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概括大煉鋼鐵運動發生的原因
經過公私合營和收買運動,我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化體系已經完全建立起來版,認為達到了追趕權美英法發達國家的體制;對工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的復雜性認識不足,任然採取了戰爭年代的人民戰爭的基本經驗,忽視了裝備和技術在現代化工業生產中的決定作用;誇大了蘇聯援助的作用和發達了急於求成的心理,眼苗助長違背了客觀規律。
Ⅱ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出現的歷史原因是什麼
直接原因是蘇共來1956年召開二十大源說要十五年超過美國,而我國則表態要15年超過英國,後來不斷縮短時間,從而導致出現了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則是不顧我國生產力落後的現實,強行實行公有制(說通俗點就是想把農村的小農經濟變成農產化勞作,但是因為生產力水平達不到,實行這種制度比較打擊農民勞動的積極性)。根本原因還是對國家現實狀況的認識不清,導致了「左」傾錯誤的泛濫。
後果大致如下:由於全民煉鋼,導致資源大量浪費(因為鋼不是誰都會煉的,不會煉的人煉出來的鋼是廢鋼);使很多人脫離農業生產而從事煉鋼,使得糧食減產嚴重,導致1959年餓死很多人(具體數字沒法統計,但是一般公認的不少於一千萬);大躍進造成了放衛星,因為國家有硬指標,落實到地方造成了不顧現實的吹牛逼(比方說一畝地畝產萬斤之類的),實事求是的幹部基本都被處分;人民公社運動挫傷農民的積極性(因為成了大鍋飯體制,干多干少一個樣)。大致這些吧
Ⅲ 大躍進及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由於中國剛剛來從革命戰爭源階段轉向社會主義建設,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於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導致「左」傾思想嚴重泛濫。
1958年,黨中央錯誤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其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題干中的報刊言論體現了農業生產中的浮誇現象,八大正確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整體上是正確的。
(3)大躍進和大煉鋼鐵的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反右傾」斗爭造成嚴重後果,使黨內從中央到基層的民主生活遭到嚴重損害,中斷了糾正「左」的錯誤的進程,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廬山會議後繼續「大躍進」的錯誤,加上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黨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所未有的嚴重經濟困難。
原本希望快一些讓人民群眾過上較好的日子,結果卻出現令人痛心的狀況,這個沉痛的歷史教訓是不應忘記的。
Ⅳ 開展大躍進的原因及開始和結束時間.
開展大躍進的原因有:
1、全民希望快速改變經濟狀況:盡管新中國獨立了,但當時國內經濟還是很落後。如果沒有經濟上的獨立,政治上的獨立就不能得到保障。在這樣的狀態底下,希望快,希望能夠盡快把我們的經濟文化發展提上來,這是一個普遍的民族心理。
2、特殊的時期形成的特殊思維:在大躍進未開始的前幾年,許多原來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結果都很快做到了。三年改變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當時卻被堅定地認為是可以的。這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跟平時一般情況下不是一種狀態。
3、人的認識往往是受到了自己的經驗影響,對於怎麼如何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中國,我們缺乏這個經驗。
大躍進開始的時間: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開始。
大躍進結束時間: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
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在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不斷宣傳「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
在工業上,為實現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並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交通、郵電、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也都開展「全民大辦」,把「大躍進」運動推向了高潮。
「大躍進」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受到重大損失。
資料來源:
1、是什麼讓中國人集體頭腦發熱搞「大躍進」?--文史--人民網
2、「大躍進」運動_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
Ⅳ 大躍進的原因是什麼
1956年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回計劃,開答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於毛澤東、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大陸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 主要死因為餓死.
Ⅵ 大躍進的出現原因和主要標志有什麼區別
從戰略上看來,大躍進是沒錯的。自跟人家差距那麼大,如果不奮起直追,跑得比別人快,豈非永遠跟在人家屁股後面吃灰。當然,由於頭兩個五年計劃的輝煌戰果,在戰術執行和具體實施層面,出現了頭腦發熱,不按客觀規律辦事的情況,搞出一堆荒唐事。
從戰略性質上看,大躍進跟現在總說的「跨越式發展」並沒有啥本質區別,換了個說法而已。新中國建國70年,從一窮二白追到現在的地步,靠的就是比別人跑得快。
大躍進及後來的浮誇風是沒有掌握好保護群眾的改變中國當時貧窮落後面貌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平衡協調好經濟發展計劃、經濟規律之間的關系,是執行方面的戰術性問題,這方面第一線的領導負有最大的責任,實際上是毛 最早、最冷靜、最嚴厲的發現和嚴厲的批評糾正了浮誇歪風,為大躍進的冒進和頭腦發熱降溫。
以歷史的眼光看,大躍進的確是中國在趕超路上的探索性失誤,也許這種失誤是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上必然和不可避免的。
Ⅶ 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是什麼意思
跌進是亂報產量使得曾加糧稅
量食都上交百姓吃不飽
革命是反對右派地主資本主義及他們後代給他們使各種酷刑整死為止
燒光古書古跡宗教等文化知識青年下放到農村耕地
要背毛宇錄很多不說了
自幾網上找
Ⅷ 大躍進的結果和教訓是什麼
大躍進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但是它的影響卻是深遠的。1958年以後,一直作為一面紅旗高舉若干年,對這次大躍進的經驗與教訓,應當認真地總結與思考。 作為一個在基層工作的人員,體會是很深刻的,談一下粗淺的看法。
首先,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去抓經濟建設是不可取的。
大躍進對一個曾經因為落後挨打的中國人來說,本來是個美妙的字眼。中國又是個大國窮國,不躍進行嗎?國家領導人明確的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就企圖通過幾個運動、幾場人海戰術,就可以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用幾年的時間,就可以超過英、美等國家。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放手發動群眾,搞個大躍進。放手發動群眾,在戰爭年代是一個成功的經驗。但是,轉入經濟建設階段後,再用大搞群眾運動的辦法,顯然是不適用了。因為經濟是按照規律發展的,要有科學的管理,嚴格的工藝要求,還必須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生產出來合格的產品,才能夠持續的發展。 否則,採用大轟大嗡的辦法,則會是得其反。在當時的情況下,放手發動群眾,過分的強調發揮職工的積極性,打亂了各種規則制度。進入1959年後,各個工業企業廢品增多,事故頻出,火災不斷,事實證明,良好的願望,並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只有尊重和掌握經濟發展規律,尊重科學技術,靠先進的管理,才能高速發展經濟。
其次,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實事求是。
1958年大躍進,最慘痛的教訓是脫離了實事求是的精神,說大話搞弄虛作假。農業放高產「衛星」,畝產萬斤糧,甚至12萬斤糧食,又有那個是真實的呢?群眾心裡早就明白。天津市新立村把幾十畝的稻秧苗,快成熟的時候都移植到一畝地中,這樣明顯的造假行為,不但不加以批評,反而各大媒體卻爭先恐後的報道,豈不是怪哉,其結果是浮誇風四起,各地報喜不報憂的事情,甚囂塵上。全民大煉鋼鐵,浪費了大量的能源,砍伐了樹木,所煉出來的鋼鐵都是豆腐渣形狀的廢物,根本沒有用處。就是這樣的廢鐵有300多萬噸,都統計到全年的鋼產量中去了。在農業方面,糧食產量比1957年只提高3.4 %,比前五年的平均產量增幅 3.8 % 還略少了一些,這樣的產量怎麼能夠談上大躍進呢?
這些事情老百姓心裡都很清楚,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有誰敢於發表個人的意見呢?因為1957年反右派運動剛剛過去。如果說錯了話,不知道又要扣上一頂什麼名稱的「帽子」呢?老百姓只好「唯上是聽」、「唯上是從」罷了,
。
Ⅸ 大躍進及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
①當時領導人對國內經濟局勢的錯誤估計,盲目求快、急於求成的思想影響,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主要原因)。
②人們受左傾思想控制(根本原因)。
「大躍進」運動是指1958年至1960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
、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第一次鄭州會議)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開始逐步糾正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