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鋼筋做拉伸實驗所經歷的變化過程
一、鋼筋拉伸試驗步驟:
試驗儀器:
1)室內溫度控制在:10~35℃。(對溫度要求嚴格時:23℃±5℃)
2)觀察樣品外觀
1、是否銹蝕、裂紋等
2、公稱尺寸(表3)橫肋與鋼筋軸線的夾角45°≤¢≤70°且鋼筋相對面橫肋的方向相反)橫肋公稱間距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縱肋斜角0°-30°相鄰兩橫肋末端之間間隙(包含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GB1499.2-2007附錄C); (驗收貨是長度偏差±25mm,有要求時±50mm現場驗收)
3、重量是否合格。
4、通過鋼筋的直徑,選擇合適的試驗儀器(選著儀器最大量程在20%-80%之間)鋼筋取樣的長度:
3)
4)鋼筋打點機進行打點。原始標距為5d(GB/T228.1-2010 5.65*√S)(備註:25mm、22mm的鋼筋打點是不一樣的 25—125mm精確到5mm 22—110mm 精確到10mm)
5)開機,選擇合適的夾具,試驗機數值清零。(必須在試樣被夾之前,防止鋼筋重力作用下引起的力)。
6)設定好儀器選著粒徑等,把樣品放置在儀器上夾穩後,用手左右上下移動一下看是否溫檔。
7)開始拉鋼筋速率控制在下表范圍內。(彈性模量選著≥150000E/mpa。應力速率為6-60MPa/s 。加荷速率=應力*鋼筋面積/1000),注意記錄下屈服、上屈服以及極限抗拉
8)拉斷後,加油卸載取下鋼筋,拼接好以後測斷後伸長量准確至±0.25mm。計算斷後伸長率:A=(L U-L0)/L0 (斷後伸長率修約0.5%)
9)計算屈服強度(取下屈服)、極限強度精確至0或5,伸長率保留至1%等。結論規范,試驗日期、工程名稱、規格型號等必須要寫。
B. 鋼筋檢測測量斷後伸長率時,標距如何打
較為簡單的方法是:在鋼筋樣品上用標距打點機在除了夾頭的全長范圍內每內間隔1cm打點一個容,待拉斷後根據鋼筋的拉前標距點數找出范圍,用游標卡尺量測距離(精確到0.25mm),斷後標距減去斷前標距長度除以斷前標距就是伸長率。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2)鋼筋試驗打點是做什麼試驗擴展閱讀:
鋼筋的分類:
1、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2、、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3、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C. 鋼筋標距打點在哪個位置合適
在每隔10mm處打一點合適。
鋼筋標距,做最大拉力下總伸長試驗的標距,每10mm打一點,100mm內,共計11個點。這是GB1499.2,2007熱軋帶肋鋼筋標准。
確定鋼筋的標志打點的位置,需要通過鋼筋標具儀,通過兩側的固定螺絲松開,大概設定的距離是五毫米,再將螺絲擰緊,再提起錐桿,將手柄提高,把鋼筋吊直放進V型槽當中,並且擰緊螺絲。接下來將手柄落下,使得椎根放於最低處,再調整高度,手柄往前接觸到鋼筋,再繼續下調大概二毫米,能夠保證錐頭有足夠打入鋼筋的空間。接通電源之後把方向開關撥到左邊的位置,電源指示燈就會亮起,這時候再將錐桿落下。等到電機正常運行之後,再將按鈕松開,則會自動停止,最後再將螺絲松開取出鋼筋,則能夠設置好鋼筋之間的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