口尺寸可由下面公式計算。 澆口直徑:d = 2Q/γ 式中: Q ——流經澆口的塑料熔體的體積流率,cm3/ s ;γ——剪切速率,s - 1。 澆口長度 = RΔP/ 2τ 式中: τ——剪應力, τ=ηaγ; ηa ——熔體的表觀黏度, Pa •s ; R ——澆口半徑,mm;ΔP ——流經澆口的壓力降,Pa 。 從中可以看出, 澆口長度越長, 壓力損失越大。為保證型腔內成型時有足夠的壓力, 整個澆注系統的壓力損失(包括澆口的壓力損失) 應該在壓力損失范圍內,以此來確定最小、最合理的澆口尺寸。成型製品所需的成型壓力一般為30~50 MPa ,而熔料流經注塑機料筒和噴嘴的壓力損失一般在10~20 MPa 。因此,由注射機的注射壓力值和成型所需的壓力值可反推出澆注系統(包括澆口) 的壓力損失值,從而確定澆口的長度尺寸。 在確定點澆口直徑時, 設計人員一般按經驗值取,往往先取一小值,待試模時再根據實際注射情況修正澆口尺寸。而上述的典型點澆口結構, 由於模具被固定在注機上,其尺寸的修正並不容易做到,因此確定合理的澆口尺寸和在試模過程中做到對澆口尺寸的方便修正是非常重要的。綜上所述:我們設計時應先合理選擇點澆口的長度尺寸,澆口大小的選擇側從小值取起.按實際情況修正.
⑹ 外澆口的尺寸
外澆口截面直徑大多在0.5毫米至2.0毫米之間。
外澆口在多數情況下是流道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分,其截面積與分流道的截面積之比約為0.03至0.09、外澆口截面直徑大多在0.5毫米至2.0毫米之間,截面形狀多為矩形或圓形。
外澆口也稱為進料口,是指從分流道到模具型腔的一段通道,是澆注系統中截面最小且最短的部分。在金屬鑄造中指澆注時金屬液進入鑄型的入口和通道。常常泛指澆注系統。
⑺ 壓鑄模具內澆口設計以及料筒的大小是怎麼定的
1、壓鑄澆口面積可以採用日本的尾關公式:A=5√G
2、料筒的大小取決於充滿度。一般充滿度取65%
⑻ 模具咀嘴R尺寸
模具咀嘴R尺寸2.5毫米。
唧咀可以不在模具的中心。如果模具比較特殊,可以設計唧咀偏離中心位置,到時模具安裝在注塑機上時,是以唧咀為中心來安裝。要注意的是,偏唧咀後,頂棍孔也要跟隨一起偏。
模仁大小取整數即可,反正要訂料的,厚度最單薄的地方也足夠剛度、能固定好就可以,唧嘴大小是固定標準的。澆口要看產品塑件特性或外觀、精度要求而定。
模具澆口套的尺寸的設計是根據模具使用機台的噴嘴內徑的尺寸決定澆口套小頭尺寸的,而大頭是根據交口套的斜度,產品重量,原料流動性,模具的使用溫度綜合考慮的。
現根據塑料成型模具使用條件、加工方法的不同將塑料模具用鋼的基本性能要求大致歸納如下:
1、足夠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塑料模的硬度通常在50-60HRC以下,經過熱處理的模具應有足夠的表面硬度,以保證模具有足夠的剛度。模具在工作中由於塑料的填充和流動要承受較大的壓應力和摩擦力,要求模具保持形狀的精度和尺寸精度的穩定性,保證模具有足夠的使用壽命。
2、優良的切削加工性
大多數塑料成型模具,除EMD加工外還需進行一定的切削加工和鉗工修配。為延長切削刀具的使用壽命,提高切削性能,減少表面粗糙度,塑料模具用鋼的硬度必須適當。
3、良好的拋光性能
高品質的塑料製品,要求型腔表面的粗糙度值小。例如,注塑模型腔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小於Ra0.1~0.25的水平,光學面則要求Ra<0.01nm,型腔須進行拋光,減小表面粗糙度值。為此選用的鋼材要求材料雜質少、組織微細均一、無纖維方向性、拋光時不應出現麻點或桔皮狀缺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模具
⑼ 在設計主流道的澆口套時應注意哪些尺寸
主流道設計要點:
1、
為了使塑料凝料能從主流道中順利拔出,需將主流道(澆口套內孔)設計成圓錐形,
具有2°~6°的錐角,錐度須適當,太大造成壓力減少,產生瀚流,易混進空氣產生氣孔,錐度過小會
使流速增大,造成注射困難.內壁光潔度在Ra=1.6—0.8μm,小端直徑常為4~8mm,注意小端直徑應大於噴嘴直徑約1mm,否則主流道中的凝料無法拔出;
2、
澆口套口徑應比機台噴嘴孔徑大1—2mm,以免積存殘料,造成壓力下降,澆道易斷〃
3、
一般在澆口套大端設置倒圓角(R=1—3mm),以利於料流〃
4、
主流道與機台噴嘴接觸處,設計成半球形凹坑,深度常取3—5mm〃特別注意澆口套半徑比注嘴半徑大1—2mm,一般取R=19—22mm之間,以防溢膠
5、
主流道盡量短,以減少冷料回收料,減少壓力和熱量損失〃
6、
主流道盡量避免拼塊結構,以防塑膠進入接縫,造成脫模困難〃
7、
為避免主流道與高溫塑膠和射嘴反復接觸和碰撞造成損壞,一般澆口套選用優質鋼材加工,並熱處理〃
8、
其形式有多種,可視不同模具結構來選擇,一般會將其固定在模板上,以防生產中澆口套轉動或被帶出〃
9、
在直角式注射機上使用的模具中,因主流道開設在分型面上,故不需要沿道軸線方向拔出主流道內的凝料,主流道可以設計成等粗的圓柱形。
⑽ 三板模澆口一般採用什麼形式,尺寸多大,尺寸過大過小有何影響
摘要 (1) 直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