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刷水泥漿防銹,重新施工時是否要清除水泥漿是否有相關的規定
必須清除水泥漿,如不清除會降低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
Ⅱ 後澆帶一年後才能澆混凝土,鋼筋防銹如何處理為佳
1、梁板混凝土澆灌完成後,要對後澆帶部位梁板鋼筋進行防銹處理,通常做內法是在梁容板鋼筋上刷素水泥漿,這種方法比較有效,也經濟,將來也便於清理。
如果在基礎部位,要做到後澆帶內通風、無積水,有有效的排水井。防腐完成後,要對後澆帶進行覆蓋,一般有預制蓋板,主要作用是成品保護和安全防護。
一般後澆帶分為溫度後澆帶和沉降後澆帶兩種,溫度後澆帶一般在本部位混凝土完成施工一個月後澆灌;沉降後澆帶一般在主體結構完成施工一個月後,等結構沉降趨於穩定後澆灌。
後澆帶澆灌前,要對後澆帶混凝土接槎進行鑿毛,要鑿出混凝土新槎;然後對後澆帶內鋼筋、模板進行清理,清除鋼筋上混凝土素漿。
後澆帶澆灌前,要先澆水濕潤,用同混凝土標號去粗骨料砂漿對接磋部位進行接漿,用比原結構混凝土高一個標號的無收縮混凝土澆灌,振搗密實。
Ⅲ 箍筋上有水泥漿需要清理嗎
你好,如果這個箍筋是露在外面的,上面有水泥的話很不好看,所以最好還是清理一下,如果是不在室內,並且有遮擋,我認為不必要清理。
Ⅳ 剪力牆,柱鋼筋用水泥漿保護後需要清理干凈嗎
牆體頂模筋俗稱:限位筋(長度和牆厚一樣),就是限制模板在支模的時候加固太緊,導致板牆的厚度過小,達不到設計要求。
梯子筋:就是主要控制剪力牆鋼筋的間距用,像梯子一樣,所有稱為梯子筋。
扎鐵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專項工序,工作內容是在待建的建築物之混凝土牆內,先建一個由強高拉力鐵枝及鐵線紮成的架(粵語俗稱「花籠」),給予這些建築物重力牆有更強的承重能力。
暗柱內容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柱、體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 2.6.3 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度。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3.2網眼尺寸偏差不得超過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牆邊尺寸50mm。
3.4綁絲要求:
3.4.1上筋綁絲朝下,下筋綁絲朝上,與鋼筋垂直。
3.4.2綁絲甩頭長短基本一致,長度不超過50mm。
3.4.3相鄰綁絲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鋼筋:
3.5.1不準用電弧點焊。
3.5.2有出電線管時應採用「z」字形鋼筋綁扎牢固。
3.6雙層網片間的鋼筋馬凳設置。
3.6.1設置間距不大於1米,且高度滿足保護層要求,製作符合要求。
3.6.2馬凳高度=板厚-保護層×2-兩排鋼筋直徑。
3.7保護層頂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過3mm。
3.8板筋墊塊:
3.8.1採用塑料墊塊,厚度和強度符合保護層要求。
3.8.2墊塊間距不大於600mm,梅花形設置。
3.9板面預留洞,周圍鋼筋預留洞直徑大於200mm,小於300mm時,板筋應彎曲繞管通過。
3.10鋼筋端頭錨固要求:錨固至外側豎筋邊。
Ⅳ 鋼筋上的水泥漿為什麼要清除
因為鋼筋上的浮銹會影響鋼筋和混凝土的結合的牢固程度,影響鋼筋的荷載能力。
用鋼絲刷將柱預留筋上的污漬清刷干凈。
根據柱皮位置線向柱內偏移5mm彈出控制線,將控制線內的柱根混凝土浮漿用剁斧清理到全部露出石子,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留有明水。
1、鋼筋銹蝕比較嚴重時,可以使用噴砂工藝進行除銹,其除銹後鋼筋質量比出廠時的沒有差別。 2、噴銀山砂工藝即可以除卻銹蝕鋼筋,也可以除去鋼筋上的水泥砂漿,在混凝土鋒缺中澆築時,鋼筋有更好的粘結力就工程的實質情況來定,噴砂除銹雖然是造價高,但是效果非常扮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