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抗扭鋼筋 如何布置
沒有構造腰筋,配在腰筋上;有構造腰筋且面積小於抗扭縱筋面積,不增加腰筋數量和直徑,直接將多出來的那部分分配到頂筋和底筋上。所以梁越高,腰筋越多,分配到的受扭鋼筋面積越大。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當柱牆插筋的豎直錨固長度小於規定值時,需按照101-3圖集32頁右下角的表或45頁右上角的表加彎直角鉤。
框架樑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樑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加15d直角鉤。當錨固長度小於等於支座長度-保護層時,可以直錨;當錨固長度大於支座長度-保護層時,應彎折不小於15d且水平長度不小於0.4倍的錨固長度。
(1)梁的構造筋和抗扭鋼筋怎麼分布擴展閱讀
KL的側向鋼筋分為兩種:
1、側向構造鋼筋 G表示,梁腹板高度(即板下樑截面高度)>=450時,需配置側向構造鋼筋,其間距不宜大於200,應均勻布置。 錨固長度可取15d (03G101-1 P24) 梁寬=350時,拉筋植筋=8 拉筋間距為箍筋非加密區的兩倍。
2、抗扭鋼筋 N表示。要區別與G 鋼筋,因為G鋼筋只是構造要求,可由施工人員按照圖集規定設置,而N鋼筋是有受力要求的,需要由設計人員進行抗扭計算來確定的。 其錨固長度和方式同KL下部鋼筋 (03G101-1 P24)。
『貳』 框架梁的抗扭鋼筋放在箍筋哪側構造筋呢連梁的水平筋呢
框架梁的扭筋和構造腰筋放鋼筋內側。連梁的水平筋放箍筋外側,縱筋放內側。可詳11G101-1第87和74頁的大樣圖。
『叄』 在施工中梁的腰筋起什麼作用主梁和次梁的腰筋是不是都是指的抗扭筋,還是側面構造筋,抗扭筋和側面構...
一 定義:這個就很簡單了,相信干過工程的都知道,設置在梁的「腰」部的鋼筋。
二 分類:一般分為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
三 設置原則:
1、構造腰筋設置原則: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源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中的第9.2.13條)
2、抗扭腰筋的設置原則:一般結構工程師會根據扭距的大小來確定鋼筋直徑等。
四.設置構造腰筋的原因:當梁的截面尺寸較大時,有可能在梁側產生垂直於梁軸線的收縮裂縫。為此,應在梁兩側沿梁長度方向布置縱向構造鋼筋。(源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的第10.2.16條的條文說明,規范雖然已廢止,但是道理不變)
五.如何計算梁的腹板高度hw
詳見11G101-1圖集的87頁圖示。
六.梁腰筋的連接與錨固
11G101-1圖集的87頁右下角有說明:
1、當為梁側面構造鋼筋時,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均可取為15D。
2、當為梁側面受扭鋼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l,或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如果梁抗扭腰筋在支座錨固不滿足直錨時,必須按框架梁的彎錨進行鋼筋安裝。
『肆』 梁內構造筋和抗扭鋼筋的位置,作用的區別
位置的區別:
1、梁內構造筋的位置:放置在架立鋼筋籠固定鋼筋位置,架立筋是梁中用來架立箍筋的,一般出現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兩邊的筋是通長的,中部筋只有附加筋,如果沒有架立筋的話,中部的那肢箍筋沒法綁了,所以出現了架立筋。
2、抗扭鋼筋的位廳兄置:
抗扭鋼筋一般是指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的鋼筋。
3、作用的區別:
梁內構造筋用來為架立鋼筋籠固定鋼筋,防止翼緣梁肩肋部交接處產生裂縫。抗扭鋼筋用來抵抗梁身扭轉,同時也可以做架立鋼筋用。當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抗扭鋼筋。
(4)梁的構造筋和抗扭鋼筋怎麼分布擴展閱讀
一、抗扭鋼筋的搭接方式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扮州襲兩跡兄倍)。
二、構造筋的分類
1、分布鋼筋。
2、嵌入在牆內板的附加鋼筋。
3、周邊支撐在鋼筋混凝土樑上,牆上,板邊的構造鋼筋。
4、與梁垂直的構造鋼筋。
參考資料
抗扭鋼筋 網路
構造筋 網路
『伍』 梁內的扭筋、構造筋怎麼布置
梁內的扭筋是圖紙標注有的,按照圖紙數量進行放置就可以了,注意錨固長度就可以了
構造筋是屬於構造要求,梁的凈高大於450mm時候才開始設置,只要滿足一般要求即可