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拉伸試驗時上下夾具與原始標距之間的距離有何規定
鋼筋原始標距是5倍直徑,但是不小於100mm。
根據《公路工程試驗工程師手冊●修訂版》,式樣原始標距與原始橫截面積成比例的叫做比例式樣,比例式樣L。=K*√s。(L。為原始標距,s。為原始橫截面積,√s。為S。開方K為常數)。
國際上一般取K=5.65.原始標距應不小於15mm。當式樣橫截面積太小,以致採用比例系數K為5.65不能符合這一最小標距要求時,可採用較高的值K=11.3或採用非比例式樣進行標距。
當鋼材式樣為圓形比例式樣時:
(1)K=5.65的鋼筋L。=5d,
(2)K=11.3的鋼筋L。=10d。
如果是直徑小的話就以10倍的直徑,大的話就是5倍的直徑,打點是用打點機打的,計算伸長率的方法按照規范進行,有兩種,一種是規則斷裂,一種是不規則斷裂。
㈡ 鋼筋拉伸試驗時上下夾具與原始標距之間的距離有何規定
滿意答案芥末白菜4級2009-10-10φ以下的取10倍直徑,φ14以上的取5倍直徑,夾具與鋼筋頂(底)面平行,就可以了!(這是我做試驗的方法)但是,規范上說了:「在試樣自由長度范圍內,均勻劃分為10mm或5mm的等距離標記」不過呢,我一天要拉那麼多鋼筋,哪有那麼多時間等距離劃分,直接用我的方法整,錯不了!不過...建議參照規范GB1499-2008 和 GB/T228給分吧! 追問: 如果斷在10倍直徑或5倍直徑以外,怎麼辦? 回答: 哈哈,那就在拉一根了,所以規范上才說要在鋼筋上做等量5MM.10MM的標記,就是怕在標記外斷...不過基本上都在我說的范圍內,極少極少在外面斷的~~我還就不信了,2根都在標記外斷.........如果一根在標記外斷一根沒有...那麼....知道怎麼做了吧,嘿嘿! 追問: 你還是沒回答夾具是否要夾到上下標距處?如果不是的話,鋼筋取得太長,兩夾具之間的距離遠遠大於10倍直徑或5倍直徑,那麼斷在標距外就太可能了。 回答: 老天爺啊,抗拉試驗的鋼筋能有多長?一般50CM吧!一個夾具就15CM,上下就30CM!中間才20CM,舉例φ20的,我標記做5倍D也就是10CM,每邊離夾具才5CM!幾率是不是忒小了!,在舉例φ6.5的,標記6.5CM。50-30-6.5=13.5/2=7CM都不到...標記外也不是沒可能,你就不能做15倍直徑啊 追問: 我們這兒的鋼筋都是550~600cm長,夾具是10cm的。很高興你能回答我的問題,謝謝了!
㈢ 鋼筋拉伸試驗,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怎麼測
基本步驟:
1、將鋼筋原材拉直除銹。
2、按如下要求截取試樣:d≤25,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350mm;25<d≤32,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400mm;32<d≤50,試樣夾具之間的最小自由長度為500mm。
3、將樣品用鋼筋標距儀標定標距。
4、將試樣放入萬能材料試驗機夾具內,關閉回油閥,並夾緊夾具,開啟機器。
5、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萬能材料試驗機度盤,指針首次逆時針轉動時的荷載值即為屈服荷載,記錄該荷載。
6、繼續拉伸,直至樣品斷裂,指針指向的最大值即為破壞荷載,記錄該荷載。
7、用鋼尺量取5d的標距拉伸後的長度作為斷後標距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