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模具質量檢驗
1.外購件來料檢驗:
貨倉開出《來料檢驗報告》報檢→檢驗員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對檢驗結果做好記錄並作出判定,合格品安排入倉→異常時開出《來料異常分析報告》,經品質主管確認後交采購聯系供應商處理→品質負責跟進供應商的改善效果.
2.外發件來料檢驗:
鉗工憑《模具加工結算單》報檢→檢驗員開出《來料檢驗報告》,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做好記錄並對檢驗結果作出判定,做好零件的標識→異常時開出《外發加工異常報告》,經品質主管確認後交外發專員聯系加工商處理→品質負責跟進加工商的處理效果.
3.製程加工檢驗:
加工作業員加工後自主檢查並報檢→檢驗員開出《零件檢驗報告》,准備好檢驗資料並實施檢驗→做好記錄並對檢驗結果作出判定,做好零件的標識→異常時開出《零件異常處理單》,經品質主管確認→交責任部門主管確認改善方案,交責任組長改善→品質主管追蹤落實情況.
4.成品檢驗:
當模具裝配完成後,鉗工主管會同品質主管、項目工程師及鉗工組長對整套模具進行檢驗,並將結果記錄於《模具終檢記錄表》.
② 如何做模具驗收報告
首先要量尺寸吧,是否與產品設計相一致,然檢查各部位的緊固件,要出報告的話,起碼你要試一下模具吧,不試的話出的報告也不真實。
③ 怎樣做塑膠產品的質量檢驗報告
如果你需要有法律效力的質檢報告,建議與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聯系,自行檢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自己送檢的話檢驗機構只對你的樣品負責,而不會對你的該產品質量狀況作出說明。如果你是產內檢驗人員,需要自己做的話,建議到當地產品質量檢測檢驗所學習(他們每年都會培訓企業檢驗人員的,一般都會收費。)
沒有捷徑可走,否則肯定做不出符合要求的檢驗報告,會被罰款。玉與其交罰款,不如交學費!
④ 怎麼做好模具檢驗員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檢驗員
嚴格依據圖紙、生產工藝和產品標准對各類製件進行了檢驗,把好製件出入庫關。
及時改進和糾正一些製件與圖紙不符及圖紙與製件有差別的地方。使產品質量逐步走向統一和得到穩步提高。
在仔細測量製件裝配尺寸的同時,做好拋光檢驗和目測抽樣檢驗,以保證製件的表面質量符合電鍍或噴塑要求。
在生產旺季,配合車間及時完成到期計劃製件的檢驗工作,來保證生產任務的順利完 成。
嚴格把好各類製件的周轉關,對於檢驗查出的不合格製件,除註明不合格缺陷外,還幫助員工及時返工返修解決不合格缺陷和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對一些需要改進和提高的製件,認真聽取各位領導和師傅的意見,並仔細跟蹤製件模具的改進和維修,來做到心中有數和驗證改進後的質量是否能得到提高。
驗收新產品製件時,除了認真測量尺寸外,還及時將不合格信息反饋給開模人,不斷 改進,使其達到合格的標准要求。
配合性能檢測室或組裝廠做好試裝配試驗或小批量試裝試驗。
做好各類報表、記錄的填寫工作,及時反饋和上報。
與上下工序間做好溝通和思想認識的統一,逐步消除存在問題的隱患。
完成上級領導交給的其他各項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虛心向領導和老師 們請教學習,不斷提高檢驗技能。
具體參考材料:http://wenku..com/link?url=IquClj_N3tDMg6FqU0nlPUtbNjM0KAoR_YO_K
⑤ 沖壓模具的檢驗應該怎麼做
我覺得應該先對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就是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作一個了解,在可以做到的情況下制定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標准。
還可以按照工藝要求給每一道工序做一個產品首檢,自檢表格。
你可不要和管生產的打架啊。
⑥ word2007怎麼寫模具尺寸檢測報告
CustomerDrawing Number: 2-101-41-0028AA Fudakin Drawing CustomerEngineer: Part Inspectiondate: 4-Jul-2003 Part name: BASKET/BRKT ASSY VCM Tool 2003053Reviewed Shrinkage:Reviewed date: Review date: DIM 0.250.25 184.42 184.33 CMM 11 196.10 0.25 0.25 197.09 197.08 CMM 46A 0.23 CMM 46B 0.22 CMM 49 0.14 CMM 53A 0.29 CMM 53B 0.28 CMM 53C 0.14 CMM Tool steek inspection report 模具尺寸檢驗報告 Prepared DIMENSIONSPECIFICATIONS尺寸規格 Tool Steel Measurement Dimension模具測量尺寸 Remark備注 CAD DATA BASE DIMENSION 平面圖紙尺寸 TOOL DESIGN DIMENSION設計尺寸 Cavity dimension 前模尺寸 Deviation偏差 Core Dimention 後模尺寸 Deviation偏差 MEASUREMENT TOOL測量工具 DOMINAL 中間值 LCL 下偏差 UCL 上偏差 NOMINAL設計值 ¢183.50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0.38 FUDAKIN INDUSTRIAL CO.,LTD Form No:FDK/
⑦ 模具檢驗有標准嗎
模具檢驗標準是按客戶的要求檢驗的
⑧ 模具如何驗收
試模次數的多少與所採用的設備和操作工藝員素質有關,與模具設計、生產質量等因素息息相關。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模具廠的技術水平。最能全面反映模具水平的是最後一次試模所提供的樣件。通常把該樣件送定貨方,以檢查結果作為模具驗收時的一個重要依據。樣件基本尺寸正確與否可以反映模具的製造精度。因此,在驗收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製品驗收。驗收製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後處理完成16小時之後進行。驗收的標准環境溫度232,相對濕度506%、露點溫度21,大氣壓890~1060hPa、空氣流速1m/s。如果實際環境不標准,可在雙方協商的條件下進行,或者所測得的數值用相應的長度膨脹系數加以修正。1.製品基本尺寸的檢驗取得一件樣品,首先要觀察它的整體形狀正確,基本造型是否符合產品設計思想。然後對製品的基本尺寸進行檢驗。2.製品配合尺寸的檢驗製品的配合尺寸是指製品互製品之間或製品與相關元器件之間的配合尺寸,包括局部配合尺寸和整體相對位置尺寸。3.試裝配檢驗當基本尺寸、外形尺寸、配合尺寸檢查結束,認為基本符合設計要求時,可以進行試裝配檢驗,這是製品檢查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對配合尺寸進行驗證,對空間曲面進行驗證。4.製品外觀質量檢查當預裝符合要求後,需要對製件的表觀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這時的表觀質量是指不存在常見缺陷條件下,表觀質量是否符合要求。5.動平衡和靜平衡試驗對於高速運轉的部件要進行動、靜平衡試驗;對於要求強度高的製件,要進行抗沖擊試驗,強度、高溫試驗等。製件通過全面驗收後,要對模具進行驗收,前面提到,能夠提供完整樣件的模具,可以視為整體結構上基本合理。然而,對模具的其它部位仍要認真檢查,模具結構部位的加工精度、鑲塊方式、熱處理手段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響著模具的使用壽命。1.模具的外觀質量一副模具擺在面前,首先觀察其模板機械加工水平,模板平直、上下面均平磨成形。外形尺寸整齊,四邊有(2~5)mmX45的倒角,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使人聯想到模具內部加工質量一定是上乘。如果外表面粗糙,模板長短不齊,盡管不影響內在質量,卻使人很難想像這樣的模具能夠製造出高質量的製品。2.模具主要零件尺寸的檢驗塑件驗收合格後,型腔尺寸正確與否基本得到了證實,模具其它方面的尺寸公差需要進一步檢查。3.主要結構件的狀況保證模具結構中的運動部件、模具鑲塊、鑲件、滑塊及運動中的易損件等的正常工作。4.模具材料處理在模具設計時,用戶可以對模具材料提出特殊要求,模具標准件的熱處理可以依照國家標准進行。5.易損件及備件每個模具都有它的易損件,因而在模具出廠進,要配有備用件。有的非標准件要求模具廠同時製作兩份,以備生產廠更換。
⑨ 如何檢驗模具做的好壞,這樣的圖解就是牛
來料檢驗
1、模坯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外觀檢驗:目視檢驗模坯外觀是否有生銹、劃傷、刀痕、表面粗糙等缺陷。
(2)檢測各模板的厚度:模板厚度公差為±0.02mm,四個角的厚度相差0.02mm以下
(3)檢測模框是否分中:檢測模框四邊厚度,相差0.02mm以下。
模坯
2、司筒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目視檢查外觀光潔度。
(2)試裝檢查司筒針與司筒的配合效果。
(3)檢測司筒針及司筒的直徑與長度。
(4)檢測司筒的同心度,未注公差為∮0.02mm。
(5)按圖檢查司筒內孔的避空長度。
司筒及頂針
3、精加工鋼材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查鋼料是否做有明確標識(倉管員收貨驗收檢查)。
(2)精料尺寸公差為+0.2mm。
(3)毛料尺寸公差為+1mm。
(4)平行度及垂直度0.02mm以下。
(5)外觀不可有劃傷、打痕、生銹、鈍角等缺陷。
(6)硬度按指定鋼材的硬度標准進行檢測與判定。
模仁坯料
4、熱處理來料檢驗內容及方法
(1)檢測材料硬度,並按標准硬度要求進行判定。
(2)注意多測幾個位置,以確認材料硬度是否均勻。
硬度檢測
過程檢驗
1、銑床加工檢驗
(1)銑床開框,檢測模框大小、深度及中心位置。
(2)運水,檢查運水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運水孔位置,公差±0.5mm。
(3)螺絲孔,檢查螺絲孔大小,公差±0.2mm;檢查螺絲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檢查螺絲孔深度,再用螺絲試配檢驗。
(4)頂針避空孔,檢查避空孔直徑,避空0.5mm,公差±0.2mm;檢查避空孔位置,公差±0.2mm。
(5)斜導柱孔,孔大小公差±0.2mm;孔位置公差±0.2mm;按圖紙要求檢查孔斜度。
2、車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檢查外觀是否有彈刀現象及刀紋的粗細程度。
3、磨床加工檢驗
(1)按圖紙要求檢測加工部位。
(2)注意磨切燒壞及表面紋路粗糙度。
(3)磨床送檢測工件前確認工藝。
工藝流程卡
(4)磨床送檢工件檢測前確認
清理碰數面、基準面雜物。每次工件加工前必須確認清楚基準面、碰數面等,並將基準面、碰數面的披鋒、突點、雜物等祛除。
(5)工作台確認
平整工作台:每次工件檢測前必須確認工作台平整,干凈。
(6)工件基準測量及直角檢測
(7)CNC測量
CNC測量時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
4、電極檢驗
(8)電極要特別注意表面刀紋、表面粗糙度。模具大師公眾號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時提出。
(9)電極要確認預留火花位是否正確,如圖紙無要求,粗公單邊留火花位-0.25±0.02mm,精公單邊留火花位-0.07±0.02mm。
5、火花機加工檢驗
(1)目視檢查外觀,加工部位是否打到火花、各電極加工部位是否接順、加工表面是否有砂眼、電極是否清角。
(2)檢查加工部位深度及長寬方向是否加工到位。
(3)按圖紙檢查加工部位尺寸,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EDM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裝配、插穿尺寸測量(插穿、碰穿面+0.02MM)
6、斜頂加工檢驗方法
7、行位加工檢驗方法
每次加工完後測量必須要確定膠位、封膠位、插穿尺寸測量
(插穿、碰穿面+0.02MM),仔細對看3D圖檔,有沒有形狀漏加工,外觀有明顯缺陷
⑩ 模具檢驗有標準的嗎
1. 目的
對來自於外部的物料、內部加工的部品以及總成後的模具按要求進行檢驗,以確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滿足預期的要求。
2. 范圍
適用於所有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購的物料、委外和內部加工的部品。
3.定義
來料檢驗:外部購買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檢驗。
過程檢驗:內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檢驗。
最終檢驗:模具總成後的檢驗,包括模具外觀、可成形性、成形產品等的檢驗。
4.職責
4.1工程部負責相關檢驗數據的提供。
4.2質檢部負責對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實施來料檢驗、過程檢驗和最終檢驗。
4.3倉庫對采購物資質量負責,並配合質檢部做好來料檢驗工作。
4.4生產部協助做好過程檢驗,並確保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物資不投入使用。
5.檢驗作業流程
5.1來料檢驗
5.1.1作業流程圖
5.1.2作業流程
5.1.2.1倉管員在接收到外來的物料時,對物料種類、供應商、數量等信息進行確認,
確認無誤後將物料存放在暫放區域,並以「待檢品」予以標識同時通知品管。
5.1.2.2質檢部接到報檢信息後對物料名稱、規格、供應商、包裝、標識等與相應的采購文件進行核對,無誤後進行抽樣或全數檢查,並將檢驗結果填入《出/入庫檢驗記錄》。
5.1.2.3檢驗合格的物料貼上「合格」標簽,倉管人員辦理入庫手續。
5.1.2.4檢驗不合格的物料,質檢部會同設計、鉗工、數控等相關人員進行檢討,可接受的以「特別採用」進行標識,無法採用的貼上「不合格」標簽並予以隔離。
5.1.2.5采購擔當將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饋給供應商,無法採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時填寫《質量異常糾正措施單》。
5.1.2.6如特別採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後須檢驗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過程檢驗
5.2.1作業流程圖
5.2.2作業流程
5.2.2.1各工序作業者完工後進行自檢;若自檢不合格則重新返工,本工序無法返工的按不合格處理。
5.2.2.2 質檢部接到報檢信息後進行抽樣或全數檢查,並將檢驗結果填入《出/入庫檢驗記錄》。
5.2.2.3檢驗合格的部件以「合格」進行標識,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檢驗不合格的部件,質檢部會同設計、鉗工、數控等相關人員進行檢討,可接受的以「特別採用」進行標識,無法採用的貼上「不合格」標簽並予以隔離。
5.2.2.5對於不合格項質檢部開《不合格項整改報告》,相關部門對問題點分析、糾正和預防,同時對預防措施進行確認。
5.2.2.6特別採用的部品對其它工序有影響的,責任者需及時通知相關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後須檢驗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終檢驗
5.3.1作業流程圖
5.3.2作業流程
5.3.2.1模具零部件製造完成後,鉗工擔當對各部件進行組裝、復合,實配合格後再進行總裝實配復模,並確認各部件功能運作正常,不符合要求的及時修正。
5.3.2.2總裝實配後質檢部按《模具自檢表》相關內容進行檢驗,成形依據設計提供的《試模聯絡單》,對模具進行試作並提供試作報告。
5.3.2.3試模品出樣後,檢測科對產品進行檢測;營業技術擔當對檢測科提供的檢測數據進行判定,對不符合圖紙要求或試作中的問題點以及顧客提出要求設計更改的內容向生產部提出修正。
5.3.2.4試作合格的模具移交客戶驗收。
6.檢驗和試驗
6.1取樣
同一規格的物品按每批3~5PCS抽取樣本或由品管擔當確定,小於3件的批次進行全檢,有公差標準的關鍵尺寸在現有資源可以測量的情況下要全部測量。
6.2檢驗要求
6.2.1品管人員抽取樣本後,先分別對外觀、尺寸進行判定,再進行破壞性檢驗。
6.2.2外觀檢查環境要求:採用常態照明(40W日光燈使光線充足),待測量物品測量面與檢驗人員肉眼距離25~35cm,觀察角度要求垂直於待測量物品被測面的±45º角,觀察時間為10±5秒。
6.2.2監視和測量裝置要求:卡尺精度等級不低於0.02mm,千分尺精度等級不低於0.01mm,標准規精度等級不低於0.01mm,其它或自製的檢具等裝置要滿足相關的工藝、檢驗文件或工程圖紙上的測量要求。
6.3檢驗內容
6.3.1五金類(螺絲、加熱元件、彈簧等)
性質 檢驗項目 檢驗方法 檢 驗 要 求 缺陷類別
外觀 表面外觀 目 視 無色差、無混料、無氧化、無毛邊 一般
無機械損傷、無缺損、變形等不良 重要
功能 適 配 性 配合產品 配合應滿足圖紙或規格說明書 重要
使用功能 測 試 按規定測量其機械、電氣要求項目
尺寸 尺寸測量 卡 尺 符合規格要求 重要
包裝 包裝狀況 目 視 包裝無破損,標簽字跡清楚 一般
6.3.2模具部件類(含毛坯和成品)
性質 檢驗項目 檢驗方法 檢 驗 要 求 缺陷類別
外觀 表面外觀 目 視 無機械損傷,無缺損及扭曲變形,無開裂 重要
無氧化現象,表面光潔,倒角均勻無銳邊,編號正確、清晰 一般
材質 供方檢測 目 視 供方提供的質保書(或物性表)滿足規格要求 重要
硬度 硬度計 硬度滿足規格要求(45C\55C HRC<25、P20\PX5 HRC28~35、718HH\DH2F 35~40、NAK\2738 HRC40~45、SKD61淬火HRC>45) 重要
加工性 工藝驗證 使用部門試用確認 重要
性質 檢驗項目 檢驗方法 檢 驗 要 求 缺陷類別
尺寸 尺寸 卡 尺 滿足設計圖紙要求(孔、槽可用塞規、芯棒測量) 重要
尺寸 千分尺/機床
3D值 三次元/機床 滿足造型數據要求
垂直度 三次元/機床 滿足設計圖紙要求
斜度 三次元/角度尺
適配性 實配 滑動部滑動順暢,產品面間隙≤0.03mm,其它間隙≤0.05mm
沖裁模具
外觀 1、模具零件不允許有裂紋,工作表面不允許有劃痕、機械損傷、銹蝕等表面缺陷
2、沖裁模之凸凹模刃口及側刃等必須鋒利,不允許有崩刃、缺刃和機械損壞
3、熱處理後的零件硬度應均勻,不允許有軟點和脫碳區,並清除氧化物
4、模具正反面都應有該模具的標識,至少包括:產品名稱及圖號、模具名稱
試模 1、推料、卸料機構必須靈活;且在模具開啟狀態下須突出凸凹模表面0.5-1MM
2、沖模所有活動部件的移動應平穩靈活,無滯止現象
3、沖孔、落料的漏料孔應保證暢通
6.4缺陷等極
6.4.1重要:性能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會導致模具不能成形或最終成形品達不到要求,以及客戶不能接受或存在重大投拆的。
6.4.2一般:不滿足規定的要求但不影響性能或與客戶溝通能接受的。
6.5特別採用
屬下述情況,不滿足規定要求但不影響性能的,可特別採用。
a.部件尺寸超差,但實配後符合要求的可特采(產品面間隙不得大於0.03mm)。
b.經重新加工或修補後,能達到要求的可特采。
c.有缺陷但與客戶溝通後能接受的可特采。
6.6免檢
要求不高且工藝能完全保證的、現有資源不能檢測的項目經主管人員同意後免於檢查。
6.7緊急放行
生產急需來不及進行檢驗,且本工序的不合格品不影響下道工序加工,才能緊急放行。
7.相關記錄
《不合格報告書》 《模具電極檢驗記錄》
《模具自檢表》 《出入庫檢驗記錄表》
《模架檢驗記錄》 《質量異常糾正措施單》
批 准 審 核 編 制
日 期 日 期 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