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塔吊基礎的配筋是多少
塔吊基礎的配筋配置通常涉及多個方面,包括鋼筋的種類、數量、間距等。對於一個6米乘6米、深度1.4米的承台,配筋要求是縱橫向均使用直徑25毫米的三級鋼筋,共31根。底保護層厚度設定為100毫米,四周及表面的保護層厚度為50毫米。拉筋選用的是直徑14毫米的三級鋼筋,橫向和縱向的間距設定為400毫米。而用於支撐的馬凳則採用直徑25毫米的三級鋼筋,其形狀設計為幾字型,橫向和縱向的間距設定為1000毫米。
在鋼筋製作過程中,需要根據圖紙要求和規范,對進場的不同等級、直徑和定尺的鋼筋進行精確的計算和處理。這包括如何將鋼筋按要求截斷、彎曲成形、接長、計劃數量以及安排接頭位置等,以確保最終達到圖紙要求並符合相關規范。這一過程不僅考驗著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還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塔吊安裝時,基礎承台的混凝土強度需達到設計強度的80%以上,方可進行塔機安裝。而在塔機運行使用期間,基礎混凝土強度則需達到100%設計強度。同時,在塔吊使用過程中,必須定期進行沉降監測。具體要求是,塔吊基礎沉降觀測的頻率為每半月一次,而塔吊運行時的垂直度則需在塔吊自由高度時每半月檢測一次。塔吊基礎的沉降量不應超過50毫米,且塔機最高附著點以下的沉降量不應大於該段塔身安裝高度的2‰。對於獨立高度或最高附著點以上的塔身,其垂直度不應大於該段塔身安裝高度的4‰。
這些措施和規定旨在確保塔吊的安全穩定運行,保障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Ⅱ QTZ80塔吊的基礎鋼筋是否需要彎錨
需要。
QTZ80塔吊的基礎鋼筋配筋如下圖,其中地腳螺栓即彎錨。
Ⅲ 塔吊基礎鋼筋圖厚1.5米怎麼配筋
塔吊基礎一般設計尺寸為6000*6000*1500,其配筋可按下:
1、底部筋:25@150-180或22@120-150;
2、面部筋:16@150-180或18@180-200;
3、拉筋:16@500-700。
當塔吊基礎下有樁時,基礎尺寸可適當減小,做成5000*5000*1200就夠。
因為所插的鋼筋需要臨時成形與固定。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設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設計要求設1~2道也就夠了。如果插筋很長,可能為一層樓高或更高時,那就要按設計圖紙設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構造中,柱縱筋插至基礎底板支在底板鋼筋網上,插筋的長度=露出長度+hj(基礎厚度)-bhc(基底保護層)+彎折。 其中彎折長度,根據hj(基礎高度)與lae(la)大小比較。若hj>lae(la),則彎折=max(6d,150);若hj<=lae(la),則彎折=15d。
(3)塔吊基礎鋼筋配筋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因為所插的鋼筋需要臨時成形與固定。這臨時箍筋如何配置,一般是在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設置第一道,再向上按設計要求設1~2道也就夠了。如果插筋很長,可能為一層樓高或更高時,那就要按設計圖紙設置更多道。
在11G101-3的構造中,柱縱筋插至基礎底板支在底板鋼筋網上,插筋的長度=露出長度+hj(基礎厚度)-bhc(基底保護層)+彎折。 其中彎折長度,根據hj(基礎高度)與lae(la)大小比較。若hj>lae(la),則彎折=max(6d,150);若hj<=lae(la),則彎折=15d。
基本操作
一般基礎和柱子是分開施工的,這時候柱子的鋼筋如果直接留到基礎里,由於鋼筋很長不方便施工,所以就甩出來一段鋼筋用於柱子的鋼筋搭接用,大小和根數應該和柱相同。
至於基礎內的箍筋,一般是2~3道,用於固定插筋用,出了基礎頂面就是柱子的箍筋了,按照圖紙施工,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一般取1米左右就可以了,滿足搭接或者焊接要求就可以了。
Ⅳ 塔吊基礎配筋怎樣做
1、6m*6m*1.4m 承台配筋。
塔吊基礎配筋:T:X&Y25
200mm(即縱橫向均31根鋼筋),底保護層厚度100mm,四周及面保護層50mm,拉筋採用三級鋼,直徑14縱橫間距400mm,馬凳採用三級鋼,直徑25,縱橫間距1000mm,馬凳採用幾字型馬凳。
2、鋼筋製作的配筋,是指把進場的材料(不同等級、直徑、定尺的鋼筋)如何按照圖紙要求經計算需要長度分別截斷、成形、續長、計劃數量、安排接頭位置等,達到圖紙要求並符合規范。
(4)塔吊基礎鋼筋配筋圖怎麼看擴展閱讀
塔吊安裝
1、 塔吊基礎承台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上,方能進行塔機安裝;塔機運行使用時,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設計強度。
2、 塔吊使用過程中,做好沉降監測。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塔吊基礎沉降量不得大於50mm,塔機最高附著點以下不應大於該段塔身安裝高度的2‰(千分之二),獨立高度或最高附著點以上的塔身垂直度不應大於該段塔身安裝高度的4‰(千分之四)。
Ⅳ 塔吊基礎配筋圖上en表示什麼
塔吊基礎配筋圖上en表示鋼筋之間的距離。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在塔吊基礎配筋圖上,"en"通常表示「間距」(spacing)或「間隔」(interval),指鋼筋之間的距離,這個標識在基礎配筋圖上通常與數字一起使用,指示每個鋼筋的水平間距或縱向間距,以確保鋼筋與混凝土充分粘結並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例如,"en=200mm"表示每個鋼筋之間的水平距離為200毫米。
Ⅵ 塔吊基礎專項施工方案中塔吊基礎的具體做法
塔吊基礎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基礎類型選擇
塔吊基礎可採用組合式基礎,即由灌注樁+格構式鋼柱或鋼管柱+混凝土承台(或型鋼平台)組合而成。這種基礎形式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適用於各種復雜的地質條件和塔吊型號。
二、灌注樁施工
樁徑與樁中心距:根據塔吊的型號和地質條件,確定灌注樁的樁徑和樁中心距。樁徑不宜小於規定值,以確保樁的承載能力。
有效樁長與樁頂標高: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和設計要求,確定灌注樁的有效樁長和樁頂標高。樁的有效樁長應滿足承載力要求,樁頂標高應與承台底面標高相協調。
樁端持力土層及進入長度:明確樁端持力土層的性質,並確定樁進入持力土層的長度要求,以確保樁的端承力。
成渣厚度要求:在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製成渣厚度,確保樁身質量。
樁的配筋:根據設計要求,配置灌注樁的主筋、螺旋箍筋及加密范圍、加強筋等。主筋的配筋率應符合計算和構造要求,箍筋應沿樁身均勻布置,並加密樁頂以下一定范圍內的箍筋間距。
混凝土強度等級:灌注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規定值,以確保樁身的承載能力。
三、格構式鋼柱施工
截面尺寸與插入長度:格構式鋼柱的截面尺寸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並伸入灌注樁內一定長度,以確保鋼柱與灌注樁的可靠連接。
分肢角鋼型號與綴板鋼板型號尺寸間距:分肢角鋼的型號和綴板鋼板的型號、尺寸、間距等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選擇和布置。
焊縫要求:格構式鋼柱的焊縫應滿足設計要求,焊縫質量應經過檢驗合格。
與樁主筋的連接:格構式鋼柱與灌注樁主筋的連接應採用可靠的連接方式,如焊接或機械連接等。
四、承台施工
混凝土承台:若採用混凝土承台,應明確承台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承台大小、配筋等。承台的截面高度不宜小於規定值,且應滿足塔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承台的配筋應根據計算和構造要求確定,鋼筋直徑和間距應符合規定。
鋼平台:若採用鋼平台作為承台,應明確鋼板的厚度、尺寸以及與鋼格構柱的連接加強措施。鋼平台的連接應牢固可靠,滿足承載要求。
五、基礎節與承台的連接
塔吊基礎節(或預埋節)與混凝土承台(或鋼平台)的連接應採用可靠的連接方式,如焊接或螺栓連接等。連接部位應經過檢驗合格,確保連接牢固可靠。
六、其他注意事項
基礎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施工工藝和施工質量等,確保基礎的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基礎施工完成後的驗收:基礎施工完成後,應經過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塔吊的安裝和使用。驗收內容包括基礎的尺寸、標高、配筋、混凝土強度等。
基礎使用過程中的監測與維護:在塔吊使用過程中,應定期對基礎進行監測和維護,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安全隱患。
以下是相關圖片展示:
綜上所述,塔吊基礎的具體做法包括基礎類型選擇、灌注樁施工、格構式鋼柱施工、承台施工以及基礎節與承台的連接等多個方面。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控制質量,確保基礎的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