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叫做鋼筋下料
鋼筋下料是指確定製作某個鋼筋構件所需的材料形狀、數量或質量後,從整根鋼筋中取下一定形狀、數量或質量的鋼筋進行加工的操作過程。
鋼筋下料步驟
1、看懂工程結構施工圖;
2、計算下料長度,要掌握保護層、鋼筋量度差值、彎鉤增加長度、箍筋調整值等概念;
3、根據計算結果,剪切鋼筋。
簡單常用的鋼筋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彎鉤增加長度-保護層厚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上述鋼筋如有搭接,還應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1、筋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曲角度 30° 45° 60° 90° 135°
鋼筋彎曲調整值 0.35d 0.5d 0.85d 2d 2.5d
d為鋼筋直徑
2、彎鉤增加長度
半圓彎鉤增加長度參考表(機械彎)
鋼筋直徑(mm) ≤6 8~10 12~18 20~28 32~36
一個彎鉤長度(mm) 40 6d 5.5d 5d 4.5d
3、彎起鋼筋斜長系數
彎起角度 30° 45° 60°
斜邊長度 S 2h。 1.41h。 1.15h。
底邊長度 L 1.732h。 h。 0.575h。
增加長度 S-L 0.268h.。 0.41h。 0.575h。
h。為彎起高度
4、箍筋調整值
箍筋調整值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皮尺寸確定
箍筋量度方法
①量外包尺寸②量內皮尺寸
箍筋調整值
箍筋直徑(mm) 4~5 6 8 10~12
量外包尺寸 40 50 60 70
量內皮尺寸 80 100 120 150~170
⑵ 鋼筋中的下差指的是什麼怎樣計算下差
鋼筋中的下差指的是什麼怎樣計算下差
下差就是在軋鋼的過程中出現的誤差,這個是國家允許的,但是國家有允許的范圍,在范圍內的我們稱為國標,大於國家標準的我們就叫非標貨,或者下差貨。
鋼筋下料如何計算 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1、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什麼是鋼筋下差
鋼筋下差:可以理解為鋼筋的下偏差,也就是鋼筋直徑的實際尺寸,比標准尺寸要小的意思。比如標稱為直徑8的鋼筋下差為0.2,則鋼筋的實際直徑最小允許值為7.8(8-0.2=7.8)。
鋼筋的尺寸或重量都存在誤差。
比要求的標准大是正公差,比要求的標准低是負正差。鋼筋一般只強調負公差(就是常說的下差),因為直徑大了,更安全。因此,實際中就只用下差來控制鋼筋的質量,正公差(上差)一般不標注。
鋼筋重量偏差計算公式是什麼
重量等於直徑乘直徑乘0.00617即0.00617d2=xxxkg/m光圓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帶肋鋼筋:直徑6~12mm 允許偏差±7%;直徑14~22mm 允許偏差±5%;直徑22~50mm 允許偏差±4%。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備注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繁瑣,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1. 鋼筋下料的計算公式: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180度彎勾=6.25d90度彎勾=2.25d45度彎勾=4.9d再減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2. 簡介: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3. 舉例:箍筋彎90°彎鉤時,兩個彎鉤增值為:2*(0.285D+4.785d);當D=2.5d,平直段為5d,兩個彎鉤增加值為11d。(2)鋼筋工的下料表怎麼看擴展閱讀:所謂鋼筋下料,就是根據施工圖紙,分別計算出各根鋼筋切斷時的直線長度,也稱為下料長度,然後加以編號,分別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及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
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我們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
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熱軋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分析和其它專項檢驗。
鋼筋下料計算方法總結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鋼筋下料計算方法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 180度彎勾=6.25d 90度彎勾=3.5d 45度彎勾=4.9d 再減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
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 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式中: 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 外包寬度=b-2c+2d; 外包長度=h-2c+2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 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d——箍筋直徑。 2.計算實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內配筋箍筋φ6@150,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長度。 解:外包寬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長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110(調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錯誤計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長度=2(250-2×25)+2(500-2×25)+50(調整值)=1350(mm)(非抗震箍) 錯誤計算方法2: 箍筋下料長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樑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現場,如果給鋼筋工一個總長=2b+2h-8c+26.5d的公式,鋼筋工不是太歡迎;如果將梁的已知保護層直接代入公式,使表達方式簡單一些,鋼筋工就容易記住。 譬如,當次梁的4面保護層均為25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2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6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1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71mm。
譬如,當主梁支座頂面保護層為55mm,其餘3面保護層為25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48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5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11mm。 譬如,當柱的保護層為30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28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2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7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31mm。
⑶ 有誰知道鋼筋怎麼下料單
鋼筋下料與計算預算長度不同,預算長度往往不扣除彎曲增加值,而下料長度則需要考慮彎曲增加值帶來的影響.另外,還要考慮到現場施工中的誤差因素. 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幾何形狀和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等條件進行計算。 1、提到鋼筋下料計算,一般都會涉及「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這兩個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或教科書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在現成的文獻內查不到。 2、各相關文獻上的「彎曲調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彎曲直徑=2.5d演繹得到的。現如今的縱向鋼筋彎曲成型的彎曲直徑也不僅僅限於2.5d,已經有12d,16d等各種不同彎曲直徑的要求,現有文獻上很少考慮這種變化了的要求。 3、鋼筋在彎曲成型時,外側表面纖維受拉伸長,內側表面纖維受壓縮短,鋼筋中心線的長度保持不變。 料單一般包括鋼筋的編號,鋼筋名稱,鋼筋規格,鋼筋下料形狀,鋼筋根數,鋼筋重量這些 鋼筋所用在的部位,規格,直徑,形狀,尺寸,根數,件數寫清楚或者畫清楚就可以了,製作班組按照你寫的做就好了。 一份完整的鋼筋下料單分梁、板、柱,地下室的就更細了,下料的時候分的越清楚,製作出來的就越細,綁扎的時候拿錯的幾率就小很多,一是節約了材料,二是節約了時間。但是要做好鋼筋放樣要有現場的經驗才好,放出來的鋼筋大樣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要不然會致使現場無法或者難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