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現階段傳統模具行業該怎麼做,如何轉型升級煥發生機
模具行業風險不容忽視 「模具製造是製造業的根基,在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通訊產品中,六到八成的零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雖然目前的模具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是模具產業受外資壟斷擠壓產業利潤空間以及內資企業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等困擾,產業投資風險陡然上升。」
一、外資企業正加緊蠶食模具市場
外資在中國開店設廠,看中的是中國低廉的勞動成本和便宜的鋼材,而核心技術是他們牢牢掌控的秘密。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加上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使其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陡升,而中資企業卻加大了提升檔次的難度。
「十五」期間,我國的模具業得到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20%。2005年中國模具行業模具銷售額6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加上20多億美元的進口份額,中國模具市場容量已達800億元人民幣左右。專家預測,「十一五」期間,中國模具業市場份額將達1200億元。
近年來,國際模具製造巨頭在中國投資設廠的新一輪擴張,正如火如荼。德國海拉吉林落戶;日本豐田模具天津設廠;芬蘭貝爾羅斯公司投資興建的深圳模具製造廠不久前正式投產,專為電信、保健、電子、汽車等行業提供高檔模具產品……
外資大量獨資進入,對提高我國自身的模具水平無任何幫助。外資企業擁有先進的技術和資金實力,再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和便宜的原材料,競爭優勢不言自明,其一直佔領的高端模具市場中國企業更加無法進入,也就是說中資企業沒有機會提升檔次。中資企業最怕的是自身實力尚未增強,外資企業已對中國模具市場完成壟斷。
目前,我國模具業規模僅次於日本和美國,但大多集中在中低檔領域,技術水平和附加值偏低。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製造業急需的精密、復雜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轎車覆蓋件模具、電子接插件等電子產品模具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模具產品的進出口逆差超過10多億美元。
二、內資企業隱憂重重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共有生產模具的廠點約2萬多家,其中一半以上是自產自用的。同時,絕大部分都是小型企業,近年來,模具行業結構調整和體制改革步伐加快,但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要比工業發達國家落後許多。主要表現在:
1、行業創新能力薄弱
模具行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產業,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能掌握和運用新技術的人才異常短缺。高級模具鉗工及企業管理人才也非常緊缺。由於模具企業效益欠佳及對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不夠重視,因而總體來看模具行業在科研開發和技術攻關方面投入太少。民營企業貸款困難也影響許多企業的技術改造,致使科技進步的步伐不大,進步不快。
2、行業整體效率低下
雖然國內許多企業採用了先進的加工設備,但總的來看裝備水平仍比國外企業落後許多,特別是設備數控化率和CAD/CAM應用覆蓋率要比國外企業低得多。由於體制和資金等方面原因,引進設備不配套、設備與附配件不配套現象十分普遍,設備利用率低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較好的解決。
裝備水平低,帶來我國模具企業鉗工比例過高等問題。
3、專業化、標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協作差模具標准化水平低,標准件使用覆蓋率低也對模具質量、成本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對模具製造周期有很大影響。
4、模具材料及模具相關技術落後
模具材料性能、質量和品種往往會影響模具質量、壽命及成本,國產模具鋼與國外進口鋼相比有較大差距。塑料、板材、設備等性能差,也直接影響模具水平的提高。
三、外部環境分析
外資企業因為核心技術不願外流,都不選擇合資。「外資企業進入一般有兩種模式:一是與其配套的企業(即客戶)一起進入,其特點是專業為單一客戶服務,模具品種同樣單一;二是自己進入中國。外資模具公司投資中國,其目的是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便宜的鋼材,賺取更多利潤。
業內人士介紹,在國外企業中,模具車間是「秘方車間」,外人是不能隨便靠近的。在中國設廠,外資既有資金,又有自主技術,並不需要和中國企業合資。他們只是為了降低人工成本。而且,他們把設計依然放在國外,通過網路傳到他們在中國的企業。
② 如何從一個模具製造變成一名模具設計!請師傅們指路!
你要先知道模具設計師主要做什麼
1:數字化制圖,將三維產品及模具模型轉換為常規加工中使用的二維工程圖;
2:模具的數字化設計,根據產品模型與設計意圖,建立相關的模具三維實體模型;
3:模具的數字化分析模擬,根據產品成形工藝條件,進行模具零件的結構分析、熱分析、疲勞分析和模具的運動分析;
4:產品成形過程模擬,注塑成形、沖壓成形;定製適合本公司模具設計標准件及標准設計過程;
5:模具的生產以及後期管理維護。
已經有5年的工作經驗,理論知識應該不是大問題
塑料模設計師參考書籍:
(1)翁其金,塑料模塑成型技術,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2)郭鐵良,模具製造工藝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倪森聲,機械製造工藝與裝備[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年;
(4)彭建聲、秦曉剛,模具技術問答,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
如果你有學歷的話,可以評定工程師,這個相對簡單
然後就是學習、積累....祝你成功
③ 不知道模具鉗工改行學設計有前途嗎
有前途的,你有實踐知識,知道模具製造流程,加工方法,以及裝配要點,模具生產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這在設計模具時是很寶貴的,很多班本出生常犯的錯誤,你就不會犯了,但你缺的是理論基礎,畫圖技巧,這方面學起來也不容易,如果你學歷高,以前學過制圖,那會好點,沒學過的話,會很累,如果學成,你的水平將接近工程師了。
④ 沖壓模具設計轉型到機械設計
應該問題不大的啦。模具設計的機械原理和機構設計類似的,以本科的基礎去融匯貫通應該沒問題的。關鍵是經驗的累積啦!!
要看你所處的行業是,再針對性的了解這個行業的採用的機械構造和原理,逐漸的就能提高水平啦
希望你能成功
⑤ 我從事製作模具20年了如何轉型模具設計呢
如果你真是20年的工齡。就不用發愁。
其實模具製作分很多種,沖壓,注塑,壓鑄等,如果你對這幾種都了解,說明你20年的工齡沒有浪費時間,我想在這20年裡,模具設計看也看會了。只是沒有信心而已。
一個好的技工的工資是不會比模具設計低得 ,尤其是工齡長的老師工資更高。你了先考個證。然後要把模具設計軟體學好,就不用愁了,一切水到渠成。當然是對你說的20年工齡而言。
我可以幫你辦證,國家信息產業部辦法的工程師認證。13456768189.
⑥ 模具設計如何轉型到產品設計
知識:材料、結構、工藝、表面處理、生產流程、測試與規范、包裝、市場、項目管理、成本。。。。能力:軟體、鉗工、操機心態:創新精神、對產品敏感、嚴謹,產品無小事。。。
⑦ 做模具設計的,要改行做結構設計和產品設計需要哪些
你的提問不完整,原題應為:做模具設計的,要改行做結構設計和產品設計需要哪些知識儲備?
作答:
模具改行做設計還是有優勢的。一個優秀的產品結構工程師需要掌握的主要技能包括: 1、基本的機械設計知識;
2、熟練掌握塑膠件、鈑金和壓鑄等零件設計;即面向製造的設計;保證零件設計簡單、質量高、缺陷少、製造成本低,同時相應的模具結構簡單、模具製造和加工容易。
3、熟練掌握產品的裝配設計技巧;即面向裝配的設計;產品的裝配同產品的製造同樣重要,產品的裝配應當使得裝配工序簡單、裝配效率高、裝配缺陷少、裝配成本低和裝配質量高等;常用的裝配設計指南包括減少零件數量、簡化產品結構、零件標准化、產品模塊化、設計穩定的基座、設計導向特徵、零件先定位後固定、防錯的設計、人機工程學的設計等。
4、掌握公差分析知識;能夠利用公差分析優化產品的設計質量和解決產品開發中碰到的實際問題;
5、熟悉相關的材料、模具和表面處理工藝等知識;
6、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品開發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很多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7、熟悉產品的開發流程,特別是面向製造和裝配的產品開發流程,良好的產品開發流程能夠幫助產品結構工程師減少設計變更、縮短產品開發時間和提高產品開發質量;
8、熟悉相關的產品測試要求,例如EMI、ESD、安全和可靠性等,並設計產品滿足這些要求;
9、熟悉相關的產品行業標准;
10、3D和2D軟體知識,常用的3D軟體包括Pro/E, UG, Solidworks, Catia等,熟練掌握其中一種即可;常用2D軟體是AutoCAD;
11、良好的創新精神;可學習TRIZ的相關理論知識。
12、團隊精神;產品開發的成功離不開團隊的合作,產品結構工程師不可能完全掌握產品製造和裝配、測試等方面的知識,產品工程師應當可以通過與製造工程師和裝配工程師以及測試工程師等團隊合作,從而提高產品開發的質量。
⑧ 如何才能從一個模具設計轉為結構設計
我做模具設計有快5年了,最近剛剛找到一份新工作,雖說崗位是模具設計工程師,不過主管說是主要做產品設計,是電子的,我想這也算是一種轉行吧!就現在找工作來看,好像是產品,機構設計的好找。大家有同感嗎
⑨ 我想學機械模具設計和機械製造該怎麼學
去培訓學校一般都是只是學習模具基礎知識,主要是學習設計方面的(對你入門還是有所幫助的),現在連本科生找設計的人家都不要,從培訓學校出來,直接上設計,有難度。所以想搞模具的話,建議找個模具廠當學徒,從鉗工干起,開始也就1000多,對模具加工和結構方面都比較熟悉的時候,可以再學習三維制圖方面的知識,網路這發達,學ug,pro/e,或catia都不是很有難度。有了工作經驗和三維制圖再轉型到設計方面。
其實就算是做設計開始的工資也是2000來塊(有經驗的),不過看什麼人才了。牛頓不是說過:天才是99%的汗水+1%的靈感,往往靈感比汗水更重要。就看你有沒有那1%了,祝你轉型成功。
⑩ 我是從事塑膠模具設計的想轉行做機械設計行業該怎麼入行
搞塑膠模具設計的 為什麼轉行做機械機械設計呢?我也是做模具的,在廣東這邊,其實你轉行也差不多,機械設計的工程師與模具設計工程師的待遇基本也是一樣的,我覺得你應該把你的專業學得更好,如果你覺得塑膠模具設計對你一點挑戰都沒有了,多學點東西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不是,我不建議隨便轉行,朝三暮四的,沒啥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