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中國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的建材怎麼收費
對於中國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的建材,收費通常會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 運費:運費是貨物從中國到印度尼西亞的物流費用,由於運費涉及到距離、重量和體積等因素,因此不同的建材運費可能會有所不同。
2. 關稅:根據兩國之間的貿易協議和稅收政策,建材可能會面臨進口關稅。建材的關稅費用取決於具體的產品類別、稅率等因素。
3. 增值稅:在中國出口建材到印度尼西亞時,可能需要繳納中國的增值稅。具體繳納方式和稅率取決於相關法規和政策。
4. 進口手續費用:在進口建材到印度尼西亞時,可能需要支付一些進口手續費用,如進口許可證費、貨物檢驗費等。
上述僅為一般情況下的收費項目,具體的收費標准可能會因為貨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當地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為了獲得更准確的費用估算,建議與物流公司或相關的行業專家進一步咨詢。
❷ 美國對14國關稅的政策
美國從2025年8月1日起對來自日本、韓國、南非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
具體關稅稅率如下:
關稅政策的特別說明:
關稅政策的影響:
❸ 東南亞關稅
東南亞不同國家關稅情況不同。在特朗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方案中,柬埔寨加征稅率49%、寮國48%、越南46%、緬甸45%、泰國37%、印度尼西亞32%、汶萊和馬來西亞24%、菲律賓18%,新加坡僅被加征10%「最低基準關稅」。此外,美國商務部對柬埔寨、泰國、越南的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關稅稅率從最低13%到最高661%不等幅度上調。
東南亞部分國家被加征高額關稅,主要是因為這些國家對美貿易不平衡程度較高。例如越南自2018年對美貿易順差逐年擴大,2024年達1235億美元,成為美國第三大貿易逆差來源國。而新加坡因長期對美國保持貿易逆差格局,且本土製造規模有限,對美國本土製造業分流效應不明顯,所以被加征的關稅較低。
若高稅率「對等關稅」落實,將重創東南亞產業鏈。一方面會打破其高度依賴出口和外資的產業發展模式,如越南對美出口佔比較高,加征關稅將削弱其商品競爭力,降低跨國企業投資積極性;另一方面會重塑全球產業鏈,可能使消費端從美國轉移至歐洲和東亞,或使東南亞國家被剝離出既有產業鏈。
面對關稅問題,東南亞國家反應不同。新加坡全盤接受,菲律賓持樂觀態度;越南和柬埔寨服軟交易,降低美國商品進口稅、購買美國產品等;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另尋出路,進行結構性改革、發掘新市場等。但對美妥協並非治本之策,聯合抵制美國破壞自由貿易規則,促使其回歸自由貿易軌道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