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教這梁的鋼筋怎麼算
1、上部鋼筋:因上部鋼筋為4根22,但沒有中部鋼筋的說明,無法判定是否全部慣通,所以4根22為貫通筋,上部鋼筋的凈長度為6.7m-0.025mX2=6.65m,又因,沒有混凝土強度、搞垮強度等級、鋼筋等級、適用圖集(特殊情況下,根據大樣圖)等指標,無法確定錨固長度或彎鉤長度,建議好好看一下圖紙。
2、下部鋼筋:下部鋼筋10C25 2/4/4,指下部鋼筋共為三排,從下至上為一、二、三排。第一排為四根,第二排為4根,第三排為兩根。因不知道梁端結構情況,故按03G101,下部第一層鋼筋凈長為6.7m-0.025mX2=6.65m(這是理想配筋,是根據圖集計算得到的,實際情況要復雜些,涉及梁端結構,要考慮實際施工是否可行,如梁端為梁,抗扭筋為22,箍筋為12,這時梁下部鋼筋凈長應減去兩倍抗扭筋加箍筋直徑之和,再減去1cm間隙,則是成型長度,否則,按理想配筋,無法安裝到位,樑上部鋼筋也是如此),第二、三排筋依次減去5cm(這里指有彎鉤的情況下,不彎鉤不用減、現梁端結構無沖突不用減)。
3、4NC22,說明一下,這是抗扭筋,梁兩側對稱配置,這里的4根,僅僅指一側的抗扭筋,而不是全部,抗扭筋的總根數應為8根——即4X2=8。因沒有支座寬、(如支座寬不夠抗扭筋錨固,加15cm彎鉤,或根據大樣圖),無法判定抗扭筋錨固是否足夠、是否需要彎鉤。所以假定不彎鉤,在不彎鉤的情況下,抗扭筋的結構沒有突(彎鉤的情況下,要考慮實際安裝,也就是好考慮梁端結構)按6.7m-0.025mX2=6.65m。
4、箍筋:因沒有支座寬,所以假定沿梁全長布置箍筋。梁加密區長度為1.5X梁高=1.5x70cm=105cm,非加密區長度為670cm-105x2=460cm,加密區箍筋個數為[105/10+1]x2,如加密區長度除以加密間距有數,則為[105/10(有餘數加1)+1]x2=24個,非加密區的個數為460/20-1=22個,沒有
5、重量計算:以上配筋均沒有計算彎鉤
665cm的22鋼筋為22根,總長為146.3m,22的鋼筋每米重為2/983kg,則22的鋼筋總重為436.4kg(注意沒有計算彎鉤)
由於沒有箍筋配筋說明,根據經驗,一般配置12到14的鋼筋為箍筋。箍筋配筋長度為(長邊+短邊)x2+10倍鋼筋直徑,即(35cm+65cm)x2+1.2cmx2{14的鋼筋則為(35cm+65cm)x2+1.4cmx2}
得到用12的鋼筋時為212cm,用14的鋼筋時為214cm。
箍筋總個數為22+24=46個,用12或14的鋼筋時分別總長度為:97.52m和98.44m。12或14的鋼筋每米長度的重量為0.888kg和1.208kg,則用12或14的鋼筋時箍筋總重分別為:86.6kg和188.9kg
❷ 梁底部鋼筋標注為4c22/4c25
就是底部兩排鋼筋,上排4Φ22,下排4Φ25.都是HRB400級的熱軋帶肋鋼筋。
❸ 鋼筋型號後面有一個括弧裡面寫著空心,在廣聯達上怎樣建模
這個空心是指圖上畫的樣式 標示出4C22的位置 與8C20相區別(應該是紅點)
只要按圖示的鋼筋輸入就可以了
❹ 鋼筋原位標注和集中標注沖突怎麼看
按照你的圖紙,並沒有問題。
KL79是斜梁(梅紅色的)。
一跨,斷面是400*800。
箍筋專是屬C8@200,加密區是100,四肢箍筋。
上面4C20,下面4C22。
梁側有6C12的構造鋼筋。
有原位標注的是水平方向的梁(黃色的)。
請採納謝謝
❺ 鋼筋圖中KL1(1)350*1000 A8@100/200(4) 4C22;4C20 G8C12
框架梁,編號:1,共一跨慧逗,梁的斷面尺寸是350乘1000mm(寬乘高)。
箍筋為HPB300級(一級)鋼筋,直徑是8mm,箍筋加密區間距為100mm,非加密區為200mm,四肢箍筋
主筋上部通長鋼筋是4根前寬賣HRB400級(三級)鋼筋,直徑是22mm;下部鋼筋是4根HRB400級(三級)巧鬧鋼筋,直徑是20mm
側面有二側各四根,共8根HRB400級(三級)鋼筋,直徑是12mm的構造鋼筋。
以上內容,均可以在16G101-1圖集上找到相應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