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模具精度的精度要求
①. 模架精度的保證
如下圖所示,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模架的精度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a.上、下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導向孔位置的一致性;
b.模板大平面的平面度及平行度;
c.導向孔對大平面的垂直度;
d.模板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
e.導柱與導套間的配合精度。
模架精度的保證方法主要有:
a.一次加工法 即模板的大平面加工完工後,將上、下模板一起裝夾,一次加工出兩塊模板的平面尺寸及導向孔。
b.將四個導向孔其中的一個偏離對稱位,以確保模具的裝配方位。
c.加工基準位(Datum),用於校表加工。
d.採用高配合精度的導柱、導套。
e.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②.凸模精度的保證
如下圖所示,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凸模精度主要包括:
a.凸模的形狀尺寸精度;
b.凸模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
③.凹模的精度保證
如下圖所示,從加工及裝配角度看,凹模的精度主要包括:
a.凹模的形狀尺寸精度;
b.凹模相鄰側面間的垂直度;
c.凹模側面對大平面的垂直度;
d.凹模的位置度。
⑵ 現在做模具很多時候會出現精度誤差等問題,大批量的生產會很浪費,不知道怎麼能夠解決精度和質量的問題
模具在加工精度上分為: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加工誤差:主要是由機床、夾具、刀具、量具和工件所組成的工藝系統造成的誤差,你如需要大批量的生產誤差肯定會更大,因為模具會在大批量生產的時候會磨損,致使誤差會越來越大,現在聽說三維掃描可以減少誤差,使用掃描設備對模具進行掃描,精度對比,得到偏差,減少修復時間,提高模具效益,你可以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東西。
⑶ 如何保證注塑模具的加工精度
提升模具標準的適用性。標準的適用性主要體現在模具標准使用單位、注塑標准件製造單位願意採用標准,將模具標准應用到生產實際中。引導具有標准化需求但缺乏標准化工作基礎的團體開展標准化活動,幫助已具有一定標准化基礎的團體改進和完善相關程序規則。
⑷ 如何提高模具加工精度
(l、流膠槽的加工:過去油封模具流膠槽的加工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流膠槽往往加工得距離型腔太遠或尺寸不易控制,使製品修剪困難,產品不美觀。兩開油封模具針對這些問題已經作了改進,三角形的流膠槽內端尺寸與產品外徑處尺寸一致(零對零),利用對開的上、下模在此處形成尖銳的刃口狀,油封模壓成型時,多餘飛邊即被剪切下來,既簡化了修邊工序,又提高了產品的外觀。由於流膠槽與型腔外徑分別處在不同的模塊上,尺寸不發生干涉,其精度也容易保證。
(2、上模與上模芯1的配合加工:上模與上模芯1的配合為錐度配合,以往採用研配的方法,要求接觸率達到80%以上。這種傳統的加工方式不僅難度大,而且耗費很多工時,仍然難以達到沒有飛邊的理想效果。新結構模具的加工採用錐孔的傾斜角度比錐軸的傾斜角度略小的辦法,使上模與上模芯在分型面b處總是緊緊地貼合在一起,處於無間隙配合的狀態,所以產品在此處不存在飛邊。且模具製造工藝性改善。
(3、上模芯1與上模芯2的壓合:上模芯1與上模芯2的壓合是保證油封副唇尺寸及精度的關鍵。三開油封模具副唇處的飛邊,對副唇處的外觀影響很大。新結構模具將上模芯1與上模芯2採用過盈配合,單體加工後,用熱脹法壓合成一體,再由上端的緊固螺釘將上模芯2緊緊拉住,有效地阻止副唇處兩模芯的松動。
(4、各腔模具之間的連接:各單腔模具與聯板的連接必須有一定的浮動量,以保證模具開合靈活,找正准確。一般單模與聯板間的間隙控制在0。50一1。0rnm。間隙過大易造成模具使用時偏旋轉軸油封新結構模具的研製斜太大,模具磨損加劇,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間隙過小則使模具操作時各模腔間發生干涉,卡得過 。
⑸ 在加工中可通過哪些方法保證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
可以使用模具精度。
模具精度的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精度。由於模具在工作時分上模、下模兩部分,故在四種精度中以上、下模間相互位置精度最為重要。
模具精度為製品精度服務的,高精度的製品必須由更高精度的模具來保證,模具精度一般須高於製件精度2級或者2級以上。
任何加工方法所得到的實際參數都不會絕對准確,從零件的功能看,只要加工誤差在零件圖要求的公差范圍內,就認為保證了加工精度。
機器的質量取決於零件的加工質量和機器的裝配質量,零件加工質量包含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兩大部分。
機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後的實際幾何參數(尺寸、形狀和位置)與理想幾何參數相符合的程度。它們之間的差異稱為加工誤差。加工誤差的大小反映了加工精度的高低。誤差越大加工精度越低,誤差越小加工精度越高。
⑹ 為保證模具精度應該怎麼做
為了保證模復具的精度,在模製具製作加工時,應該嚴格按照規范的加工工藝流程加工。對於影響模具精度的工序都應該安排在熱處理淬火後再進行加工。這樣可以有效的保證模具加工的精度,把模具變形的可能性減小的最小。比如冷沖模具的凸模、凹模的加工,注射模具的型腔、型芯。
⑺ 影響模具精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1.產品製件精度
模具工作部位的精度高於產品製件的精度,產品製件的精度越高,那麼模具工作零件的精度就越高。模具精度的高低不僅對產品製件的精度有直接影響,而且對模具的生產周期、生產成本都有很大的影響。
2.模具加工的技術手段水平
模具加工設備的加工精度、自動化程度等技術手段水平是保證模具精度的基本條件。精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模具加工技術手段的高低。
3.模具裝配鉗工的技術水平
模具的精度的保障需要高水平的模具裝配鉗工來實現,尤其是模具光整表面的靚面粗糙度數值主要依賴模具鉗子來完成。所以,模具鉗工技術水平高低是影響模具精度的重要因素。
4.模具製造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水平
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將影響到模具精度。
⑻ 如何有效提高模具加工精度
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隨著中國建築行業的迅速發展,鋁型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鋁合金
擠壓模具設計、製造和生產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
鋁型材產品在各行各業中都得到廣泛應用,並且產品不斷地向著多樣化和復雜化發展,對產品的加工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擠壓模
具是擠壓工藝過程的基礎,不僅決定擠壓產品的形狀、尺寸精度和表面狀態。質量要求愈來愈高,對模具的加工要求也隨之提高。
加工精度主要包含尺寸精度,形狀精度及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是指加工後零件的實際尺寸與零件尺寸的公差帶中心的相符合程度。
尺寸精度是用尺寸公差來控制的。尺寸公差是切削加工中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量。在基本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尺寸公差與愈小,則尺寸精度愈高。形狀精度指加工後的零件表面的實際幾何形狀與理想的幾何形狀的相符合程度。評定形狀精度的項目有直線度、平面度、圓度、圓柱度、線輪廓等6項。形狀精度是用形狀公差來控制的,各項形狀公差,除圓度、圓柱度分13個精度等級外,其餘均分12個精度等級。1級最高,12級最低。位置精度指加工後零件有關表面之間的實際位置精度差別。評定位置精度的項目有平行度、垂直度、傾斜度、同軸度、對稱度、位置度、圓跳動和全跳動等八項。位置精度是用位置公差來控制的,各項目的位置公差亦分為12個精度等級。
⑼ 如何提高塑料模具的精密度
1.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6.根據模具材料、強度計算或者經驗數據,確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結構及所有連接、定位、導向件位置。
7.確定主要成型零件,結構件的結構形式。
8.考慮模具各部分的強度,計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了,模具的結構形式自然就解決了。這時,就應該著手繪制模具結構草圖,為正式繪圖作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