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米豆腐蝦子模具哪裡有賣
一、製作設備及工具:磨漿機(或石磨),煮鍋,篩子(鐵皮篩或竹篩),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與配方:大米5公斤,生石灰100克。
三、工藝流程:原料→浸泡→磨漿→熬煮→過濾冷卻成型。
四、製作要點
1.備料:①用普通秈米即可。要求米質新鮮、無雜質。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製作。②石灰。要用新鮮生石灰,用量據原料數量而定,不宜過多或過少。石灰過多鹼性過重,製作出來的米豆腐澀口味重;石灰過少鹼性過弱,製作出來的米豆腐味淡。
2.浸泡:將備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小時~12小時。
3.磨漿: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漿機(或磨子)磨成米漿。漿液濃度一般以漿水能從磨漿機上流下來為宜。
4.熬煮:將米漿倒入先燒燙的溫水鐵鍋內,再摻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點①熬煮水量要適當,一次性不宜加水過多。要視漿糊熬煮的軟硬程度確定添加水量(溫水),否則漿糊過稀,米豆腐不易成顆粒狀。如果漿糊過硬,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②水溫不宜過燙。過燙米漿易起團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攪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將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否則米豆腐易糊,不夠軟滑。
5.成型:米豆腐按其形狀可分為蝦子型和方塊型兩類。蝦子型米豆腐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用篩子過濾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卻成蝦狀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塊型米豆腐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倒入盆里,讓其自然冷卻後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劃成若干方型塊,這樣即可添加調料上市出售。
如果做好了一斤大米可以做出七到八斤成品米豆腐。
㈡ 我是做豆腐泡的每天要劃豆腐塊 有沒有什麼可以往豆腐一壓就變成豆腐塊了的模具
可以自己發明一個空格刀,讓電焊師傅給你專門加工。炸豆腐泡可以在點漿時加點豆欣酥,油豆腐膨鬆個大,不塌陷。
㈢ 蝦子米豆腐磨具怎麼做
1、大米2千克,溫水適量(泡過大米約1厘米),泡1小時,大米帶水用石磨磨漿。
2、生石灰泡水半小時,取上層清石灰水約2千克,放入鍋中(最好用鐵鍋,鋁鍋味略差)。加石灰水是關鍵,否則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漿,文火燒開,煮40分鍾。注意攪拌,以免粘鍋、燒糊。
4、倒出大且淺的盆中,涼後即成。用大米製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干凈,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鍾。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准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5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用刀劃成豆腐塊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當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風處,下次煮漿時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澤。 米豆腐是貴陽傳統的夏令清涼小吃,是用當年的新米經水浸泡打磨成漿,在文火是加熱煮沸用鹵水點制而成。食用時切成2-3寸的長條,放放蔥花、薑末、蒜泥水、黃豆、黑大頭菜、醬油、食醋,最後淋上香辣紅油,即成一碗消暑解饞的食品 。
製作:
1. 原料
①普通秈米5 公斤。②鹵水
2. 浸泡 將普通秈米在水中浸泡10~12小時。
3. 磨漿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漿機磨成米漿。
4. 熬煮 將米漿倒入先燒燙的溫水鐵鍋內,再摻入鹵水。
注意:
①水量要適當,一次性不宜加水過多。否則漿糊過稀,米豆腐不易成顆粒狀。如果漿糊過硬,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
②水溫不宜過燙。過燙米漿易起團子,不易煮熟。
③要勤攪拌,以免煮焦。
④要煮熟。將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否則米豆腐易糊,不夠軟滑。
5.冷卻 煮好的漿冷卻至35℃以下。
6.點制(加凝固劑) 將鹵水加入米漿里。做米豆腐1公斤漿加24~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冷卻的米漿中緩慢拌勻即可。
7. 成型 將點制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溫20分鍾,靜置冷卻即為成品。
用大米製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干凈,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鍾。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准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5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用刀劃成豆腐塊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當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風處,下次煮漿時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澤。
1、大米2千克,溫水適量(泡過大米約1厘米),泡1小時,大米帶水用石磨磨漿。
2、生石灰泡水半小時,取上層清石灰水約2千克,放入鍋中(最好用鐵鍋,鋁鍋味略差)。加石灰水是關鍵,否則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漿,文火燒開,煮40分鍾。注意攪拌,以免粘鍋、燒糊。
4、倒出大且淺的盆中,涼後即成。 一、製作設備及工具:磨漿機(或石磨),煮鍋,篩子(鐵皮篩或竹篩),水缸,盆,勺等。
二、原料與配方:大米5公斤,生石灰100克。
三、工藝流程:原料→浸泡→磨漿→熬煮→過濾冷卻成型。
四、製作要點
1.備料:①用普通秈米即可。要求米質新鮮、無雜質。不能用糯大米,因其黏性大,不易製作。②石灰。要用新鮮生石灰,用量據原料數量而定,不宜過多或過少。石灰過多鹼性過重,製作出來的米豆腐澀口味重;石灰過少鹼性過弱,製作出來的米豆腐味淡。
2.浸泡:將備好的米在水桶中浸泡10小時~12小時。
3.磨漿: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漿機(或磨子)磨成米漿。漿液濃度一般以漿水能從磨漿機上流下來為宜。
4.熬煮:將米漿倒入先燒燙的溫水鐵鍋內,再摻入已溶解好的石灰液。要注意4點①熬煮水量要適當,一次性不宜加水過多。要視漿糊熬煮的軟硬程度確定添加水量(溫水),否則漿糊過稀,米豆腐不易成顆粒狀。如果漿糊過硬,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②水溫不宜過燙。過燙米漿易起團子,不易煮熟。③要勤攪拌,以免煮焦。④要煮熟。將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否則米豆腐易糊,不夠軟滑。
5.成型:米豆腐按其形狀可分為蝦子型和方塊型兩類。蝦子型米豆腐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用篩子過濾到有水的水缸里迅速冷卻成蝦狀米豆腐,再用冷水漂洗一二次即可。方塊型米豆腐是將煮熟的漿糊趁熱倒入盆里,讓其自然冷卻後凝固,再把米豆腐用刀劃成若干方型塊。
㈣ 做豆腐的塑料模具哪裡可以買到
本地應該有售,淘寶也可,貨比三家是王道。
㈤ 我想知道哪有賣壓豆腐模具的
你是哪裡的,我有
㈥ 米豆腐哪裡可以買到啊
菜市廠
㈦ 做豆腐腦的內脂,可以從哪裡買到
這個做豆腐花的內脂也叫葡萄糖內脂。作為蛋白質凝固劑生產豆腐。豆腐花質地潔白細嫩。為和石膏所具有的苦澀味道。所以大家很喜歡用。這種內脂在菜市場或者超市都有的賣。一般的賣食品添加劑的調料店裡面都有,或者直接從淘寶上購買。這個很便宜的,一般1千克的一袋就是15元左右。
靜止20分鍾左右,就用勺子把靜止好的豆花舀到豆腐模具里,模具里要先鋪上密實的沙布,把豆花倒在鋪在模具的紗布上,再用多於的紗布蓋在豆花上,上面再壓上重物,壓出豆花里多於的水分,豆腐腦,又叫豆花,以前讀書的時候,是我最喜歡的小吃,還記得當年,特別是夏天的午後,大約3點左右,小巷深處,遠遠的就能看到賣豆腐腦的攤販,挑著擔子走來.
㈧ 淄博有沒有米豆腐
淄博有賣米豆腐機器的,總生產廠在曲阜,天陽數控切機
㈨ 你有沒有做石屏豆腐的模具把你的連系方法給我一個
沒有的,沒有的,但是你要是聯系不到你可以在網上試的買一下淘寶網上
㈩ 做燒烤臭豆腐的模具哪有賣
原料及配方:
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
製作過程: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製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將青礬放入桶內,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6h左右,冬季約需2天,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分鍾,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