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區分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框剪結構的區別
在以下方面區分:
1、定義不同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
框架結構是指由梁和柱以鋼筋相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即由梁和柱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
2、結構的承重方式不同
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梁、板、柱、牆共同承重。
框架結構是指建築物由梁和柱組成的框架承重。牆為填充材料不承重,牆體用空心砌塊等材料砌築,起圍護和隔音等作用。
3、特點不同
鋼筋混凝土結構: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構造節約鋼材和本錢低一級長處。
框剪結構:自重較輕,作業的可靠性較高,抗振(震)性、抗沖擊性好,工業化程度較高,簡單做成密封構造,易腐蝕,耐火性差等特色。
❷ 「建築結構:鋼混」,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框架還是磚混裡面的牆可以拆嗎
作為一名曾經在設計院干過若干年結構設計的大學鋼結構、混凝土結構老師,我來大致講一下這個問題。
房屋建築的設計需要建築學、結構、水、暖、電幾個專業配合完成,其中結構專業負責建築物的安全,其中就包括你說的這個牆可不可以拆的問題。
現在常見的住宅建築物,從主要材料的角度分類,主要有磚混、鋼混兩種。磚混,就是我們最熟悉的,用磚砌牆作為主要承受建築重量和水平荷載的結構構件,這種結構的牆體大多數是承重牆,但是也有少數牆僅僅是為了圍護、分割空間,並不承重。有時候為了獲得大開間,也使用大梁。磚混結構的牆,比較難區分是否承重,因為用的都是一種材質的砌體。
「鋼混」結構,全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承受結構荷載的構件用鋼筋和混凝土作為材料。再根據結構的受力、傳力形式可以分為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等形式,最常見的是前三種。框架結構就是梁、柱體系組成的結構,牆體均為填充牆,僅僅起到圍護分割的作用,無關結構安全。剪力牆結構,就是由樓板和鋼筋混凝土牆體組成的建築,其牆體是主要承受荷載的構件,拆不得,也很難拆。如果拆的過程中發現牆體裡面有混凝土配有鋼筋,那就是剪力牆了。不過剪力牆結構,也可能會用到一些維護牆,這種牆敲起來就輕飄飄的,試試就知道了。再有就是框架-剪力牆,其實就是框架為主,配合部分剪力牆。這種結構的牆體有的是填充牆不受力可拆,有的是剪力牆受力不可拆。但是好在填充牆和剪力牆很容易區分,填充牆輕飄飄,踹一腳大概就能出個洞,剪力牆大錘砸不動。
具體說到你的房子,看圖紙是框架結構,因為有明顯的框架柱,再有你說房產證上寫的是鋼混,那就進一步確定了。你砸吧,只要砸的動就是填充牆。7層的建築一般不設剪力牆,純框架就夠了,萬一砸起來費死勁,裡面有鋼筋、混凝土,那就是剪力牆承重牆,你中獎了。
❸ 鋼混結構的房子與框架結構的房子有什麼區別
1、作用不同
鋼混結構住宅的結構材料是鋼筋混凝土,即鋼筋、水泥、粗細骨料(碎石)、水等的混合體。
框架結構是由許多梁和柱共同組成的框架來承受房屋全部荷載的結構。
2、功能不同
鋼混結構的住宅具有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能力強、經久耐用等優點,並且房間的開間、進深相對較大,空間分割較自由。
框架以現場澆柱居多,為了加速工程進度,節約模板與頂撐,也可採取部分預制(如柱)部分現澆(梁),或柱樑預制接頭現澆的施工方式。
3、特點不同
鋼混結構是型鋼和混凝土的混合結構,包括外圍鋼框架或型鋼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框架與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所組成的框架-核心筒結構,以及由外圍鋼框筒或型鋼混凝土、鋼管混凝土框筒與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所組成的筒中筒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不一樣的。
框架結構的房屋牆體不承重,僅起到圍護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預制的加氣混凝土、膨脹珍珠岩、空心磚或多孔磚、浮石、蛭石、陶粒等輕質板材砌築或裝配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