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拉伸速率如何計算應變速率
金屬材料拉伸試驗時的載入速度,計算方法如下:
(1)選擇0~300kN的量程 (最大量程300kN或600kN的試驗機) 或 0~500kN的量程 (最大量程1000kN的試驗機) 試驗機量程的選擇應根據需測量力值來確定,應盡量使需測量力值介於所選擇量程范圍的20%~80%之間。如本例,Ф22的鋼筋其抗拉極限載荷估計為200~220kN,可選擇0~300kN或 0~500kN的量程,其屈服點載荷為120~150kN,均未低於所選量程的20%,因此,所選量程是合適的。
(2)拉伸時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2.3~23kN/s之間。 鋼材試樣屈服前加荷速度應控制在6~60MPa/s,屈服期間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假定拉伸前試驗機上下夾頭之間距離為150mm,其分離速度應在0.035~0.35mm/s之間),屈服期間不再調節試驗機速率。屈服過後,應變速率應不超過0.008/s(假定拉伸前試驗機上下夾頭之間距離為150mm,其分離速度應小於1.2mm/s)。
(3)冷軋扭鋼筋拉伸時的載入速率不宜大於2kN/min。 金屬材料 室溫拉伸試驗方法(GB/T) 228-2002 上指出: 在彈性范圍內和直到上屈服強度,應力速率的范圍: 1)材料彈性模量 小於時,應力速率2-20N/mm2 2)材料彈性模量 大於或等於,應力速度6-60N/mm2 2.下屈服強度:應變速度在0.00025/S-0.0025/S之間. 3.在塑性范圍和直至規定強度:應變速度不應超過0.0025/S. 4.測定抗拉強度的試驗速度: 1)塑性范圍 :平行長度的應變速度不應超過0.008/S. 2)彈性范圍 :試驗不包括屈服強度或規定強度的測定,試驗機的速度可以達到塑性范圍內允許的最大速度. 應變速率換算為應力速率:δ=Eε E-----材料彈性模量 ε-----規定的應變速度 例如:HRB335的22鋼筋,彈性模量為:Mpa,截面積:380.1mm
Ⅱ 鋼筋的殘余應變怎麼計算
根據彈性模衫州型,找出現在拉力和應變所對應的模型曲線上的那個點,再根據這個點的坐標,查處現在彈性模量是多少,彈性模量就是斜率。從這一點,根據查處的彈性模量,以彈性模量羨鍵作為斜率,或派蔽畫一條直線,直線和應變軸有個交點,交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殘余應變。希望我的回答你能理解。
Ⅲ 屈服應變怎麼取
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 屈服應變滿足線彈性,屈服應變=屈服應力/鋼筋彈性模量,如HRB335鋼筋,屈服應變=335/(2.0*10e5)=0.001675.
沒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其屈服應變定義為在標距的基礎上塑性形變了0.2%,對應的應力為屈服應力。
Ⅳ 鋼筋的彈性模量
應力:sei ge ma 力除以截面積
應變:i pu si len 長度變化(伸長量或縮短量)除以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