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鐵行業正在蒸蒸日上,如何進一步提高產量
關於目前我們地球上的許多事業來發展前景來說,我們現在人類已經面臨到很嚴重的資源問題,特別是其中的礦產石油,還有天然氣這些資源,我們這些資源被我們的那所定義為不可再生資源,但是我們人類卻無法離開這些資源,因為我們人類需要這些資源,給我們提供能量和建築材料,所以這些資源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很多的幫助。那麼關於近些年來的鋼鐵行業又重新蒸蒸日上,那麼該如何進一步提高其產量?其中的答案有以下幾點。
最後一點就是要提高其。生產力度,利用更廣泛的一個勞動力,或者用更為完善的一個生產線,來替代較為老舊的生產線,建設這樣的生產線,需要更多的資金。
B. 鋼鐵產能是指鐵的產量還是鋼的產量是生鐵、粗鋼還是鋼材
產能是指的是一段時間內能產出多少鋼材的能力,鋼鐵是個廣義次包括生鐵
C. 中國鋼鐵產量是什麼
中國鋼鐵產量首破10億噸。2020全年,鋼鐵產量呈前低後高走勢。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鋼鐵需求明顯萎縮,隨著二季度國家復工復產、經濟刺激政策的逐步發力,經濟穩定復甦,下游需求逐步恢復,帶動鋼鐵企業生產積極性高漲,鋼鐵產量同比進一步上升。
12月我國粗鋼產量9125萬噸,同比增長7.7%,2020年全年產量105300萬噸,同比增長5.2%。12月我國鋼材產量12034萬噸,同比增長12.8%,2020年全年產量132489萬噸,同比增長7.7%。
鋼鐵工業的發展
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之基石。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鋼鐵工業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漸強的歷史性轉變,成為世界鋼鐵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為推動我國工業化、現代化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9-1957年中國鋼鐵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1958-1977年中國鋼鐵工業進入曲折發展時期,1978-1992年中國鋼鐵工業進入體制調整與快速發展時期。
1993-2018年中國鋼鐵工業進入市場體制下的收斂增長時期。2020年1-12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8159.3萬噸,累計增長4.5%。
D. 什麼是鋼鐵產能
鋼鐵產能指鋼鐵企業在生產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鋼鐵冶煉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鋼鐵成品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鐵礦石的數量。
E. 產能是什麼意思 產能指的是什麼
1、產能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生產能力是反映企業所擁有的加工能力的一個技術參數,它也可以反映企業的生產規模。每位企業主管之所以十分關心生產能力,是因為他隨時需要知道企業的生產能力能否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2、當需求旺盛時,他需要考慮如何增加生產能力,以滿足需求的增長;當需求不足時,他需要考慮如何縮小規模,避免能力過剩,盡可能減少損失。
F. 什麼是鋼鐵行業落後產能及違法新增產能
凡是沒有獲得工信部超能認可手續,也就是行業准入手續的產能都可以說是落後產能,雖然獲得了認可,但是技術裝備,技術指標,節能指標,環保指標不能達到冶金行業協會標準的也是落後產能。近十年以來,沒有獲得合法批准手續而建設的鋼鐵廠都是新增違法產能。目前,我國鋼鐵12.6億噸產能,8.5億噸消耗量,1.4億噸極限出口量,過剩產能2.7億噸過剩產能。中國鋼鐵行業長時期的高利潤強烈刺激了過度的,快速的產能擴張,就連農民,軋棉花的,賣香油的,做鋼結構的,做鋼鐵貿易的,村長鎮長都投資煉鋼,收破爛的都是鋼鐵廠董事長,造成鋼鐵產能幾十年的旋風式增長,達到了12億噸之巨,鋼鐵行業這種產能嚴重過剩局面是導致價格下滑,競爭白熱化效益低下的原因,無序擴張不制止,落後產能不淘汰,鋼鐵工業就沒有回暖的跡象,即使一時復甦,也會被立即死灰復燃的小鋼鐵抵消,最終受害的還是建設項目的質量和老百姓的安全。國家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沒有經過審批手續的,近二十年建設的鋼鐵廠一律拆除。2017年是去產能的攻堅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當供需發生結構性變化時,不是短期調結構能夠調得過來的,去產能是一項長期工作。盡管「十三五」期間會加大力度,但2017年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減弱,今年將著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堅決取締「地條鋼」。如果在鋼鐵行業和市場當中允許「地條鋼」存在的話,一定是劣幣驅逐良幣。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是政府的職責,今年6月底前,會把這項工作扎扎實實地推進,為鋼鐵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是今年和去年去產能工作當中,強調依法依規綜合施策,將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作為執法重點,堅決把不符合環保、安全、質量、技術、能耗等標准和政策的產能依法依規退出。
三是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今年過剩產能的牛鼻子。它已經不生產,有的企業主動選擇了退出這一行業。但是面臨資產、債務怎麼處置,員工怎麼安置,這是今年推進去產能工作要抓的。一般來說,產能多了,他們第一是開員工,第二是資產處置,第三是銀行壞賬處置。在我們國家,去產能工作要把職工的安置落實,營造一個很好的穩定的環境,特別是對這些職工,進行再就業幫扶,強化職業培訓、就業服務和政策扶持,做好社會保障銜接,加大對困難人員的援助力度,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幫扶,妥善做好職工安置,這是政府的天職,要兜底。
G. 什麼是鋼鐵產能
通常來講,產能即生產能力的簡稱,即某個行業在一定時期內(本研究以一年為單位)現有技術條件下,綜合考慮產品組合、勞動力、廠房、設備、原料等情況下所能達到的最大的生產量。最大產出量是由生產該產品的各生產環節的最薄弱的一環來決定。這就好像是我們熟悉的「水桶理論」,水桶內水的容量不是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以鋼鐵行業來說,其生產由爐料、燒結、煉鐵、煉鋼、軋材等多個生產工藝環節組成,在生產過程中各環節必須銜接配套才能實現整個鋼鐵生產能力的最大化,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成為限制產能充分釋放的瓶頸。
准確理解產能,需要正確區分以下幾點:第一,區分設計產能和有效產能。設計生產能力是指可實現的最大產出,或稱為理想情況下的最大可能產出;有效生產能力,指在考慮了產品組合、排程的困難、機器維修以及質量因素等情況下的最大可能產出。評判產能利用情況所考慮的產能應該是有效產能而不是設計產能。第二,區分工序產能和全部產能。例如,鋼鐵生產由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多個生產工藝環節,在鋼鐵生產的諸多環節中最大的產量取決於能力最少的那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瓶頸,就會限制全部產能的發揮。第三,區分在建產能、擬建產能和實際產能。將在建產能和擬建產能作為總產能的一部分衡量我國產能利用率是不準確的。因為許多擬建項目可能未必付諸實施,在建項目也可能停建,落後產能也要淘汰一部分。
理解了產能,那麼產能過剩是什麼?顧名思義,產能過剩就是生產能力過剩,指某一行業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的技術條件下生產能力存量的過剩,實際上也就是能夠實現的生產能力超出市場需求能力的富餘產能部分過大,超出了維持市場良性競爭所必要的限度。產能過剩通常會導致產品積壓、競爭加劇、價格下跌、利潤下滑等現象。
產能過剩不同於生產過剩。按照馬克思主義治經濟學的解釋,在商品經濟中(這里的商品經濟是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謂「生產過剩」,是指生產出的商品超過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過剩,並不是說生產門路無可開辟,因而生產資料已絕對過剩;也不是因為人們的各種生活需要都已滿足,因而消費資料已絕對過剩。在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往往可以看到這種表面上似乎極端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資本家喊叫生產過剩,把牛奶倒入大海,雞蛋拿去喂豬;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業工人家庭正在為得不到必需的食物營養而犯愁。所以資本主義的生產過剩不是絕對過剩,而是相對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來說,相對於會購買力來說,商品是生產的太多了,是一種相對過剩。如果撇開會制度的差異不談,馬克思對於「過剩」含義的解釋,同樣也適應於我國現階段出現的情況。因為生產過剩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而不是資本主義制度所特有的,只要我國實行市場經濟制度,就有可能出現生產過剩。
產能過剩與生產過剩二者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本質的區別。
二者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1)二者均可能導致行業效益下降、利潤下滑、庫存增大等危害;2)二者均是相對於需求而言的。3)二者可能存在相同的誘因。
二者之間的區別主要表現在:1)二者考察對象不同。生產過剩考察的是生產出來的產品產量相對於消費能力的市場飽和度;而產能過剩考察的是生產能力。2)產生的直接原因不同。生產過剩的原因可能是投資規模過大,或是供求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的直接原因是投資規模過大或產業結構不合理,未來可能形成的潛在生產規模和結構超過了符合市場有效需求的供給規模和結構。3)二者形成的危害不同。生產過剩對經濟造成的危害是一種己經轉化為現實的危害;而產能過剩的危害不僅具有現實性、更具有潛在性,這種潛在性所造成的最終後果可能更嚴重。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是一種相對性過剩,是一種結構性過剩,也是一種階段性過剩。
所謂相對性,是相對需求而言的。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收入和消費的整體水平依然很低。2008年我國粗鋼50091.5萬噸,人均消費377.2公斤,而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消費粗鋼在600-900公斤左右。
所謂結構性,主要表現為目前一些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產品的生產能力過剩,而另一些高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業的生產能力卻嚴重不足。
所謂階段性,就是說某個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解決了,新的過剩行業又會出現,這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比如1996年,我國就鋼鐵行業曾經出現產能過剩,2005年我國也出現產能過剩。產能過剩的這一特徵表明,產能過剩是在消費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產生的。
從我國鋼鐵行業來看,我國現階段鋼材需求量還沒有達到峰值。據有關專家預測,我國鋼材消費量大致在2031-2043年達到峰值,消費量峰值在8.5-10億噸。如果照此分析的話,那麼目前我國的鋼鐵產能過剩就只是暫時性的相對產能過剩,而非絕對性產能過剩。由於鋼鐵行業具有建設周期長的特點,因此我國鋼鐵行業富餘部分產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行業供求不可能完全達到平衡。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適度的產能過剩有利於行業發展。一方面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新的競爭者進入該行業,另一方面它可以促使行業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利於落後產能的淘汰,優化產業結構。但是,如果這部分富餘產能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生產設備大量閑置,就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比如,資金佔有率增大、庫存增大、產品價格下滑以及行業效益變差等等
H. 關於鋼鐵和提高產能的問題
目前,我國和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一樣,鋼鐵的產能,也就是設備的能力沒有專發揮出來屬,產能過剩,所以鋼鐵的產量低於產能。所以說,提高鋼鐵產量既可以提高設備的開機率,開拓市場,發揮設備產能,也可以採取外延式發展模式,新建生產設備,增加產能。國家鼓勵通過兼並重組,提高設備利用率,挖掘設備潛能,不鼓勵新建生產能力開擴展產量。
I. 鋼鐵行業與機械行業混合算新增產能嗎
只要是這個聯合企業對外銷售鋼鐵產品而不是全部生產鋼鐵製品,就是新增版鋼鐵產能。比如說權,擬建設的冶煉項目生產的鋼水全部鑄造成軸、車輪、減速機殼體、軋輥、耐磨襯板,或者軋製成鋼材以後加工成鋼絲繩、拉鎖、暖氣片、集裝箱、汽車底盤、汽車掛車等就不是新增產能;要是你只是自用了一小部分,還對外銷售棒材、線材、板帶材、管材、鋼坯、型材等,你的企業就是新增鋼鐵產能。
J. 1860~1913年美國鋼鐵產量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反映出什麼問題
主要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重化工業高速發展,重化工業主要依託鋼鐵煤炭等,所謂的機械化其實就是在此時開始,在此階段,不但是美國,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大國鋼鐵產量都是急劇增加。那時就流行了以鋼鐵產量衡量國力的標准。
美國1865結束內戰後,已經掃除了國內的分裂勢力,能夠投入大部分精力到經濟發展方面來,再加上美國是一個兩洋大國,沒有多少的來自陸地上威脅,有一個非常安定的國際環境,這註定了美國能夠成為經濟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