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橫向拉伸速率計算公式
橫向拉伸速率計算公式 鋼板拉伸: 原始截面積=長×寬 原始標距=原始截面積的根號×5...
把加荷速率要求的MPa數值乘以鋼筋截面積就得到了。
拉伸間隙 起始速度 拉伸倍數 拉伸速率 縱向拉伸速率計算 0 0 0 m/s #DIV/0! cm m/s 。
腐蝕速率計算公式,排放速率計算公式,剪切速率計算公式,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公式,拉伸力計算公式。
Ⅱ 各個規格鋼筋拉伸試驗速率
1、測定鋼筋的直徑和鋼筋截面積和重量2、試樣標距標記和測量:可以用兩個或一系列等分不沖點或細化線標出原始標距,標記不應影響試樣斷裂,也可以用手銼刀刻畫標記,標距可按5d或10d 。3、按試樣尺寸及截面積、強度等級選擇萬能材料試驗機度盤量程。
4、將試樣安裝上夾頭,上下夾頭必須持緊在試驗機夾具上方可開始試驗。試驗速度應根據材料性質和試驗目的確定。5、測定鋼筋的屈服強度時,屈服前的應力速率按下表保持試驗機控制器固定於速率位置,直至該性能測出。6、測定下屈服點時,平行長度內的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並應盡可能保持恆定。7、屈服過後測定抗拉強度,試驗機兩夾頭在力作用下的分離速率應不超過0.52c/min,試樣拉至斷裂,從拉伸確定試驗過飢早程中的最大力,或從測力度盤上讀取最大力。8、試樣拉斷後,將其斷裂部分在斷裂處緊密對接在一起,盡量使其軸線位於一直線上,如拉斷處形成縫隙,則此縫隙應計入試樣拉斷後的標距內。9、測量延伸率:用鋼直尺按兩點標距離進行測量。結果:
1、橫截面積按下式計算S0=1/4πdo2式中:S0—試樣的原始橫截面積2、上屈服點或下屈服點分別按下式計算QS=FS/S0式中: QS-屈服點FS-屈服力QSu=FSu/S0式中:QSu-上屈慧肢鎮服點FSu-上屈服力QSL=FSL/S0式中:QSL-下屈服點FSL-下屈服力3、抗拉強度的計算按下式: Qb=Fb/S0式中:Qb-抗拉強度Fb-最大力4、試樣斷後伸長率按下式計算:δ=(L1-L0)/L0×100式中:δ-斷後伸長率L1-試樣拉斷後的標距L0-試樣原始標距5、試驗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試驗結果無效:
1) 試樣在標距上或標距外裂隙;
2) 試驗由於操作不當,如試樣夾偏而造成性能不符合規定要求;
3) 試驗後試樣出現前粗二個或二個以上縮頸;4) 試驗中記錄有誤或設備儀器發生故障影響結果准確性,遇有試驗結果作廢時應補做試驗;5) 試驗後試樣上顯示出冶金缺陷(如分層、氣泡、夾渣及縮孔等),應在試驗記錄及報告中註明。五、數據處理1、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值修約5N/mm2;伸長率如≤10%修約到0.5%,>10%修約到1%。2、修約按四捨六入五單入五單雙法(奇數則進一,偶數則舍棄)進行。3、修約法為:尾數≤2.5,修約為0,尾數>2.5且<7.5者修約為5,尾數≥7.5者修約為10。
Ⅲ 鋼筋拉伸試驗速率是怎麼算出來KN/s 我要個計算公式 寫詳細點 謝謝
把加荷速率要求的MPa數值乘以鋼筋截面積就得到了。
Ⅳ 16的鋼筋拉伸試驗速率怎麼去控制啊,請詳細說明下各階段的控制方法和試驗速率 ,謝謝了
採集器來應該有速率顯示,在預自計屈服前半段可以採用任意速率,後半段調節速率,使其在屈服階段符合0.00025/S-0.0025/S之間並穩定,在強化階段和頸縮階段標准上有速率要求,知道斷裂。
首先根據材料彈性模量區分1.彈性模量<150000N/mm??,應力速率最小為2最大為20。2.彈性模量≥150000N/mm,應力速率最小為6最大為60。應變速率應在0.00025-0.0025/s之間。
(4)鋼筋速率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0.00025/S、0.0025/S和0.008/S指的是應變速率,即鋼筋拉伸過程中的形變速率,體現的是鋼筋被拉長變形的快慢程度。
公式:加荷速度=鋼筋的截面積*最小(6)或者最大(60)/1000。
例如:鋼筋直徑是6mm,截面積的28.27mm2。彈性模量大於150000MPa。
28.27*6(最小)/1000=0.16956 保留2位小數 就是0.17。
28.27*60(最大)/1000=1.6956 保留2位小數 就是1.7。
Ⅳ 鋼筋試驗時應變速率為0.008/s是什麼意思 沒有單位不是蠻清楚 怎麼轉換成Mpa/s的呢 高手們幫下忙
這個也是根據公式直接反算,抗折強度=荷載X支座距離(450)/試件長/寬/高(版150/150/150)。基於歐拉法權和有限應變理論解析的方網格計算方法: 根據有限應變的理論,不同的應力載入可以獲得相同的應變結果。
試驗機不能時時刻刻檢測鋼筋中的拉力,因為不同的材料的強度不同、截面面積不同,拉力機不能根據拉力來控制速度,再說了,就拿鋼筋來說,拉力也不是一直不變的,彈性階段每拉伸1mm拉力值較大,屈服階段每拉伸1mm拉力值增長不大。
(5)鋼筋速率如何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一般植筋72小時後,可採用拉力計(千斤頂)對所植鋼筋進行拉拔試驗載入方式見右圖。為減少千斤頂對錨筋附近混凝土的約束,下用槽鋼或支架架空,支點距離≥max(3d,60mm)。然後勻速載入2∽3分鍾(或採用分級載入),直至破壞。
破壞模式分為鋼筋破壞(鋼筋拉斷)、膠筋截面破壞(鋼筋沿結構膠、鋼筋界面拔出)、混合破壞(上部混凝土錐體破壞,下部沿結構膠、混凝土界面拔出)3種,結構構件植筋,破壞模式宜控制為鋼筋拉斷。
當做非破壞性檢驗時,最大載入值可取為0.95Asfyk。抽檢數量可按每種鋼筋植筋數量的0.1%確定,但不應少於3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