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塑膠模具有些排氣不良,產品不完整,該怎樣調機
1.檢查模具排氣槽。
把模具打開
清理排氣槽,頂桿,入子部分。因為長時間使用模具會使模具的排氣能力降低。
2.成型工藝調整。
注射時第一段的速度適當減小一點,讓氣體先排出模具。
ABS
模具溫度在60度左右。料溫210度,流動性提高一點。
3.在排氣不良的部位追加鑲塊。
⑵ 塑料模具引氣不良的後果是什麼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模具引氣,俗稱排氣不良,會有產品表面困氣,容易缺膠,外觀面不良等問題。需要加大,或者加開排氣來改善。
望採納,謝謝
⑶ 注塑件排氣不良,該如何解決
注塑模具的自然排氣是指通過模具之間的零件間隙排氣。注塑模具分型面,推桿和推桿孔配合間隙和活動芯孔配合間隙的自然排氣,適用於大多數中小型注塑模具。
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大型注塑模具中進行正常排氣是極其困難的,在不影響塑料製品外觀和尺寸精度要求的情況下,模具成型部件盡量可能使用插入件或復合結構,使用注射成型在正常排氣的不同部分之間形成不同的插入件拼接間隙。同時,相互結構的插入更加降低了加工單片的難度,使模具結構,以及維護十分方便。
排氣塞採用特殊燒結金屬製成,主要採用燒結材料在許多細微間隙進行排氣。有時如果腔體填充區域的末端不在分型面,如果沒有用於其附近的排氣配合,則可嵌入腔體通氣孔的深處,因為通氣孔塞易於在塑料製品表面上留下接觸痕跡,所以要注意設置通風塞要隱藏在產品內部不容易找到的地方,同時,打開通風口直徑也不宜過大,以免通風塞變形。
對於那些容易形成氣體的常見塑料熔體,或在薄壁產品的某些部分注射成型,往往需要在核心排氣兩側打開一定數量的排氣槽。為了便於注塑模具製造和清潔,排氣槽的表面應盡可能地在模具分型面的側面打開。排氣槽一般我們加工成曲線形狀,從模腔表面腔體邊緣方向進行測量,這樣可以使塑料件從各處排出各種氣體,速度溢出也得到一定的降低;但排氣槽出口設置不應朝機器操作側打開,以防萬一造成的高壓注射塑料熔體噴射灼傷的事故。
⑷ 模具排氣
在注射模試模生產中常會出現填充不足。壓縮空氣灼傷、製品內部很高的內應力、表面流線和熔合線等現象。對於這些現象除了應首先調整注塑工藝外,還要考慮模具澆口是否合理。當注塑工藝和澆口這兩個問題都排除以後;那麼模具的排氣就是主要的問題了,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手段是開設排氣槽。
1排氣槽的作用與設計
1.1排氣槽的作用
排氣槽的作用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時,排除模腔內的空氣;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氣體。越是薄壁製品,越是遠離澆口的部位,排氣槽的開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對於小型件或精密零件也要重視排氣槽的開設,因為它除了能避免製品表面灼傷和注射量不足外,還可以消除製品的各種缺陷,減少模具污染等。那麼,模腔的排氣怎樣才算充分呢?一般來說,若以最高的注射速率注射熔料,在製品上卻未留下焦斑,就可以認為模腔內的排氣是充分的。
1.2排氣方式
模腔排氣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種方法均須保證:排氣槽在排氣的同時,其尺寸設計應能防止物料溢進槽內;其次還要防止堵塞。因此從模腔內表面向模腔體外緣方向測量,長6~12mm以上的排氣槽部分,槽高度要放大約0.25—0.4mm。另外,排氣槽數量太多是有害的。因為如果作用在模腔分型面未開排氣槽部分的鎖模壓力很大,容易引起模腔材料冷流或裂開,這是很危險的。除了在分型面上對模腔排氣外,還可以通過在澆注系統的料流末端位置設排氣槽,以及沿頂出桿四周留出間隙的方式達到排氣的目的。因為排氣槽開的深度、寬度以及位置的選擇;如果不適當,產生的飛邊毛刺,將影響製品的美觀和精度。因此上述間隙的大小以防止頂出桿四周出現飛邊為限。這里應特別注意的是:齒輪這樣的製件在排氣時,可能連最微小的飛邊也是不希望有的。這一類製件最好採用以下方式排氣:①徹底清除流道內氣體;②用粒度為200#的碳化硅磨料對分型面配合表面進行噴丸處理。另外,在澆注系統料流末端開設排氣槽主要是指分流道末端位置的排氣槽,其寬度應等於分流道的寬度,高度視材料而異。
1.3 設計方法
根據多年注射模設計和產品試模的經驗;本文簡單介紹幾種排氣槽的設計,如圖1所示。對於復雜幾何形狀的產品模具,排氣槽的開設;最好在幾次試模後再去斷定。而模具結構設計中的整體結構形式,其最大缺點就是排氣不良。對整體模腔模芯有以下幾種排氣方法:①利用型腔的槽或嵌件被人部位;②利用側面的嵌件接縫;③局部製成螺旋形狀②在縱向位置上裝上帶槽的板條心開工藝孔;⑤當排氣極困難時採用鑲拼結構等、如果有些模具的※角不易開排氣槽,首先應在不影響產品外觀及精度的情況下適當把模具改為鑲拼加工,這樣不僅有利於加工排氣清有時還可以改善原有的加工難度和便於維修。
1.4熱固性塑料成型時的排氣槽設計
熱固性材料的排氣比熱塑性材料更為重要。首先在澆口前面的分流道都應排氣。排氣槽寬度應等於分流道寬度,高度為0.12mm。模腔的四周都應排氣,各排氣槽應相隔25mm,寬度為6.5mm,高度為0.075~0.16mm,視物料流動世而定。較軟的材料應取較低的值。頂出桿應盡量放大,而且在大多數場合,頂出桿圓柱面上應磨出3~4個高0.05mm的平面,磨痕方向應沿頂出桿長度方向。磨削應用粒度較細的砂輪進行。頂出桿端面應當磨出0.12mm的倒角,這樣若有飛邊形成時,就會粘附在製件上。
2結論
適當地開設排氣槽;可以大大降低注射壓力、注射時間。保壓時間以及鎖模壓力,使塑件成型由困難變為容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機器的能量消耗
⑸ 注塑模具中氣體怎麼產生的 排氣不良有哪些危害
產品缺膠,燒焦,注塑壓力大,產品強度下降,成型周期變長等
⑹ 模具排氣
一般塑料模具和壓鑄模具都要開排氣槽,排氣槽一般開在凹模上,用工具磨的小沙輪在凹模的表面從凹模型腔的口部向模具的邊沿磨一條深度不超過0.1mm,寬度一般不超過的10mm淺槽,太淺了排氣不好,太深了容易跑料,寬度視模具的大小而定,型腔小的可以磨得窄一點,3~5mm,型腔大的可以寬一些,10~12mm。排氣槽的選擇路線要避開頂桿孔位,導柱和螺絲孔位,排氣槽的位置一般在進料的澆道的對面,這樣便於排氣,壓鑄模具的排氣槽上還要開有集渣包。
⑺ 注塑模具排氣不好怎麼解決
如下:
1、設備選型不當。
在用選設備時,注塑機的最大注射量必須大於塑件及水口總重,而注射總重不能超出注塑機塑化量的85%。
2、供料不足。
目前常用的控制加料的辦法是定體積加料法,其輥料量與原料的果粒徑是否均一,加料口底部有無「架橋」現象。若加料口處溫度過高,也會引起落料不暢。對此,應疏通和冷卻加料口。
注意
通常,在適合成型的范圍內,料溫與充模長度接近於正比例關系,低溫熔料的流動性能下降,使得充模長度減短。當料溫低於工藝要求的溫度時,應檢查料筒加料器是否完好並設法提高料筒溫度。
剛開機時,料筒溫度總比料筒加熱器儀表指示的溫度要低一些,應注意將料筒加熱到儀表溫度後還需怛溫一段時間才能開機。
⑻ 注塑有缺膠是什麼原因,如何去改善
導致注塑模具成型產品缺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模具排氣不良,所謂排氣不良就是說注塑模具在生產過程中料管沖膠到模腔內的時,模腔內產生的氣體沖到某個地方時無法排出,導致產品生產出來缺膠和燒焦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把模具送給模房師傅對模具增加排氣。
2.模具進膠口小,這個時候缺膠一般是在新產品TO的時候,由於第一次進行試模,有時進膠口位置設計小了也會導致產品缺膠等現象,這時就要加大進膠口,一般就能解決缺膠的問題。
3.壓力不夠,有時沖膠壓力不夠也會導致產品缺膠問題,需要增加註塑壓力等等。
⑼ 注塑機模具排氣不好一般會出現哪些問題
1)在注塑過程中,熔體將取代型腔中的氣體,如果氣體排出不及時,將會造成熔體充填困難,造成注射量不足而不能充滿型腔。
2)排除不暢的氣體會在型腔內形成高壓,並在一定的壓縮程度下滲入塑料內部,造成氣孔、空洞,組織疏鬆等質量缺陷。
3)由於氣體被高度壓縮,使得型腔內溫度急劇上升,進而引起周圍熔體分解、燒灼,使塑件出現局部碳化和燒焦現象。它主要出現在兩股熔體的合流處,*角及澆口凸緣處。
4)氣體的排除不暢,使得進入各型腔的熔體速度不同,因此易形成流動痕和熔合痕,並使塑件的力學性能降低。
5)由於型腔中氣體的阻礙,會降低充模速度,影響成型周期,降低生產效率。
⑽ 塑膠排氣不良是指那些 怎麼解決
當模具內因排氣不良而殘留的大量氣體受到流料擠壓,產生大於注射壓力的高壓時,就會阻礙熔料充滿型腔造成欠注。
對此,應檢查有無設置冷料穴或其位置是否正確,對於型腔較深的模具,應在欠注的部位增設排氣溝槽或排氣孔;在合模面上,可開設深度為0.02~0.04mm,寬度為5~10mm的排氣槽,排氣孔應設置在型腔的最終充模處。使用水分及易揮發物含量超標的原料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模具排氣不良。此時,應對原料進行乾燥及清除易揮發物。
此外,在模具系統的工藝操作方面,可通過提高模具溫度,降低注射速度,減小澆注系統流動助力,以及減小合模力,加大模具間隙等輔助措施改善排氣不良。
注塑件排氣不良的原因:
1. 進料系統中物料夾帶氣體或型腔中原存有空氣,在成形加工時,又沒有及時將流道、型腔中的氣體排出。
2. 樹脂中乾燥不充分,含有水分,在注射溫度下,蒸發而成為水蒸氣。
3. 注射溫度較高,塑料分解產生氣體。
4. 樹脂中某些添加劑,揮發或化學反應生成氣體(如熱固性塑料成形時,不僅塑料本身含有水分和揮發成分,而且在固化過程發生縮聚反應,產生縮合水和低分子揮發氣體)。
5. 樹脂中殘余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