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後澆帶留筋,是什麼意思啊,到底怎麼留的啊
後澆帶的留設位置的處理:
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專牆、專梁相應位置屬留設的臨屬時施工縫。後澆帶的留置寬度一般700-1000mm,現常見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種。
後澆帶處的鋼筋預留:
後澆帶內的鋼筋,有全斷開再搭接,有不斷開另設附加筋的規定。
(1)施工縫為什麼預留鋼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後澆帶的設置應遵循「抗與抗並重,以預防為主」的設計原則。由於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採用膨脹混凝土來消除殘余應力。
2.在結構設計中,因沉降原因設計的後澆帶施工時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執行;因施工原因需要後澆帶時,應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預留帶位置需經設計單位批准。
3.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結構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
參考資料:網路——後澆帶
㈡ 混凝土硬化面(一般道路) 施工縫之間用鋼筋連接 它的好處以及作用是什麼
當有荷載施加在施工縫處時,對接的鋼筋可以有效的傳遞給施工縫兩邊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和鋼筋共同承擔荷載。可以防止荷載分布不均應,產生沉降使混凝土在施工縫附近產生沉降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