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板筋怎麼計算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為a,鋼筋單向布筋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
板筋優化
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1)鋼筋lm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的類型:
1、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
2、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鋼筋。
3、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4、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B. 鋼筋抗拉強度標准值是什麼
內容如下:
1、HPB300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270N/mm²。
2、HRB335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300N/mm²。
3、HRB400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360N/mm²。
4、HRB500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435N/mm²。
5、鋼筋抗拉強度(tensile strength)是鋼筋由均勻形塑性變向局部集中塑性變形過渡的臨界值,也是鋼筋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
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C. 鋼筋筆擔巾的長度怎麼算
梁中間支座上部縱筋,非通長筋(筆擔筋)的長度按16G101-1 (替代11G101-1)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第4.4.1條規定計算。
4.4 梁支座上部縱筋的長度規定
4.4.1 為了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間支座上部縱筋的伸出長度a0值在標准構造詳圖中統一取值為:第一排非通長筋及與跨中直徑不同的通長筋從柱(梁)邊起伸出至Lm/3位置;第二排非通長筋伸出至Lm/4位置。Lm的取值規定為:對於端支座,Lm為本跨的凈跨值;對於中間支座,Lm為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
D. 建築圖紙鋼筋符號
建築圖紙鋼筋符號表示方法如下: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4)鋼筋lm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符號,指的是鋼筋參數符號等。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 kg )。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
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鋼筋製作
對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不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建築立面圖是將建築的不同側表面,投影到鉛直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圖。建築剖面圖是依據建築平面圖上標明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假定用鉛垂方向的切平面將建築切開後面得到的正投影圖。
建築平面圖是假想在房屋的窗檯以上作水平剖切後,移去上面部分作剩餘部分的正投影而得到的水平剖面圖。建築工程施工圖簡稱「施工圖」,是表示工程項目總體 布局,建築物的外部形狀、內部布置、結構構造、內外裝修、材料做法以及設備、施工等要求的圖樣。
它主要表現建築的外貌形狀,反映屋面、門窗、陽台、雨篷、台階等的形式和位置,建築垂直方向各部分高度,建築的藝術造型效果和外部裝飾做法等。根據建築型體的復雜程度,建築立面圖的數量也有所不同。
一般分為正立面、背立面和側立面,也可按建築的朝向分為南立面、北立面、東立面、西立面,還可以 按軸線編號來命名立面圖名稱,這對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築尤為適宜。在施工中,建築立面圖主要是作建築外部裝修的依據。
E. 建築中的lm代表什麼含義
在建築圖紙中,LC表示鋼筋圖集中約束邊緣柱延牆肢伸出的長度。
是牆與暗柱在需加強部分增加的一種牆與暗柱用箍筋連接的一種形式。
拓展資料:
一套完整的建築圖紙,根據其專業內容或作用的不同,一般包括:
(1)圖紙日錄
其包括每張圖紙的名稱、內容、圖紙編號等,表明該工程圖紙由哪幾個專業的圖紙及哪螳圖紙所組成,便於檢索和查找。
(2)設計總說明
其主要說明工程的概況和總的要求。內容一般應包括:
1)設計依據(如規劃限制、沒計規模、建築面積以及有關的地質、氣象資料等)。
2)設汁標准(如建築標准、結構荷載等級、抗震要求等)。
3)施工要求(如施工技術、材料要求以及採用新技術、新材料或有特殊施工的工藝說明)。
以上各項內容,對於簡單的工程,也可以分別在各專業圖紙,寫成文字說明。
(3)建築施工圖
其包括總平面圖、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和構造詳圖。表示建築物的內部布置情況,外部形狀,以及裝修、構造、施工要求等。
(4)結構施工圖
其包括結構平面布置圖和各構件的結構詳圖。表示承重結構的布置情況,構件類型,尺寸大小及構造做法。
參考資料:建築圖紙 網路
F. 雙層雙向鋼筋怎樣布置
圖紙上:底部鋼筋和上部鋼筋均為通長鋼筋。
布置上: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如下圖:
(6)鋼筋lm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長度的確定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G.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 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 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 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 根數=洞口寬/間距+1 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計算公式:鋼筋長度=板凈跨Ln+伸入左右支座內長度+彎鉤增加長度。根數=(板凈跨Ln+2*保護層厚度C-板筋間距)/板間距+1X,Y向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做。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需要詳細步驟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根數=(凈長-2*50)/間距+1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根數=(凈長-2*50)/間距+1la:非抗震;lae:抗震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根數=(凈長-2*50)/間距+1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根數=(凈長-2*50)/間距+1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根數=洞口寬/間距+1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6.25d(一級鋼筋)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板筋怎麼計算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為a,鋼筋單向布筋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板筋優化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
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7)鋼筋lm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鋼筋的類型:1、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2、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鋼筋。3、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4、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板筋計算公式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為a,鋼筋單向布筋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7)鋼筋lm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板筋結構具有重量輕、承載力高、抗彎能力強、佔用空間小的特點,經合理設計可以起到支撐、防護、構架聯接的作用,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建築、能源交通等領域。
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
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怎麼計算板內鋼筋工程量設支座中對中跨距為L,支座寬為hc,支座內主筋直徑為D,保護層厚度為bhc,錨固長度為LaE,d為所在鋼筋直徑.(1)上部貫通筋2Ф18單支長=L hc-2*bhc-2*D-0.06 2*15*d總長=單支長*2(2)下部受力縱筋2Ф16單支長=L hc-2*bhc-2*D-0.06 2*15*LaE總長=單支長*2(3)抗扭筋N2Ф12 單支長=L-hc 2*15*d 12.5*d總長=單支長*2(4)左部角筋(只有1根,其餘2根為貫通筋)總長=(L-hc)/3 hc-bhc-D-0.03 15*d(5)右部角筋(第一排只有1根,其餘2根為貫通筋,第二排有2根)第一排長=(L-hc)/3 hc-bhc-D-0.03 15*d第二排長=(L-hc)/4 hc-bhc-D-0.03 15*d總長=第一排長 第二排長*2(6)箍筋Ф8@100/200單支長=(0.4 0.5)*2-8*bhc 8*0.008 2*11.9*0.008支數=(L-hc-2*1)/0.2 (1-0.05)/0.1*2 1箍筋總長=單支長*支數鋼筋匯總:Ф10以下鋼筋總重 M(單位為千克) =所有鋼筋總長(單位為M)*0.395最後將千克轉化為噸,保留3位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