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抽樣與鋼筋翻樣有啥區別,
一、使用人的不同:
1、鋼筋抽樣是預算人員按圖根據定額計算規則進行計算的,主要是計回算用量。
2、鋼筋翻樣答是施工人員根據圖紙、規范要求進行鋼筋製作前的下料大樣
二、延伸率的不同:
1、鋼筋抽樣不扣延伸率。
2、鋼筋翻樣不僅要扣延伸率,而且要根據鋼筋所處的位置、排數進行長短調節等考慮便於綁扎;要考慮為一根定尺鋼筋如何合理使用而不浪費的接頭位置。
三、概念不同:
1、鋼筋抽樣是通過手工計算或者鋼筋軟體計算鋼筋的長度、重量。
2、鋼筋翻樣是指施工技術人員按圖紙計算工料時列出詳細加工清單並畫出加工簡圖。

(1)鋼筋翻樣大樣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1、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
2、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
3、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② 如何把鋼筋翻樣學好
要把鋼筋翻樣學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掌握看結構圖的技能:
熟悉大樣圖:
熟悉相關規范和標准:
多做案例分析:
參考專業書籍和資料:
保持耐心和細心:
通過以上幾個方面的學習和實踐,相信你可以逐步掌握鋼筋翻樣的技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筋翻樣工程師。
③ 誰能說下鋼筋翻樣的方法詳細鋼筋技術要求
鋼筋翻樣的方法以及詳細鋼筋技術要求如下:
鋼筋翻樣的方法:
詳細鋼筋技術要求:
以上即為鋼筋翻樣的方法以及詳細的鋼筋技術要求,這些要求旨在確保鋼筋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④ 簡易翻樣表縮尺數據怎麼能放在鋼筋大樣上面
縮尺長度=(最長的鋼筋-最短的鋼筋)/(根數-1) 比例尺是表示圖上一條線段的長度與地面相應線段的實際長度之比。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比例尺有三種表示方法:數字式比例尺、圖示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
⑤ 鋼筋配筋圖怎麼看
看鋼筋配筋圖的實質就是會鋼筋平法表達方式。最新平法圖集已合並為三冊,見下圖:

學習平法的指導書籍有陳達飛的「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釋疑解惑」五冊、趙榮的「G101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茅洪斌的「鋼筋翻樣方法及實例」、彭波著的「G101平法鋼筋計算精講」、肖明和主編的「.新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侯傑的「11系新平法規則應用手冊」,還有張向榮的、翟愛良的……。老祖宗是陳青來的平法書籍。這方面資料很充分。現在,還可直接進入網「鋼筋平法多媒體教學系統」可用視頻學習。
鋼筋識圖的要點如下:
鋼筋平法標注
平法標注法---梁(03G101平面標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 6Φ25 4/2 6Φ254/2 4Φ25
□—————————— □———————□———————————□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原位標注
相對於集中標注而言,是集中標注的具體補充與細化。當這兩種標注發生矛盾時,通常是以原位標注為准。
值得注意的是,當原位標注負彎矩筋時,已經包含了樑上部的貫通縱筋在內,這一點在圖紙上常常發生混淆,設計者最容易糊塗,施工者千萬馬虎不得,有疑問時,直接去問設計師最好,或者寧可多用鋼筋也要確保工程質量免除後患。
錨固搭接 。
注意圖中:
B(bottom)表示梁底部鋼筋或下部通長鋼筋。
T(top)表示梁頂部鋼筋或上部通長鋼筋。
學鋼筋配筋圖理論必須結合實際,對照圖紙進行現場學習也很重要,如要深入理解,還應學些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建築材料力學也很有幫助。
當然,最權威的是國家標准: 《建築結構制圖標准》(GBT 50105-2010)與《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這是看鋼筋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