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狀元餅的介紹
「狀元餅」又名「花餅」、「酥餅」,是一種傳承民間數百年,獨具地方風味的湖北省天門市漢族傳統名點。全國惟獨茶聖陸羽之鄉——天門多寶古鎮盛產,且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狀元餅用料普通,原汁原味,不含任何添加劑,工藝獨特做工考究,包裝獨到科學。古時一般以制熟的八至十個小餅為一包,用粉紅蠟紙卷包成一筒,兩筒為一合。現在人們經過改良,在品味、風格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常見的有簡裝、套裝、精裝三種形式,保質期一般可達一年以上,儲存食用極為方便快捷,與當前快餐食品相比,在食用上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適合國人之口。
⑵ 狀元餅的寓意
「狀元餅「的寓意是金榜題名,及第登科。
「狀元餅」是一種傳承民間數百年,獨具地方風味的湖北省天門市傳統名點。全國惟獨茶聖陸羽之鄉——天門多寶古鎮盛產,且世代相傳,經久不衰。
狀元餅用料普通,工藝獨特做工考究。古時一般以制熟的八至十個小餅為一包,用粉紅蠟紙卷包成一筒,兩筒為一合。人們經過改良,在品味、風格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常見的有簡裝、套裝、精裝三種形式,保質期一般可達一年以上,儲存食用極為方便快捷,與當前快餐食品相比,在食用上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適合國人之口。
吃法
可作零食、主食;可干吃、可調味煮吃;可開水泡吃,豆奶、鮮牛奶沖吃,甜咸均可。同時還是上乘禮品或上好的干糧、快餐。
隨著人們美食觀念的改變,近年來,為了將這種特色食品推銷市場,已經開發出了十二種不同口味的產品系列,被搬上了特色風味食品連鎖經營的商業化櫃台,並被帶到了海外。
⑶ 在哪裡能買到泉州特產
在泉州市鯉城區西街159號,有一家叫源味閩南的泉州特產店,集合大泉州各地的傳統特產,有永春麻粩、石獅面線、龍湖豬肉粕、薑母鴨、綠豆餅、禁蓉枝、靈源茶、古法醬油、德化狀元酒、靈水菜脯等等
⑷ 買上海特產去哪裡買比較好
上海特產主要有: 1、沈大成(南京東路二店) 2、上海哈爾濱食品廠 3、長春食品商店(總店) 4、西區老大房(靜安寺店) 5、老香齋 6、五芳齋(上海南站店) 7、上海第一食品南東店 8、上海特產超市火車站店 上海特產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嗎?去一個地方旅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買特產帶回家啦,那麼本篇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上海特產都有哪些,在哪裡買。
上海特產主要有:
大白兔奶糖、鳳尾魚罐頭、城隍廟梨膏糖、城隍廟五香豆、嘉定白蒜香、上海高橋松餅、金澤狀元糕、「五芳齋」糕團、鳳尾魚、葉榭軟糕、上海龍蝦片、崇明醬包瓜、南翔小籠等。
1、沈大成(南京東路二店)
地址: 南京東路353號
理由:人氣最旺,各類上海特產,只要出名的這里都有。
2、上海哈爾濱食品廠
地址: 淮海中路615號
理由:去逛淮海路必須來這家店裡買點糖果、蜜餞、點心什麼的,帶回去給老人吃,他們都很喜歡,價格不便宜,但是質量好!
3、長春食品商店(總店)
地址: 淮海中路619-625號
理由:上海頂頂有名的老字型大小了。蝴蝶酥啦,鮮肉月餅啦,各種餅干啦,哈爾濱食品廠的東西特別多,那裡好像有個專櫃。牛蒡大紅腸也是這里人多排隊的一個原因。今日印象來過好幾次了,樂樂窮七八七了。門口就是個車站,所以交通方面還是很便利的,而且附近居民也蠻多的,生意長年紅火也是正常滴啦。
4、西區老大房(靜安寺店)
地址: 萬航渡路50號九百世紀食品商城
理由:百年老字型大小,最具有上海風味。每次來都要排隊,裡面的沙琪瑪鬆鬆軟軟的,不粘牙,小時候最喜歡吃他們家的大紅腸。
5、老香齋
地址: 南京東路720號食品一店1樓 2
理由:上海老字型大小了,品種很多,沙琪瑪、小苔條、蝴蝶酥等等,都是上海特產。特別推薦的是蛋黃酥,蛋黃的味道加上糖,咬上去口感很好,還適合老年人吃.
6、五芳齋(上海南站店)
地址: 上海南站地下過道內
理由:在上海買粽子一般都會想到五芳齋這個牌子,真空包裝,適合攜帶,送朋友尤其是送給長輩,他們都很喜歡。尤其喜歡五芳齋的肉粽子,好吃,香啊。
7、上海第一食品南東店
地址: 南京東路720號
理由:一般都去南京東路步行街的店,東西很多,人也很多,但就是喜歡熱鬧啊!
8、上海特產超市火車站店
地址: 天目西路285號
理由:去火車站乘車可以順便在這里買些特產,品種還是比較全的,就是價格不是特別便宜。
⑸ 京式狀元餅怎麼做好吃
京式狀元餅的做法(一)
京式狀元餅的原料
主料:富強粉5500克。配料:棗泥5500克,核桃仁350克,雞蛋875克。調料:豬油2350克,白糖粉2000克,小蘇打15克。
京式狀元餅的做法
①核桃仁切成小丁,加入棗泥拌成餡料。
②雞蛋加入白糖粉、豬油攪拌均勻,使糖全溶,再加入富強粉和成面團揉勻揉透,搓成長條,揪成面劑,按扁包入餡料,捏緊封口,封口朝上放人特製的印模里,壓製成型,紋印有「狀元」二字,封口為餅底,脫模即為狀元餅生坯。
③生坯擺人烤盤里,送入烤爐內,用200--220t爐溫進行烘烤,烤至表面呈深黃色。
註:狀元餅系北京傳統風味食品。相傳京式狀元餅始創於唐代京師長安,當時科舉盛行,每年進京趕考的書生絡繹不絕,雲集長安。商人為牟取重利,便迎合考生心理,爭相製作一種圓餅,美其名日「狀元餅」。考生們功名心切,為取吉利,以期榜上有名,不惜破費,購食狀元餅。
京式狀元餅的做法(二)
原料配方
皮料:特製粉36千克 雞蛋3千克 熟豬油8千克 綿白糖10千克 飴糖10千克 碳酸氫銨50克
餡料:棗泥餡37千克 桃仁1千克
製作方法
1.和面:先將綿白糖、飴糖、熟豬油、雞蛋液攪拌均勻,加入麵粉和碳酸氫鈉攪勻即成。但要注意調制時應使油、糖、蛋混合均勻,乳化充分。加入麵粉後應一氣調成,不宜過多攪拌,以防面團上勁。調好的面團應盡快使用。
2.制餡:把果料折入預先制好的棗泥餡中,餡的軟硬應與皮面相符。
3.包餡:由於面團延伸性較差,酥性強,因此,包餡時應邊揉推,邊旋轉,逐漸合攏系口。
4.成型:將生坯系口朝上放入有棗泥字樣的花邊模子內,用手掌均勻用力壓生坯表面,壓實按嚴,使之充滿模具,磕出,碼盤,進行烘烤。
5.烘烤:爐溫掌握在180~200℃,烘烤15分鍾左右成熟出爐,冷 卻後包裝。
質量標准
形態:有花邊,中間印有「狀元」二字,圓形,花紋清晰。
色澤:表面凸起處為麥黃色,凹處為乳白色,底部呈黃褐色,火色均勻。
組織:綿酥,餡芯細膩,皮餡均勻,不偏皮,無雜質。
口味:清香利口,有棗泥香味,無異味。
京式狀元餅的做法(三)
7.放入不粘鍋中,倒入適量油。小火慢慢煎成金黃色撈出。
⑹ 博餅的傳統會餅
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在會餅中,「三紅」餅的味道最好,這來源於一個有趣的傳說:據說永樂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試,狀元名孫曰恭,明成祖覺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於是將第三名的邢寬易改為狀元。
而在閩南人的說法中,這狀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輩,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實學。因此,狀元餅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紅餅總是味道最好。 在博餅中出現了更多新的「會餅」,不再是傳統的月餅,而是由實用物品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發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凍、薯片、可樂什麼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做「會餅」,只要按照會餅規定的數量組合就成。這或許是因為大家就是想在節日中找個樂,而這個樂子變得更實際些吧。
起初,博餅日期只設在中秋夜,在中秋前十來天就開始了。博餅時,桌上放一大海碗,每人輪流抓取六個骰子,擲入碗里,發出叮叮當當的脆響,滲透著博餅者的喝彩和歡笑,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特別溫馨愜意。中秋博餅討的就是一個歡心,博的是一個好運。人們深信不疑,博中狀元的人,一年當中運氣肯定非常好,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美好的感情寄託。 六個骰子,每個六面,因此總共有6的6次方,即46656個排列。
其中六勃紅1
滿地錦1
六勃黑4
狀元插金花15
五子登科180,其中五子帶一秀30
狀元360
對堂720
三紅2500
四進1875
二舉9300
一秀(不包含五子帶一秀)17400
空14300
概率則以各種情形的排列數除以總的排列數。 1、同是五紅或五子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即帶6最大,帶1最小。
2、同是四紅所帶的點數多>點數少,帶12最大,帶三最小。
3、狀元插金花及五紅、五子、四紅帶的點數相等則先博者>後博者。
4、博得紅六勃或黑六勃,博餅立即結束。紅六勃獲未被博取的餅,黑六勃則未被博取的餅大家吃。六抔紅、六抔黑是否採用,一般依照大家意願,很多時候,為了照顧玩家都能獲得獎品,這兩種情形就忽略。
5、如博到狀元插金花可兼得還未被博取的對堂,若該選手在以後的輪次中「祿骨」[注],對堂不被追回,只追回狀元。
6、在同一場比賽中,同一選手兩次或兩次以上博到狀元,取其最後一次的成績為最終成績。
7、如果骰子跳出大碗,則該選手本輪成績無效且要輪空一次。
再補充一點:一般來說,得狀元者,中秋要捐一塊餅供眾人玩。不過這條規定,年輕人一般很少這樣做,還是大家一起AA制的多些。
或狀元買單:
有的應某些原因用其他物品代替月餅。
現多用其它禮品來代替月餅,或者用紅包代替。
註:同一場比賽中同一選手再次博到狀元但點數小於先前(先前的狀元大於其他選手),也小於其他選手,稱為祿骨。
⑺ 曹狀元燒餅味道可以嗎
公司附近有一家曹狀元燒餅店,早晨偶爾會買,挺好吃的,有很多種燒餅,味道很好,也不貴。早晨、中午和傍晚都會有排隊購買的。個人認為,燒餅好吃是一方面,還有就是地理位置要好。我公司附近這家屬於商業和居住區的交界地帶。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採納。
⑻ 狀元餅的由來
這種獨一無二的民俗特產,經典之說以「狀元餅」的來歷最為考究:「乾隆初年,江漢平原大多是湖泊、沼澤,數百里開外,九灣十八泊。唯多寶灣突現其中,猶如掌上明珠,這里土地肥沃,鳥語花香,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但美中不足的是路不通天,百年難出一秀才。有一少年,從小聰明利智,鎮上人都視為己出,各盡所能,供其修書,盼其能為灣里人爭得一口氣。時逢進京趕考之期,眾人爭先恐後,打造帆船,整理行裝,配製干糧。有一膳師花了三天三夜製得一餅,道與書生:「此餅與眾不同,需隨身攜帶,不到萬不得以,不得食用。」書生緊記在心,擇日出行。不料半路遇上狂風暴雨,被困湖中七七四十九天,所帶干糧大多霉變,無法食用。幸膳師所制之餅得以保住性命。書生十分感激,百倍發奮,終於金榜奪魁。狀元不忘膳師再生之恩,高中返鄉,回敬膳師重禮一份,打開一看,原來是用紅絲綢系花,乾隆御題「狀元餅」,三個金字的酥餅一合。全鎮老小頓悟其中之意,個個屈身謝拜膳師。「狀元餅」因而得名。人們為了感謝膳師大恩大德,每逢過年過節均如法炮製,把自己精心加工的「狀元餅」,當成最為敬意的美食佳品,互送拜年或孝敬老人。這種獨特的風俗從此沿襲至今。
⑼ 博餅是閩南獨有的風俗嗎
確切的說,是廈門獨有的。今年剛博了一次,拿到對堂了,嘿嘿!
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的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讓士兵賞月博餅。鄭成功親自批准從農歷13至18,前後6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這獨特的游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中秋會餅每會63塊餅。每會餅設「狀元」1個,「對堂」2個,「三紅」4個,「四進」8個,「二舉」16個,「一秀」32個。全會大小餅以63塊為單位,含七九六十三之數,是個吉利數。因為九九八十一是帝王所用的數,八九七十二是千歲數,而鄭成功則封過延平王,所以只能用六十三之數。這大小六十三塊餅,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取民間流行的賭具骰子6顆,放在大瓷碗內投擲,依次為序,讓參與者博弈玩耍。
如今「博餅」,不但家庭有,同學、朋友、同事之間也利用中秋節博「狀元餅」,單位團體也組織大家博餅,成為中秋節不可缺少的社會娛樂活動。每個人在中秋節前後可能會參加多次博餅活動。而且,如今博餅會的內容也逐漸豐富,獎品也變了味,月餅悄然隱之,被一些日用品,如毛巾、沐浴露、食用油、工藝品等替而代之。曾有人一夜博回兩年都用不完的牙膏、香皂,最後只得轉送親朋好友。當然,博餅的樂趣不在於禮品的大小,也不管獎品如何變換,人們看重的是圍在一起博弈的樂趣,是大家團圓共享的時刻。
⑽ 學曹狀元燒餅在哪裡學
曹狀元的總部在河北正定,你應該先通過官網或者其它渠道和他們取得聯系,這樣也好安排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