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驅逐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
驅逐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
驅逐艦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無論是在電影里還是在新聞里,驅逐艦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們無法近距離看到驅逐艦,但卻抵擋不住網友們的好奇心,作為海上最強力的武器之一,驅逐艦的鋼板到底有多厚,真的像電影里那樣堅不可摧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其實很多人對於戰艦都有著刻板印象,例如戰艦的裝甲都非常的厚或者驅逐艦有那麼強大的火力,自身的防護能力也肯定加持到了最強。但遺憾的是現代驅逐艦和二戰時期的戰列艦不一樣,二戰時期的那種大艦巨炮時代,戰列艦的裝甲厚度至少有300毫米,這個厚度可以說是非常強悍了,甚至像日本鬼子的大和號驅逐艦的鋼板厚度甚至達到了650毫米,但戰列艦的噸位卻比較小隻有7萬噸左右。
而驅逐艦在防護能力方面其實一直都比較雞肋,從二戰時期導致今,美國的驅逐艦基本上都是幾千噸,而裝甲的厚度估計只有不到50毫米,如果將今天的驅逐艦穿越回到二戰的話,估計戰列艦見到它都得笑掉大牙,這皮薄餡大的玩意可能挨一炮就完蛋了,根本沒有辦法硬抗。
值得注意的是,驅逐艦走上歷史舞台的那一刻,其自身的裝甲厚度就沒有變過,基本上都是以「薄皮」為主,而且驅逐艦升級的次數這么多,也沒有對裝甲防護方面進行過升級,也沒有進行過大規模地提升裝甲厚度。
驅逐艦與戰列艦無論是噸位還是裝甲上都存在差距,目前現代驅逐艦的噸位能上到一萬都是頂級的驅逐艦了,而與戰列艦相比的話,根本不夠看。
那麼為什麼現代驅逐艦在科技如此發現的當下,不升級自身的裝甲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沒有必要,夠用就行。
首先,像美國9000噸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或中國12000噸的055驅逐艦,自身的鋼板都沒有多麼厚,而且各個國家的海軍也都對通過裝甲硬抗攻擊的方法嗤之以鼻。
現代驅逐艦的材料使用水平非常高,所使用的冶金技術也非常成熟,別看驅逐艦的鋼板不是很厚,但相比二戰期間驅逐艦的鋼板而言,其硬度可以是對方的2-3倍,也就是說現代驅逐艦的鋼板厚度與二戰時期的驅逐艦作比較的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抗擊打能力上卻提升了至少2-3倍。
其次,現代海戰的防禦思路,已經從二戰期間的笨重挨打,進行了徹底的轉變,畢竟二戰時期還沒有發明導彈,雙方都是使用大炮對轟,鋼板厚一點確實能夠抗揍,但對於現代戰爭而言,你鋼板再厚都沒有用,人家幾發導彈就能把你擊沉。
像反艦導彈如果命中目標的話,可以輕松擊穿100毫米以上的鋼板,別說是驅逐艦了,就把二戰時期的戰列艦拉過來,也得一發入魂,直接沉屍海底。
也正是因為導彈的出現,驅逐艦的防禦策略也從被動挨打轉變為主動防禦,利用各種防空導彈、近防系統、艦炮對一切對驅逐艦有威脅的目標開火。
如果你看過海戰類電影的話,你就會知道驅逐艦的防衛手段非常豐富,而且每一個都不是善茬,想要輕松擊沉它可能性不大。
也正是因為驅逐艦的防禦手段發生了變化,才導致驅逐艦在防護鋼板是製造上也進行了諸多改進,例如鋼板不再加厚,而是從強度入手,並通過冶煉和復合材料的方式上減輕鋼板的重量,使其能夠更加地輕盈。
其次,驅逐艦的鋼板不再是防禦的手段,因此還不如增強強度,並將主動防禦能力全部賦給各種火炮和防空導彈,這樣的話也不會造成資金上的浪費。
其實驅逐艦的鋼板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厚、那麼硬,反而比一些商船的鋼板還要薄一些,畢竟用途不一樣,所選擇的鋼板也會不一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