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重量偏差計算公式是什麼
重量等於直徑乘直徑乘0.00617即0.00617d²=xxxkg/m
光圓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
帶肋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
直徑22~50mm 允許偏差±4%。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繁瑣,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② 鋼筋的重量偏差標準是什麼
光圓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
帶肋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
直徑22~50mm 允許偏差±4%。
③ 鋼筋的重量偏差標準是什麼
光圓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專22mm 允許偏差±屬5%;
帶肋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
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
直徑22~50mm 允許偏差±4%。
(3)鋼鐵分析允許偏差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筋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²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④ 請問螺紋鋼的負公差是怎麼樣計算出來的國家規定允許偏差多少
重量差:6MM~12MM的螺紋鋼允許最大下差為7%,14MM~20MM的螺紋鋼允許最大下差為5%,22MM~50MM的螺紋鋼允許最大下差為4%。
⑤ 鋼材厚度允許偏差國家標准
法律分析:標准化外徑允許偏差 D1 ±1.5%,最小±0.75 mm D2 ±1.0%。
最小±0.50 mm D3 ±0.75%.最小±0.30 mm D4 ±0.50%。
1、結構用於無縫鋼管:GB/T8162-2008 管道、容器、設備結構用管(GB/T8162-2008) 標准:GB/T8162-2008。
用途:用於製造管道、容器、設備。
2、管件及鋼結構標准:Q/CG46.2-1996
用途:適用於結構用一般無縫鋼管等。
法律依據:《鋼鐵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修訂)》和《鋼鐵行業規范企業管理辦法》
1.鋼鐵企業須建立完備的產品生產全過程質量保證制度和質量控制指標體系,具有產品質量保障機構和檢化驗設施,保持良好的產品質量信用記錄,近兩年內未發生重大產品質量問題。
2.鋼鐵企業產品須符合國家、行業、地方標准。嚴禁生產級以下螺紋鋼筋(直徑14毫米及以下的級螺紋鋼除外)、熱軋硅鋼片等《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工產業〔2010〕第122號)中需淘汰的鋼材產品。
3.嚴禁偽造他人廠名、廠址和商標,以次充好以及偽造、不開發票銷售鋼材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二)工藝與裝備
1.嚴格控制新增鋼鐵生產能力。新建、改造鋼鐵企業須按照國發〔2013〕41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工信部產業〔2015〕127號)要求,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環境敏感區域,實施減量置換。停產1年以上或已進入破產程序的鋼鐵企業不納入規范管理或取消其資格。
2.新建、改造鋼鐵企業應按照全流程及經濟規模設計和生產,實現生產流程各工序間的合理銜接和匹配。不得新建獨立煉鐵、煉鋼、熱軋企業;現有鋼鐵企業不得裝備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家發展改革委令第21號)、《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2010年本)》
⑥ 如何計算鋼材理重與實際重量的偏差百分比
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W=0.00617×直徑²
鋼管W=0.02466×壁厚(外徑--內徑)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6)鋼鐵分析允許偏差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普通鋼材多以板帶、型材和線材形式供應。普通鋼材是工業上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廣泛地用於建築結構、橋梁構件、船體結構、交通運輸、機械製造、農業、輕紡、國防工業、金屬製品、食品工業、家用電器等國民經濟各個部門。
這類鋼材塑性好,金屬的變形抗力低,生產中能量消耗少,質量易於控制,工藝簡單(基本工序只有加熱、軋制和冷卻三個階段),一般不經熱處理直接使用,最早實現了生產的大型化、連續化、自動化、高速化,生產成本低廉。
鋼的化學成分可以有很大變化,只含碳元素的鋼稱為碳素鋼(碳鋼)或普通鋼。
在實際生產中,鋼往往根據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錳、鎳、釩等等。人類對鋼的應用和研究歷史相當悠久,但是直到19世紀貝氏煉鋼法發明之前,鋼的製取都是一項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
如今,鋼以其低廉的價格、可靠的性能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築業、製造業和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說鋼是現代社會的物質基礎。
⑦ 鋼筋直徑的允許偏差怎麼算
一、熱軋盤條
根據GBT 14981-2004的規定,5~10mm的熱軋鋼盤條,直徑允許偏差內為容±0.3mm; 10.5~16mm的熱軋鋼盤條,直徑允許偏差為±0.4mm。16mm以上的鋼盤條,蘇州地區很少用。
二、熱軋光圓鋼筋
根據GB1499.1-2008的規定,6~12mm的熱軋光圓鋼筋,直徑允許偏差為±0.3mm; 14~16mm的熱軋光圓鋼筋,直徑允許偏差為±0.4mm。
當熱軋光圓鋼筋生產日期為2008年9月1日前的,可以按GB 13013-91標准,即6~20mm的熱軋光圓鋼筋,直徑允許偏差為±0.4mm。
三、熱軋帶肋鋼筋(HRB335、HRB400)
根據GB 1499.2-2008的規定,常見規格的帶肋鋼筋的尺寸及允許偏差列表如下:
GB 1499.2-2007規定,10mm以下的帶肋鋼筋,可以不在鋼筋表面軋制標志。因此,對於無標志的鋼筋應防止不法商人用二級鋼代替三級鋼。
凡發現工程現場有無標志、無銘牌的鋼盤條、光圓鋼筋、帶肋鋼筋,質監員應通知材料檢測公司人員到現場,監督抽樣檢測。
⑧ 鋼筋質量檢測,鋼筋原材的重量負偏差怎麼計算
怎麼計算鋼筋理論 跟實際重量偏差?
一、鋼筋理論重量計算:
毎米鋼筋的理論重量,可通過下列計算公式,適用於任何不同直徑鋼筋。
一 重量等於直徑乘直徑乘0.00617即0.00617 d²=XXX㎏/m
二 1、W=πr²×L×ɡ÷1/1000
2、W=π×d²/4×L×ɡ×1/1000=πd²/4×L×ɡ×1/1000。
式中:W——重量;(單位:公斤)
d——鋼筋直徑;(單位:毫米)
π——圓周率:3.1416;
r——鋼筋半徑;(單位:毫米)
L——長度;(單位、米)
ɡ—— 比重7.85(克/厘米³)。
【例】鋼筋直徑10mm,求其毎米理論重量?
解:①W=0.00617 d²=0.00617×10×10=0.617(㎏/m)。
②W=πr²×L×ɡ÷1/1000=3.1416×5²×1×7.85×0.001=0.617(㎏/m)。
③W=π×D²/4×L×ɡ×1/1000=3.1416÷4×10²×1×7.85×0.001
=0.7854×100×1×0.00785=0.69(㎏/m)=0.617(㎏/m)。
二、鋼筋實際重量用秤稱。
三、鋼筋實際重量與理論的偏差(%)按公式(1)計算:
⑨ 鋼筋原材檢測 中理論重量的正負偏差值計算公式 急急急!~~跪求高人 ~
螺紋鋼理論重量計算:(規格*規格*0.00617*長度) 這是一根的重量
偏差:實際重量—理論重量 在除以版實際重量
你這個權就是 16X16X(0.502+0.502+0.502+0.502+0.500)X0.00617
你的理論重量應該報錯了···
⑩ 鋼板厚度允許偏差國家標准
法律分析:鋼板厚度一般允許偏差在正負1.2毫米。1、鋼板按厚度分,薄鋼板
法律依據:《熱軋鋼板和鋼帶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5.2 推薦的公稱尺寸
5.2.1 單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表 1 所規定范圍內,厚度小於 30 mm 的鋼板按 0.5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厚度不小於 30 mm 的鋼板按1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
5.2.2 單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表 1所規定范圍內,按 10 mm 或 50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 5.2.3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厚度在表1所規定范圍內,按 0.1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 5.2.4 鋼帶(包括連軋鋼板)的公稱寬度在表 1 所規定范圍內,按 10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 5.2.5 鋼板的長度在表1 規定范圍內,按 50 mm 或 100 mm 倍數的任何尺寸。
5.2.6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議,可供應推薦公稱尺寸以外的其他尺寸的鋼板和鋼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