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吹煉輔料加入多少計算

鋼鐵吹煉輔料加入多少計算

發布時間:2021-01-26 03:21:48

鋼鐵冶煉的主要輔料

鋼鐵冶煉過程中,為了除去磷、硫等雜質,造成反應性好、數量適當的爐渣,需要加入冶金熔劑如石灰石、石灰或螢石等;為了控制出爐鋼水溫度不致過高,需要加入冷卻劑如氧化鐵皮、鐵礦石、燒結礦或石灰石等;為了除去鋼水中的氧,需要加入脫氧劑如錳鐵、硅鐵等鐵合金等。上述材料統稱為輔助原料。
石灰石
主要由方解石組成,化學成分為CaCO3。純方解石含CaO56%、CO244%。開采出的石灰石因有雜質,CaO的含量一般為50~55%。在鋼鐵冶煉中,石灰石是造渣用的鹼性熔劑,要求:①CaO含量高。②SiO2、Al2O3、S、P含量低。SiO2和Al2O3能降低石灰石作為熔劑的有效性能。在高爐冶煉中,石灰石里的SiO2和Al2O3含量每增加1%,其有效熔劑性能約降低2.8%。③大中型高爐用的石灰石,粒度為20~50毫米,小高爐為10~30毫米。
白雲石
純白雲石 【CaMg(CO3)2】 含MgO21.9%、CaO30.4%、CO247.7%。天然白雲石還含有SiO2、Fe2O3、Al2O3等雜質,顏色通常呈灰白色或淡黃色。白雲石在鋼鐵工業中大量用作鹼性耐火材料,焦油白雲石用作煉鋼爐爐襯。白雲石還用作鹼性熔劑,以提高爐渣中 MgO的含量,改善流動性,利於脫硫,減少爐襯熔損。對作為熔劑的白雲石的要求是含MgO高,含Al2O3、Fe2O3和SiO2低。中國白雲石的化學成分一般為:CaO26~31%,MgO17~21%,SiO21~5%,Al2O30.5~3%,Fe2O30.1~3%,CO243~46%。
石灰
由石灰石煅燒而成,是煉鋼最重要的熔劑。煅燒石灰必須用優質的石灰石原料,合適的煅燒設備,控製得當的煅燒過程和使用低硫低灰分燃料。採用緩慢加熱高溫煅燒所得的粗晶粒石灰(稱為硬燒或死燒石灰),在煉鋼爐中熔化慢,不易成渣。採用快速加熱迅速通過高溫區所得的晶粒細、活度大的石灰(稱為活性石灰或軟燒活性石灰),在煉鋼爐中可防止鋼液表面散熱過多,熔化快,容易成渣,從而提高了脫硫、脫磷效率。煉鋼用活性石灰的質量要求是:CaO>92%;P<0.008%;S厘米;活性度>360毫升(滴定法);粒度10~30毫米。石灰還用於鐵水的爐外脫硫(見鐵水爐外脫硫)。
螢石
又名氟石,主要化學成分為CaF2,有黃、淡紫、玫瑰、綠黑等各種顏色的結晶,比重 3.2,熔化溫度約935℃。在高爐中,螢石作洗爐用(通過降低熔點,清除爐牆結瘤);在煉鋼中,用作助熔劑,可降低石灰的熔點,改善爐渣流動性,提高脫硫效率。螢石分解後有強腐蝕性,對設備和爐襯不利,使用量應適當控制。鋼鐵冶煉用螢石的成分:CaF275~95%,SiO25~20%,S0.10~1.5%。
氧化鐵皮
又稱鐵鱗,是鋼錠和鋼坯在加熱和軋制過程中產生的。它含鐵約70~75%,在煉鋼中可用作氧化劑;煉鋼精煉期使用它能加速石灰溶解,且不降低熔渣鹼度,又有利於熔池沸騰,對去磷有一定效果。此外氧化鐵皮可配加入燒結料,以及在鐵合金冶煉中用以代替鋼屑。
錳礦
用於冶煉錳鐵,有時用於高爐煉鐵以調整生鐵含錳量,或用於高爐洗爐。

⑵ 鋼鐵煉的過程,不要專業術語,分為幾個過程,每個過程要有小標題!網上抄的也可以

煉鐵:高爐中加入:鐵礦石+石灰石等煉鐵輔料+焦炭→高溫→鐵水+爐渣→鑄鐵錠+爐渣
煉鋼:電弧爐或者轉爐中加入:廢鐵、鑄鐵錠→高溫(通電吹氧等)→鋼水+鋼渣→鑄錠(或者連軋)+鋼渣

根據所煉鋼種的要求把生鐵中的含碳量去除到規定范圍,並使其它元素的含量減少或增加到規定范圍的過程。簡單地說,是對生鐵降碳、去硫磷、調硅錳含量的過程。這一過程基本上是一個氧化過程,是用不同來源的氧(如空氣中的氧、純氧氣、鐵礦石中的氧)來氧化鐵水中的碳、硅、錳等元素。化學反應主要是:
2FeO+Si 2Fe+SiO2
FeO+Mn Fe+MnO
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很容易從鐵水排至爐氣中而被除掉。生成的二氧化硅、氧化錳、氧化亞鐵互相作用成為爐渣浮在鋼水面上。生鐵中硫、磷這兩種元素在一般情況下對鋼是有害的,在煉鋼過程中必須盡可能除去。在煉鋼爐中加入石灰(CaO),可以去除硫、磷:
2P+5FeO+3CaO 5Fe+Ca2(PO4)2(入渣)
在使碳等元素降到規定范圍後,鋼水中仍含有大量的氧,是有害的雜質,使鋼塑性變壞,軋制時易產生裂紋。故煉鋼的最後階段必須加入脫氧劑(例如錳鐵、硅鐵和鋁等),以除去鋼液中多餘的氧:
Mn+FeO MnO+Fe
Si+2FeO SiO2+2Fe
Al+3FeO Al2O3+3Fe
同時調整好鋼液的成分和溫度,達到要求可出鋼,把鋼水鑄成鋼錠。
煉鋼的方法主要有轉爐、電爐和平爐三種。平爐煉鋼的主要特點是可搭用較多的廢鋼(可搭用鋼鐵料的20~50%的廢鋼),原料適應性強,但冶煉時間多。我國目前主要採用平爐煉鋼。轉爐煉鋼廣泛採用氧氣頂吹轉爐(見圖),生產速度快(1座300噸的轉爐吹煉時間不到20分鍾,包括輔助時間不超過1小時,而300噸平爐煉1爐鋼要7個小時),品種多、質量好,可煉普通鋼,也可煉合金鋼。電爐煉鋼是用電能作熱源進行冶煉。可以煉制化學工業需要的不銹耐酸鋼,電子工業需要的高牌號硅鋼、純鐵,航空工業需要的滾珠鋼、耐熱鋼,機械工業用軸承鋼、高速切削工具鋼,儀表工業需要的精密合金等。

把鐵礦石和焦碳,石灰石,螢石等原料按比例投入高爐,吹入熱風,加熱到1000多度。這樣單質鐵就在碳的還原作用下被還原出來了。這是煉鐵的過程。接著就把煉出來的鐵水注入煉鋼轉爐中,然後加入一定量的費鋼,向轉爐中吹入氧氣,這就是煉鋼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工作,氧氣可以把鐵水中多餘的碳元素氧化掉,變成氣體。然後會在氧化完畢的鋼水中投入一些錳鐵或硅鐵,與鋼水中殘留的氧發生氧化,然後把鋼水鑄成鋼錠或澆注成零件,或者是直接進入軋鋼廠,軋成可以使用的型材。這就是煉鋼的全過程。

簡單一點說就是把鐵的純度煉到98%<好像>要煉成這樣,必須不斷地敲打
淬火,讓雜質C於氧氣充分接觸,生成CO2,所以古代煉鋼鐵,就是不斷敲打,不斷燒烤,不斷放水裡淬火。
現代煉鋼步驟如下
造渣
造渣:調整鋼、鐵生產中熔渣成分、鹼度和粘度及其反應能力的操作。目的是通過 鋼鐵高爐
渣——金屬反應煉出具有所要求成分和溫度的金屬。例如氧氣頂吹轉爐造渣和吹氧操作是為了生成有足夠流動性和鹼度的熔渣,能夠向金屬液面中傳遞足夠的氧,以便把硫、磷降到計劃鋼種的上限以下,並使吹氧時噴濺和溢渣的量減至最小。
出渣
出渣:電弧爐煉鋼時根據不同冶煉條件和目的在冶煉過程中所採取的放渣或扒渣操作。如用單渣法冶煉時,氧化末期須扒氧化渣;用雙渣法造還原渣時,原來的氧化渣必須徹底放出,以防回磷等。
熔池攪拌
熔池攪拌:向金屬熔池供應能量,使金屬液和熔渣產生運動,以改善冶金反應的動力學條件。熔池攪拌可藉助於氣體、機械、電磁感應等方法來實現。
電爐底吹
電爐底吹:通過置於爐底的噴嘴將N2、Ar、CO2、CO、CH4、O2等氣體根據工藝要求吹入爐內熔池以達到加速熔化,促進冶金反應過程的目的。採用底吹工藝可縮短冶煉時間,降低電耗,改善脫磷、脫硫操作,提高鋼中殘錳量,提高金屬和合金收得率。並能使鋼水成分、溫度更均勻,從而改善鋼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
熔化期
熔化期:煉鋼的熔化期主要是對平爐和電爐煉鋼而言。電弧爐煉鋼從通電開始到爐 鋼花伴我煉鋼忙
料全部熔清為止、平爐煉鋼從兌完鐵水到爐料全部化完為止都稱熔化期。熔化期的任務是盡快將爐料熔化及升溫,並造好熔化期的爐渣。
氧化期和脫炭期
氧化期和脫炭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的氧化期,通常指爐料溶清、取樣分析到扒完氧化渣這一工藝階段。也有認為是從吹氧或加礦脫碳開始的。氧化期的主要任務是氧化鋼液中的碳、磷;去除氣體及夾雜物;使鋼液均勻加熱升溫。脫碳是氧化期的一項重要操作工藝。為了保證鋼的純凈度,要求脫碳量大於0.2%左右。隨著爐外精煉技術的發展,電弧爐的氧化精煉大多移到鋼包或精煉爐中進行。
精煉期
精煉期:煉鋼過程通過造渣和其他方法把對鋼的質量有害的一些元素和化合物,經化學反應選入氣相或排、浮入渣中,使之從鋼液中排除的工藝操作期。 連鑄機出坯
還原期
還原期:普通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中,通常把氧化末期扒渣完畢到出鋼這段時間稱為還原期。其主要任務是造還原渣進行擴散、脫氧、脫硫、控制化學成分和調整溫度。目前高功率和超功率電弧爐煉鋼操作已取消還原期。
爐外精煉
爐外精煉:將煉鋼爐(轉爐、電爐等)中初煉過的鋼液移到另一個容器中進行精煉的煉鋼過程,也叫二次冶金。煉鋼過程因此分為初煉和精煉兩步進行。初煉:爐料在氧化性氣氛的爐內進行熔化、脫磷、脫碳和主合金化。精煉:將初煉的鋼液在真空、惰性氣體或還原性氣氛的容器中進行脫氣、脫氧、脫硫,去除夾雜物和進行成分微調等。將煉鋼分兩步進行的好處是:可提高鋼的質量, 煉鋼車間
縮短冶煉時間,簡化工藝過程並降低生產成本。爐外精煉的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常壓下爐外精煉和真空下爐外精煉兩類。按處理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及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等。
鋼液攪拌
鋼液攪拌:爐外精煉過程中對鋼液進行的攪拌。它使鋼液成分和溫度均勻化,並能促進冶金反應。多數冶金反應過程是相界面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擴散速度是這些反應的限制性環節。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其冶金反應速度很慢,如電爐中靜止的鋼液脫硫需30~60分鍾;而在爐精煉中採取攪拌鋼液的辦法脫硫只需3~5分鍾。鋼液在靜止狀態下,夾雜物*上浮除去,排除速度較慢;攪拌鋼液時,夾雜物的除去速度按指數規律遞增,並與攪拌強度、類型和夾雜物的特性、濃度有關。
鋼包喂絲
鋼包喂絲:通過喂絲機向鋼包內喂入用鐵皮包裹的脫氧、脫硫及微調成分的粉劑,如Ca-Si粉、或直接喂入鋁線、碳線等對鋼水進行深脫硫、鈣處理以及微調鋼中碳和鋁等成分的方法。它還具有清潔鋼水、改善非金屬夾雜物形態的功能。
鋼包處理
鋼包處理:鋼包處理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精煉時間短(約10~30分鍾), 轉爐煉鋼
精煉任務單一,沒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工藝操作簡單,設備投資少。它有鋼水脫氣、脫硫、成分控制和改變夾雜物形態等裝置。如真空循環脫氣法(RH、DH),鋼包真空吹氬法(Gazid),鋼包噴粉處理法(IJ、TN、SL)等均屬此類。
鋼包精煉
鋼包精煉:鋼包精煉型爐外精煉的簡稱。其特點是比鋼包處理的精煉時間長(約60~180分鍾),具有多種精煉功能,有補償鋼水溫度降低的加熱裝置,適於各類高合金鋼和特殊性能鋼種(如超純鋼種)的精煉。真空吹氧脫碳法(VOD)、真空電弧加熱脫氣法(VAD)、鋼包精煉法(ASEA-SKF)、封閉式吹氬成分微調法(CAS)等,均屬此類;與此類似的還有氬氧脫碳法(AOD)。
惰性氣體處理
惰性氣體處理:向鋼液中吹入惰性氣體Ar,這種氣體本身不參與冶金反應,但從鋼水中上升的每個小氣泡都相當於一個「小真空室」(氣泡中H2、N2、CO的分壓接近於零),具有「氣洗」作用。爐外精煉法生產不銹鋼的原理,就是應用不同的CO分壓下碳鉻和溫度之間的平衡關系。用惰性氣體加氧進行精煉脫碳,可以降低碳氧反應中CO分壓,在較低溫度的條件下,碳含量降低而鉻不被氧化。
預合金化
預合金化:向鋼液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其達到成品鋼成分規格要求的操作過程稱為合金化。多數情況下脫氧和合金化是同時進行的,加入鋼中的脫氧劑一部分消耗於鋼的脫氧,轉化為脫氧產物排出;另一部則為鋼水所吸收,起合金化作用。在脫氧操作未全部完成前,與脫氧劑同時加入的合金被鋼水吸收所起到的合金化作用稱為預合金化。
成分控制
成分控制:保證成品鋼成分全部符合標准要求的操作。成分控制貫穿於從配料到出鋼的各個環節,但重點是合金化時對合金元素成分的控制。對優質鋼往往要求把成分精確地控制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一般在不影響鋼性能的前提下,按中、下限控制。
增硅
增硅:吹煉終點時,鋼液中含硅量極低。為達到各鋼號對硅含量的要求,必須以合金料形式加入一定量的硅。它除了用作脫氧劑消耗部分外,還使鋼液中的硅增加。增硅量要經過准確計算,不可超過吹煉鋼種所允許的范圍。
終點控制
終點控制:氧氣轉爐煉鋼吹煉終點(吹氧結束)時使金屬的化學成分和溫度同時達到計劃鋼種出鋼要求而進行的控制。終點控制有增碳法和拉碳法兩種方法。
出鋼
出鋼:鋼液的溫度和成分達到所煉鋼種的規定要求時將鋼水放出的操作。出鋼時要注意防止熔渣流入鋼包。用於調整鋼水溫度、成分和脫氧用的添加劑在出鋼過程中加入鋼包或出鋼流中也叫脫氧合金化。

⑶ 急求煉鋼加入合金的計算方法

合金加入量的計算
鋼水量校核及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A 鋼水量校核
實際生產中,由於計量不準,爐料質量波動大或操作的因素(如吹氧鐵損、大沸騰跑鋼、加鐵礦等),會出現鋼液的實際重量與計劃重量不符,給化學成分的控制及鋼的澆鑄造成困難。因此,校核鋼液的實際重量是正確計算合金加入量的基礎。
首先找一個在合金鋼中收得率比較穩定的元素,根據其分析增量和計算增量來校對鋼液量。計算公式為:
PΔM=PoΔMo 或 P=Po (9-3)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 Po為原計劃的鋼液質量,Kg;ΔM為取樣分析校核的元素增量,%;ΔMo為按Po計算校核的元素增量,%。
公式中用鎳和鉬作為校核元素最為准確,對於不含鎳和鉬的鋼液,也可以用錳元素來校核還原期鋼水重量,因為錳受冶煉溫度及鋼中氧、硫含量的影響較大,所以在氧化過程中或還原初期用錳校核的准確性較差。氧化期鋼液的重量校核主要憑經驗。
例如:原計劃鋼液質量為30t,加鉬前鉬的含量為0.12%,加鉬後計算鉬的含量為0.26%,實際分析為0.25%。求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30000×(0.26-0.12)%/(0.25-0.12)%=32307(Kg)
由本例可以看出,鋼中鉬的含量僅差0.10%,鋼液的實際質量就與原計劃質量相差2300Kg。然而化學分析往往出現±(0.01%~0.03%)的偏差,這對准確校核鋼液質量帶來困難。因此,式9-3隻適用於理論上的計算。而實際生產中鋼液質量的校核一般採用下式計算:
P=GC/ΔM (9-4)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G為校核元素鐵合金補加量,Kg;C為校核元素鐵合金成分,%;ΔM為取樣分析校核元素的增量,%。
例如:往爐中加入鉬鐵15Kg,鋼液中的鉬含量由0.2%增到0.25%。已知鉬鐵中鉬的成分為60%。求爐中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15×60%)/(0.25-0.20)%=18000(Kg)
例如:冶煉20CrNiA鋼,因電子稱臨時出故障,裝入的鋼鐵料沒有稱量,由裝料工估算裝料。試求爐中鋼液質量?
解:往爐中加入鎳板100Kg,鋼液中的鎳含量由0.90%增加1.20%,已知鎳板成分為99%,則:
P=(100×99%)/(1.20-0.90)%=33000(Kg)
例如:電爐煉鋼計劃鋼液量為50000Kg,還原期加錳鐵前,鋼液含錳0.25%,加錳鐵後,計算含錳量為0.50%,實際分析含錳為0.45%,求實際鋼液質量?
解: P=50000×(0.5-0.25)%/(0.45-0.25)%=62500(Kg)
B 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設已知鋼水質量為P公斤,合金加入量為G公斤,合金成分為c%,合金收得率為η%,爐內鋼水分析成分為b%,則合金加入後的成分a%可用下式表示:
a=(Pb+Gcη)/P+Gη
由上式可得:
G=[P(a-b)]/[(c-a)η]
碳鋼、低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低,合金加入量少,合金用量對鋼液總質量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合金加入量一般採用下式近似計算:
G=[P(a-b)]/(cη)
式中:G為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液質量,Kg;a為合金元素控製成分,%; b為爐內元素分析成分,%;c為鐵合金中的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的收得率,%。
例如1:冶煉38CrMoAI鋼,已知鋼水量20噸,爐中殘余鋁為0.05%,鋁錠成分98%,鋁的收得率75%,要求成品鋁0.95%,需加多少鋁錠?
解:鋁錠加入量:
G=[20000×(0.95-0.05)%]/(98%×75%)=244.9(Kg)
例如2:冶煉45鋼,出鋼量為25800Kg,爐內分析錳為0.15%,要求將錳配到0.65%,求需要加入多少含錳為68%的錳鐵(錳的收得率按98%計算)?
解:錳鐵加入量:
G=[25800×(0.65-0.15)%]/(68%×98%)=193.6(Kg)
驗算:[Mn]=(25800×0.15%+193.6×68%×98%)/(25800+193.6)×100%=0.65%
例如3:電弧爐氧化法冶煉20CrMnTi鋼,爐料裝入料為18.8t,爐料綜合收得率為97%,有關計算數據如下,計算錳鐵、鉻鐵、鈦鐵、硅鐵的加入量?
元素名稱 Mn Si Cr Ti
控製成分/% 0.95 0.27 1.15 0.07
分析成分/% 0.60 0.10 0.50
合金成分/% 65 75 68 30
元素收得率/% 95 95 95 60
解:爐內鋼水量:P=18800×97%=18236(Kg)
合金加入量:
GFe-Mn=[18236×(0.95-0.60)%]/(65%×95%)=103(Kg)
GFe-Si=[18236×(0.27-0.10)%]/(75%×95%)=44(Kg)
GFe-Cr=[18236×(1.15-0.50)%]/(68%×95%)=183(Kg)
GFe-Ti=[18236×0.07%]/(30%×60%)=71(Kg)
驗算:
鋼水總量P=18236+103+44+183+71=18637(Kg)
[Mn]=(18236×0.60%+103×65%×95%)/18637×100%=0.93%
[Si]=(18236×0.10%+44×75%×95%)/18637×100%=0.27%
[Cr]=(18236×0.5%+183×68%×95%)/18637×100%=1.12%
[Ti]=(71×30%×60%)/18637×100%=0.07%
由上兩例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當鋼中加入的合金量不大時,計算結果與預定的成分控制相符,如果合金加入量大時會產生偏差。
實際生產中,往往使用高碳鐵合金調整鋼液成分,通常要首先計算鋼水增碳量,然後再計算元素增加量。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允許增碳量來計算加入合金量:
G=PΔC/CG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水量,Kg;ΔC為增碳量,%;CG為鐵合金含碳量,%。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計算出的鐵合金加入量,計算出合金元素成分的增量:ΔM=GCη/P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P為鋼水量,Kg;ΔM為合金元素的增量,%;C為鐵合金中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成分的收得率,%。
第三步: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如果元素含量仍低,則需用中、低碳合金補加;如果元素含量超過,說明鐵合金加入過多,應按G=[P(a-b)]/(cη)計算。
例如4:冶煉45鋼,鋼水量50t,吹氧結束終點碳為0.39%,錳為0.05%,現用含錳68%、含碳7.0%的高碳錳鐵調整,錳元素收得率為97%,試進行計算?
解:需增碳0.06%,計算出高碳錳鐵加入量:
GFe-Mn=(50000×0.06%)/7.0%=428.6(Kg)
計算錳元素的增量:
ΔMn=(428.6×68%×97%)/(50000+428.6)×100%=0.56%
根據計算含錳量為(0.56+0.05)%=0.61%,45鋼中錳的標准成分為0.50%~0.80%,所以符合要求。
9.5.2.2 單元高合金鋼合金加入量計算
高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較高,控制元素成分需要補加較多的合金量,這對鋼液的總重量有很大的影響。即使有時合金用量雖然不大,但對元素的控製成分也有影響,所以高合金鋼的補加合金元素用公式G=[P(a-b)]/[(c-a)η]計算。這里的高合金鋼是指單元合金元素含量大於3%或加上其它合金元素含量的總和大於3.5%的鋼種。
例如5:返回吹氧法冶煉3Cr13鋼,已知裝料量25t,爐料的綜合收得率為96%,爐內分析鉻的含量為8.5%,鉻的控制規格成分為13%,鉻鐵中鉻的成分為65%,鉻的收得率為95%。求鉻鐵補加量?
解:GFe-Si=[25000×96%×(13-8.5)%]/[(65%-13%)×95%]=2186(Kg)
驗算:
[Cr]=(25000×96%×8.5%+2186×65%×95%)/(25000×96%+2186×95%)×100%=12.99%
這種方法也稱減本身法。由計算得出,鉻鐵的補加量為2186Kg,並通過驗算,符合要求。
例6:返回吹氧法冶煉2Cr13鋼,已知鋼液重量為30t,爐中分析碳含量為0.15%,鉻含量為11.00%,要求碳控制在0.19%,鉻控制在13.00%。如果庫存鉻鐵只有高碳鉻鐵和低碳鉻鐵兩種,其中高碳鉻鐵的含碳為7.0%、含鉻為63%,低碳鉻鐵的含碳為0.50%、含鉻為67%,鉻的收得率都是95%。求這兩種鉻鐵各加多少?
解:設高碳鉻鐵的補加量為xKg,低碳鉻鐵的補加量為yKg。
碳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0.19%=
鉻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13%=
6.81x+0.31y=1200
整理二式得:
46.85x+50.65y=60000
解聯立方程得:x≈128;y≈1067
由計算可知,加入高碳鉻鐵128Kg,低碳鉻鐵1067Kg,可使鋼中含碳量達0.19%,鉻含量達13%。
這種計算方法又稱純含量計演算法。

鋼種工藝表找相關的標准即可。
內控是企業按照各鋼種的機械性能要求自行規定的,正常情況下按國標控制即可。

⑷ 鋼鐵行業煉一噸鋼,(最普通的鋼材比如碳素工具鋼)大概需要多少公斤的普通硅錳合金(6818)

普通的碳素工具鋼,T7--T13,僅碳含量不同,要求的Si、Mn含量都一樣。Si小於回等於0.35%,答Mn小於等於0.4%,由於6818的Mn含量為68%,Si含量為18%,則按加入後Mn 的存量計算:
1000*0.004/0.68*0.9=6.5kg,由於鋼液中含有一定的Mn ,加5kg就夠了。
由於Si含量還不夠,可加硅鐵就行補充。

⑸ 煉鋼每後吹1分鍾,損失多少鋼鐵料

後吹我完事一次命中率太低造成的,碳成分合格以後,由於硫磷成分不合或者溫度不合,靠吹氧加白灰調節成分,也就造成了Fe成份的氧化。每增加一min,就會損失5kg鋼鐵料。

⑹ 煉鋼如何計算加入合金量。。。

有個簡單的方法,口算比較快,適合粗略估算。
如要在鋼水中補加0.40%的Si,使用硅含量75%的硅鐵合金。
則計算方法是:40÷7.5≈5。
也就是說回收率按照100%計算,每噸鋼水需要加入5公斤的硅鐵。

⑺ 求煉鋼加入合金的計算方法

合金加入量的計算
鋼水量校核及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A 鋼水量校核
實際生產中,由於計量不準,爐料質量波動大或操作的因素(如吹氧鐵損、大沸騰跑鋼、加鐵礦等),會出現鋼液的實際重量與計劃重量不符,給化學成分的控制及鋼的澆鑄造成困難。因此,校核鋼液的實際重量是正確計算合金加入量的基礎。
首先找一個在合金鋼中收得率比較穩定的元素,根據其分析增量和計算增量來校對鋼液量。計算公式為:
PΔM=PoΔMo 或 P=Po (9-3)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 Po為原計劃的鋼液質量,Kg;ΔM為取樣分析校核的元素增量,%;ΔMo為按Po計算校核的元素增量,%。
公式中用鎳和鉬作為校核元素最為准確,對於不含鎳和鉬的鋼液,也可以用錳元素來校核還原期鋼水重量,因為錳受冶煉溫度及鋼中氧、硫含量的影響較大,所以在氧化過程中或還原初期用錳校核的准確性較差。氧化期鋼液的重量校核主要憑經驗。
例如:原計劃鋼液質量為30t,加鉬前鉬的含量為0.12%,加鉬後計算鉬的含量為0.26%,實際分析為0.25%。求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30000×(0.26-0.12)%/(0.25-0.12)%=32307(Kg)
由本例可以看出,鋼中鉬的含量僅差0.10%,鋼液的實際質量就與原計劃質量相差2300Kg。然而化學分析往往出現±(0.01%~0.03%)的偏差,這對准確校核鋼液質量帶來困難。因此,式9-3隻適用於理論上的計算。而實際生產中鋼液質量的校核一般採用下式計算:
P=GC/ΔM (9-4)
式中:P為鋼液的實際重量,Kg;G為校核元素鐵合金補加量,Kg;C為校核元素鐵合金成分,%;ΔM為取樣分析校核元素的增量,%。
例如:往爐中加入鉬鐵15Kg,鋼液中的鉬含量由0.2%增到0.25%。已知鉬鐵中鉬的成分為60%。求爐中鋼液的實際質量?
解:P=(15×60%)/(0.25-0.20)%=18000(Kg)
例如:冶煉20CrNiA鋼,因電子稱臨時出故障,裝入的鋼鐵料沒有稱量,由裝料工估算裝料。試求爐中鋼液質量?
解:往爐中加入鎳板100Kg,鋼液中的鎳含量由0.90%增加1.20%,已知鎳板成分為99%,則:
P=(100×99%)/(1.20-0.90)%=33000(Kg)
例如:電爐煉鋼計劃鋼液量為50000Kg,還原期加錳鐵前,鋼液含錳0.25%,加錳鐵後,計算含錳量為0.50%,實際分析含錳為0.45%,求實際鋼液質量?
解: P=50000×(0.5-0.25)%/(0.45-0.25)%=62500(Kg)
B 碳鋼、低合金鋼的合金加入量計算
設已知鋼水質量為P公斤,合金加入量為G公斤,合金成分為c%,合金收得率為η%,爐內鋼水分析成分為b%,則合金加入後的成分a%可用下式表示:
a=(Pb+Gcη)/P+Gη
由上式可得:
G=[P(a-b)]/[(c-a)η]
碳鋼、低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低,合金加入量少,合金用量對鋼液總質量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合金加入量一般採用下式近似計算:
G=[P(a-b)]/(cη)
式中:G為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液質量,Kg;a為合金元素控製成分,%; b為爐內元素分析成分,%;c為鐵合金中的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的收得率,%。
例如1:冶煉38CrMoAI鋼,已知鋼水量20噸,爐中殘余鋁為0.05%,鋁錠成分98%,鋁的收得率75%,要求成品鋁0.95%,需加多少鋁錠?
解:鋁錠加入量:
G=[20000×(0.95-0.05)%]/(98%×75%)=244.9(Kg)
例如2:冶煉45鋼,出鋼量為25800Kg,爐內分析錳為0.15%,要求將錳配到0.65%,求需要加入多少含錳為68%的錳鐵(錳的收得率按98%計算)?
解:錳鐵加入量:
G=[25800×(0.65-0.15)%]/(68%×98%)=193.6(Kg)
驗算:[Mn]=(25800×0.15%+193.6×68%×98%)/(25800+193.6)×100%=0.65%
例如3:電弧爐氧化法冶煉20CrMnTi鋼,爐料裝入料為18.8t,爐料綜合收得率為97%,有關計算數據如下,計算錳鐵、鉻鐵、鈦鐵、硅鐵的加入量?
元素名稱 Mn Si Cr Ti
控製成分/% 0.95 0.27 1.15 0.07
分析成分/% 0.60 0.10 0.50
合金成分/% 65 75 68 30
元素收得率/% 95 95 95 60
解:爐內鋼水量:P=18800×97%=18236(Kg)
合金加入量:
GFe-Mn=[18236×(0.95-0.60)%]/(65%×95%)=103(Kg)
GFe-Si=[18236×(0.27-0.10)%]/(75%×95%)=44(Kg)
GFe-Cr=[18236×(1.15-0.50)%]/(68%×95%)=183(Kg)
GFe-Ti=[18236×0.07%]/(30%×60%)=71(Kg)
驗算:
鋼水總量P=18236+103+44+183+71=18637(Kg)
[Mn]=(18236×0.60%+103×65%×95%)/18637×100%=0.93%
[Si]=(18236×0.10%+44×75%×95%)/18637×100%=0.27%
[Cr]=(18236×0.5%+183×68%×95%)/18637×100%=1.12%
[Ti]=(71×30%×60%)/18637×100%=0.07%
由上兩例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當鋼中加入的合金量不大時,計算結果與預定的成分控制相符,如果合金加入量大時會產生偏差。
實際生產中,往往使用高碳鐵合金調整鋼液成分,通常要首先計算鋼水增碳量,然後再計算元素增加量。方法步驟如下:
第一步:根據允許增碳量來計算加入合金量:
G=PΔC/CG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 P為鋼水量,Kg;ΔC為增碳量,%;CG為鐵合金含碳量,%。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計算出的鐵合金加入量,計算出合金元素成分的增量:ΔM=GCη/P
式中:G為鐵合金加入量,Kg;P為鋼水量,Kg;ΔM為合金元素的增量,%;C為鐵合金中元素成分,%;η為合金元素成分的收得率,%。
第三步: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如果元素含量仍低,則需用中、低碳合金補加;如果元素含量超過,說明鐵合金加入過多,應按G=[P(a-b)]/(cη)計算。
例如4:冶煉45鋼,鋼水量50t,吹氧結束終點碳為0.39%,錳為0.05%,現用含錳68%、含碳7.0%的高碳錳鐵調整,錳元素收得率為97%,試進行計算?
解:需增碳0.06%,計算出高碳錳鐵加入量:
GFe-Mn=(50000×0.06%)/7.0%=428.6(Kg)
計算錳元素的增量:
ΔMn=(428.6×68%×97%)/(50000+428.6)×100%=0.56%
根據計算含錳量為(0.56+0.05)%=0.61%,45鋼中錳的標准成分為0.50%~0.80%,所以符合要求。
9.5.2.2 單元高合金鋼合金加入量計算
高合金鋼由於合金元素含量較高,控制元素成分需要補加較多的合金量,這對鋼液的總重量有很大的影響。即使有時合金用量雖然不大,但對元素的控製成分也有影響,所以高合金鋼的補加合金元素用公式G=[P(a-b)]/[(c-a)η]計算。這里的高合金鋼是指單元合金元素含量大於3%或加上其它合金元素含量的總和大於3.5%的鋼種。
例如5:返回吹氧法冶煉3Cr13鋼,已知裝料量25t,爐料的綜合收得率為96%,爐內分析鉻的含量為8.5%,鉻的控制規格成分為13%,鉻鐵中鉻的成分為65%,鉻的收得率為95%。求鉻鐵補加量?
解:GFe-Si=[25000×96%×(13-8.5)%]/[(65%-13%)×95%]=2186(Kg)
驗算:
[Cr]=(25000×96%×8.5%+2186×65%×95%)/(25000×96%+2186×95%)×100%=12.99%
這種方法也稱減本身法。由計算得出,鉻鐵的補加量為2186Kg,並通過驗算,符合要求。
例6:返回吹氧法冶煉2Cr13鋼,已知鋼液重量為30t,爐中分析碳含量為0.15%,鉻含量為11.00%,要求碳控制在0.19%,鉻控制在13.00%。如果庫存鉻鐵只有高碳鉻鐵和低碳鉻鐵兩種,其中高碳鉻鐵的含碳為7.0%、含鉻為63%,低碳鉻鐵的含碳為0.50%、含鉻為67%,鉻的收得率都是95%。求這兩種鉻鐵各加多少?
解:設高碳鉻鐵的補加量為xKg,低碳鉻鐵的補加量為yKg。
碳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0.19%=
鉻達到控製成分的平衡為:
13%=
6.81x+0.31y=1200
整理二式得:
46.85x+50.65y=60000
解聯立方程得:x≈128;y≈1067
由計算可知,加入高碳鉻鐵128Kg,低碳鉻鐵1067Kg,可使鋼中含碳量達0.19%,鉻含量達13%。
這種計算方法又稱純含量計演算法。

⑻ 鋼鐵計算題 某轉爐煉鋼 裝入量33t 出鋼量 29.7t 計算吹損為多少

吹損就是33-29.7啊.你是想算百分比嗎,
(33-29.7)/33*100%就對了啊.

閱讀全文

與鋼鐵吹煉輔料加入多少計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材的長是多少厘米 瀏覽:650
48鋼管能支撐多少重量 瀏覽:656
小腿骨折鋼板手術工傷能賠多少錢 瀏覽:416
鋁合金涼亭型材多少錢 瀏覽:795
鋼鐵雄心4怎麼造空軍基地 瀏覽:180
鋁合金櫥櫃門裡面是什麼樣的 瀏覽:158
鋼鐵女孩最後戰役是什麼片 瀏覽:55
八毫米鋼板多少錢一噸 瀏覽:756
h1150是什麼鋼材 瀏覽:728
清洗不銹鋼板換用什麼清洗劑 瀏覽:933
如何固定不銹鋼軟管 瀏覽:656
不銹鋼歺盒一擦就黑怎麼處理 瀏覽:627
胳膊手術打鋼板多久可以恢復 瀏覽:333
不銹鋼口杯的茶垢如何去掉 瀏覽:279
藍牙耳機線斷了自己在家怎麼焊接 瀏覽:177
NGA是什麼材質鋼材 瀏覽:42
焊接工具有多少種 瀏覽:537
神武100要帶模具雙加多少 瀏覽:912
柱子鋼筋插入基礎多少 瀏覽:113
鋼管口去一半怎麼干呢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