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鐵股業績好卻不漲,這是為什麼能加倉嗎
鋼鐵股業績好卻不漲的原因是鋼鐵股是周期行情和缺乏資金炒作,至於能不能加倉是否定的,短期不建議加倉,中長期可以加倉,下面進行分析。
首先要弄清楚股票漲跌的原理,股票想要上漲並非是靠業績,而且靠資金推高的,業績好但沒有資金去拉升肯定漲不起來;反之業績不好的股票,只要有資金股價都能飛天。比如銀行股業績好也漲不起來,哪些業績很差的ST股有資金炒作的話都能飛起來。
鋼鐵股只適合中期持有,畢竟業績好,估值低,而且很多鋼鐵股盤子並不小,真正想要在鋼鐵股短期吃肉是很難的,短線操作不建議加倉,反之如果是中長期持有,按照目前鋼鐵板塊所處的位置,當然適合加倉。
總結以上對股票漲跌的原理進行分析,同時也對業績好的鋼鐵股為什麼漲不起來的做出兩大分析,原因是沒資金拉升,周期性很強;鋼鐵股的話短線不加倉,中長期做價值投資可以大膽加倉,加倉後安心持有等待。
2. 影響鋼鐵股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鋼鐵市場價格,期貨價格 成正比
跟鐵礦石價格成反比
大盤的系統性原因
災後重建政策
自身經營因素
消息(重組等)
3. 鋼材價格一路上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鋼材價格一路上漲,而至於鋼鐵價格能夠持續不斷的上漲,背後的原因有這樣三個方面:
1、鋼鐵產量減少,部分的地區出現了鋼鐵供不應求的現狀;
2、國外市場對於鋼鐵價格的抬價;
3、保護環境政策出台。
在2021年,鋼材的價格大幅增長,而且,鋼材的價格並沒有下調或者恢復的跡象,而是呈現一個持續上升的趨勢。導致這一現象和全世界提倡保護環境有關,也和部分國際問題以及鋼材的產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影響中國鋼材的價格的因素,不只有中國的市場,全世界的市場和經濟都是相互有著聯系的,所以,國外的市場也是很大程度影響著中國的市場。日本的媒體有報道,日本的各大鋼鐵公司,正在試圖與世界礦業的巨頭公司,也就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談判,而談判非常順利,幾乎雙方以及達成了協議並且確定了日方的鐵礦石進口價格將會進行調整,調整為每噸110美元,這個價格是2009年的兩倍,這樣的一個協議也就導致了國際鋼材的提升。
四、結語無論是國際形勢,還是鋼材的產量以及對於鋼材有關的政策,都會對鋼材價格產生影響,在未來也會出現不同的局勢。
4. 鋼鐵漲價所對應的股票一定會漲嗎
第一,兩者有聯系,但不一定會聯動。
第二,螺紋鋼期貨現貨的漲價會造成礦企鋼專企的庫存價值提屬升,從而提升企業營收,造成基本面的轉好。如果跌價造成的影響則相反。但是這基本面的變好變壞只讓股票有漲或跌的潛力,不是一定馬上漲或者跌。
第三,股票價格上漲下跌主要取決於技術面和籌碼面的變化,也就是操作這只股票的主力准備做什麼,這個才是你要研究的根本,基本面只是參考,技術面籌碼面是主力實際的進出痕跡。
5. 鋼鐵價格上漲與大冶特鋼股票的漲跌有關聯嗎
鋼鐵價格上漲帶來最直接的是鋼鐵整個行業的業績向好,進而利潤增加,一個能掙錢的公司,相信股民一定會很關注,從而它的股價也會節節攀高。
其實股票實際上就是一種「商品」,其價格也是由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所決定的,並且在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上下浮動。
普通商品的價格波動規律就是股票的價格波動規律,供求關系對其價格有影響。
和豬肉有一樣,當需求的豬肉量大幅度增長,供給的豬肉量達不到人們的需求量,價格自然而然就上升了;當市場上的豬肉越來越多,而人們的需求卻達不到那麼多,供給大於需求,那價格就會下跌。
反映到股票上就是: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隨之上漲,相反就會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通常,雙方的情緒好壞受多方面影響,進而供求關系會發生變化,其中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接下來我們一一說明。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造成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1、政策
都說行業或產業需要配合國家政策,比如說新能源,幾年前我國開始重視新能源產業,對於相關企業、產業都提供了幫扶,比如補貼、減稅等。
政策帶來了大批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在相關行業中,會挖掘優秀的企業或者上市公司,最終導致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從長期的角度看,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下我國經濟最先進入恢復期,企業的盈利情況也漸漸改善,那股市也會跟著回升。
3、行業景氣度
這個作用很大,不言而喻,股票的漲跌不會脫離行業走勢,行業景氣度越好,這類公司的股票走勢就越好,價格就會普遍上漲,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很多新手剛剛接觸到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立馬買了幾萬塊,後來竟然一路下跌,被套的非常牢。其實股票的漲跌變化可以在短期內人為的進行干涉,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是剛剛入門的股票小白,優先選擇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防止在短線投資中出現嚴重虧損。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6. 中國鋼材價格持續上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背後的原因有以下兩個:需求拉動所導致,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所導致。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對許多材料商而言,這兩年無疑是一個非常無奈且痛苦的兩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許多不可控的現象頻繁出現,最近,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上漲,引起了許多朋友的關注,甚至使許多人感到有些驚訝,發生這種情況之後,有很多朋友他們都做出了猜測,但是,除了以上的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嗎?
國外市場的影響我個人認為,其實影響中國鋼材價格的因素不僅是中國市場,而是世界市場跟經濟體相互影響所導致的,因為進口協議沒有談成,所以必然會導致國際鋼材價格的上漲,2009年的時候,鋼材的整體價格是進口價格的兩倍,也在那個時候,調整為每噸110美元。
以上的問題,是我個人的想法,如果各位還有其他的想法,都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
7. 國內鋼廠大面積漲價,漲價的原因都有哪些
鋼材市場的漲跌可是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畢竟這些和我們日常的生活可是息息相關。這幾個月鋼材市場價格一直持續上漲,這一次鋼材再一次發力,國內鋼廠大面積上調鋼材的出廠價格,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國內鋼廠大面積漲價?我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導致。
市場需求旺盛。
中國在新冠疫情這方面控製得非常好,所以全國的經濟開始復甦,中國經濟對鋼材的需求也在不斷上漲,但是如今全球都非常緊缺,美國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也導致了美國很多基建方面需要大量的鋼材,全球各地都非常緊缺鋼材,這就導致了鋼材市場供給不足,供不應求自然就會出現鋼材價格上漲。
牽一發而動全身,鋼材價格上漲也會牽扯到其他商品的上漲,這都會影響到我們日常生活,所以要提防鋼材過度上漲給我們經濟帶來的影響。
8. 鋼材價格與鋼鐵股漲跌有關系嗎
關系不大,但也有關系!鋼鐵股,主要炒作的是預期,所以,經常國家一些重大基建政策一出台,鋼鐵股、水泥股就大漲,其實,最近受國家調控房地產影響,鋼材使用量受開工面積大幅減少影響而下跌的!
9. 為什麼鋼鐵價格上漲
鋼鐵價格上漲,今年有多種原因。一是疫情後需求逐漸恢復,中小貿易商春內節期間未備貨,導致短期內容需求集中釋放、集中采購推動價格走高;二是環保政策,較為嚴格的環保檢查,導致部分鋼企限產甚至是停產;三是國際貿易進口影響著供給。此外,還有看不見的因素如「預期價格」的影響——預期價格反彈,預期價格干預受阻,而最終需求未能釋放等。購買者的心理作用下, 在價格顯現出上漲苗頭後形成 了搶貨的氛圍,也使得價格上漲速度逐漸加快。
10. 只是中國鋼鐵漲跌的主要原因
鋼鐵又熱:間歇發作終於理性回歸:
鋼鐵漲跌辨思錄
新華網上海7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李榮)中國鋼鐵業自從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那次從暴熱到暴跌的突變後,似乎元氣始終沒有恢復。也是從那之後,鋼鐵業似乎就進入一個怪圈:以長時期低迷為背景,一有「風吹草動」,鋼價就會短期暴漲,然後就進入新一輪低迷。這樣的鋼價漲跌起伏,呈間歇性發作,近七八年裡有好幾次。
最新的這一次「鋼價風波」是這個循環的又一次間歇性發作,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出現的第一次「鋼價漲跌起伏」,其成因以及價格逐漸理性回歸發人深思。
辨思之一:在WTO規則下的貿易政策,成為一種新的市場調控力量。
在2001年下半年,中國鋼價在持續低迷後進入「谷底」,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大量進口鋼材低價沖擊中國市場,對國內鋼鐵企業造成了相應的損害。為此,中國有關政府部門應國內相關企業的申請,及時對部分進口冷軋板卷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去年第一季度,美國決定對進口鋼材徵收特別關稅,挑起了全球的一場鋼鐵貿易戰。在WTO規則之下,中國為保護國內產業及企業的利益,與其它一些產鋼大國一樣,也實施了臨時及最終保障措施。國內鋼價開始恢復性回升。
華東鋼材市場信息分析部主任陶永根說,此次鋼價回升很快就進入過度上漲階段。多種因素共同推高鋼價,最後鋼價溢出理性上升范圍。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國家貿易政策的靈活實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因家電業鋼鐵原料供應及成本上升問題,國家及時將與家電業相關的部分鋼材品種從保障措施中排除;因電工鋼供應緊張,國家又擴大了保障措施中的電工鋼配額數量;對部分進口冷軋板卷的反傾銷調查結果公布,傾銷行為存在,但鑒於市場特殊情況,暫緩實行反傾銷措施。凡此種種,都對此輪「鋼價波動」的理性回歸起到應有作用。緩解了確實存在的市場供需矛盾,減少了市場上投機炒作可資利用的「題材」,也降低了鋼鐵企業對政府保護的依賴度和「急功近利」的預期。
辨思之二:鋼材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總量控制不搞「一刀切」。
自從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以來,我國已經連續6年處於這個「世界第一」的地位,去年年產鋼已達到1.8億噸,鋼材產量達1.9億噸。我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鋼材需求國,每年鋼材需求量近2億噸左右。我國還是世界第一鋼材進口國,每年從國際市場進口各類鋼材近2500萬噸。
這「三個第一」放在一起,就看出了問題。在國內產鋼量與需求量大致相當的情況下,尚且還能容得下這么大的一個鋼材進口空間,一方面說明我國鋼材市場總體供大於求的格局是客觀存在的;同時我國鋼材供求格局中存在明顯的結構性問題,即有些品種過剩,有些品種緊缺。
這個結構性問題由來已久,但近年來這一問題進一步突顯出來,原因是:我國經濟結構在加快調整,結構升級步伐在加快;全球製造業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家電、汽車等產業的規模在迅速擴大,這就使我國鋼材需求結構的升級提速了,鋼材市場需求細分程度在加強。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僅我國汽車用板的需求增量就大約在50萬噸左右。這些就是我國鋼材市場在總體供大於求的格局下結構性的需求空間。
在此次「鋼價波動」中,家電、機電、造船、汽車等領域的供求矛盾最為突出。據上海市電機行業協會的估算,在冷軋電工鋼價格處於頂點時,上海30家主要電機企業就因電工鋼漲價一項而擴大成本支出近7000萬元。
現在的問題是,總體的供大於求與局部的供不應求並存,在目前尚不規范的市場環境下,很容易引發鋼材的「普漲」現象,並導致市場投機行為。由此,我們考慮對策的時候,絕不能再搞「一刀切」。控制總量,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下發指標、撒胡椒面似地落實到所有大中型企業頭上。在盤活存量的同時,下決心在鋼材需求增長領域加大增量投資力度,有效地引導鋼材市場價格走勢出現分化,有高有低,不再出現「普漲」、「普跌」的市場格局。
辨思之三:市場是我國鋼鐵業調整的最終力量,現有積極因素應重視引導。
與以往多次投機性鋼材漲價不同,此輪鋼市回暖引動了素來與鋼鐵業保持一定距離的外資和民間資本向鋼鐵業的投資。
與以前主要靠鋼材出口佔有我國市場的做法有所不同,近來像新日鐵、浦項等跨國鋼鐵企業正在下決心以投資方式進入中國市場。新日鐵與法國阿塞勒聯手,正與寶鋼股份公司談判,謀求合資建立大規模的汽車板生產線。一些具備很強經營能力,包括已經上市實現了社會化的中高端民間資本,也選擇了鋼鐵業作為新的投資方向。今年3月12日,上海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復星高科技集團公司與其上市公司復星實業及另一家復星旗下的公司聯合投資16.5億元,與江蘇南鋼集團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成立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復星三家佔60%股權,南鋼集團以其持有的占上市公司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70%以上的國有股作為出資投入。這意味著南鋼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由南鋼集團轉為由復星控股的南鋼聯合。
據寶鋼股份公司總經理艾寶俊分析,外資和民間資本投資國內鋼鐵業將會是一個較為長期的趨勢,而非一般的短期現象。外資進入,不失為鋼鐵業購並重組、結構升級的一股外在有生力量。而民間資本目前的作用主要是在我國中低端鋼鐵業之中,通過市場購並手段逐步使部分國有資產從中退出,形成投資多元化格局,民間資本再逐步積累行業經驗,向中高端領域發展。
但艾寶俊同時提醒說,從外資方面來說,其根本目的是主導中國市場,在合資合作中「沒有防備是不行的」。從民間資本來說,主要問題是減少投資盲目性,避免過度競爭和低水平重復建設。
中國鋼鐵業出現新一輪投資熱潮
新華網上海7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崇大海 李榮)近來國內的鋼鐵企業又掀起新一輪的投資熱潮,除了重點大中型企業「十五」期間在建的項目外,許多中小型鋼鐵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外資企業都看好中國鋼鐵市場的前景,紛紛上馬新的項目。
據記者在調查中的粗略統計,如果上述項目能按期投產,到2005年底,中國的粗鋼產能將達到2.7億噸左右,而到2010年時將超過3.3億噸。
記者最近對國內產能最大的40家鋼鐵企業的發展規劃進行了粗略的統計,發現這些公司2005年時生鐵、粗鋼及鋼材的預計總產能將分別達到1.77億噸、1.84億噸及1.84億噸,比2002年底分別提高42%、29%和34%。
調查發現,這些企業中往往是規模越小的產能擴張幅度越大。例如,2002年的「十大鋼」今後3年的粗鋼產能擴大幅度只有約24%,而排名11至20名的企業的擴大幅度是68%左右,排名21至30及31至40的企業的擴大幅度分別是43%和75%。
據悉,擴張的規模往往與企業的地理位置、財務狀況等因素有關。例如首鋼與寶鋼就因為靠近繁華都市而限制了它們的發展。包鋼與攀鋼則因為地處內地,受原料供應及運輸距離等因素的制約。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盈利能力較差,加上企業負擔較重,也沒有太大的動作。
同時,許多企業由於現有場地有限等原因,往往選擇在異地另建新廠。例如首鋼在關閉在北京的部分產能的同時,在河北遷安新建一座鋼廠生產熱軋板。鞍鋼在福建新建軋鋼廠。青鋼、廣鋼和萊鋼都計劃新建產能大約500萬噸的鋼廠。這些新的鋼廠往往建在沿海地或沿江地區,以充分利用運輸上的便利。
最引人注目的是寶鋼。據寶鋼集團最新公布的戰略規劃,其2005年的階段性目標是銷售總收入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爭取進入世界500強;至2010年銷售總收入進一步增至1500億元人民幣,在世界鋼鐵業中競爭力進入前3名,成為有自主知識專權和強大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並直接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公眾化公司。目前寶鋼集團的年產鋼接近2000萬噸。寶鋼董事長謝企華承認,同國際同行相比,目前寶鋼尚屬中等規模企業。如按其戰略規劃進行推算,其產鋼規模將達到3000萬至4000萬噸。寶鋼除了計劃在上海和江浙一帶新建項目外,還在考慮進行海外投資,目前正在同巴西淡水河谷鐵礦公司(CVRD)商談合資建鋼廠,謝企華透露目前尚處可行性研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