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框架梁二排長度該怎麼算
鋼筋框架復梁二排鋼筋長制度按跨度的1/4長度來算,比如是8米跨的梁,二排長一端有2米就足夠了,如果有兩端不同長的情況下,也要按長跨來下料。
正常情況下,兩排筋都伸入支座伸入支座的按梁凈長➕兩端錨固計算。有時設計下排筋部分不伸入支座,鋼筋後面用(--X)表示。不伸入支座鋼筋按梁凈長計算。樑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1.2%時,應分兩批截斷,當樑上部縱向鋼筋為兩排時,先斷第二排鋼筋(即≥1.7LabE)。
(1)梁下部雙排鋼筋怎麼算擴展閱讀:
樑上部縱向鋼筋兩排時,第二排第一批截斷:鋼筋錨固長度為≥1.7LabE(≥1.7Lab)。若樑上部縱向鋼筋一排時,第一批截斷點,一半面積鋼筋:鋼筋錨固長度為≥1.7LabE(≥1.7Lab),第二批截斷點,一半面積鋼筋:鋼筋錨固長度為≥1.7LabE(≥1.7Lab)+20d。
框架結構中板可以現澆;也可以預制後一塊塊按要求吊裝擱置框架樑上,板縱向鋼筋連接,板縫適當配細鋼筋然後澆築混凝土,使其成為整體;還可以在裝配式框架結構的基礎上,現澆一層40mm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層,使得樓板的整體性加強,形成裝配整體式樓蓋。
⑵ 什麼是雙排鋼筋
當樑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內如截圖容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
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右邊甚至是三排鋼筋)。
⑶ 什麼是雙排鋼筋
什麼是雙排鋼筋
樑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右邊甚至是三排鋼筋)。
結構圖梁鋼筋表示方法,特別是有二排鋼筋的時候的表示方法
如果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相同,比如4Φ25,2/2,例如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不相同,比如2Φ25/2Φ20,即為第一排2根25第二排2根20。當然,如果是通過幾跨的同一道梁,無法用集中標注表示完整,在原位進行標注。
什麼是雙排鋼筋什麼是雙層鋼筋
雙排鋼筋一般是對梁而言。一般為梁腹內鋼筋因梁寬不能滿足一排而而採取兩排擺放鋼筋所採取的措施。
雙層鋼筋一般是對板而言,通俗的說法是「雙向鋼筋」,一般分為單層雙向和雙層雙向,而雙層鋼筋指的就是「雙層雙向」。
其中: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請問 單筋 雙筋 單排鋼筋 雙排鋼筋 怎麼理解單筋雙筋是不是單根雙根的意思請高人指點吧雙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和上皮都設置了鋼筋,單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有筋,上皮沒有(正彎)級差是差別一個等級的意思,現澆板的厚度以10mm作為級差,意思就是100mm厚度的板上一級就是110mm厚,不設計101-109的厚度,類推.預制板同理,以5mm為一個增減等級.
⑷ 梁底有2排鋼筋,每排4根,怎麼放 二排鋼筋是梁的總長度多少
梁底有2排鋼筋,每排4根,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二排鋼筋按梁的總長放,兩端錨固在柱、梁內。二排鋼筋與一排鋼筋間距為主筋保護層厚度的尺寸。
⑸ 手工計算鋼筋公式大全
本文全面介紹了手工計算鋼筋的各項公式,涵蓋了梁、牆、柱、板等建築構件。以下是各個構件的鋼筋計算方法:
1. 梁鋼筋計算:
- 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 端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 腰筋和抗扭鋼筋:計算方法同貫通鋼筋
-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根數根據布筋間距確定
-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根數根據加密區和非加密區長度計算
2. 懸臂跨鋼筋計算:
- 主筋:軟體提供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計算
- 箍筋:根據懸臂跨截面是否變截面,影響箍筋長度計算和根數
3. 非框架梁鋼筋計算:
- 箍筋設置簡化,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
-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4. 框支梁鋼筋計算:
- 支座負筋延伸長度為Ln/3
- 下部縱筋錨固值同框架梁
- 上部縱筋錨固長度:首排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Lae
- 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橫向彎折15d
- 箍筋加密范圍≥0.2Ln1≥1.5hb;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同框架梁
5. 剪力牆鋼筋計算:
- 牆身水平鋼筋:端暗柱時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根數=層高/間距+1;端端柱時,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錨固同內側水平筋
- 牆身豎向鋼筋:首層、中間層、頂層長度計算不同
- 拉筋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根數=牆凈面積/拉筋布置面積
6. 牆柱鋼筋計算:
- 基礎層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 中間層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 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 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7. 連梁與暗梁鋼筋計算:
- 連梁受力主筋與箍筋分別計算
8. 柱鋼筋計算:
- 基礎層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 頂層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 柱箍筋根數計算需考慮加密區與非加密區
9. 板鋼筋計算:
- 受力筋長度依據軸網計算
- 負筋及分布筋長度計算,附加鋼筋根據實際情況計算
本文旨在提供准確的鋼筋計算公式和方法,幫助工程師合理計算各類構件的鋼筋需求,確保工程結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