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模具怎麼弄的,我想要
你男的女的,如果需要什麼樣的網上搜一下
㈡ 黃金首飾模具怎麼使用
根據模具來加工生產產品的雛形,也就是半成品或是配件,包括項鏈配件、小圓珠或是橄欖珠等等。然後,這些半成品將被轉送到鏈部,將項鏈的每一個配件相連接,從而組成一條初步完整的項鏈。
模具製作:
蠟模是利用膠模鑄造出來,這個過程簡稱為注蠟。製作蠟模所用的蠟是用各種性質不同的蠟配製而成的。從而得到所需要的熔點、硬度、強度和韌性的合成蠟。無論何種蠟,總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強度,能夠完全燒盡而不留殘渣,熔化距越短越好,製作蠟模可分為以下三大類:
1、注射用蠟:好的注射用蠟應有較低的溶點、好的流動性、能快速凝固,有適當的彈性,易於從膠模中取出。市售的商品蠟有綠色、紅色等各種顏色以區別它們的性質。綠色蠟用得最普遍,好的蠟熔注溫度在63℃~74℃之間,溫度越低,蠟的收縮越小,注蠟溫度過高,蠟會流入膠模的割縫,吸入空氣,冷卻時形成蠟中的小氣泡。
2、注蠟:通過注蠟機把蠟熔化後用壓力注入膠模中,注了蠟的膠模要放置2~3分鍾。經蠟模冷卻後小心取出蠟模,注蠟時熔蠟的溫度是根據蠟的性質來調整的。而空氣壓力則根據蠟型的厚薄來調整,一般控制在4~10氣壓,厚的臘模採用較高的壓力。注蠟時,用兩片鋁片板或鋼板或有機玻璃板夾住膠模,兩手持著對准注蠟噴嘴踩下腳控開關,注蠟就開始。指示燈熄滅時,蠟模就注好了。
3、取蠟模:把蠟模從膠模中取出的時機要掌握好,過早蠟未完全凝固,不能成形;過晚則已經硬化變脆,取出時容易破碎。注好並冷卻了的膠模放在工作台上,用一隻手持下模,另一隻手慢慢彎曲翻開上模,而蠟模仍在下模中,再拿起下模微微彎曲就可取出蠟模了。脫下的蠟模如表面微小的缺陷,可適當修理,修理可通過補蠟和刮刻進行。
㈢ 怎麼弄模具啊
吃香得很,而且是越老越香,因為做模具這一行,寶貴的是經驗,值錢的也是經驗,所謂經驗不只是動手得來的,還包括你書本上學來的,實用的本事。
祝你馬到成功!
㈣ 怎麼開模,在哪裡製做模具
老兄您好:你可以給樣板模具廠就可以了,一般30天內就可以生產貨物了。另:我是做了18年模具的你可以給我跟你開模與生產,到時我將塑膠另件貨送你,你就可以裝配,包裝出產品了。挺方便的。電郵:[email protected]
㈤ 黃金首飾的模具怎麼做 需要什麼材料 具體流程和細節誰知道
就像小孩玩家家那樣做唄!材料就金、石膏、火、水、蠟、容器、專用器材等等。
流程:母版---石膏-----模具
(都沒分,誰願意擠出那麼多時間來敲鍵盤
那麼長、、、、 )
㈥ 黃金首飾模具設計與製造
雕個蠟板(200塊)+金子價格(不超過5000)+石頭(不會太貴)+工費 撐死不會超過7000
㈦ 鑄造銀首飾的石膏模具手工怎麼操作
1、概念與設計:復將自己的構思制手繪出草圖,然後使用制圖軟體將草圖以精確的尺寸進行電腦繪制,完成最初的設計圖紙。
㈧ 怎麼做模具
老兄!看來你對於模具是個外行,我做模具7年了,模具非外行就可以隨便去設計和製作的,不但是設計的理論知識,還有後期的模具的加工你不了解的話是沒有辦法設計的,舉個例子,不懂加工隨便設計的模具是沒有辦法給你做出來的,既然你有眼光,不如就好好設計一些你看好的工藝品,大概的樣子你必須繪制下來,手繪也行,計算機也可以。你不會用計算機的話師傅自然會給你解決的,一定要拿到模具設計和製造的地方和師傅說明白,師傅就會給你一套模具設計的方案,你不用惦記模具的事,因為那不是你的事,望老兄思量。
需說明你的生產批量:一般都是10萬件左右了。
不過十萬件之後模具還可以生產,可能要修了
不復雜的話大概就5000元左右就搞定
再找個有壓力機的廠子加工,你光接貨就可以了,很快,模具加工7-10天,零件生產5天。
祝你成功!
㈨ 做模具的流程是怎麼的
一、模具製作流程 接受任務書 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通常由製件設計者提出,其內容如下: 1. 經過審簽的正規制製件圖紙,並註明採用塑料的牌號、透明度等。 2. 塑料製件說明書或技術要求。 3. 生產產量。 4. 塑料製件樣品。 通常模具設計任務書由塑料製件工藝員根據成型塑料製件的任務書提出,模具設計人員以成型塑料製件任務書、模具設計任務書為依據來設計模具。 二、 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資料 收集整理有關製件設計、成型工藝、成型設備、機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資料,以備設計模具時使用。 1. 消化塑料製件圖,了解製件的用途,分析塑料製件的工藝性,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例如塑料製件在外表形狀、顏色透明度、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是什麼,塑件的幾何結構、斜度、嵌件等情況是否合理,熔接痕、縮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許程度,有無塗裝、電鍍、膠接、鑽孔等後加工。選擇塑料製件尺寸精度最高的尺寸進行分析,看看估計成型公差是否低於塑料製件的公差,能否成型出合乎要求的塑料製件來。此外,還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藝參數。 2. 消化工藝資料,分析工藝任務書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設備型號、材料規格、模具結構類型等要求是否恰當,能否落實。 成型材料應當滿足塑料製件的強度要求,具有好的流動性、均勻性和各向同性、熱穩定性。根據塑料製件的用途,成型材料應滿足染色、鍍金屬的條件、裝飾性能、必要的彈性和塑性、透明性或者相反的反射性能、膠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 確定成型方法 採用直壓法、鑄壓法還是注射法。 4、選擇成型設備 根據成型設備的種類來進行模具,因此必須熟知各種成型設備的性能、規格、特點。例如對於注射機來說,在規格方面應當了解以下內容:注射容量、鎖模壓力、注射壓力、模具安裝尺寸、頂出裝置及尺寸、噴嘴孔直徑及噴嘴球面半徑、澆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體見相關參數。 要初步估計模具外形尺寸,判斷模具能否在所選的注射機上安裝和使用。 5. 具體結構方案 (一)確定模具類型 如壓制模(敞開式、半閉合式、閉合式)、鑄壓模、注射模等。 (二)確定模具類型的主要結構 選擇理想的模具結構在於確定必需的成型設備,理想的型腔數,在絕對可靠的條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滿足該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和生產經濟的要求。對塑料製件的工藝技術要求是要保證塑料製件的幾何形狀,表面光潔度和尺寸精度。生產經濟要求是要使塑料製件的成本低,生產效率高,模具能連續地工作,使用壽命長,節省勞動力。 三、影響模具結構及模具個別系統的因素很多,很復雜: 1. 型腔布置。根據塑件的幾何結構特點、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製造難易、模具成本等確定型腔數量及其排列方式。 對於注射模來說,塑料製件精度為3級和3a級,重量為5克,採用硬化澆注系統,型腔數取4-6個;塑料製件為一般精度(4-5級),成型材料為局部結晶材料,型腔數可取16-20個;塑料製件重量為12-16克,型腔數取8-12個;而重量為50-100克的塑料製件,型腔數取4-8個。對於無定型的塑料製件建議型腔數為24-48個,16-32個和6-10個。當再繼續增加塑料製件重量時,就很少採用多腔模具。7-9級精度的塑料製件,最多型腔數較之指出的4-5級精度的塑料增多至50%。 2. 確定分型面。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於模具加工,排氣、脫模及成型操作,塑料製件的表面質量等。 3. 確定澆注系統(主澆道、分澆道及澆口的形狀、位置、大小)和排氣系統(排氣的方法、排氣槽位置、大小)。 4. 選擇頂出方式(頂桿、頂管、推板、組合式頂出),決定側凹處理方法、抽芯方式。 5. 決定冷卻、加熱方式及加熱冷卻溝槽的形狀、位置、加熱元件的安裝部位。
㈩ 模具怎樣弄的模型出來的
首先很多產品生產過程都需要磨具,其次模具不是一次性產品,可以重復使用,比如一種產品10個磨具,一分鍾使用一次,即一分鍾10個產品;當然都是有使用壽命的,但是算單價產品單個模具的費用會很低,生產效率也高,同時也不會浪費很多鐵,都是可以循環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