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鐵俠》的名字是什麼
《鋼鐵俠》的名字是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Anthony Edward 'Tony' Stark)。
鋼鐵俠(Iron Man)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有多代鋼鐵俠,其中最為著名的是托尼·史塔克,初次登場於《懸疑故事》第39期(1963年3月),由斯坦·李、賴瑞·理柏、唐·赫克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
全名安東尼·愛德華·「托尼」·斯塔克(Anthony Edward 'Tony' Stark),是斯塔克工業(STARK INDUSTRIES)的CEO,因一場陰謀綁架中,胸部遭彈片穿入,生命危在旦夕,為了挽救自己的性命。
在同被綁架的物理學家何·銀森(Ho Yinsen)的協助下托尼製造方舟反應爐(Arc Reactor)從而逃過一劫,利用方舟反應爐作為能量運轉的來源,暗中製造了一套裝甲(Mark1)殺出重圍後逃脫,後參與創立復仇者聯盟。
《鋼鐵俠》創作背景:
鋼鐵俠是由漫威漫畫公司的數位作者聯合創作的,包括編輯兼編劇斯坦·李、編輯賴瑞·理柏、負責繪制早期鋼鐵俠故事的畫家唐·赫克,以及設計第一套鋼鐵俠裝甲並繪制首次亮相的封面底稿的傑克·科比。
鋼鐵俠初期的故事多為13頁,但有時又會變成18頁的冒險故事,《懸疑故事》的其他篇幅則多為短篇的科幻與靈異故事。
首次出現的鋼鐵俠身穿笨重的灰色裝甲,在第二篇故事中(第40期,1963年4月)灰色裝甲被重新設計成外觀類似但顏色為金色的版本,而鋼鐵俠被人熟悉的金色與紅色的流線型裝甲則出現於第48期(1963年12月),由史蒂夫·迪特科所繪制(但究竟是他或是傑克·科比,單獨或合作設計出此版本的鋼鐵俠則仍不詳)。
自五十九期(1964年11月)開始,鋼鐵俠與美國隊長分別領銜於改版為一書兩故事形態的《懸疑故事》漫畫。《懸疑故事》最後一期(第99期,1968年3月)出版後,該漫畫改名為《美國隊長》;鋼鐵俠則出現於單篇漫畫《鋼鐵俠與深海人》第一期中,隨即首次出現於專屬於自己的漫畫《所向無敵的鋼鐵俠》第一期。
⑵ 鋼鐵俠的納米戰衣是第幾部出來的
鋼鐵俠的納米戰衣雛形首次出現在《鋼鐵俠3》中。以下是關於鋼鐵俠納米戰衣的詳細解答:
首次出現:在《鋼鐵俠3》中,鋼鐵俠穿戴的是mark42戰衣,這套戰衣已經具備了部分納米技術的特點,如自動組裝和遠程召喚等,但嚴格來說,它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納米戰衣。
納米技術的完善:雖然mark42戰衣已經展現出了納米技術的雛形,但它在電影中被銷毀了。在隨後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鋼鐵俠穿戴的是mark43戰衣,這是當時最新款的戰衣,但也沒有完全採用納米技術。
納米戰衣的成熟:雖然《鋼鐵俠3》和《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中的戰衣都沒有完全採用納米技術,但納米技術在鋼鐵俠的裝備中逐漸得到了應用和完善。在後續的漫威電影中,鋼鐵俠的戰衣逐漸發展成了完全由納米材料構成的形態,具備了更加強大的功能和靈活性。
綜上所述,鋼鐵俠的納米戰衣雛形首次出現在《鋼鐵俠3》中,但真正完全意義上的納米戰衣是在後續的漫威電影中逐漸發展和完善的。
⑶ 《黑豹2》中二代鋼鐵俠將亮相,漫畫中二代鋼鐵俠有哪些故事
《黑豹2》又叫《《黑豹:永遠的瓦坎達》,導演是瑞恩·庫格勒。演員有達娜·古瑞拉、馬丁·弗瑞曼、溫斯頓·杜克、米凱拉·科爾、多米尼克·索恩等人。因為這部影片的時間線是在《復仇者聯盟4》之後,主要講述了黑豹復活後,回到瓦坎達的故事。該片原定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在2020年罹患結腸癌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終年43歲。
⑷ 鋼鐵俠有多少種形態
1. 在電影《鋼鐵俠》系列和《復仇者聯盟》中,鋼鐵俠托尼·斯塔克共展示了七套不同的裝甲。
2. Mark I: 這是托尼·斯塔克在電影《鋼鐵俠》中最初設計的裝甲,主要用於逃離恐怖分子的控制。
3. Mark II: 作為原型裝甲,Mark II在《鋼鐵俠》中首次亮相,後來在《鋼鐵俠2》中被改進成戰爭機器裝甲,由羅德上校(小羅)駕駛。
4. Mark III: 在《鋼鐵俠1》中,這套紅色和金色的裝甲是托尼設計的最後一套,它採用金鈦合金材質以解決之前裝甲的冰凍問題。
5. Mark IV: 在《鋼鐵俠2》中,這套裝甲是Mark III的升級版,外觀與Mark III相似。托尼穿著這套裝甲與駕駛Mark II的羅德發生了一場戰斗。
6. Mark V: 被稱為「攜帶型盔甲」,Mark V可以在一個特製的手提箱中攜帶,這套裝甲在《鋼鐵俠2》中的賽車場場景中首次使用,幫助鋼鐵俠擊敗了鞭索。
7. Mark VI: 在《鋼鐵俠2》的後半部分和《復仇者聯盟》的前半部分,托尼穿著這套裝甲。與之前的Mark III和Mark IV相比,Mark VI最顯著的變化是胸口反應器的設計從圓形改為了三角形。
8. Mark VII: 這是在《復仇者聯盟》最終戰役中自動發射,成功接住從大樓墜落的托尼·斯塔克的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