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給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內容簡介(英文版)
只能找到中文的簡介誒。
保爾從小在苦水中長大,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他在食堂里幹了兩年,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後,保爾的家鄉烏克蘭謝別托夫卡鎮也和蘇聯其他地方一樣,遭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和國內反動派的踐踏。紅軍解放了謝別托夫卡鎮,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在保爾家裡住了幾天,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現在全世界都著火了,奴隸們起義了,他們要把舊世界推翻,但是,為了這個,需要的是一夥勇敢的、能夠堅決斗爭的弟兄。」朱赫萊的啟發和教育對保爾的思想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急著四處打聽。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萊的時候,保爾出其不意地猛撲過去,把匪兵打到壕溝里,與朱赫萊一起逃跑了。但是由於波蘭貴族李斯真斯基的兒子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拚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覺地來到冬妮亞的花園門前。他縱身一跳,進了花園。冬妮亞喜歡保爾的「熱情和倔強」的性格,保爾也覺得冬妮亞「跟別的富家女孩不一樣」。後來他們又有幾次見面,慢慢地產生了愛情。保爾為了避難,便答應了冬妮亞的請求,住了下來。幾天後冬妮亞找到了保爾的哥哥阿爾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參加了紅軍。
在一次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但他以驚人的頑強毅力戰勝了死亡。出院後,他已不宜於重返前線,便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在這里他同樣以工人階級主人翁的姿態,緊張地投入各項艱苦的工作。他做團的工作、肅反工作,並直接參加艱苦的體力勞動。在興建窄軌鐵路中,保爾表現了高度的政治熱忱和忘我的勞動精神。
保爾自從在冬妮亞家裡與她告別後,只見過她兩次面。第一次是他傷愈出院後,最後一次是在鐵路工地上,保爾發現,隨著革命的深入,他們之間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了,他們已經完全沒有共同語言了,於是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病癒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他參加了工業建設和邊防戰線的斗爭,並且入了黨。但是,由於保爾在戰爭中受過多次重傷和暗傷,後來又生過幾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勞動,平時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體質越來越壞了。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嚴重的疾病終於把這個滿懷革命熱情的年輕人束縛在病榻上。但保爾在肉體和精神上都忍受著難以想像的痛苦的情況下,重新找到了「歸隊」的力量。他給自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英文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㈢ 用英語翻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簡介
" How to make steel" is a Soviet writer Nicola Ostrovsky has written a novel, written in 1933. Tells the story of Paul Korchagin from a naive youth to become a loyal to the revolutionary Bolshevik soldiers, then to the blind but be firm and inflexible novels, became a strong steel ( refers to his spirit of the story ). The author is a former Soviet writer Nicola Ostrovsky, which is of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taste, it praises the desperate fate still be firm and inflexible, challenge the fate of the spirit, thrash the only tyrannically abuse one's power of capitalists and capitalist society's ugly, showed the authors represent the then of the oppressed fate fighting spirit.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講述保爾·柯察金從一個不懂事的少年到成為一個忠於革命的布爾什維克戰士,再到雙目失明卻堅強不屈創作小說,成為一塊堅強鋼鐵(是指他的精神)的故事。作者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是一部帶有自傳味道的小說,它贊揚了在絕望的命運中仍堅強不屈,向命運挑戰的精神,鞭韃了那些只會作威作福的資本家與資本主義社會的醜陋,表現出了作者所代表的當時無產階級對受壓迫命運的抗爭精神。
㈣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英文怎麼說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用英文How to Make Steel或是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讀音為[haʊ][tə; tu; tuː][meɪk][stiːl],[haʊ][ðə; ði; ðiː][stiːl][wəz,wʌz][ˈtempərd]。
重點詞彙解釋:
1、steel
n. 鋼鐵;鋼製品;堅固
vt. 鋼化;使冷酷
adj. 鋼制的;鋼鐵業的;堅強的
雙語例句:
Steel used to be important in South Wales.
以前鋼鐵工業在南威爾士很重要。
2、Temper
n. 脾氣;(鋼等)回火;性情;傾向
vt. 使回火;鍛煉;調和;使緩和
vi. 回火;調和
雙語例句:
Hecurbedhistemper.
他控制住了自己的脾氣。
steel的用法:
steel是物質名詞,不可數;指不同種類的鋼時,可用復數形式。steel引申可作鋼鐵般的堅強,堅硬,決心等。
steel用作動詞的意思是鋼化,使堅硬,使堅強,是及物動詞。常接oneself作賓語,表示使自己振作起來,使自己堅強起來。
steel在作鋼制的武器或兵器的意思時,是不可數名詞。steel可放在其他名詞前作定語。
steel也可接介詞against或for引導的短語,表示使自己堅強起來能承受(打擊等)。steel還可接動詞不定式作目的狀語。
㈤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用英語怎麼說
正確的應該是 」how to make a hero 」.或者The making of a hero 以前在電影中看到過~
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英文名是什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英語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俄語: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
故事梗概
第一部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出生於一個靠近波蘭的烏克蘭小鎮舍佩托夫卡的一個貧苦工人家庭中,家裡有一個虔誠信仰東正教的母親和在當地鐵路機車工廠做頭等鉗工的哥哥。12歲的時候保爾因對《聖經》上的話提出疑問而受到了瓦西里神甫的懲罰,之後又因報復神甫被從學校開除,在火車站的食堂里做小工。
在他14歲的時候,一天因勞累過度而在工作時睡著引發了鍋爐溢水的事故,遭到了工頭的毆打。阿爾焦姆(保爾·柯察金的哥哥)替他報仇揍了工頭,而被憲兵隊關押了6天。後保爾轉到了發電廠工作。這一年是1917年,沙皇被推翻了。
1918年,蘇聯國內戰爭期間,布爾什維克的蘇聯紅軍經過保爾所在的城市,和德國干涉軍作戰後撤退,本地人波羅的海艦隊水兵朱赫來留在了這里繼續斗爭。朱赫來和阿爾焦姆是朋友,也教會了保爾一些知識,包括拳擊。保爾還從住在鄰居房子里的德軍中尉那裡偷盜了一支手槍。
保爾在這段期間結識了他的初戀女友冬妮婭。冬妮婭是林務官的女兒,因為保爾用拳擊打敗了討好自己的富家子弟維克多等人而欣賞保爾。兩個人情竇初開多次約會。
1919年,在德軍撤走了之後,主張烏克蘭獨立的地方武裝西蒙·彼得留拉的隊伍佔領了小鎮。一次保爾偶然發現朱赫來被佩特留拉的士兵押送時,臨時救了朱赫來,卻被維克多告發被捕,受到嚴刑拷打。
一個偶然的機會,佩特留拉視察監獄,保爾撒謊說自己是因為偷了一個騎兵舊馬鞍上的一塊皮子被抓,被佩特留拉開釋。保爾出獄後跑到了冬妮婭家,在和冬妮婭接吻和擁抱之後乘火車逃離了小鎮,成為一名紅軍的騎兵戰士。
1920年時,保爾已經是一個優秀的偵察兵及共青團員。他在布瓊尼的第一騎兵軍戰斗,打擊波蘭白匪軍。
保爾少年時的朋友謝廖沙在家鄉當上了共青團組織的領導,並和上級同事麗達熱戀。一次,謝廖沙曾看到了冬妮婭和腐化的紅軍軍官丘扎寧在一起。在波蘭白匪軍入侵之後謝廖沙也加入了紅軍,和保爾在戰場上重逢,但不久就犧牲了。後保爾在一次戰斗中頭部負傷且右眼失明。最後蘇聯國內戰爭終於結束。
保爾退伍回到家鄉之後參加了共青團的社會活動,並試圖將冬妮婭培養為共青團員,但冬妮婭的小資產階級思想和保爾的共產主義思想格格不入。保爾說:「如果你認為,我首先應該屬於你,其次才屬於黨,那麼,我絕不會成為你的好丈夫。因為我首先是屬於黨的,其次才能屬於你和其他親人。」兩人終於分手。
保爾由於反對列寧主張的允許資產階級、市場經濟存在的新經濟政策而被從區團委開除。在朱赫來的教育下,保爾認清了形勢,重新回到社會主義建設中。
第二部
1921年保爾成了共青團區委書記,和謝廖沙從前的女友麗達暗生情愫。然而由於保爾因麗達和哥哥極為親密誤以為麗達有了男友,並覺得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時間不夠,「難道現在是談情說愛的時候嗎?」,毅然斬斷情絲。
佩特留拉的殘余勢力准備在舍佩托夫卡暴動。在肅反委員會的朱赫來的指揮下暴亂被平定,瓦西里神甫等反革命人士被捕。
受反動勢力收買的鐵路林業委員會領導人故意讓伐木工人在遠離鐵路的地方伐木,造成城裡沒有木材作燃料過冬。保爾等青年冒著寒冷的秋雨和冬雪,在惡劣的環境下使用簡陋的工具鋪設一條到木材廠的臨時鐵道,還不時受到匪徒的襲擾。
他們要爭取在年底之前完成工程。一天,一輛缺少燃料的火車經過這里。工程隊同意給火車木材,但要求所有男乘客幫助鏟雪。保爾看到了一個工程師拒絕勞動,他驚訝的發現這個工程師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初戀女友冬妮婭。當冬妮婭看到保爾衣衫襤褸,就覺得他很潦倒。
麗達一直關心著保爾,還給他送去了皮衣。然而艱苦的環境和繁重的工作終於壓垮了保爾。他得了腸傷寒,並發大葉性肺炎,被誤傳死訊。麗達悲痛欲絕,調到烏克蘭團中央工作。
保爾病癒之後回到舍佩托夫卡,任團委委員。在一次搶救被洪水沖下來的木材時他再次因勞累過度生病。病癒之後保爾轉到地方武裝部門作共青團工作,和走私犯、匪徒們作斗爭。同時,也和黨內的托洛茨基派作斗爭。1924年初,列寧逝世。
保爾和麗達在莫斯科大劇院參加全俄共青團代表大會時作為烏克蘭代表團的成員終於重逢,麗達這時已經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兒,兩人沒有再續前緣。
兩年之後,保爾因為健康的原因在黑海沿岸的索契療養。在一次車禍中保爾腿受傷,不久由於戰爭年代的傷復發又變成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盲人。他的身體徹底垮了。他一度想過自殺,但最終戰勝了這個念頭。他在母親的家中養病,結識了鄰居達雅,並和她結婚。
他在病痛中寫作一部戰爭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卻不幸在寄給朋友時丟失,使他六個月的心血就這樣付諸東流。但他又堅強的重新創作,在寄出書稿焦慮的等待中,保爾終於收到了「小說備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的電報。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創作背景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紅軍的騎兵,在1920年秋在俄國內戰的戰斗負重傷,23歲時全身癱瘓,24歲時雙目失明、脊椎硬化。但其毅力驚人,憑著口述請人紀錄寫成這部基於本人故事的小說。
小說寫成後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後經朋友們的努力在《青年近衛軍》雜志上從1932年到1934年分11期連載發表。小說受到評論界的冷遇,但得到了廣大蘇聯讀者的追捧。
1935年馬克·科利佐夫在蘇聯《真理報》發表介紹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報道,造成全國轟動。同年10月,奧斯特洛夫斯基獲授予國家級最高榮譽列寧勛章。在之後的兩年,小說以各種語言重印重版了五十次。
㈦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英文讀音是什麼
英語讀音: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
出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簡介: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作者: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2歲開始勞動生涯,15歲加入共青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1920年因傷重轉業,投入到經濟建設的潮流之中,先後負責過團與黨的下、中層領導工作,是蘇維埃「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在傷病復發導致身體癱瘓、雙目失明後,他於是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935年獲得國家最高榮譽——列寧勛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賞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己親身經歷寫成的一部小說。主人公保爾所走過的道路,反映了蘇聯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難、艱苦奮斗、勇於勝利的大無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其小說形象超越時空,超越國界,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震動著數代人的心弦。小說問世不久,便被改編成電影和舞台劇,並在世界各地流傳開來。
作品影響:
在蘇聯,作者 1936 年 12 月 22 日去世前的兩年間,小說用各種語言重印重版了 50 次。在蘇聯解體之前,這部著作先後用 61 種文字印行了600 多次共 3000 余萬冊,同時流傳國外。 這部世界名著的中文譯本在我國出版,歷經半個世紀,粗略統計大概也有二十餘種譯本。
㈧ 如何用英語翻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簡介
" How to make steel " is a Soviet writer Nicola Ostrovsky's novel, written in 1933. The novel by Paul KeChaJin's growing road, tell people, a person only in the revolution to defeat the enemy in the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can overcome their own, only in their pursuit and the motherland, the people's interests linked together, will create a miracle, only the growth of the iron soldier. The revolutionaries in the struggle to be toughened and hardened into steel,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e novel.
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內容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
保爾早年喪父,母親替人洗衣、做飯,哥哥是工人。保爾12歲時,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受盡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發,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在鎮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萊給保爾講了關於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
朱赫萊被匪徒抓去了。保爾與朱赫萊一起逃跑。由於維克多的告密,保爾被投進了監牢。從監獄出來後,保爾跳進冬妮亞的花園。冬妮亞和保爾產生了愛情。
在激戰中,保爾頭部受了重傷。出院後,他參加恢復和建設國家的工作。冬妮亞和保爾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便分道揚鑣。
在築路工程快要結束時,保爾得了傷寒,體質越來越壞。1927年,他幾乎完全癱瘓了,接著又雙目失明。他一方面決心幫助自己的妻子達雅進步;另一方面決定開始文學創作工作。這樣,「保爾又拿起了新的武器,開始了新的生活。」
作者簡介: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Островский/英語: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07月30日—1936年12月22日),前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作家,布爾什維克戰士。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7月30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因家境貧寒,11歲便開始當童工 ,15歲上戰場,16歲在戰斗中不幸身受重傷,23歲雙目失明,25歲身體癱瘓,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僅32歲。歷時三載,克服難以想像的困難,創作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不朽的傑作,實現了重返戰斗崗位的理想。
小說的結尾,保爾在近乎絕望地期待中,終於迎來了州委的電報:「小說大受贊賞。即將出版。祝賀成功。」現實生活中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卻沒有那麼幸運,而是經歷了更多的磨難。小說寄給出版社之後,吃了個閉門羹——退稿。後來經過朋友們的努力,才被一家雜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
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完美的藝術典型。
作者在刻畫這一人物形象時嚴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實,並不把保爾的堅強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認為是在英勇的戰斗和艱苦的勞動中,在刻苦的學習和嚴格的律己中鍛煉出來的。
小說真實而深刻地描繪了十月革命前後烏克蘭地區的廣闊生活畫卷,塑造了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輝形象。
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童年,過的是最底層的苦難生活。年輕的保爾為拯救陷入敵手的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而遭逮捕,在獄中表現得堅貞不屈,出獄後參軍,在柯托夫斯基騎兵旅和布瓊尼騎兵團中轉戰疆場,浴血奮戰,身負重傷後以驚人的忍耐力使醫生們深為敬佩。
出院後離開了部隊,無論是做共青團工作,肅反工作還是參加修築鐵路的艱苦勞動,均表現出了堅持真理和不怕艱險的大無畏精神,並且在愛情問題上也有著嚴肅的態度和精神境界,殘酷的戰爭、艱苦的勞動、繁重的工作使保爾病倒了,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從事文學創作,最終獲得了成功。
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英語簡介
" How to make steel " is a Soviet writer Nicola Ostrovsky's novel, written in 1933. The novel by Paul KeChaJin's growing road, tell people, a person only in the revolution to defeat the enemy in the difficulties and hardships can overcome their own, only in their pursuit and the motherland, the people's interests linked together, will create a miracle, only the growth of the iron soldier. The revolutionaries in the struggle to be toughened and hardened into steel,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the novel.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