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後澆帶加強筋為板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一半是什麼意思
意為除了原受力鋼筋外,還需增加加強筋,增加量為原鋼筋量的一半。
B. 後澆帶鋼筋保護措施
基礎承台的後澆帶留設後,應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保護措施可採用木蓋覆蓋在承台的上皮鋼筋上,蓋板兩邊應比後澆帶各寬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牆豎向後澆帶可採用砌磚保護。樓層面板後澆帶兩側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C. 後澆帶留筋,是什麼意思啊,到底怎麼留的啊
後澆帶的留設位置的處理:
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專牆、專梁相應位置屬留設的臨屬時施工縫。後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700-1000mm,現常見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種。
後澆帶處的鋼筋預留:
後澆帶內的鋼筋,有全斷開再搭接,有不斷開另設附加筋的規定。
(3)後澆帶鋼筋怎麼加密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後澆帶的設置應遵循「抗與抗並重,以預防為主」的設計原則。由於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採用膨脹混凝土來消除殘余應力。
2.在結構設計中,因沉降原因設計的後澆帶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執行;因施工原因需要後澆帶時,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預留帶位置需經設計單位批准。
3.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結構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
參考資料:網路——後澆帶
D. 後澆帶保護措施
一、後澆帶保護措施
1、在後澆砼未澆注之前,後澆帶的兩側應採用磚砌檔牆以及上口採用木蓋板進行全封閉保護,防止砼、砂漿結塊污染及建築雜物大量堆積。
2、底板後澆帶兩側集水井應及時抽水,保持後澆帶處於無積水狀態,降低鋼筋銹蝕程度。 3、後澆帶砼澆築後,應採用麻袋(草包)覆蓋,並澆水濕潤養護兩周以上。
二、後澆帶的概念: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後澆帶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