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中鋼筋彎折的方向代表鋼筋在板板上下嗎
是的 在畫圖時是要遵從這樣的規定的。向下向右彎折的表示上部筋,向上向左的表示下部筋。
⑵ 板結構圖中,鋼筋彎錨向左向右表示什麼意思
向左和向上表示下層鋼筋
向右和向下表示上層鋼筋
⑶ 現澆板鋼筋在圖紙上是怎麼表示的啊彎勾向哪個方向表示底筋或麵筋啊
現澆樓板負復彎鋼筋(麵筋)玩制直長度在板平法標注里是不用標出來的,施工時是按照04g101-4圖集第22和23等頁數里的有關錨固長度做的,因為做結構設計對現場不是很了解,具體施工通常怎樣執行不知道,也許為了方便有按為板厚-保護層x2
的這種做法。
如果兩跨板底筋相同當然可以直接拉通,斷開還得錨固呢,多麻煩!規范和圖集也沒說這樣不可以,所以實際施工時兩跨板底筋若相同是貫通的,不斷開。
⑷ 板鋼筋傳統標注怎麼看
正對圖紙看(數字軸豎直、字母軸水平);
粗實線方塊為柱,雙細實線為梁,中央細點畫線為軸線,標有數字的是尺寸,以毫米為單位(mm);
粗實線條是鋼筋,這是180°彎鉤的,Φ代表光圓鋼HPB300級;
彎鉤朝上、朝左的是板底筋,90°彎折朝下、朝右的是麵筋;
鋼筋上注的是直徑、間距。例如Φ10@100是直徑10毫米、間距100毫米的短向底筋,應緊貼保護層放,長向底筋Φ10@150隨後放。又如Φ8@150,是直徑8毫米、間距150毫米的麵筋。麵筋緊貼上部保護層,麵筋下放分布筋。分布筋的直徑、間距不在圖上,應看說明。
設計流程:設計結構體系—〉結構分析(力學分析)—〉結構施工圖設計。
結構設計是一種是商品,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分為創造性勞動和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由結構工程師完成創造性設計部分(創造性勞動),節點構造、節點外構造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勞動成果,是抄的規范。(註:節點構造是算不出來的,是由研究人員試驗出來的。)
傳統的單構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將創造性勞動和非創造性勞動混在一起,節點內構造和節點外構造的設計屬於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
基於此產生了結構標准化、構造標准化的思路,用數字化、符號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表示創造性設計。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標准圖兩部分。節點構造標准化後,施工公司的勞動量加大。
⑸ 鋼筋圖中彎鉤方向向左表示什麼
在鋼筋混凝土現澆板中,水平方向鋼筋的彎鉤向上的,豎直方向鋼筋的彎鉤向左的,都表示底層鋼筋;水平方向鋼筋的彎鉤向下的,豎直方向鋼筋的彎鉤向右的,都表示頂層鋼筋。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5)板鋼筋鋼筋朝左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表面不得允許有裂紋、結疤和折疊。鋼筋表面允許有凸塊,但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鋼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許偏差。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外牆澆築後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詳見施工圖。牆、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詳見安裝施工圖,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
⑹ 怎沒區分板鋼筋的上下布置
方法如下抄:
1、板的兩個方向襲,有長短之分時,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只是一層鋼筋的話,短向在下,長向在上,負筋放在樑上。
2、如果是雙層鋼筋,下層鋼筋就把短向放下、長向放上,上層鋼筋就把長向方下、短下放上。
3、如果是地下室底板鋼筋就全部反過來,因為底板受力形式和樓板受力形式是反的。
4、上部鋼筋彎鉤朝向是向右和向下,下部鋼筋的朝向是向左和向上。
5、下排鋼筋:短跨的鋼筋布置在下部,長跨的布置在上部。上排鋼筋:短跨在上面,長跨的在下面。
(6)板鋼筋鋼筋朝左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製作要求: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
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
⑺ 鋼筋X, Y方向代表什麼
一般圖紙上從左至右為X向,從下到上為y向。詳見16G101-3第6頁總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