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1950美國鋼鐵產量是多少
1950 年世界鋼產量18960 萬噸,其中美國鋼產量8785 萬噸,日本484 萬噸,中國鋼產量15.8萬噸。
到2016年,世界鋼鐵工業格局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國世界鋼動態公司(WSD)於今年6月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級鋼鐵企業競爭力排名(詳見本期A06版)。自2010年重獲全球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以來,韓國浦項已經連續七年蟬聯這一殊榮,可以說全球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實至名歸。與上年相比,今年進入世界級鋼企競爭力排名的企業增加一家,即伊朗穆巴拉克鋼鐵公司,總計達到37家,並且排名也出現較大變化。
作為全球最具競爭力鋼企,浦項在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工人熟練程度、聯盟與合資、所在國家風險等方面獲得10分的滿分,但在獲取鐵礦石和煉焦煤等煉鋼原料、能源成本、國內市場趨於飽和、來自鄰近競爭對手威脅等方面存在短板,得分相對較低,該公司以加權平均得分8.02分繼續高居榜首,較上年得分(7.91分)有明顯提升,但與第二名(新日鐵住金公司7.77分)之間的差距有所縮小。
在入圍全球最具競爭力鋼鐵企業的國家中,印度有六家企業入圍,是所有國家中最多的;其次是中國有五家入圍,俄羅斯和美國均有四家入選,巴西則有三家;日本和韓國分別有兩家,並且排名非常靠前,可見日韓兩國大型鋼鐵企業競爭力都非常強。
在最新的競爭力排名榜單中,中國入圍的五家鋼鐵企業分別是寶鋼(6.70分,排名第23位)、沙鋼(6.29分,排名第30位)、鞍鋼(5.85分,排名第34位)、武鋼(5.73分,排名第35位)以及馬鋼(5.52分,排名第37位),排名與上年相比均有所下滑。雖然中國鋼企入圍數量不少,但競爭力普遍不是很強,在入圍企業中基本處於中下游水平。這反映盡管中國鋼企粗鋼產量排名較高,但綜合競爭力仍相對較低,還處於大而不強階段。
2. 跪求美國鋼鐵業發展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
美國鋼鐵業的現狀堪憂
美國鋼鐵業的困境一年比一年嚴重。僅過去4年,就有28家美國鋼鐵企業向政府申請破產,佔美國鋼鐵業的多一半,因此而失業的鋼鐵工人總數高達7萬,如果政府不採取新措施,還將有數萬鋼鐵工人很快就會失去飯碗。
鋼材價格下跌正在使世界鋼鐵行業走向前所未有的危機,估計受打擊最大的將是美國鋼鐵業。過去5年美國國內的鋼材價格下跌了40%,目前已經跌到20年來最低,即使在熱軋鋼材價格最近上升了15%的情況下,每噸熱軋鋼的價格也只達到210美元上下。然而,美國成品鋼的平均成本遠高於這個價格。根據權威性研究機構布魯金斯學會的專家計算,舊式鋼廠生產的每噸鋼材成本為481美元,新型的小鋼廠生產成本也高達376美元一噸。
鋼材價格長期低迷不振,重要原因之一是國際鋼材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美國政府估算,目前國際鋼材的生產總能力已經達到每年10億噸,而世界鋼材的實際需求量只有8億噸,過剩比例高達1/5。供求關系嚴重失衡是鋼鐵業困境的一大原因。
美國的鋼材生產開工率長期以來一直徘徊在65%上下,特別是去年全年,從來沒有接近過最起碼的盈利線83%的開工率。與此同時,美國鋼鐵行業對美國鋼材的市場佔有率連年下降,尤其是1999年和2000年。去年的進口比例下降,也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衰退所至。
美國鋼鐵業的困境還在於非生產性負擔太重。據粗略統計,美國鋼鐵業目前的雇員總數在15萬人上下,但卻負擔著60萬退休人員的退休和醫療費用,差不多等於一個工人負擔4個退休人員,還不算無法准確統計的家屬負擔。
美國大型鋼鐵企業的領導人普遍認為,美國鋼鐵業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來自於國外的挑戰。面對歐洲、日本、韓國等鋼鐵生產水平先進國家的競爭,負擔沉重的美國傳統鋼鐵企業根本沒有競爭力。面對巴西、俄羅斯等鋼鐵出口新秀,美國更缺乏成本上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國外的壓力和國內小鋼鐵企業的競爭,迫使美國傳統鋼鐵企業接二連三倒閉,工人大量失業,行業前景十分暗淡。
原因
很簡單,就是鋼鐵業在美國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的特點就是產值沒有新興的工業產值高,所以在競爭中就處於劣勢。所以美國的產業是向高產值高科技的方向發展。不過鋼鐵行業在發展中國家就不是劣勢行業了,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價格低,所以生產成本也低,而且發展中國家處於經濟建設期,對鋼鐵行業需求量大。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鋼鐵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來,美國可向產值更高的產業發展,二來,發展中國家也需要美國的技術和資金。這是雙贏的做法。
另外再說說其他的。
面對一系列的不利因素,美國鋼材生產業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最近在美國政府內外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以美國鋼鐵業內的龍頭老大美國鋼鐵公司為首的多家傳統鋼鐵企業,近日來對美國國會和布希政府進行密集的院外活動,並向政府遞交了書面建議,要求政府採取多方面的措施,拯救美國鋼鐵行業。措施之一是要美國政府拿出120億美元,把鋼鐵業內的退休人員福利開支接過去,這些鋼鐵企業的說辭是,政府拿120億美元拯救美國鋼鐵業,總比鋼鐵業破產讓6萬鋼鐵工人和他們的家人流落街頭要好得多;措施之二是要美國政府的反壟斷法對鋼鐵業網開一面,使美國鋼鐵大企業實行聯合,以規模效益和歐洲、日本競爭;措施之三是政府對16種鋼材提高20%至40%的進口稅收,並同時收緊進口配額,以保護美國國內的鋼材市場。
然而,在美國國內與鋼鐵業保護主義派別唱對台戲的大有人在。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數十年來,美國政府一直通過進口配額等類似的措施保護鋼鐵業,其結果卻是鋼鐵業的病態越來越重。」
更有分析家指出,美國鋼鐵業的問題主要出在那些大型傳統鋼鐵企業自身。從上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美國的國內鋼材產量一直維持在一億噸上下,然而,大型傳統鋼鐵公司在其中占的比例,卻從原來的90%,下降到今天的50%,而競爭力強的小鋼鐵公司的產量已經上升到總產量的50%。目前,大鋼鐵公司每噸鋼材的勞動成本在135美元左右,而小鋼鐵企業的只有45美元左右。大鋼鐵企業為退休人員負擔的醫療保險費用如平均到自己生產的每噸鋼材中,要高達26.40美元,而小企業只有27美分。從各方面看,大鋼鐵企業根本就不是小企業的競爭對手。
基於大鋼鐵企業的競爭劣勢,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讓已經沒有競爭力的傳統鋼鐵企業自然破產,對美國整體經濟發展更有好處,美國經濟的力量所在,正是其對新形勢的適應性,舊的企業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越早被淘汰越好,即使這一淘汰過程是殘酷的。其它行業的人士還提出,政府沒理由偏袒鋼鐵業,此次美國經濟衰退中多少信息公司倒閉,政府並沒有採取措施挽救這些泡沫公司,現在如果採取特殊政策挽救鋼鐵公司,以後其它行業出現類似情況怎麼辦?
所以經濟學家的提法是合理的,對美國有利,對其他國家也有利。不過美國鋼鐵利益集團的影響力很強,所以現實很難做到這一點。
不知道我這樣解說你聽得明白不?
如果有問題再提出
相對於全球其他國家,美國鋼鐵行業的競爭能力當然下降了,因為美國的工資比發展中國家的工資高嘛,那麼生產成本也會增加,這削弱了他的競爭能力。所以美國應該生產產值更高的產品,這才是美國的優勢。
舉個例子,一個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假如美國的資源只可以生產100噸鋼鐵,或者1000台電腦。鋼鐵是500美元一頓,電腦是600美元一台,那麼兩者生產總值之比就是5000:60000,你是說美國會生產什麼?當然是電腦
另外,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只可以5000件衣服,或者生產80噸鋼鐵,衣服是5美元一件,鋼鐵是500美元一頓,那麼兩者生產總值之比25000:40000,你是說他們會生產什麼?當然是鋼鐵
也就是說美國生產電腦有優勢,發展中國家生產鋼鐵有優勢。
3. 1905年世界各國鋼鐵產量
多個國家產量,具體如下:
根據1905年的數據,當時世界幾大工桐洞伍業國家的鋼鐵產量如下:英國的鋼鐵產量為5737萬噸;德國的鋼鐵產量為3817萬噸。
此外美國的鋼鐵產量為3553萬噸;法國的鋼鐵產量為2962萬噸;俄國的鋼鐵產量為局或3787萬噸。顫謹
4. 美國產業結構
分類: 社會民生 >> 軍事
解析:
美國經濟數據,以過去5年數據為准
GDP(以購買力計算):12.36萬億美元(2005)
GDP(以外匯兌換率計算):12.49萬億美元/(2005)
GDP增長率:3.5%(2005)
人均GDP:4.18萬美元(2005)
第一產業(農牧林漁業)佔GDP比例:1%
居全球之首的第一產業:玉米,大豆
第二產業(製造能源建築業)佔GDP比例:20.4%
居全球之首的製造業:宇航防務,信息技術,生物制葯,汽車製造
第三/四產業(服務業)佔GDP比例:78.6%
居全球之兆碼首的服務業:金融,教育/科研,電信,零售,娛樂,法律,醫療,民航
投資佔GDP比例:16.7%
公債佔GDP比例:64.7%
外債佔GDP比例:70.8%
中央 *** 收入:2.119萬億美元(2005)
中央 *** 支出:2.466萬億美元,財政赤字3470億美元(2005)
地方 *** 收入:1.1萬億美元(2005)
地方 *** 支出:1.2萬億美元,財政赤字1000億美元(2005)
勞動力: 1.493億人;第一產業人員(農民)佔0.7%, 第二產業人員(工人)佔22.9%, 職業/技術/管理人員佔34.7%, 銷橋前售/辦公室人員佔25.4%, 其他服務業人員佔16.3%
失業率: 5.1%
通貨膨脹率:3.2%
貧困線以下人口比例: 12%
發電量:3.892萬億千瓦/年
石油產量:761萬桶/日
天然氣產量:5390億平方米/年
天然氣用量:6336億平方米/年
煤敏猜清礦產量:9.51億噸/年
鋼鐵產量:9700萬噸/年
出口額:9275億美元
進口額:1.727萬億美元,貿易赤字8000億美元
外匯與黃金儲存:869億美元
對外直接援助:70億美元
交通運輸:鐵路=24萬公里;公路=372萬公里,高速公路佔23.7%;水路=41009公里;機場=14893所;石油管道=27萬公里;天然氣管道=33萬公里
「幸福」雜志全球500強美國企業數量:170家
「幸福」雜志美國500強10名及其銷售額:埃索美孚公司(石油)=3399億美元;沃馬特百貨公司(零售)=3156億美元;通用汽車公司(轎車)=1926億美元;雪佛龍公司(石油)=1894億美元;福特汽車公司(轎車)=1772億美元;康科菲利普公司(石油)=1666億美元;通用電氣公司(綜合)=1571億美元;花旗集團公司(金融)=1310億美元;美國國際集團公司(保險)=1089億美元;國際商用機器公司(信息技術)=911億美元
5.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產量不到3千萬噸,為何美國能到達8千萬噸
德國在二戰時加入的很早,所以他在戰爭中的投入還是很高的,美國加入的比較晚,而且美國的工業生產本來就比較先進,工業產值也高,佔中中的投入少,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力資源在生產上,德國的重點都放在了提高軍事實力上了,所以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美國一樣生產高產量的鋼材。
實際上德國只是在產業量產上因為沒有那麼專心地投入而輸給了美國,德國本身的工業生產質量,生產出來的品質確實是很棒的,生產量跟不上的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德國戰爭時間太長,沒有提供給工業生產的比較穩定的環境。
6. 二戰時日本的工業處於什麼水平,和美蘇英德差多少
從工業規模來看,日本的工業規模明顯比其他四大強國差了一大截。1937年,美國、英國、德國、蘇聯的工業生產分別佔世界在工業總產值的36.2 %、9.5 %、10.4%、10%,而日本僅僅佔到3.5%。實際上,日本所佔份額還沒有法國多,法國工業產值佔世界總份額的4.3%,比日本高不少,日本僅僅比義大利多一點而已。工業規模的差距直接導致了工業品產量的差距。日本的主要工業品產量遠遠低於其他四國。以現代工業的代表產品鋼鐵為例,1940年美國鋼鐵產量為6076萬噸、英國為1230萬噸、蘇聯為1832萬噸、德國為2154萬噸,而日本在當時雖然已經接近峰值,但也不過686萬噸,僅僅是英國的一半,美國的十分之一。如果考慮到鋼鐵質量,日本和其他四國的差距還要大。
從工業技術來看,作為後起之秀,日本工業底蘊不足的劣勢非常明顯。日本的工業技術是幾大工業強國中最薄弱的,技術水平甚至比不上義大利。以工業生產中最重要的機床為例,日本的機床主要為傳統機床,雖然能生產航母和各種軍艦,但生產速度緩慢,而且生產質量也比不上英美。在工業生產中,美國能大規模提供生產新產品和新零件的各種機床,而日本只能在二戰前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美國先進的焊接和機床加工技術,讓美國航母建造速度遠遠超過日本。美國人四天多的時間就能下水一艘自由輪,這種工業速度和能力讓日本想都不敢想。這就是為什麼在二戰中,美國爆艦能力碾壓日本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戰前,日本能通過貿易方式從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進口精密機床、大型機械等先進設備,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由於無法從國外進口先進的機械設備,日本的工業效率和產能受到嚴重影響,日本工藝落後的缺點暴露無遺。日本的化工廠要一千個工時才能生產一噸無煙炸葯,而在美國的工廠只需五個半工時,這就是差距。
從工業結構來看,日本缺乏完整的工業鏈條,基礎工業不夠發達,重工業在日本的工業結構中所佔比重偏小。1936年時日本的重工業比例僅為49.6%,尚不到工業產值的一半。雖然抗戰爆發後,日本不斷壓縮日用品生產,瘋狂發展重工業,但不管是重工業產量還是質量都遠遠遜色於美英蘇德四大工業強國。由於缺乏完整的工業鏈條和重工業不夠發達,因此日本在工業生產中對外依存度很高,很多零部件和設備嚴重依賴進口。相比其他四大工業強國,日本的一流工業強國地位是比較勉強的,日本的工業實力和水平僅僅處於二流靠前的位置,實際上未必比法國強多少。
7. 二戰美國的工業實力如何
美國是二戰時期世界上最強大國家。不誇張的說,盟軍能打贏軸心國主要是美國人的功勞。美國人的強大不僅僅體現在美軍軍事力量上的強大,更體現在美國國力的強大。二戰時期的美國國力已經強大到讓德意日和英蘇中望塵莫及的地步。
美國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闊,耕地面積全球第一,農業發達,機械化水平高,美國人生產的糧食和肉類不僅被加工成各種食品,還源源不斷的運往各大盟國,蘇聯人正是靠美國施捨的食物撐過了1942年的冬天。
美國的經濟非常發達,二戰結束時美國工業生產能力已經佔到了全球的一半,經濟總量佔全世界的60%。
二戰中,美國的鋼鐵產量高達8000萬噸,1945年鋼產量佔世界的63.92%。
二戰中,美國人生產了世界70%的石油,而德意日卻在為缺少石油一籌莫展。可以說,二戰中美國人用石油淹沒了軸心國。
二戰中,美國的現代化工業生產水平、自動化水平、生產效率遠遠高於歐洲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一。
二戰中美國兵工廠里的生產流水線,民主兵工廠不是蓋的。
美國費城海軍造船廠,美國造軍艦就和下餃子一樣。二戰中,美國造了1500多艘知運軍艦,其中航母就有150多艘。
美國的飛機製造廠。美國在不到四年的時間里生產近30萬架飛機,僅戰略轟炸機就有好幾萬架,德日死的不冤啊。
美國的坦克工廠。底特律的克萊斯勒工廠一家就生產了近4萬輛坦克。想到當時偌大的中國竟然一輛坦克都不能生產,真是百感交集。
美國高素質的人口,不說美國人的高等教育普此弊及率,單就美國民間幾萬幾十萬的業余飛行員就讓其他國家自愧不如,這些民間飛行員稍微一訓練就是很棒的空軍飛行員。
強大的美國軍隊。1200萬高素質的現代化士兵,武裝到牙齒的一流裝備,強大到無以復加的火力,悍不畏死的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依託堅固的工事,一樣被虐的滿地找牙。
美軍的伙食不是一般的好,牛肉罐頭讓德國和日本饞的流口水。
美國匯聚了來自全世界的一流人才,尤其是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幫助美國人製造出了原子彈。
美國人堆積如山的物資。美國的運輸船一船船的將裝備和物資運往盟國,蘇聯、英國、中國都在吃美國的物資,中國拿了美國一丁點的裝備和物資就可以和日本人單練,要是拿到和蘇聯、英搭扒梁國同樣多的物資抗戰也許不會打的那麼艱難。
8. 美國的工業在二戰時期處於半停產狀態,為何它那時候還是世界第一
在世界大戰的時候說很多的國家都進行了戰爭,但是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所以雖然在工業半停產,狀態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雖然美國的工業半停產狀態,但是美國靠著出售自己的軍事武器發展戰斗,才所以在國家上是非常富有的。
美國還靠著出售軍事武器,賺取了非常多的財富,所以在戰爭結束的時候,美國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的國家,隨後幾年的發展,美國依靠記者的財富發展很快的科學技術。所以美國人是非常聰明的他們不卷進世界大戰,但是經過戰爭的心理世界格局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9. 1945),日本德國蘇聯美國年鋼產量各是多少
德國:1940年2154萬噸,1942年2048萬噸.
德國(含佔領區):1940年專2610萬噸屬,1941年3180萬噸,1942年3210萬噸,1943年3460萬噸,1944年2850萬噸.
義大利:1940年226萬噸
日本:1940年686萬噸,1943年765萬噸.
英國:1940年1230萬噸,1943年1300萬噸.
蘇聯:1230萬噸.
美國:1940年6076萬噸,1941年7510萬噸,1943年8059萬噸,1944年8132萬噸.
10. 二戰時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有多可怕
以鋼鐵為例,此前,美國鋼鐵的年產量為3000萬噸左右。到了1941年,已經暴漲2倍多,達到7500萬噸。到1944年,達到最高峰8132萬噸。
這是什麼概念呢?1944年,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日本這五個國家的鋼鐵生產總量才5600多萬噸,相當於美國一個國家鋼鐵年產量的70%。
再以石油為例。二戰期間,美國開足了馬力生產石油。1940年,美國石油年產2億噸,到1945年則為2.3億噸。全球石油總產量為3.6億噸,這就是說,美國石油產量佔全球的60%有餘。
1942年,美國一年就可以生產飛機4.7萬架,坦克3萬輛。平均每天生產128架飛機和82輛坦克。這就意味著,每天從生產線上開出來的飛機和坦克就可以裝備3個美軍飛行大隊和1個美軍裝甲團。1942年,英國在阿拉曼戰役中損失了500多輛坦克。美國及時補充了600輛嶄新的坦克。
1941-1945年,美國共建造了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軍裝備上拼盡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說)、戰列艦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63艘、潛艇126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