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箍筋間距如何確定
以獨立墩柱作為支撐的板,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其間距不應大於1/3板厚。箍筋應採用閉合式,並箍住架立鋼筋。
鋼筋混凝土梁中,應設置直徑不小於8mm且不小於1/4主鋼筋直徑的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梁高的1/2且不大於400mm;當所箍鋼筋為按受力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不應大於所箍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應大於400mm。
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1)鋼筋箍筋間距怎麼看擴展閱讀:
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⑵ 鋼筋梁配筋圖怎麼看
鋼筋梁配筋圖的查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箍筋的表示方法
二、梁腰中鋼筋的表示方法
三、梁下部鋼筋的表示方法
總結:鋼筋梁配筋圖主要通過特定的符號和數字來表示鋼筋的直徑、間距、數量以及位置等信息。掌握這些表示方法,對於理解和閱讀鋼筋梁配筋圖至關重要。
⑶ 鋼筋箍筋間距規范
一、箍筋間距,不同的構造有不同的要求。
1、以獨立墩柱作為支撐的板,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其間距不應大於1/3板厚。箍筋應採用閉合式,並箍住架立鋼筋
2、鋼筋混凝土梁中,應設置直徑不小於8mm且不小於1/4主鋼筋直徑的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梁高的1/2且不大於400mm
3、當所箍鋼筋為按受力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不應大於所箍鋼筋直徑的15倍,且不應大於400mm。在鋼筋綁扎搭接接頭范圍內的箍筋間距,當綁扎搭接鋼筋受拉時不應大於主鋼筋直徑的5倍,且不大於100mm
4、當搭接鋼筋受壓時不應大於主鋼筋直徑的10倍,且不大於200mm.在支座中心向跨徑方向長度相當於不小於一倍梁高范圍內,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0mm
5、近梁端第一根箍筋應設置在距端面一個混凝土保護層距離處,梁與梁或梁與柱的交界范圍內可不設箍筋靠近交接面的一根箍筋,其與交接面的距離不宜大於50mm。
6、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箍筋應做成閉合式,其直徑不應小於縱向鋼筋直徑的1/4,且不小於8mm。箍筋間距不應大於縱向受力鋼筋直徑的15倍、不大於構件短邊尺寸並不大於400mm。
7、蓋梁截面內應設箍筋,其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
8、柱式墩台的柱身間設置橫系梁時,橫系梁四角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6mm的縱向鋼筋,並設直徑不小於8mm的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橫系梁的短邊尺寸或400mm。
鋼筋箍筋間距規范
建築上對於箍筋要求一般柱的中間間距為20cm,與梁或者板連接處間距為10-15cm箍筋直徑採用一級6-8mm(大型結構採用二級12mm)。有抗震功能要求的直徑要偏大,間距要偏小。
⑷ 請教下這個圖紙里怎麼看箍筋的間距是多少 還有2Ф25 之類的是什麼意思 萬分感謝好心人
以第一個柱截面配筋圖為例,解釋一下:
柱子右上角一大片標注,叫做「集中標內注」,每一行的容含義是:
KZ1——柱的編號
600×700——柱子的截面尺寸,具體那一邊是多少尺寸,以及具體的定位,要看平面布置圖,也就是截圖上半部分。
4φ25——柱子四角配4根直徑25mm的三級(HRB400)鋼筋
φ8@100/200——箍筋採用直徑8mm鋼筋,間距為加密區100mm,非加密區200mm,箍筋肢數看大樣圖(箍筋加密區的規定比較復雜,請學習G101圖集)
基底~6.000——這是該配筋斷面適用的柱子標高范圍
再看柱截面圖上上邊和左邊標注的2φ25、3φ25,這個叫做「原位標注」,用來表示集中標注以外的配筋,本圖中就是標明:除了角部配筋外上下兩邊各配2根25鋼筋,左右兩邊各配3根25鋼筋。
最後強調:要想看懂鋼筋圖紙,還是要系統的學習G101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